一、论文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一个轮廓(《文艺学习》1957年5期连载)
鲁迅早期思想(《新建设》1958年)
茅盾早期思想研究(一九一七——一九二六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年01期)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文学评论》1981年01期)
比较文学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国外文学》1981年02期)
艺术的地位——通过文学来研究现代中国的价值变化(皮雷·林克、乐黛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02期)
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艺术创新——为悼念茅盾同志逝世而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04期)
The Principle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中国文学史教学与比较文学原则,英文,In Year 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USA,美国比较文学年鉴,1982年)
Women in Chinese Fiction Today(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女性,英文合著,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USA,美国亚洲研究,1983年)
“批评方法与中国现代小说研讨会”述评(《读书》1983年04期)
现代西方文艺思潮与小说分析(《小说评论》1985年03-05期)
比较文学的名与实(《读书》1985年10期)
比较文学的历史(《国外文学》1986年03期)
文学与自然科学(《深圳大学学报》1986年)
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深圳大学学报》1986年)
诗歌·绘画·音乐(《深圳大学学报》1986年)
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前景(《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04期))
二十年代知识分子心态的探索(《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1986年)
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小说分析(《小说研究》1985年02期~1986年02期六期连载)
论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朝向中西文学对话的新阶段——记第二届中美双边比较文学讨论会(《国外文学》1988年03期)
历史·文学·文学史——中美第二届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侧记(《文学评论》1988年03期)
关于现实主义的两场论战(《文艺报》,英文载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慕尼黑)论文集,1988年)
自由的精魂与文化之关切(《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1988年)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的未来(《文化与未来》,三联书店,1988年)
从文学的汇合看文化的汇合(《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
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中国文化》1989年01期)
国际比较文学新动向——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2届年会侧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展望九十年代——以特色和独创进入世界文化对话(《文艺争鸣》1990年03期)
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文艺报》1990)
以特色和独创主动进入世界文化对话(《理论与创作》1990年05期)
鲁迅研究:一种世界文化现象(《读书》1990年09期)
中国文化力的展示(《电影评介》1990年11期)
第三世界文化的提出及其前景(《电影艺术》1991年01期)
中国文化更新的探索者——陈寅恪(《北大学报》1991年)
比较文学与文化转型时期(《群言》1991年)
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自由谈》1991年03期)
文化更新的探索者——陈寅恪(《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中国诗学中的镜子隐喻(《文艺研究》1991年05期)
解构心态与当代创作(《作家报》1992年)
复杂的交响乐(《读书》1992年01期)
文化转型与中西对话(《世纪风》1993年)
重建中国学术个性(《文学自由谈》1993年02期)
文化转型时期与中西诗学对话(《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汤用彤与《学衡》杂志(《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一次汇通古今中外诗学术语概念的尝试(《文艺报》1993年6月5日)
多民族文化研究的广阔前景(《读书》1993年12期)
Standing at a Theoretical Crossroads: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 China(站在理论的十字路口——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英文,In China Exchange News,USA.,1993年)
传统文学和当代文学中的中国妇女(《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03期)
文化冲突及其未来——参加突尼斯国际会议的随想(《文艺争鸣》1994年04期)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暸望》1994年16期)
迎接新的文化转型时期(《季羡林教授80 华诞论文集》,1994年)
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02期)
中国传统文学与当代文学中的妇女(《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
Chinese Women Today(中国妇女现状,英文,In Women in the World,1994年)
中西诗学对话中的话语问题(《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论文集,1994年)
无名失语中的女性梦幻(《中国文化》1994年)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乐黛云、吉令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01期)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4届年会(加拿大)综述(1994.8.15─8.20)(《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01期)
世纪转折时期关于比较文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02期)
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回顾与前瞻(《文化报》1995年3月8日)
我与中国比较文学(《中外文化交流》1995年04期)
跨学科研究与第四产业(《战略与管理》1995年04期)
女性形象的世纪回眸(《社科信息文荟》1995年16期)
We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1985—1995(西方文艺理论在中国,英文,in The Search for a New Alphabet: Literary studies in a changing World,1996年)
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04期)
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探索(《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5期)
第三世界文化的提出及其前景(《电影艺术》1996年)
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比较文学(《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1期)
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1997年01期)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文学评论》1997年04期)
作为《红楼梦》叙述契机的石头(《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4期)
Cultural Relativism and the Principle of Harmony in Difference(文化相对主义与和而不同原则,英文,in Cultural Dialogue and Misreading,1997年)
Cultural Discourse and Cultural Intercourse(文化诠释与文化对话,英文,in Crosscurrents in the Literatures of Asia and the West,1997年)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比较文学在中国,英文,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orldwide: Issues and methods,Brazil,1997年)
Literatura Comparada na China(中国比较文学,葡萄牙文,In Literatura Comparada No Mundo:Questoes e Metodos,Brazil,1997年)
如何对待自身的传统文化(《文艺报》1997年8月12日)
不同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欣赏(《随笔》1997年)
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01期)
文化转型与文化冲突(《民族艺术》1998年02期)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东方丛刊》1998年02期)
文学人类学走向新世纪(《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新东方》1998年03期)
文化转型与文化冲突(《复印报刊资料》1998年)
比较诗学研究需要一种跨文化的学术视野(《文艺争鸣》1998年06期)
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文学评论》1998年)
我的比较文学之路(《中外文化与文论》1998年)
后殖民时代的比较文学(《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
鲁迅的《破恶声论》及其现代性(《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01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3期)
文化多元化和人类话语寻求──兼论文学人类学与中国文化破译(《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洪水神话——大禹治水(《神州学人》1999年01期)
迈向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20年(乐黛云、陈惇,《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01期)
重读杨周翰先生的《欧洲中心主义》(《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03期)
比较文学在21世纪的地位(《昌潍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中西跨文化研究五十年(《学术季刊》1999年04期)
文化转型与新人文精神(香港《中国研究》1999年)
Main For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ry Criticism(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主要形式,英文,《第二届东亚比较文学国际会议论文集》,日本,1999年)
El Patrimonio Cultural Chino y su transformacion(中国文化遗产的传递,西班牙文,in Antropologia de la Transmision hereditaria,1999年)
Word,Symbol,and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Poetics(中国诗学语境中的字词、符号和意义,英文,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Now: Theories and Practice,1999年)
人类文化面临的危机(《文艺报》1999年12月23日)
文学人类学与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东方丛刊》1999年)
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元化(《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二十一世纪多元文化的世纪?(《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1期)
比较文学与新的人文精神(《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迎接汉学研究的新发展(《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3期)
世界学术界新形势与中国古典文论的发展(《南方文坛》2000年04期)
重要的文学交流(《中国出版》2000年11期)
反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孤立主义(《光明日报》2000年11月14日)
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文学可能作出的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1期)
国际汉学研究的新发展与比较文学的前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互动认知(Reciprocal Cognition):比较文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01期)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世界知识》2001年02期)
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又反对文化孤立主义(《世界知识》2001年02期)
走向成熟的中国比较文学(《文艺报》2001年2月24日)
真情 真思 真美——我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3期)
多元文化发展中的两种危险和文学可能作出的贡献(《文艺报》2001年8月28日)
“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发展(《学习时报》2001年9月17日)
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发展(《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1期)
重视文学的原生性和立体性(《民族艺术》2002年04期)
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求索》2003年01期)
继续双边对话 拓展“文学间性”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1期)
文化自觉与文明冲突(《文史哲》2003年03期)
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文化冲突与文化自觉
文明冲突与东方文化自觉
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文学研究(《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文化“多元化”与全球“一体化”(《文明》2003年12期)
帝国霸杈·文化自觉·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1期)
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自觉(《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东方和谐文化对当代“文明冲突”的启示(2004年6月24日)
乡土教育与人文素质(《读书》2004年07期)
“比较既周,爰生自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重读鲁迅在日本的四篇著作(《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8期)
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当前意义(《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西方的文化反思与东方转向(2004年10月25日)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1期)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乐黛云、王向远,《文艺研究》2005年02期)
李赋宁先生与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3期)
“情”在中国(《文艺争鸣》2005年04期)
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高等教育视野的跨文化交流(《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7日)
建构另一个全球化(《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1日)
论多元文化的发展
互动认知:文学与科学(《中国文化书院》)
人文素养:安徒生童话的真正价值(《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新开拓(《文艺报》2006年3月25日)
晋人之美——反映中国文人生活的最初结集《世说新语》(《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900—1910:中国比较文学的发端(《东方丛刊》2006年04期)
文化自觉与社会和谐(2006年5月20日)
以东方智慧化解文化冲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5月27日)
和谐社会与文化自觉(《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多元化世界的文化自觉(《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7月11日)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8月12日)
文明复兴不是文化“复归”(《人民日报》2006年8月15日)
西方文化自觉:迈向和谐共处的全球社会(《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9日)
西方学者对和谐世界的设想(《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0月7日)
以“文化自觉”面对新的“中西相遇”(《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2日)
重新认识东方(《上海教育》2006年Z2期)
梅光迪与学衡派(《新文学史料》2007年01期)
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东方论坛》2007年02期)
东西文化的和谐诉求(《社会科学报》2007年2月8日)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文化通过西方思想家进入世界文化主流(《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4月3日)
多元文化共生将决定世界前程(《中国民族报》2007年4月20日)
他们是和中国文化对话的前驱——从伏尔泰到史耐德(《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6日)
如何才能跨文化对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5月21日)
文学:面对重构人类精神世界的重任(《文艺研究》2007年06期)
西方主流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北京日报》2007年8月6日)
二、随笔
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一瞥(《读书》1982年06期)
我的选择 我的怀念(1988年1月)
一个冷隽的人,一个热忱的人——悼昭琛师(《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01期)
世纪末访意大利(2001年1月)
我如何走上比较文学之路(《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吴宓与东南大学(《光明日报》2002年6月11日)
见证比较文学先贤的国际友谊——悼念孟而康教授(《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3期)
费孝通先生的“最后一重山”(《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13日)
学贯中西的博雅名家——纪念杨周翰教授90冥诞(《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我最难忘的一本书
心灵沟通的见证——难忘丸山昇先生(《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02期)
三人行——为了遗忘的记忆(2007年5月)
三、书评
新方法 新途径 新收获——评《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文学评论》1986年01期)
“乡土文学”研究的新收获——读杜惠荣、王鸿儒《蹇先艾评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02期)
鸡先乎?蛋先乎?——谈《比较文学原理》和《比较文学丛书》(《中国图书评论》1989年03期)
有关五十位女知青自述的话(《文学自由谈》1995年04期)
《中国文论:英译和评论》:中西文论互动的新视野(《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10日)
突破中西文体系的“双向阐发”——介绍《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社会观察》2003年S1期)
《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序(《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1期)
在全球化语境下坚持文化多元的重要建树——《世界文明大系》(2004年10月)
跨文化研究的新路——评《叶维廉文集》(《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7月15日)
中国式的后现代小说——评虹影的新作《阿难》(《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欧洲梦”开启的生命意义追问(《中华读书报》2007年5月9日))
四、序跋
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丛书》总序(《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比较文学和中国人的灵魂——序《比较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文学自由谈》1993年01期)
评论者内在的灵慧——梦花著《海外文坛星辰》序(《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4年02期)
《中外文学年表》序(《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序二(《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1期)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远近丛书》序(《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15日)
为了活泼泼的整体生命——《叶维廉文集》序(《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五、访谈
21世纪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第三阶段(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2005年11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