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位于太行山脉西侧“井陉”西口,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与河北省交界,为出入山西的咽喉。隋唐时所置。原名苇泽关,以隋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而得名。后来,唐高祖的三女儿平阳公主率兵数万驻守于此,时人称为“娘子军”,这关也因此更名娘子关(另说当地有妬女祠,故名)。向为戍守重地。早在战国时期,这里为中山国所建长城的一个关口,唐平阳公主之后,为承天军戍守处,大历年间(767——779)修筑了承天军城。宋代建承天寨,明代为承天镇,并称娘子关。明嘉靖年间因边患频仍,于二十一年(1542)重修城堡,就是现今见到的关城,专设守备把守。清代又建“固关营”,分设把总驻守。因这关处在万里长城内边的“内三关长城”南端,民间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
娘子关城筑在绵山山腰,背依陡崖,下临峻谷,形势非常险要。原来分上关、下关,东为上关,镌有“娘子关”横额;西为下关,上有阁楼,题“唐平阳公主驻兵处”,门额书“秦晋屏蔽”四个大字。明嘉靖时重修后,关城开两门,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垛;南门为石灰岩砌券,额题”京畿藩屏”,上建“宿将楼”,嵯峨雄伟,相传原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其石柱上,镌刻有两副著名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这两副楹联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这座古关的独特风貌。关城东南侧,从“内三关”南下的长城,依山蜿蜒,当年与城堡相连,构成严固的防御体系。关门前只有一条四十五度的石坡古道可通过,险形巨势,显现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
娘子关的重要性,同隔山相对的井陉关相似,在于控制太行第五陉——“井陉”这条通道,但也有其独特性。滹沱河支流绵河从娘子关城西北流来,在关下穿过“井陉”东流至河北平原中部。“井陉”是晋中和冀中地区之间最近捷的通道,娘子关依山靠河踞于“井陉”西口,这种形势使它既成了“三晋门户”,又成为“京畿藩屏”,对保障山西或北京京畿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古时,山西与冀中之间常有战争,部队行进必经“井陉”,一旦娘子关有强兵把守,对方军队便插翅难越。
唐初,东北边疆少数民族日渐强盛,有向外扩展之心。
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井陉”进入山西。自古认为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所以唐十分重视娘子关的防守。
据说平阳公主驻此,雄关固若金汤,威慑敌人不敢跨越太行山一步。唐代后期藩镇为乱。长庆元年(821),河北三镇之一的成德(治所在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王庭凑叛唐,宰相裴度亲自督师出承天军(即娘子关)讨伐。光化二年(899),汴将葛从周从土门(即井陉关)攻河东(其时指全部山西),不过这次承天军被攻破。葛的部队即长驱而入。五代石晋末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派兵守承天军以保山西。不久,契丹兵灭后晋以后从开封北归,到了恒州(今河北正定),袭击承天军,烧了承天军市邑,后来刘知远把它收复。不然,刘便不得安枕。
到了明代,北方蒙古骑兵屡屡侵入山西向东叩明京畿大门。这时明苦心经营的娘子关已不再是为了防东,而是为了防西,即防止敌人从山西经“井陉”侵入京畿。明修关城时南门题额“京畿藩屏”就说明这一点。由于娘子关易守难攻,便使蒙古兵虽屡犯紫荆关等地,也不敢轻易向此处进犯,从而保卫了明京畿南部的一时安定。不过到了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一部分,自长安入山西后,经太原前来叩关,仍攻占了这关,而后出“井陉”,直至北京,与李自成的部队会合,导致明朝的灭亡。
娘子关作为战略要地,只要华北有事,就为兵家所必争。时至现代,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时期,娘子关曾再度发挥防守的作用。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华北大片土地后,原来急想从平型关侵入山西占领太原,不料受到八路军的打击修迈失败。后来日军便沿正太铁路线西犯,把娘子关作为一时的争夺目标。当时国民党军以数万兵力在娘子关设防,阻敌西进。八路军也投入大量兵力与日本侵略军作战,给敌人以严重打击。可是在日军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娘子关迅速被日军占领。不久日军从北、东两路进入山西,太原就失陷了。
1940年8月,八路军进行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中,娘子关也曾成为战场。当时,晋察冀军区派10个团兵力击破日寇占领的正太线,破坏重点为娘子关至平定路段。8月20日夜,八路军主力攻入娘子关,打击了日寇的疯狂气焰。
娘子关不但是一座雄关,还是一处山明水秀的名胜地呢!正如关城楼头那副楹联写的:“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给人以多么清新俊美的享受!由于这里的太行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所以陡崖绝壁,流泉飞瀑成为它的风景特色。娘子关城倚陡崖、临深涧,本身就非常雄伟壮丽!关城下有多处飞泉,其中西北侧的“悬泉”尤为奇妙。
泉水从平地涌起,沸沸扬扬,有如开锅之水,水色清彻碧透,四时不涸。据说水的冲力极大,有人往泉眼中扔几十斤重的石头,转眼就会被泉水翻上来。泉水流出后,顺北边峭壁倾泻而下,形成一幅落差40米,宽6.5米的绚丽多彩的“水帘瀑布”,如喷珠散玉,直注数十丈深的谷底。其声如雷,其彩如虹,甚为壮观。明代王世贞有诗赞此景:“喷玉高从西极下,擘崖雄自巨灵来。”当代已故诗人郭沫若1965年漫游娘子关也有诗道:“娘子关头悬瀑布,飞腾入谷化潜龙……回顾陡惊溶碧玉,倒流将见吸长虹……”娘子关有这样美丽的流泉飞瀑,是石灰岩区岩溶地貌的一种奉献。娘子关城前后,至今还留有多处与平阳公主有关的历史遗迹,如公主洗脸潭,娘子军饮马处及当年所建的“点将台”和绵山顶上的“避暑亭”等。人杰地灵,人人向往。今日娘子关已发展成为一个自然风光旅游区,每年游人不绝。
现在石太铁路和晋冀公路都经过娘子关下,这里仍是当地的东西交通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