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雄关要隘
第七编雄关要隘(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会有两个鸦鹘关
鸦鹘关,原位于辽宁新宾县西南近百里处,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一个重要关隘。此关东西面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峰峦叠嶂,唯此处有一形势险要的山口,可通南北。明代时,这里是辽东镇通往建州卫的主要通道,亦为朝鲜使臣入贡的必经之路。鸦鹘关自1468年建关后,因其军事地位重要,明廷同建州女真在此发生了十分频繁的争夺战,到万历末年,辽东武备逐渐废弛,而建州女真部却日益强盛起来。1618年努尔哈赤率部攻下鸦鹘关,然后进攻清河,鸦鹘关由此为女真所据。自鸦鹘关失守之后,当时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又在旧关西南25公里,今本溪市金斗峪附近,重建新关,又在新关附近重修一条长城,以作为清河堡边防的屏障,并将新关仍命名为鸦鹘关。(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抚顺关的含义是什么
抚顺关位于辽宁抚顺市东10公里的前甸乡关岭村附近,关隘设在浑河河谷要冲之北的制高点上。明朝时抚顺关是女真建州卫通往辽沈平原的重要通道。明灭元后,对已退居长城之外但实力仍很强大的蒙古族,明政府主要采用武力和经济封锁的政策,迫使其就范,而对当时还不够强大的其他少数民族,则是采取怀柔政策。抚顺即“抚绥连疆,顺导夷民”之意。抚顺关建筑于1464年,而抚顺关西坐落于浑河河谷冲积平原上的抚顺城,则建于1384年。明初大将军徐达率部平定辽东后,为确保在该地区站住脚,从山东等地迁来大量的移民进行屯田,并筑了辽东18城,抚顺城即为其中之一。抚顺关和抚顺城在绝大部分和平时期里,是明王朝向建州女真开放马市贸易的主要关隘。抚顺关今已不存,当地称其遗址为南城地。(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山海关是怎么命名的
山海关,古时又称渝关。位于华北与东北的交界处,据辽西走廊西端通道,扼海陆咽喉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的名称,源自明朝初年。1381年,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卫屯一万五千多人,修永平、界岭等32关时,见此处踞山临海,形势险峻,如天造地设,以其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规方度势,因险制塞,建关设卫,接引长城,即形成了卫佐京师的东大门。并因其负山襟海,雄关耸峙,于是命名为山海关。(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山海关共发现多少种长城铭文砖
解放后,山海关所辖明长城全长26公里,南起渤海之滨的老龙头,东北至与抚宁、辽宁绥中县交界的九门口止,在此段长城中,有12公里的土筑砖包墙。明代修筑长城时,出于明确责任和区分每一筑城单位需要,采取了在城砖上模印铭文的做法。经过对山海关所辖长城的多次调查,已发现16种铭文城砖。这些文字多系军事编制的名称,也有征调的民夫所在各州县名称。这对于研究明代山海关的军事防御无疑是重要的实物佐证。“中”字砖,1984年清理角山关遗址时发现,城砖规格:39×18×9厘米。“中”字印在砖的大面中部,阳文,楷书体。“右”字砖,1985年修复老龙头滨海段长城时发现,城砖规格:39×18×9厘米。“右”字印在砖的大面中部,阳文,楷书体。“河”字砖,1985年修复老龙头滨海段长城时在4号台附近发现,城砖规格:39×18×9厘米。“河”字印在砖的大面中部,阳文,楷书体。“永固砖”,1987年修复老龙头长城时在南海口关南侧内墙体上发现,城砖规格:40×20×9厘米。“永固砖”三字印在砖的小面中部,阴文,楷书体。“左”字砖,1991年发现于角山主峰南坡长城城面上,城砖规格:39×18×9厘米。“左”字印在砖的大面中部,阳文,楷书体。“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万历十二年德州营造”、“万历十二年滦州造”、“万历十二年燕河路造”、“万历十二年卢龙县造”、“万历十二年抚宁县造”、“万历十二年乐亭县造”、“万历十二年迁安县造”、“万历十二年台头路造”、“万历十二年建昌车营造”等10种铭文砖,此外,还有一种砖仅模印“德州营造”四字,解放后均于东罗城墙体上陆续发现。城砖规格:38×18×10厘米,文字全部印在砖的小面中部,阴文,规整楷书体。“万历十二年石门路造”砖,1984年于临闾楼遗址处发现,城砖规格:38×18×10厘米,文字印在砖的小面中部,阴文,规整楷书体。有的印模铭文砖不但有确切纪年,又有烧制单位,如“万历十二年真定营造”等文字;有的仅一单字,如“左”、“右”等;有的系标明质地(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如“永固砖”。这些铭文砖多由驻防的军队所烧制,部分系由永平府管辖内各州县所征调的筑城民夫烧制。(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九门口长城为什么又叫“一片石”
九门口长城是明长城蓟镇的重要关隘。在河北抚宁县与辽宁绥中县交界的地方,它南边离山海关仅有15公里。九江河穿过这里,历史上曾是东北进入中原的咽喉,与山海关唇齿相依。九门口因有一座长达110米,高出水面10米的过河城桥,桥有水门9个,所以叫九门口。又因9座泄水门底部是用12000多块花岗岩条石铺砌的近7000平方米的过水铺石,每块石上凿有马蹄榫卯并灌铁水连接、固定,所以又叫一片石。一片石起初仅见于文献记载,又没指明它的确切地点。1986年发现万历四十三年(1615)和天启六年(1626)修筑长城记事碑的文字材料,如“真定民兵营春防奉文派修一片石九门”,“九门一片石”。从这些记载与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明嘉靖十三年(1534)许论绘制的《九边图》上看,一片石不仅从九江河上通过,而且与九门口同为一地。这使考古人员想到几百年来历史学界一直在寻找而始终不见踪迹的一片石当在九门口。不久,在地表下1.5米至5米深处,发现了人工铺砌的联片条石。1987年元旦,经过发掘,在地下沉睡了几百年的一片石全貌,终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九门口长城工程浩大,巧思绝伦,为万里长城沿线地区所罕见。(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喜峰口“水下长城”是怎么回事
喜峰口位于河北迁西县城西北50余公里处。雄踞滦河谷与长城相交之地,左右高山对峙,明洪武初年在这里建关设隘,驻兵把守。喜峰口关建筑结构十分独特,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关有三重,三道关门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砖墙连结一体,城墙的6个接触点均设空心敌楼,西城墙与万里长城主体相连,可谓戒备森严,固若金汤。1976年国家引滦入津,潘家口水库截流以来,喜峰口及其关城皆淹没于水库中。今天从山上俯瞰喜峰口,景致更加迷离奇特。喜峰口关城被淹没于水中,水面仅露出一小部分残墙断壁。长城顺着逶迤的山势一直伸向水岸边,便又俯身扎入水中,在水里爬行一、二公里后又从对岸冒了出来,顺着山势又蜿蜒爬上山脊,向西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而去。这段入水长城像是一条长龙,俯身汲水,之后又仰首向上升腾。长城入水并没有给游人留下什么遗憾,反而使人更觉得长城的魅力无穷。(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将军关在什么地方
将军关位于北京平谷区东北约40公里的明长城线上,东靠茅山,东南临黄崖关,西北近墙子路关,是平谷东北的重要隘口。此关建于明永乐年间。关口东部城墙至今犹存,有一敌楼,当地称之为“正北楼”,只残留高约6米的基座。靠楼城墙内侧有一券门,门南有一家院,内有一天然柱状竖石,高约6米,据说石上原刻有“将军石”三字,并署有年号,今字迹已漫漶。将军关东侧山上长城,今多已倒塌,靠近关口处两侧的长城修筑坚固,石砌墙体至今仍保存较好。将军关向西为金山,因山势陡峭,没有修筑墙体,仅在金山山梁的二凹地有不足50米长的石墙,当地称为大坝墙(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黄崖关长城有什么特点
黄崖关位于天津蓟县城北25公里,出黄崖关向北就是河北兴隆县。发源于兴隆县茅山裕的泃河,横切燕山南流,河谷为峰峦林立的燕山山脉上一条重要通道。黄崖关便横坐在这条谷地之上,切断了这条沟谷通向燕山南北的要道。黄崖关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当时建了正关、水关和由关城向两侧山顶延伸的城墙。正关城楼上筑有北极阁,阁内供奉北极神。传说北极神曾帮助明永乐皇帝朱棣取得皇位,因此明代多沿长城重要关口修筑北极阁,以借助北极神维护明朝安全。关城东侧山崖峭壁陡立,岩石多黄褐色,在夕阳的彩霞中,层层叠叠的山体泛着金光,景致十分壮观,古人有晚照黄崖之称,关因此而得名。如今按历史原貌修复起一座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黄崖关城,包括瓮城、关城城墙,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角楼、门洞、水门、水关、牌坊、八卦街、陷马坑、提调公署及城外的凤凰楼等建筑。(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独石口一名是怎么来的
独石口位于河北赤城县北,是明长城宣府镇上的一座重要关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因关口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关因此而得名。这座耸立于关前的独石上,镌刻着“突兀孤秀”、“一石飞来”两组大字。独石城座落在南北流向的两河之间,左为黄龙河,右为青龙河,背靠蜘蛛山,所以有“二龙戏珠”之说。元末明初它就以“朔方屏障”驰名天下。142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时驻独石大阅将士,1430年移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于此,始建关城,初为黄土夯筑,后改用青砖包砌。在明代200多年间,这里战争频繁,边泰之日甚少,“土木之变”时独石口曾被蒙古族瓦剌部攻破,关城遭到毁坏。当时有一名叫田坤的千总死于战斗之中,田坤的女儿率兵浴血抗战,最后寡不敌众,被围逼在关口南面的山崖之上,她不甘被俘受侮纵身跳崖殉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将此崖命为舍身崖。独石口城内,原建有一座精巧的独石庙,庙中有四大景,即无梁殿、无影塔、无孔桥和无耳钟。四大景尤以无影塔巧夺天工,据说晴天从日出到日落都不会有塔影投入地面,至今弄不清原因。(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张家口为什么被称为“首都的门户”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距北京204公里,居太行山与燕山环抱的宣、怀盆地北沿,素为华北通往内蒙古的交通要道,南屏京畿的边塞门户,万里长城从大境门两翼沿着巍峨的山势爬上东西对峙的太平山,龙腾虎跃蜿蜒而去。关门外山峦叠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所重视。所以至今仍有“首都的北大门”之称。清顺治元年,大境门处开豁建门,名曰“大境门”。砖筑拱门,条石为基,门墙高12米,底宽9米,券洞里安着两扇木制铁皮大门。城楼上部,设有平台、女儿墙、雉堞,门楣镶嵌察哈尔都督高维岳于1929年所题写的“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苍劲有力,颇有气势。解放后大境门曾几经修缮,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倒马关城设计有什么独到之处
倒马关,地处河北唐县西北,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倒马关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3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说紫荆关是关隘防御体系的典型
紫荆关是万里长城重要的关隘。位于河北易县西北45公里处,因关城踞于紫荆岭上而得名。关东依靠万仞山,西面有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其形势极为险要。紫荆关是长城千百座关隘中历史最悠久的几座之一,自秦至宋,许多朝代都曾在此设关防守,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紫荆关因其军事地位重要,历史上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统计,在这里发生的大小战斗,仅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就有数百次之多。故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紫荆关有城门9座,水门4座,里外城相连,城门则环环相套,不了解紫荆关城结构布局的敌兵,即便攻进关城,也像入了迷魂阵,最后只能被守军歼灭。它如今已成为研究我国关隘防御体系的典型建筑。(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东汉时刘秀为什么要修治飞狐口
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为了稳定统一的局势,对内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对外,特别是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措施。飞狐口是地处今河北涞源一个地势险要的山口,与五回岭上的长城遥相呼应。从飞狐口往北,是一段长约五六十公里的狭窄山谷,历史上称“飞狐陉”。这里扼冀晋之咽喉,树燕赵之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就看出飞狐口的重要,建议刘邦派兵据守。到东汉时,匈奴、乌桓连年犯境,光武帝先后两次派大将修治飞狐口,堆石布土,筑起亭障,屯兵防守,这对防御匈奴的进攻起了积极的作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居庸关历史上曾发生过哪些战争
居庸关所在的关沟是古代内蒙古,大同,宣化等地往北京的通道。太行山从山西经河北到此数百里,连绵不断,其间有通往中原八条通道,谓太行八陉。居庸关是最北端的第八陉。《金史》上说:“中都(今北京)之有居庸关,尤秦之有崤涵,蜀之有剑门”一样。居庸关是都城西北的门户和屏障。关沟峡谷沟长谷深。自古就有“绝险”“天险”之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居庸关留下过很多次战争的史迹。118年就有鲜卑人攻打居庸关同汉朝守将大战之事。525—527年,杜洛周起义军将守关都督元谭赶出居庸关。辽金两朝的灭亡,同发生在居庸关的战争有关。辽代末年,金兵攻居庸关。辽调集重兵把守。金兵攻关时,辽兵隐蔽在悬崖下面,突然崖石崩塌,士兵被压死许多,便不战自溃。金兵占据居庸关时,元兵多次攻打该关。一次元兵攻到关外,金兵用铁水将几道关门封死,并在关沟内外布满铁蒺藜,选派精兵防守。结果元兵改变了计划,从一小路连夜绕过把守严密的关沟,天亮时兵到南口外平地,金兵大溃。元兵从居庸关一直打到了中都。元朝末年,也是明兵从居庸关而入,直取元大都。明代是居庸关修建的鼎盛时期。1372年,明军三路北征,主力军在土剌河受挫。明太祖因此放弃了武力统一草原诸部的想法,继续实施政治上笼络、争取的方略,同时军事上推行战略防御。以此为转折点,北方地区开始大量地设军镇、筑城堡、立卫所、建关隘、置墩台,继之便是旷日持久地营造万里长城。明李自成率兵先打下宣府(今张家口宣化区),再入居庸攻破北京城。近代,冯玉祥,张作霖,也曾在居庸关打过仗。1937年7月底至9月初,国民党军队曾在居庸关抗击日本侵略者,毙敌一万多人。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居庸关多次遭破坏,又多次被修复。(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清朝为什么把杀胡口改为杀虎口
雄伟的外长城,在山西雁北地区,蜿蜒曲折,横贯东西。这一带长城沿线,是晋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区,也是内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转下太行山所必经地段。杀虎口就是这段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它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城西北部,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形成一条3300米的狭长走廊,构成天然关口。苍头河纵横其中。在苍头河上筑长城水门,俗称“九龙洞”。杀虎口自古便是边关要隘。历代王朝设衙驻将,屯扎重兵,严密扼守。筑城堡分新旧堡。两堡之间东西筑墙,连环为一,前后左右开门,东西南北四通。长城内外烽火台林立,敌楼密集,形成唇齿相依,犄角互援之势。杀虎口明时称杀胡口。明朝时蒙古贵族南犯长城,多次以此口为突破关,而明王朝派兵出长城作战,也多由此口出入,所以起了这么一个杀气腾腾的名字。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对蒙古贵族采取怀柔政策,将“胡”字改为“虎”字。由此杀虎口之名沿用至今。(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偏关被称作“犀牛望月城”
偏关,即今山西省偏关县城。它西临黄河,东连大同盆地,南衔管涔山,北接土默川。自古便为兵家必争战、屯兵驻防之重地。五代迄宋,在这里设立偏头塞,金时亦用此名,到元朝始名偏关。偏头关旧城在今偏关城东北,整个城垣分布在东仰西伏的山梁上,故名“偏头砦”。现东部城墙墙体仍存,上建玉皇庙,为偏头关古八景之一“玉清真境”。西部被今偏关城所括,中部在明代建城时东沟改河工程中毁掉,其西门在今乐门街“大个洞”处。东西约800米,南北因势而建,宽窄不一。偏头关城始建于1390年,至1598年,历经208年的兴建,偏头关城规模大备。1515年秋,明武宗西巡由老营堡至南门入城,不禁发出“此偏头关创之不易,守之为难”的感叹。因关城随势而建,东仰西伏,形状很不规则,象一只头枕塔梁山、卧于关河岸的巨犀,所以被称为“犀牛望月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红门口为什么又被称为“红门市”
红门口是明代万里长城一处重要隘口。它北临内蒙古清水河县川峁村,南近山西偏关县水泉村,由呼和浩特至山西省阳方口的公路纵贯红门口南门。山西镇长城,东从丫角山来,攀上山巅,过红门口,西延至黄河岸边。红门隘口在偏关东北40余公里,近逼水泉营,这里旧无隘险,1434年都督李谦因其沟通塞外杨家川,大路平阔,不易防守,乃在红门口创建一大望台,外设边墙一道,拨兵28名,常年瞭望。1598年兵宪赵彦复修,并增筑左右翼台。今赵彦复修的大望台尚在,位于红门口外,砖砌,俗称“红门楼”,门楣上镌刻有“万历二十六年修筑”字样。楼内有窑九洞十八,俗称“九窑十八洞”,并置有火炕和外通烟囱。今已倾圮。红门口北还有一座土筑方城,方城城外有敌楼和烽燧数座。《绥远省调查概要》称:“红门口在偏关东北(近)九十里,前明通市处也。”这座城堡就是当年明蒙互市的场所,故一称“红门市”。明后期,明王朝同蒙古地方政权经过谈判达成互市协议,互通有无,以加强经济联系。协议规定在宣府、大同、山西三镇长城沿线开辟互市场所多处,红门市就是其中之一。议定每年互市一次。还在靠近土默特和鄂尔多斯的地方进行每月一次的互市,称作“月市”。通过互市,蒙古族人民以牲畜毛皮换回粮食、布匹等生活用品,既促进了蒙汉人民的经济交流,又加强了地方政权与中央政府的联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说宁武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宁武,秦汉置有楼烦关。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宁武关位于管涔山麓,关城北居华盖山,南控凤凰山,恢河水自城南向东流去,关城两翼顺河而筑,虎势龙威,气势雄伟。明朝时,宁武关为外三关长城上中间的一座,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宁武关城,据《府志》载:“筑于明成化二年。”几经修筑,增加矮墙,扩建城楼,砖砌关城,墙高为11.6米,周长为2公里,呈椭圆形,状如凤凰,故俗称“凤凰城”。城外山岗之颠,烽火台密布。关山烽火,接连不断。历史上因游牧民族骑兵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所以千百年来战争连绵不断,1513年蒙古鞑靼部小王子率兵入大同,攻宁武关,企图由此进入太原,为官兵击退。1540年吉囊领兵从河套过黄河入河曲,专驱至宁武关,明军不能抵抗,南掠至平遥,其实俺答亦越太原至石州,东掠平定、寿阳一带。最后一场仗发生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军东渡黄河之后,准备挥师北上进攻北京,经宁武关,同据险顽抗的明三关总兵周遇吉在此进行了一场激战,最后起义军攻下宁武关,生擒周遇吉,为进军北京推翻明王朝扫清了一大障碍。(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古北口关城设防有什么特点
古北口位于北京密云县北部,是明蓟镇长城的著名关隘。这里山势雄险,层峦叠障,有“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五代时西突厥族的唐庄宗李存勖攻克古北口而进取幽州,契丹族的辽太祖夺取古北口而麾师南下;女真族于古北口大破辽军而进兵辽中都。唐、宋、辽、金、元各代都曾在古北口设防。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大将徐达率领军队占领北平(今北京)以后,立即派军队扼守古北口等隘口,并不断加强防御设施。明初徐达所筑的关城,跨于两山之上,南控大石岭,北界潮河。关城城墙高10米,外高内低,随山势升降,蜿蜒曲折,若龙飞舞,呈多角形,周围2.5公里,设东、北、南三座城门。这里依山凭险,敌楼林立,易守难攻。明朝曾有人诗颂古北口:“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如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万里鹰弓稍”。(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八达岭石峡关有什么特点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其地势险要,构筑雄伟,自古以来便是军事战略要地。八达岭长城纵横交错,军都山脉跌宕起伏,构成了“层层设防,寸土设障,步步为营”的纵深防御体系。距八达岭西南5公里处,就是八达岭长城防御体系的西大门——石峡关长城,也就是八达岭的残长城风景区。这里崇山峻岭,深沟险壑,城关相连,烽墩相望,由于形状原始,虽然残缺,雄风犹在。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然后亲自率领大军东征,兵临八达岭雄关之下。李自成指挥几十万大军冒死冲杀,然而久攻不下。正自愁肠百结,无计可施之际,恰好有当地一老者献计,转而奔袭石峡关,明军守将唐英中计离关,李自成趁隙挥军破关直入,兵临北京城下。八达岭石峡关残长城景区,是国内第一个开放的残长城景区。这个景区为两平方公里,在这个范围内,大约有2000米残长城,攀登线路分为东西两条:东路是沿着新修的登山石阶攀登,至半山处建有观景台,游人可登台观东西两翼的长城雄姿。据介绍残长城开放的基本原则是以观赏为主。观景台离东边最近的长城敌楼只有100多米,但不准攀登。西路也是沿新修的登山路攀登至残长城一豁口处,此处长城游人伸手可及。已修建3250米长、4米宽的木制步行道;步行道均用距地面1米多高的圆木支撑,游人按木制步行道规定的路线走,践踏不到地面植被。木制步行道修至一断崖处止,此处无法攀登长城。八达岭残长城不仅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它也有无限的自然风光。每临春季,“杏花坡”花团锦簇,银波粉浪;而到了夏天,“荆花谷”便汇成蓝色的海洋。(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居庸关名称的由来
“居庸”一词,始见于《淮南子》,称“天下九塞,居庸居其一”。一语道破了居庸塞当时在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古人曾认为,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遣大将蒙恬领兵30万北伐匈奴,收复河南地之后北筑长城,“徙居庸徒”于此,始有“居庸”之名。就是说,此地因居住过修筑长城的人,才有了这一名称。这当然是望文生意,因为《吕氏春秋》的记载,证明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居庸塞已存在了。那么,居庸之名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据史料推断,居庸一名的形成,当与历史上在这一带繁衍生息的氏族部落有关。这就是古代的屠氏部落与山戎族。历史记载,早在三四千年以前。轩辕黄帝伐蚩尤,两军在河北的涿鹿、阪泉之野,曾发生过一场决定胜负的恶战。结果是蚩尤被杀,黄帝随即对其臣民进行了收编,别其善恶,分别迁居到一个叫“邹”,一个叫“屠”的地方。而与此同时,在这一带还活跃着一个部落氏族,那就是戎族,又叫山戎。殷周时期,曾被称为“鬼戎”“犬戎”等等。前些年,在延庆县发现的山戎族墓葬群,是他们在这一带活动过的有力证据。“邹”,古音读聚;“屠”,古音读居。由于年代久远,诸多氏族杂居,加之同音异字流传,此地便有了“居庸山”,后来又有了“居庸塞”。可见,“居庸”一词的出现,最迟当产生在我国的春秋时期,距今至少有2500多年了。居庸之关塞,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和我国当时先进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冶炼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反映在军事领域,便是引起了战争方式的变化。在此之前,交战双方以车阵对垒为主,而且多在平原。随着武器的改进,战争的突然性、隐蔽性增加了,战争中的防御也日益重要起来,这样,凭险设塞在当时也成了一般的军事常识。居庸,古属燕国,公元前663年,燕国在齐国的帮助下,曾北伐山戎。在此之前,由于战争连年不断,燕国利用其天然隘口,在居庸设塞建关以备东胡,当属必然之举。(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居庸关历史上都有过什么不同称谓
居庸作为关塞,历代都对其相当重视,其中既有军事的原因,又有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的因素。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是促进国家繁荣统一的方略之一,历代统治者也都看到了这一点。从军事领域着眼,作为华北平原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居庸关既可作为中原向漠北开拓进取的前哨,又可据险防守以备游牧部落的骚扰,历史上曾有不少欲称王称霸者,都据此关隘以举兵发难。所以,元代郝经在其《居庸关铭》一文中说:“中原能守则为阳国北门,中原失守则为阴国南门,故曰汉、唐、辽金以来尝宿重兵以谨管钥。”由此看来,居庸关真可谓是一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理想关塞。由于改朝换代,居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有过不同的称谓。如秦称居庸塞;汉称居庸关;到了晋代,因这一地区划归军都县,此关又称军都关;曹魏年间,因居庸关地处两山夹峙,一水旁流,狭长四十华里的关沟(即军都陉)中部,而关沟又恰似一支中部窄细,头尾粗壮的细腰蜂,又有人称其曰蠮螉塞。也有人因所居地域不同称西关。唐代更有蓟门关的称谓。北齐称纳款关。到了金代,女真族国语则称居庸关为查刺合攀,也谓之“冷陉”。名称一易再易,足见古人对居庸关的重视与关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娘子关名称是怎么来的
娘子关是万里长城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地处华北大平原和太原盆地之间的山地里,是纵贯南北的太行山脉的中央地带,其东部是广阔富饶的冀中平原。据《平定州志》载:“娘子关即古苇泽关,唐初因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驻此设防,创建关城,故名娘子关”。平阳公主是历史上的一位巾帼英雄,她精通武艺,谙习征战,嫁给镇军大将军柴绍后,仍然手不离弓箭,身不离宝刀。167年李渊起兵反隋,柴绍从太原追随李渊。平阳公主在家乡广散家财,招兵买马,军队很快发展到7万多人,当时人称娘子军,平阳公主引精兵万余与其兄李世民会师于渭北,并参加了围战京师之役。李渊对三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平阳公主死后,李渊破例给她派了一支40多人的鼓乐队,大奏哀乐。按当时唐朝的礼仪,妇女哀葬不得用鼓乐,当朝内有人提出反对时,李渊斥责他们道:“公主统帅千军万马,非常妇女之匹,何得无鼓”。由此可见平阳公主当时的地位是很高的。现在娘子关还留有“点将台”“避暑楼”“洗脸盆”等一些与平阳公主有关的传说遗迹。(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关在什么地方
长城关位于宁夏盐池县城北。其北部为风沙区,属毛乌素沙漠的一部分;中部为丘陵滩地,地势平坦开阔;而南部则为黄土沟壑区。长城关是明长城千百座雄关中唯一以长城命名的关隘。长城关为1531年当时总制陕西三边军务的兵部尚书兼都御史王琼所修。据《嘉靖宁夏新志》载:“花马池营东者,为喉噤总要,则题曰‘长城关’。高台层楼,雕革虎视,凭栏远眺,朔方形势,毕呈于下”。长城关上建有关楼,高耸雄壮。上书“深沟高垒”“朔方天堑”“北门锁钥”“防胡大堑”等字。下设暗门,门外设市场,汉蒙每月交易3次。设守备监守营兵防守。今关城建筑已毁,仅存高大的土筑墩台,长城关附近长城遗址犹存。(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贺兰山最著名的关口是哪座
巍巍贺兰山,从阿拉善高原到银川平原,绵延数百里,群峰叠嶂,尤其贺兰山东侧,以断层临接银川平原,更是陡峭难攀。这里的长城并非人们所熟知的那样,为一脉相承的墙体,而多是在山峪峡谷内外可通步骑之处,斩山削壁,修墙建关。在贺兰延绵数百里群峰之中,有众多的关口,但最著名的是宁夏永宁县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交界处的贺兰山三关口。三关口又称赤木口,位于贺兰山中部,东北距银川约40公里,银川至巴彦浩特的公路正由三关口而过。贺兰山一脉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关口处陡然平缓下来,关口地势十分开阔,此关自古即为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平原的重要通道,明王朝十分注意三关口的防务。据载:仅一次修关就派了4000多名军夫。平常这里驻守一名游击将军,统千军以防之。据《嘉靖宁夏新志》载,三关口为1540年都御史杨守礼、总兵官任杰修筑,从东向西设关三道。头道关为主关,南北与长城主体城墙相连接,夯土城墙起于北侧山上,过关后向南蜿蜒而去。过头道关顺公路向西约2.5公里即为二道关,今仅关口南侧的山头上残存一座夯土墩台。过二道关顺路向西,山谷渐趋狭窄,约2.5公里后,便仅为两壁相夹一道,十分险要,此处便是第三道关。修银巴公路时,此关的最后一些遗址也被废掉了。三关口作为内蒙古阿拉善高原通往宁夏平原主要通道,历史上曾有很多战事发生在这里。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时,就是把三关口作为突破口的。当时三关口称克夷门,是西夏重要屯兵之地。在这里,蒙古军同西夏军展开大战,最后骁勇善战的蒙古军攻占此关,兵锋直指西夏都城兴庆府。明代这里更是烽火不断。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在遍及西北的回民反清斗争中,三关口也是回民起义军与清军屡次争夺的战场。(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全线现存最完整的关城是哪座
嘉峪关,是明万里长城西端终点,也是长城众多关城中如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关城雄峙在祁连山和马鬓山之间,两侧城墙横穿戈壁,与两山相连,为控扼河西走廊交通咽喉,自古为军事要地。1372年明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率兵进军河西。他沿途巡视,最后看中了嘉峪关依山傍水,四面地域开阔,最宜建关的险要地形奏朝廷弃敦煌不守,而筑嘉峪关城。嘉峪关城平面为梯形,西头大,东头小。由内城、外城等一系列建筑组成。内城:即关城的心脏。在明代,内城设有军事指挥机关。开始设守备司,后来设游击将军府。还设有检验出入关证件的机关,建有嘉峪公馆。也有仓库、夷厂。所有军火武器、粮秣均置于内城。内城外缘周长640米,东城墙长154米,西城墙长166米,南北城墙长各为16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墙分两次筑成。1372年初筑土城时,用黄土夯筑高约6米,夯土层12至14厘米。1539年加固关城时,除维修6米以下部分外,又加高约3米,外侧用土坯垒砌,中间填以砂石混合黄土。少数增高的墙身也有夯筑的。增高9米,加上垛墙总高10.7米,底基厚6.6米,上宽2米。顶部用砖铺。外侧有青砖砌垛墙,高1.7米。城墙内侧有砖砌宇墙,高30厘米,厚34厘米。内城有东西二门,东门上楣刻“光化门”,西门上楣刻“柔远门”,两门均有砖砌拱券门洞。门洞长20.8米,宽4.2米。门洞基础和地面均用长方形石条衬砌,两门均安铁皮包钉黑漆双扇门。二门之内北侧靠城墙建青砖斜坡马道,上至城顶。坡下有砖木结构的门楼和照壁。马道斜长22.2米,宽2.7米,外侧有护道墙。马道下原有成排的拴马桩。二城门之上均建有城楼。楼高约17米,为三层三檐木结构的歇山顶式建筑。底层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一二层四周有廊,立红漆明柱各18根。第二层的明柱之间有木格花栏杆环绕。第三层,四周为木格花窗。楼中绘有飞天、山水、花草等图案。楼内有木栏杆楼梯,可供攀登。楼的顶脊装兽形瓦,顶盖灰瓦。南北城墙无门,墙头居中筑敌台,上有敌楼。敌楼面积38.2平方米,为一层三间。楼外带明柱通廊。城墙四角各建方形角楼一座,角楼亦称戍楼,为哨位。楼高出城墙5.4米,为二层砖砌单间式,底面积29.7平方米。下层向城内开券门,另三面开券式窗。由内可登楼,楼上为平台,台四周设垛口,形如碉堡。外城:关城之东、南、北三面有黄土夯筑的围墙,称外城,明嘉靖年间修。其西端与罗城南北两端相接,并在此连接长城,与长城成犄角之势。东部围墙沿岩岗边缘筑起,围一广场。外城全长1263米,残高3.8米,基厚2.3米,上阔0.65厘米。外城围墙有383米残缺,1981年已补筑。外城门耸立在城东北的高岗,称东闸门。门洞高4.2米,宽3.8米,长10.6米,两侧用石条砌基,砖砌壁,壁嵌36根方木支柱,上搭方木棚架。门顶建有门楼,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红漆明柱,上盖灰瓦,装脊兽。登上关楼远望,长城似龙,戈壁如海,塞外风光,尽收眼底。嘉峪关已成为长城西端的标志景区。(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齐长城穆陵关在什么地方
齐长城穆陵关在山东临朐城南约45公里,它处在齐长城中段要冲即《周礼》所载“青州之镇”的沂山地域,被称为“齐国咽喉”“齐南天险”。穆陵关从周起历代均十分重视,由于其历史久远,关楼和关下建筑几经修复,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穆陵关关楼。据史书和实地考察所证,穆陵关是齐长城诸关隘中最重要的一座。关设在沂东山东脉之大岘山上。《资治通鉴》:“燕塞大岘之险”即指此关。据考,穆陵关遗址面积大约2500平方米,正中建关楼,东西长约50米,关楼为二层三拱门建筑,门南北有陡峻的大道,关门内走廊平缓,关口左右,为残存的齐长城遗址,在关东西200米处,各有一高台,台下经常发现战国时的瓦片、铜箭簇等文物,说明此关在战国时已建有关楼。据遗址出土的砖、瓦当、铜质风铎证实,该关为砖石结构,宏伟高耸、巍峨壮观。该关居高凭险,布局合理,而烽、燧、台兼备,构筑坚固,不但为当时齐国的军事要隘,也为历朝所重。自宋始即置穆陵关巡检司,设巡检镇守。宋南渡后,金于1216年置穆陵县,明代重建关楼。明碑记载,嘉靖年间,穆陵关守兵40人,带家小在关旁垦荒种地,给过关商贾以方便。因此穆陵关不仅在防御方面有战略意义,而且还是历代南北通商发展经济的重要通道。(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战国时函谷关在军事上的作用是什么
战国时期,秦以黄河、函谷关为界抵御关东诸侯,进攻退守都很方便,在战略上所处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的弘农河畔。这里地理形势十分险要,北面是大河滚滚东流,南面是一片崇山峻岭,自古是控扼中原地区东西交通要冲,号称天险。秦有函谷关,使关东诸侯望而生畏。公元前302年,秦惠文王北游戎地,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及东至包头间之黄河)。不久,秦伐义渠,继而攻韩。公元前318年,韩、赵、魏、燕、楚五国合众攻秦,在函谷关被秦军打败。惠文王使张仪游说拆散齐楚联盟,占领汉中。同时,惠文王又采纳司马错的建议,于公元前316年出兵灭蜀,后来又灭苴(今四川昭化东南)、巴(国都在今重庆嘉陵江北岸),使得秦占据了巴蜀丰饶的土地,为以后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顾祖禹是怎样评述阳方口战略地位的
阳方口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北约13公里。阳方口旧为九牛口,长城过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与两侧长城衔接,每个桥孔内又有一铁牛镇守。后铁牛被水冲走,桥亦坍塌,更今名。阳方口堡城,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1539年明巡抚陈讲所筑,1576年增修,堡城周1公里左右。素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阳方口堡战略地位时说:“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现阳方口亦为晋西北、大同、太原的交通枢纽。北有同蒲、宁苛两条铁路,还有忻州至保德,崞阳至偏关,水泉、阳方口至平鲁等三条公路干线通过。阳方口堡城今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供行人来往。阳方口西的长城存夯土残墙和土筑墩台,阳方口东长城尚存部分砖砌墙体,并有3座砖砌空心敌楼保存较好。(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雁门关在长城防御中的作用怎样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20公里。这里是太行山的一个横断山脉,古代叫句注山,也叫雁门山。雁门关前后左右群山绵延,峦峰叠嶂,关城依山傍险,建筑在雁门山上,切断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和华北平原一条重要通道,《舆图志》说:“天下九塞,雁门居首”。雁门关素以地形险峻的军事要冲而闻名,从春秋战国到唐代,皆以句注塞著称,北宋的时候,也是防御契丹的重要关隘。后来经战火和天灾摧残,到元代取消关隘设防之后,至元末雁门关已颓残殆尽。明灭元后,雁门关的军事地位又随着明王朝同蒙古贵族的对立而重要起来。明洪武初年,吉安侯陆享,于旧雁门关址向北移出数里,建新关于今址。其后,景泰、嘉靖、万历等年间,多有修复。关城内长1公里,墙高约7米,石座砖身,设城门三重。东门门额石匾刻有“天险”,门上建有雁楼。西门门额石匾刻“地利”,右侧建有关帝庙;西门外有一南北向小北门,门额石匾刻有“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镶嵌砖镌联语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关城左右边墙,烽燧墩台,屹然耸立于山峦之颠。在我国历史上,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都曾在雁门关长城沿线与中原守军作过战。(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旧广武城现存状况如何
旧广武城建于辽代,为砖石结构,周长1652.94米,城高8米,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古城堡之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背靠大山,地势平旷,一座小小的城池显得有些突兀。它四周的城墙都还完整,设有东、西、南三座城门,其中南门还有一个小小的瓮城,如今只剩两堵十几米长的土墙。不设北门,大概是出于与北方来犯之敌作战的需要。旧广武城是雁门关下的重要关隘,历代都受到较好的保护。相传杨家将中的六郎曾在此城与辽兵大战,电视连续剧《杨家将》的部分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各城门外侧曾有过精致的砖雕为装饰,但多已风化,城门上石匾的字迹也难以辨认,而六七米高的巨大木质门扇依然可以开合。在城的北部还保留着一座烽火台,它已经成了残存的近20米高的大土堆状。新广武城在旧广武城东面2公里左右,是1374年创修的。周长2公里,城高10米,如今只剩下两个城门和断断续续的城墙。从残留的遗迹来看,新广武城比旧广武城地势更为险要,更有利于作战,它倚山傍险,虎踞要冲,内长城拱卫两侧。明清两代均在此设重兵驻守,并兼协防雁门关外之北楼口、平型关、水峪口、白草口等18个险要隘口。新广武城周围几里范围内的砖砌长城都成了夯土长城,新广武城也只剩下南北两个城门及少量的几截城墙。城的北门颇为高峻,城门顶上现存有已倒下的高3米左右的一块石碑,石碑上的字迹已漫漶不清,城楼前石匾上“三晋囗关”几个字还隐约可辨。几十米长的城门洞仍然是村民来来往往的重要通道。南门则较低,两侧还保留了一段较为完整的城墙,城墙高处遗留有水浸的痕迹,证明很久以前,新广武城曾被水淹过。明朝末年,明朝大将曹变蛟率其部下在这一带曾与清兵血战7天,清兵被迫败退归化城(今呼和浩特)。1926年春天,阎锡山的晋军与冯玉祥的国民军也曾在此地进行过激战,晋军第7旅伤亡惨重,阵地几乎失守。新广武曾有二十四座庙宇,被称作“二十四全庙”,意思是这里的庙很齐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徐霞客是如何描写长城龙泉关的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生于1586年,死于1641年,江苏江阴人,一生不入仕途,专事旅行探险和实地考察,用日记的体裁,把调查研究结果写成《徐霞客游记》一书。他在《游五台山日记》中以移步、易形之手法,记写了游观龙泉关的情景。作者自阜平县出发,沿溪而上,地势越来越高,山峰越来越密,渐至龙泉上游,“有石梁曰万年,过之,溯流望西北峰而趋……转北行,向所望东北高峰,瞻之愈出,趋之愈近,削削之势,遥遥逐人……八里……又二里,重城当隘口,为龙泉关。”龙泉关是太行山长城之上的重要关口,有上下两关。出下关之北关门,“北行十里,路渐上,山渐奇,泉声渐微。既而石路陡绝,两岸巍峰峭壁,合沓攒奇,山树与石竟丽错绮,不复知升陟之烦也。”“又直上五里,登长城岭绝顶,回望远峰,极高亦伏足下,两旁近峰拥护,惟南来一线有山隙,彻目百里。”“岭之上,巍楼雄峙者”,“龙泉上关也”。“关内古松一株,枝耸叶茂,干云俊构”。登高远眺,又有一番奇景再现。文章通过险要地形和美丽山川的描绘,映衬出长城的雄伟壮观。(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潼关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
潼关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因临近潼水而得名,古称桃林塞。它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北有渭、洛,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西有华山之屏障;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俯察黄河,险厄峻极。正如诗人所描述那样:“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潼关创建于何时,历史文献没有具体说明,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211年,曹操曾于潼关破马超,由此可知潼关在这之前已开始建置了。后经唐、宋、明、清乃至民国的修葺,保存基本完好。关城周长约5公里,北面与东北,为板筑土墙,外包青砖高16米,宽8米;南与东南,顺山势削成垛口,高达30米。除开门6处外,留有南北二水门。潼关东约3公里,有一禁沟,自唐至明、清,为了潼关的安全,沿禁沟两岸,夯筑方形土台12个,是防御性的军事堡垒。由于土台与潼关城基本连接,故称“十二连城”。潼关作为关中的东大门,它经历过大小战役数十次。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战于潼关,马超据关抗曹师,后曹操凭其智谋巧妙地夺取了潼关。北周末年,扬坚在洛阳篡位立隋时,曾密遣杨尚希扼守潼关,以解其西顾之忧。唐中叶安禄山攻占洛阳,进逼潼关,使用反间计占据了潼关,震动京师,唐玄宗仓皇西逃。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取潼关直捣长安。宋代“靖康之变”后,潼关为金所得,金朝后来为蒙古军队逼迫,迁都汴京。将兵力完全集中潼关附近。有人曾对蒙古铁木真说:“金廷居汴将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关、黄河耳”。所以公元1233年当蒙军包围汴京时,首先夺取潼关。元末,朱元璋也是先破潼关,整个关陕地区才迅速得到平定。解放战争时人民解放军陈赓、谢富治兵团乘陕南、豫西地区空虚之机,南渡黄河,在潼关洛阳段机动作战,寻机歼敌,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局面。(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肩水金关遗址现存状况是怎样的
在甘肃金塔县天仓北25公里处,为汉长城的肩水金关。该关位于额济纳河上游谷地北口的东岸,是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面不远的肩水都尉所居障城。该关的关门,是两座对峙的方形夯土堡垒,堡墙南北宽5米,东西长6.5米,厚1.2米,收分很不明显。两堡垒中间关门门道宽5米,前口东侧发现烧残的大门构件如垫木、门框和门臼等。门道两侧壁脚,各残存4根半嵌在墙内的方、圆形排叉柱,下垫石块,最粗的方柱每边21厘米。据此可推知立柱顶部即门道上面建有门楼。堡内有通顶部的土坯梯道。堡垒外两侧为关墙。关门内外沿堡垒墙脚埋有防步兵的木尖桩,此外,还有埋于陷阱(方形坑)底部防骑兵的木尖桩。该木桩下部刻有缺槽,横贯短木,这样不易被马蹄踢倒。关内西南侧建有障城,边长约35米。西南角建有堡垒和烽台,院中建有仓库、马厩等,门开于东南角。据出土简牍并与古籍印证,这座障城驻有3个小单位,兼有关卡、驿站、烽燧等多种职能。(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阳关遗址在什么地方
阳关是汉长城的重要关隘,亦是“丝绸之路”必经的交通要道。唐代诗人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那么诗人笔下的阳关,如今在什么地方呢?翻开中国史籍,汉、魏、晋、唐诸代对阳关皆有提及。晋和北魏还于此地置阳关县。唐时在龙勒故地置寿昌县,此时阳关还在使用。唐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进的阳关。诗人岑参也有“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之句,可是自唐以后,赫赫阳关竟然史书绝记。阳关到底在何处的问题,亦同玉门关一样,成了一个千古之谜。阳关为什么突然失载呢?这一点历史学家已经找出了答案,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化之故。历代战争和大规模的开荒屯垦,破坏了这里的植被和水源,从而造成来自西南的风沙逐渐侵向东北。阳关绿州在无情地减小,人们抵挡不住风沙的危害,只好向东迁徙。大约在宋代,当阳关人全部迁出之后,阳关也最后被流沙吞没了。近年终于在甘肃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人烟断绝的沙漠之中找到了阳关遗址。经过发掘,面积上万平方米,房屋排列整齐而清晰,城堡断断续续的夯土城墙基址犹存,并发现了汉五珠钱、铜箭头、汉代灰陶片,以及耕地、窖址、水渠等大量遗物、遗迹,一个近千年的历史之谜至此总算有了答案。(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代玉门关遗址是否已找到
玉门关是汉长城著名的重要关隘,“丝绸之路”的南路和北路都从此关经过。汉代玉门关从汉武帝年间修建,到东汉延光年间的200多年里,曾三次废关。由魏晋南北朝以来,战争频繁,丝绸之路交通阻断,玉门关随之废弃。到唐代,通西域走新北路即经安西通哈密一道,以至汉代玉门关这座赫赫有名的古关的确切所在地,鲜为世人所知,宋以后中国与西方的陆道交通衰落,玉门关遂废圮,逐渐被流沙所侵吞。根据巴黎所藏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唐代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及后晋写本《寿昌县地境》的记载:玉门关在寿昌北80公里,其方位约在今敦煌西北。清道光《敦煌县志》在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下注“汉玉门关”,后来许多史学家以此推断玉门在敦煌县西北的小方盘城。但近年来甘肃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小方盘城的西面11公里的马圈湾烽燧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汉简1217枚,考察人员根据新发现的资料推断玉门关应设在马圈湾的西侧。玉门关到底在哪里还待今后考古发掘的新发现才能确定。(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高阙塞究竟在狼山的哪一个山口
高阙是战国时期赵长城西部重要关隘,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东部的狼山口。北连蒙古高原,南接黄河沿岸丰绕的农业平原,渡过黄河可进入河套地区,军事和交通地位极为重要。古高阙塞即狼山口一带的长城,是由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部小佘太乡察右台山的阴坡,进入乌拉特中旗狼山之中的。这里因山中无土,城墙多用石料构筑。长城进入狼山之后,向西延伸,经石哈河、召苏河、乌不浪口、沁达门沟、呼鲁斯太沟到达狼山口;复由狼山口向西,经东乌盖口、西乌盖口、红砂口、哈日格乃口、苏木图沟口,而后又西沿阿贵山入宁夏境内。长城大抵蜿蜒于上述各口之北约5至15公里的地方。大狼山口以东的呼鲁斯太沟中有一段长城遗迹,遗迹在沟里15公里处。这里的山峦自西面的狼山口过来,然后分成两条支脉,长城就筑在南面那条支脉上。在南北两条支脉之间是一宽阔地带,宽约5公里。站在长城上向北瞭望,只见群山起伏,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形势十分险要。砌筑长城用的大都是紫色和米黄色的人工敲砸而成的片状石块,少数是自然石。经过历年曝晒、风化,表面已呈黑色或黑绿色。砌筑长城的石块,大小薄厚不够规则,宽度一般为3
0-50厘米,厚度一般为5-20厘米,也有特殊大的和特殊小的。垒砌的方法,为交错叠压式,非常规整。(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鸡鹿塞屯戍情况如何
鸡鹿塞坐落在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沙金套海乡太阳庙山的哈隆格乃峡谷口。对这一长城要塞,史籍多有记载,如《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称:公元前124年“都尉韩说从大将军出窳浑,至匈奴右贤王庭”。按“窳浑”,为公元前121年汉所开朔方郡县之一,鸡鹿塞就属窳浑县,位于县之西北15公里处。《汉书·地理志下》朔山郡窳浑:“有道西北出鸡塞,屠申泽在东。”故出窳浑就是指出“鸡鹿塞”。又据《汉书·匈奴传》载,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宣帝遣官兵护送呼韩邪等出朔方鸡鹿塞。并调拨边塞谷米三万四千斛作为单于及其部众的粮食。另外,89年汉将窦宪、耿秉也是出鸡鹿塞而进袭北匈奴的。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鸡鹿塞位置十分重要,也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咽喉要地。鸡鹿塞可能是在元朔初汉取得河南地后而修筑。由于鸡鹿塞是汉匈之间交通往来的通道,加以附近又有屠申泽,汉代除筑城设防外,还在鸡鹿塞所在的窳浑县一带发展垦殖业,“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用屯田以济费。据历史气候学家研究,西汉时气候条件较今为优越,其时此处当为一片草原,今已沦为乌兰布和沙漠的一部分。从鸡鹿塞石城往东约10公里处,也有一座石城,但比鸡鹿塞石城小。在这座小石城的西北方约5公里处,又有一座相似的小石城。此外,在这里每隔一二里就有一座石筑烽燧。在鸡鹿塞石城的西南方也有同样的石筑烽燧。这些石城、烽燧在鸡鹿塞外围,形成拱卫鸡鹿塞之势。(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唐人诗句中的萧关在哪里
萧关位于宁夏固原古城东南,是历史上重要的关隘,因关口附近萧蒿茂密而得名。萧关创建于汉文帝时期,在当时是关中与陇东的交通要冲,被古人称为“灵武咽喉,西凉襟带”。西汉前期,由于汉廷无力大规模对匈奴作战,对匈奴的掠扰只能采取守势,但匈奴愈益骄横,连年入犯汉朝边郡,掠掳人口畜产。萧关所在的陇西郡是几个主要受害地区之一,萧关更是首当其冲。公元前166年匈奴攻进萧关之后,长驱陇西,把秦始皇出巡陇西、北地时所建的行宫火烧为灰烬。公元前112年至公元前107年汉武帝两次出巡边塞,都是由此经过。北宋时期,萧关正处北宋和西夏交界地带,为防御西夏进攻,北宋于1105年在今固原地区同心县又新筑了一座萧关,史称北萧关。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王维、岑参、卢纶等都写过很多歌颂萧关的诗作。如王维:“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陶翰:“驱马击长剑,役役至萧关”。卢纶:“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在一些描写萧关一带情景和远征战士戍边生活的诗中,最受人喜爱的还是王昌龄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这首诗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当时萧关金秋胜景的美丽画卷(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