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建筑遗存
第二编建筑遗存(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超过万里以上的长城有几道
长城是作为中国古代永久性防御工事而修筑的,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巨构。早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常互相袭扰,各国为防御敌国的攻击,就只有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长城,我国历史上修筑过的长城,够上万里以上的就有三道之多:一是秦始皇时期修筑的西起临洮(今甘肃省)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长5000多公里。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至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约1万多公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长城,全长约6000多公里。据司马迁《史记·蒙恬传》记:“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纷争局面宣告结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成。秦把它北面、东面沿赵、燕的旧长城,西起高阙,东到辽阳,再东行,抵达辽东所联接修筑的万里长城,即是根据巩固的中央集权封建制统一国家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政治军事措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15年里,由于采取了修筑长城这一防御工程和垦殖北方土地等措施,收到了好的效果。匈奴北徙,十余年不敢南下牧马。可见,筑长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出于防御而采取的较好形式。汉代长城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高祖刘邦及文帝、景帝时期,面对匈奴奴隶主的掠扰,曾多次给以回击。汉总结了秦的经验,修筑长城以抗匈奴,因此,在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土地之后,把秦始皇万里长城的规模扩大了,并筑了外城,它们的长度达到了1
万公里,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到了明代,万里长城的修筑更日趋完善,其防御功能更加明显,明朝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扰掠,便十分重视北方的防务。原来朱元璋在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就采纳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这里所说的“高筑墙”就是修筑长城加强防务的意思,在朱元璋正式建国号的洪武元年(1368年)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到1600年前后,经过200多年的时间才算基本完成这一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万里长城修筑工程。(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是怎样发展来的
春秋战国以来,战争性质逐渐由争取控制别国而发展为兼并以至统一中原,战争规模也日趋扩大。随着步兵和骑兵代替了从前的车战,参战兵力急剧增加,机动范围不断扩展,作战时间日益延长和战略战术高度发展,争夺地盘和占领战略要地,已经成为作战的主要目标。因而,各国为防备邻国的突然进攻,都先后在具有外来威胁方向的边境地区,运用修建列城及堤防的经验技术,修建了规模相当可观的巨大城防。如齐国的管仲、孙膑等军事家,对战略防御的设计之一就是把障水的“防”(堤堰)加固重筑而为“钜防”,并向东西两端延伸,从而在齐国边界线上形成了一条横亘千余里,首尾不相接的高大墙体,以防止南方的楚国的进犯。楚国的军事家出于同样的战略防御目的,将其北部所筑的防御性小城,用高大的墙体联接,以防范齐国的南下。从古代军事学和防御工程原理来看,从相隔一定距离的列城中间逐步修筑城墙体系,以及把国境上原有的大河堤防加以扩建并与险要地形相联接,发展为成千上万里的长城防线是合乎科学发展规律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有哪些别名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献十分丰富。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两千多年来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下面列出在两千多年中长城所使用过的几种主要名称。长城:这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长城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长城之称始于长城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篇》中有“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方城: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公元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只用了“堑洛”两字,蒙恬是秦始皇长城修筑的指挥者,秦始皇死后,他被秦二世及宦官赵高、丞相李斯所害,临死他认为之所以招来灾难是因为修长城之故,他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北史·契丹传》载:“契丹犯塞,文帝北讨至平州(今河北卢龙县)遂西趣长堑”。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后汉书·乌桓传》载:“秦筑长城,汉起塞垣”。《魏书·世祖纪》载:“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述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下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有深广各若干丈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金代为防御蒙古族,在其与蒙古界挖掘壕沟故称界壕,如:“入泰州婆卢所浚界壕”。但到金后期,界壕之称已包括各种形式的长城了。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些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如《明史·戚继光传》载:“蓟镇边垣,延袤两千里”。《明史·兵志》载:“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上为什么要建战台
战台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在加强和构筑蓟镇长城时,创造性地构筑的一种防御工程建筑物。它的位置通常构筑在城墙里边附近有利于作战的制高点上,能居高临下,支援长城线上的作战。在与城墙之间,以战墙连接,掩护战台和突入城墙之敌进行战斗。所以战台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第二梯队的阵地。战台的平面形状呈方形,高度为12米,长度和宽度各为15米。每座战台的断面分作三层。上层构筑1.7米的雉堞墙,供作战射击和值勤巡逻士兵以烟火、灯笼、旗子等报警与相互联络。中层是供守御士卒作战,在四壁构筑炮窗和供箭弩用的射口,能向任何方向和角度实施观察和射击。下层能保障士卒休息、食宿和储存兵器、粮食、饮水和各种作战物资。战台的周围和掩护的障墙相连接,战台的三层之间以及战台与障墙之间的上下进出,均以木竹梯或绳索软梯连通。这表明,战台和城墙、障墙之间在工程配系中既有联系,又能进行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什么叫敌楼
建于城墙上、并突出于城墙外侧用来防御攻城敌人的高台,称为敌楼。北宋时期敌楼是建于马面上、向外悬挑的木构高台,每面一间有二柱或三间四柱;向外三面安装厚木板,开箭窗;上面平铺木椽,做平顶;顶上覆盖厚土以防矢石;有的部位还裹以牛革以防火箭,明长城的敌台,多骑墙而建,做成二至三层、中空、四面开有箭窗,供守城兵士居住和储存粮草、武器。也称为空心敌台。(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戚继光是怎样创修空心敌楼的
明嘉靖年间,总督翁万达、杨博等曾先后修治宣府、大同一线边墙,并建造烽堠墩台,大大加强了这些地区的防御力量。蓟州某些险要地区的边墙虽然也在嘉靖年间经过一番整修,但是并未筑台;加上边墙修得低薄,日子一长,又大多倾圮,根本无法阻遏游牧部族的武装袭击。谭纶和戚继光对这个问题是非常注意的。从1568年起,他们就向明政府建议改修长城。戚继光在谭纶的积极支持下,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一方面是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墙两面均设垛口,最冲要的地区修筑重墙。另一方面在长城线上筑敌台(也叫空心台),作为边军驻守的坚强堡垒。在旧长城线上,原来是有砖石小台。不过这种小台彼此之间毫无联系,既不能掩蔽兵士,又没有地方储存军火器具,敌军只要登高发矢,台上守军就很难固守,所以这种台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过去修补宣、大一带边墙时,曾有人建议改变那种砖石小台的作法,而在墙上"筑高台,建庐以栖火器"。戚继光参考了这个意见,提出了新的修筑敌台的具体建议:紧要地区数十步或一百步筑一台,较次要地区一百四、五十步或二百步筑一台,两台呼应,互相配合。根据地形决定修筑的地点和形式。敌台一般高三四丈,周围为十二丈到十七八丈。以巨石或砖筑台基,和边墙一样高,而向边墙外突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向边墙内突出五尺有余;台分三层,中间虚空,四面有箭窗,上层有垛口。每台可驻兵三、五十人,并储备必要的器械、食粮。一台设百总一人,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台副二名,专管台内军器、辎重。敌军来攻时,即举烽火报警,并登台迎战,铳炮矢石居高临下,使敌军不能近台,即令敌军突入边墙,敌台守军依然可以据台固守,邀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敌台之下,另有驻屯军队,和台上守军配合作战,不令敌军拆墙内犯。士兵平日可在敌台附近屯田,以解决军食问题。戚继光的建议被明政府采纳了,不过明政府把应修的敌台数目从三千座减到一千多座。自1569年起,戚继光就调配士卒,开始了艰巨的筑台、修墙工程。1571年全部完工。从此以后,在东起山海关西到镇边(今昌平县西)的千里长城防线上,矗立着1017座雄伟的敌台,随着地势,高下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壮观。(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著)
塞的含义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北方经常受到匈奴干扰的险要地段或出入口,筑城设防,以阻塞匈奴袭扰,故称为塞。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平时据以稽查行旅,战时用以防御来犯之敌。有的就设置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塞北、塞外,均指长城以北;塞内则指长城以南。(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关隘处为什么要建关城
关城通常建于关津要隘之处。从地形上说,关城所处位置都控制着内外通路,而且地势险峻,凭险筑关,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它通常选择和构筑在具有重要战略、战术价值和敌我必争的高山峻岭之上,深沟峡谷之中,依山傍水的咽喉之地;或构筑在能控制江河海湾的要地,能以较少兵力抗击较多敌人的进攻。关隘上所构筑的关城,是长城防线上起支撑骨干作用的守御要点,是和长城防线在某一地区的安危直接相关的。关隘的关城,能驻扎和部署较多的兵力,储备足够的兵器、粮食和军用物资,直接供应和支援关城所管辖范围内长城线上的防御作战,它又是封锁突破口、保障纵深内控制的兵力反击入侵之敌和堵塞突破口的有力支撑。明代长城防线在九边的各个镇内,这种关城、关塞、关堡等很多,其中著名的关城,如山海关、居庸关和八达岭、雁门关和嘉峪关等,就是典型的例子。(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秦汉时的城障指的是什么
城障是长城险要处所修筑的供官兵驻守的小城,一般指秦汉时期沿长城建造的用以阻挡匈奴进犯的小城堡,也作障。《汉书·匈奴传》记载有“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这里所提到的“城障”指的就是这种戍边的小城。近年在内蒙古巴音诺洛、苏亥等地发现有4座类似的小城遗址,大小相似、形制相同,平面为正方形,边长约45米,仅一面设门,四角有斜出的墙台。有人认为,城和障是有区别的,城的大小不一,城为军民同住;障则尺寸差别不大,只住官兵。(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上为什么要修墙台
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突出于墙外侧的台子,称为墙台,俗称马面。墙台与城墙本身高度相同,其凸出于墙外部分,三面均砌垛口(雉堞)。墙台的功能与敌台差不多,当敌人逼近城墙、准备登城时,城上守兵可凭借墙台从侧面射击来犯之敌。(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雉堞、女墙各是干什么用的
雉堞又称垛口,是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有的垛口上部有瞭望孔,用来瞭望来犯之敌,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女墙又叫“睥睨”,指城墙顶上的小墙,建于城墙顶的内侧,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有的女墙也设有了望孔。(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上的障墙有什么用途
为防止敌人攻上城墙后夺取战台而在城墙上构筑的横隔墙。在战斗中,敌人如登上城墙,不仅可以沿城墙由侧方进攻战台,而且可以用火力侧射战台守兵,战台将陷于敌军、敌火的夹击之中。因而在战台附近的城墙上,构筑一些高约2-3米的横障墙。障墙一端与雉堞墙相接,另端距宇墙约1米,使能容单人通过。障墙上设有射孔,守兵可据以射击。由于战台皆建于制高点上,与战台联接的一段长城,类似登城梯道,倾斜角度较大。如仅筑一二道障墙,起不到掩护敌火的作用。所以在倾斜地段的长城上,根据倾斜度每隔一定距离筑一障墙,使每个障墙射孔均能实施超越射击,而重叠的若干障墙,可遮蔽战台不受敌侧射火力的射击。显然面对这样的结构布局,攻击的敌人要攻入战台是极其困难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长城主墙前面构筑战墙有何意义
战墙多数构筑在长城线上重要部位的主城墙前面40-50米处的有利地形上,有的地方有几道战墙。如北京西北小张家口—西红山—三司一带就有四道战墙。战墙通常是以砖、石为材料,垒砌而成。它能迫使敌人提前展开,在主城墙前方杀伤敌人,使敌人不能轻易接近主城墙;还可以割裂进攻敌人的战斗队形,有利于大量歼灭进攻的敌人。所谓战墙,也可以说是在敌人易于接近的主城墙前方增筑的一道边墙。战墙的规格根据地势情况而定。在较平坦的地段,构筑得较高、较厚,并在墙上构筑雉堞和宇墙。在较为陡峻的地形上,构筑得矮一些,其高度通常为2.5米。战墙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墙面上构筑可供卧、跪、立三种姿势的射孔,射孔是0.3米见方。这三种射击姿势的三排射孔,呈梅花形交错配置,这就能保障在战墙内侧有更多的守卒参加战斗,同时能保障有高、中、低三种火力杀伤敌人,提高火力的密度,增大杀伤效果。由于守御者在战墙之后,大大减少了伤亡程度。为了守卒在作战中能及时向墙外出击与敌人交战,或包抄敌人的后路,战墙上每隔50-100米,预留一个用砖石砌筑的小巷门,或在适当位置将战墙断开,供人员正常进出。战墙断开的结合部,其结构采取前后重叠,重叠的间隙为0.5米,前后战墙重叠的长度为15-20米,在重叠部分的后墙上,每隔3米预留一个射洞,用火力控制结合部的狭缝。从敌方任何角度观察,这种结合部都是处于封闭的。这种建筑技术和作战要求密切配合,为长城防线的积极守御创造了有利条件。(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什么叫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墩台、烽堠、狼烟墩等,体有圆、方数种,圆者上盖圆屋。烽台由来已久,汉代叫做烽燧,多筑于远距城体之外的高山之巅或平川地高亢之处,俯控交通要地,专作瞭望和报警之用。有的烽台和长城支脉相连,在建造上多土石合筑,圆形者下大上小,内侧筑有台阶以通上下。烽台外有的加方形围墙设施,《太白阴经》卷五《烽燧台篇第四十六》云明烽燧“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山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三丈,上阔一丈”。其尺寸和实际调查情况相符,但因台子多毁,设置情况已不清楚。据记载台上小屋以板为之,上覆下栈,屋上置三灶,台上亦置三所。流火绳三条,举烽烟用。台内备旗、鼓、弩、炮石、垒木、水瓮、乾粮、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羊粪等,每烽六人,五人值班,一人传递文书符牒。有的烽台基制和敌台基本相同,一般下部以石为基,有门。上部以砖为台体,中空,周设箭窗,这种烽台可上可下。台顶可以举烽火,或派遣付堠到敌区寻探消息,迂警回报,古北口卧虎山西编号29的烽火台,位于山顶,西北和墙体相接,平面为圆形,东西开门,门为圆拱形,门前有高3.8米宽2.1米的墙体,显然是进入烽火台的踏道。门为青砖砌筑,拱券式,高1.8米,宽1.03米,进门后为深2米、宽1米的拱券洞,成直角南拐,有台阶八层可达台顶。台子为圆形,下部用毛石砌起,高8.2米,再上为高1.5米的砖墙,通高9.7米。台顶直径10.2米,周围砖砌高1.5米的短墙,台西南有一宽约1米的门道可通向城墙体,短墙上布满了望孔,今存12个,孔长30厘米、宽20厘米。烽火台往往数个相连,在险要高山之巅,用信号构成了一个为防御体系服务的联络网。(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狼烟”的来历是怎样的
要知道“狼烟”的确切含义,先须对烽烟有一简单了解。烽烟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系统中的一项重大发明。用以传报警情,是军中之耳目,备受军事家的重视。烽烟最早见于史传的时间,在西周就有周幽王为博宠姬褒姒嫣然一笑,而不惜烽火戏诸侯。首次提到狼粪用于烽烟这一观点的是唐代段成式,他在《酉阳杂俎》中写道:“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宋人陆佃沿袭此说并加以发挥,其著《埤雅.释兽.狼》中就记有:“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或谓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直上,可见自唐以后,狼粪用于烽烟这一观点传承有自。狼粪用于烽烟也确实见于唐宋时有关传世典籍。杜佑《通经总要》前卷5都载有燃放烽烟之薪中,除蒿艾、苇条、茎叶、牛羊粪、草之外,还有“狼粪”夹杂其中。据此,有人就认为“狼烟”即取狼粪所燃之烽烟。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第一,说狼烟为取“狼粪”所燃放烽烟之薪,用的最多的还是蒿艾、苇条、茎叶、牛羊粪和草,“狼粪”仅是其中之一,以取狼粪所燃之烽烟作为“狼烟”,有以偏概全之感。第二,就唐代置烽、施烽的历史实际推断,也不会有“狼烟”为专取狼粪所燃之烽烟这一情况出现。有关唐代置烽的情况,《武经总要》有:“唐法:凡边城候望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岗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在烽烽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唐代不仅在边关要津置烽燧,也在内地置燧。盛唐时,自安远门西尽唐境约1000公里,如按《武经总要》所载,平均30公里置一烽,则唐代在西北的烽火台,就有300多座,而在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中所见唐代敦煌一地的烽火台就达16座之多,那么唐代在西北的烽火台要远远超过400座。按《烽式》规定,每日早晚烽火台放烟一炬报平安,有警烟一昼夜须行1000公里。从西域发起的烽烟最多五六天即可报到万里之外的长安王廷。如果按古烽火用狼粪的说法,哪里找来数量难以估算的狼粪用于燃放烽烟呢?史书也未见烽火台侧近有养狼取粪的记载。烽烟之薪更多取的是羊马粪,可从羊马城中取,至于蒿艾、苇条、茎叶、草之类则为本地所产,每到秋季只须差烽子戍卒去采集即可。这样看来,足可证明“狼烟”说成取狼粪所燃之烽烟是缺乏依据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工程施工作业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长城的构筑,首先是从战略上按照王朝中央的国防方针和完成战略、战役任务的要求,选定长城的大体位置。其次再从战术上根据敌情、地形条件,选定各防御要点和将这些要点连接起来的墙、壕的具体位置,进而展开施工。当时对工程的作业的指导原则是“因地形,用险制塞”。历代修筑长城选址取决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制约于一定地理环境,选择山与海、山与河、山与山之间的地形地貌构筑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险阻敌,既可克敌制胜,又可节省物力人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齐国以黄海、泰山、黄河险阻,构筑了齐长城;秦汉在高阙、阴山、大青山等险阻修筑了东至辽东的秦汉长城;明代利用渤海、燕山修筑了蓟镇长城,设置了“两京锁钥”的山海关,在千里河西走廊,在银光闪耀的祁连雪峰与黑山之间,修建了河西重镇嘉峪关,明代还利用燕山与蒙古高原、太行山、恒山相连又相错的山势,构筑外长城和内长城,安置了内三关与外三关,在山西偏关,宁夏银川、甘肃景泰等地与黄河相交,利用黄河与贺兰山、祁连山之间的险要地形修筑长城,这样利用的河、海、天然险阻选址的例子在长城修建中比比皆是。(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当年修建长城的材料是怎么运上山的
根据记载,当时搬运材料上山的办法大约有三种:一是人力搬运,用人背、肩扛、筐挑、扛子抬,有的还采用把人排成队,依次传递的方法。二是简单的机具运输,如小车推、滚木、撬棍或山上安装绞盘把巨大石块绞上去,在深沟峡谷运送材料还采用了“飞筐走索”的办法,把砖瓦石灰装在筐里从两岸拉固的绳索上滑溜过去。三是利用动物运输,传说古人曾用善于爬山的毛驴、山羊等,毛驴驮砖、山羊角系砖,以代替人力运输。(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金界壕的组成结构情况是怎样的
界壕由濠沟、主墙(堤)、副墙(堤)、边堡、壕堡组成。以壕和主墙为防御战斗的主体,城堡和边堡是防守士兵屯住的地方。濠沟和主墙,是界壕的主要部分。在主墙外面有长方形深沟,主墙的宽为8-10米,高为6-8米。它的顶部平坦,向敌的一方筑有女墙,主墙用黄土夯筑,但在沙地、山谷和石头多的地方,则用石块包砌,以增大厚度。濠沟的深约为4-5米,由濠沟底部到顶部就有11-12米,相当于一般城墙的高度。壕沟是骑兵的主要障碍。在主墙上构筑有女墙、马面、瓮门等设施。马面(敌台),在主墙上每隔130-150米即构筑一个马面,它比主墙稍高,突出部分的宽为10-12米,长约为12-15米。在马面顶上盖有板屋,是守卫人员休息的地方。马面的作用是增强主墙的稳定性,并能居高临下掩护主堤,使敌不易接近。瓮门设在接近濠堡的主墙旁,在壕主墙上留一门,外面筑有拐尺形土台,左侧留出仅能容一人通行的小门。从外表看,它与马面形状完全一样,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不会发现有瓮门。这门平时供打柴和修理壕壁人员出入;在利用副墙作战的守兵撤回时,就可迅速闭塞起来。副墙(堤):副墙是在主墙和壕沟外两个马面之间与壕的主墙成平行而构筑的。副墙的宽约5米,高约1米多。副墙也挖有濠沟,但比主墙前的壕沟较浅。副墙的作用,一是利用它进行战斗,可提高主墙的防御力,因为这种副墙并不妨碍主墙的射击,一种是防护作用,防止风沙积雪淹没主壕沟。壕堡:壕堡是设置在主墙内侧的方形城堡。中央设有门,还筑有瓮城。在靠近主墙的堡墙两侧各开一个小门,以便迅速登城。堡墙周长约100米,高度和宽度与主墙相同。堡内筑有营房屯住守兵。壕堡的位置多在谷口或重要道路附近,堡与堡的距离远近不等,随着地势的险要而变迁,大约近的壕堡间相距约3-7公里,远的约有7-11公里。这样,接近的壕堡在发生情况时,就便于策应和支援。边堡:是离开界壕的小型城堡,用来控制道路干线。如内蒙古巴林左旗庞家湾的边堡,每边长约220米,墙高3米多,墙厚约5米多。墙外有濠沟,堡内有营房,堡墙上构筑有女墙。(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长城修建时共分几个等级
根据已发现的明代关于修建长城的石刻碑文记载,明长城大致是按三个等级建造的。一等长城多修在要塞部位,一般以方条石为基座,墙身内外两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墙心填以灰土或毛石砌体,上部的垛口和女墙一律用砖砌出;墙顶也用砖铺墁,以供人马行走。二等长城墙身外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内部用毛石砌体,内侧表面做虎皮石墙面,并用白灰勾缝,垛口及女墙全部用砖砌筑,墙顶也用砖铺墁。三等长城多就地取材,一般用条石砌筑,内外两侧表面均做虎皮石墙面,墙的厚度、断面尺寸,墙顶上部的做法均根据防御需要和地形条件而定。(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古时修筑长城的主要劳力是什么人
长城修建工程中的劳力来源,大约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服役的士卒,这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如秦始皇时修筑的长城即是大将军蒙恬在打退匈奴之后,以三十万大军戍防并修筑的。二是征调的民夫,这是修筑长城的重要力量。各个朝代修筑长城都大量强征民夫,据史载,每次修筑长城征调十万、数十万,甚至百余万劳力的情况屡见不鲜。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在秦汉时候,有一种刑罚叫做“城旦”,就是罚去修长城的人。此刑甚为苛酷:白天要轮流巡守,夜间才让筑城。刑期4年。四是巧立许多名目,强迫劳动人民修筑长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修筑长城的经费主要来自何处
长城工程修筑经费主要靠封建政府的财政拨给,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代修筑长城的目的及当时客观形势不同,对长城工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财政投入多少各个朝代各个时期都不尽相同,并且兴建时期常根据形势而有变动。秦汉时期是万里长城工程兴建的高峰,因而这一时期长城工程经费的需求很大,尤其秦和西汉前期更为突出。当时长城工程经费所依靠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田租(土地税)和口赋(人口税)。秦时税率较重,田租为什一之税,汉时税率比秦代有所减轻。汉初为筹措国家财政经费还税及人身,每人到3岁时开征口赋,后又调整为7岁,税率20-30钱。此外尚有算赋,即对15~56岁的成人课税,初为每人120钱,后因人口增加,税钱有所减少。这些都是成为长城经费的主要来源。除田租、口赋外还有户赋、关税、算缗钱以及牲畜税等,特别在汉武帝时期,对外用兵,为筹措军费、修筑长城、加强边防经费,还实行了盐、铁、酒类专卖政策,以便增加政府收入。后来由于战争旷日持久,财政消耗极大,正常收入已不足以支付使用,统治者又采取卖官鬻爵、入钱赎罪等非常性收入措施。以至西汉后期至东汉年间,社会经济衰败,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秦汉以后各朝修筑长城工程的经费,也主要来自田租和户税,直到明代,始增田赋加派,即在正赋正额之外再加征一部分。加派始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其后加派逐步加剧。在军费上所加的赋税日益庞大,至明末边饷加派高达900万两,使农民再也无法承受,加速社会经济破产。长城工程主要用于军备,构成国家强大的屏障工程体系。但由于工程浩大,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巨大,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楚长城遗址现有状况怎样
楚长城是依地形修筑呈带状密集型分布的整体相连的关城,形成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楚长城与以后的秦、汉、明时期的长城相比,比较原始、单调,但已具备了强大的防御功能。楚长城有以下几个特征:楚长城系列建筑中以关城为主体工程。楚长城的关城数量巨大,仅南召县境内就有120多座,因而《水经注》称“故号此城为万城”。这可能是因为历史上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此地夏商之前三苗人遗留有数量颇多的防御华夏集团的古城堡,便加以借用,再增加一些连结工程,便形成了以关城为主体的建筑格局。楚长城的关城规模不等,大体上可分为大城、中城、小城三类。大城均集中在要道处,中小城多作为卫星城,分布在高、险、隐处,不同的寨城应是驻军数量不等或军事长官级别不同所致。楚长城以大量相连结的关城形成多层城防,为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修长城所效仿。但楚长城的连结工程相对薄弱,较之秦、汉、明长城远不能相比,这正是楚长城相对落后的地方,而这一落后正是历史久远所造成的。但关城是屯兵警哨之所,为长城所必备,所以直到后来的秦、汉、明长城,也都继承和大量采用了修筑关城的形式。楚长城利用山河之险以为城。楚长城的大部分地段分布在南阳盆地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伏牛山绵延千里沿线上,主峰蛤蟆石高2153.1米,汉水的支流白河、鸦河、湍河等都发源于此。这条山脉既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也是楚国与北方诸侯国的边境线。楚长城沿伏牛山脉依山势而筑,在古道隘口处筑关城、修边墙、设关门,以备屯兵打仗;在高山险阻和江河为堑难以通行的地段,不再修筑长城设施,省了许多工料,以能够达到防御目的为度,充分体现了“用险制塞”的原则。这些建在险关要塞上的长城,顺山脊十余里或数十里蜿蜒曲折,峰巅上的寨城依稀可见。楚长城的石城墙均为干垒石建筑。《括地志》称楚长城“无土之处,垒石以固”,是与其遗迹完全吻合的。楚长城的建筑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土用土,无土用石。现在发现的几处土筑墙城段,是因为无石才用土的,如南召县野牛岭城段等,有的还是土石并用,现在土筑墙基本上是残留的痕迹,土石并用城墙还留有一定高度。城墙石块大小配合得体,并根据地形的凹凸变化,有平垒、斜垒、斜立垒、立垒等不同砌筑形式,石与石之间没有任何刮缝之物。城墙断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构造,使其稳固,不易倒塌。较大的城墙里外砌石,中间填入碎石与土的混合物,夯实以后颇为坚固,也使上部城道平坦易行。墙内每隔一定距离或在城门等重要部位砌有登城台阶,与墙内道路相通,交通颇为便利,然而对城外是全封闭的,除森严防守的城门外,外部的人难以入城。楚长城以干垒石筑墙,在火药没有作为武器使用之前的冷兵器时代,石块也可能起了补充箭矢不足的作用。楚长城大体是方形的。史籍对楚长城多称方城。这可能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上边已经说明,楚长城的总体轮廓近于方形,同时从楚长城的许多座关城遗址形态看,也基本是方形或长方形,有些关城因受地势限制会出现一些不规则变化,但修建者还是刻意按照方形的模式建造的。这大概是因为古时人们崇信“天圆地方”的说法,因而在各种建筑物中注入了“方”的观念,如房屋、城池等基本都是方形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齐长城建筑结构有哪些特点
齐长城西起平阴、钜防,东经长清,沿泰山北麓入泰安、历城、莱芜、章邱、博山、沂源、临朐、沂水,越大岘山,过莒、五莲、诸城、胶南诸县直达海滨。全长500多公里。从现存于莱芜、泰山等地的遗迹来看,齐长城的结构,主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凡高崖陡壁难以攀登处,仅用石块砌筑起宽2米左右的矮石墙或干脆借助山势不设城,每遇沟壑,则用巨石构筑,宽近7米,石块多系毛石,未加工成条石或方石,未用灰浆凝固,但结构十分讲究。一般地段,则为土石结合。其基础由粗加工的大小石块砌成,宽达8米至12米。上面夯土起筑,每层厚约10至15厘米,整齐划一,层次分明,夯窝均匀,清晰可辨。土里曾掺有盐水。有些地段的城墙,有腐朽木头痕迹,可能当年在墙中间有圆木以加大拉力,保持平衡。整个齐长城,南面陡峭,北面平缓。北坡每隔5米到10米置乱石一堆,大者如磨盘,小者若米碓,是当年为守城御敌所备之擂石。(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战国秦、赵、燕三国北部长城建筑结构是怎样的
秦、赵、燕三国长城的规模、构筑方法及防御设施等,大致相同。概括起来,共同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在构筑方法上,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取土夯筑,或采石砌筑,或利用天然障碍稍加修整。其二,在地形选择上,都是尽可能利用山、河。其三,在防御设施上,都筑有烽台、障城,特别在交通要道及易于接近的地段,建造的规模都较大。其四,依托长城的墙体防御作战,对小部队可以起到防止其袭扰的作用,用以保护长城内的居民;对大的骑兵集团,则主要起障碍作用,以阻滞敌骑兵集团的长驱直入,用以争取时间,集中和机动兵力,将来犯之敌歼灭于边境地区。(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魏国长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战国时期的魏国长城从渭南到韩城之间,如今尚有两个相距很近的长城和两个烽火台的遗迹,这两道长城位于韩城县县城南15公里处,西达济川,东到黄河边。长城内外分为两处,当地人称北面为外长城,南面为内长城,两城相距160米。城墙已塌落,残存高度只有4米左右,底部最宽为19米。内长城往南约270米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的平面为方形,每边长为7米,台高约10米,上下收分很大。从烽火台底部到中间的木角梁头的高度约有4.5米。长城城墙和烽火台全部用夯土筑成,历经两千多年,夯层还非常清楚。夯层厚度为7-8厘米。(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秦始皇万里长城遗址哪里保存的最好
秦始皇万里长城建于公元前214年到公元前210年,多少世纪以来,这道延绵万余里的古长城饱受北方严酷气候的侵袭,大都已经湮灭无闻或破败不堪。近年国家文物局计划拨巨款对内蒙古西部的一段秦长城进行维修。这是中国首次对秦长城进行部分维修。该工程从1999年春开始,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总计维修好断墙300多米,砌筑石料1万立方米。这段秦长城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个名叫小奈太的阴山深处,它是保存至今最好的一段秦始皇万里长城遗址。这段长城全用石块砌筑而成,长200多公里,高3.5米,底宽4.1米,顶宽1.5米,大约平均每隔1公里就筑有一个烽火台,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以及近几年地震的破坏,使这段长城多处残破和坍塌。在今后的几年里国家有关部门还将继续对此段长城进行维修,并有选择地对其烽火台、屯兵城堡和哨所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进一步了解秦长城的构造及其当年建造时的人文历史情况。地方有关部门也期望在维修之后,对其进行旅游开发。(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秦汉长城的组成及构筑有何特点
城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把阻止、据守及掩蔽等功能集中于一体的线式防御工程建筑物。它越山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蜿蜒绵亘于秦、汉北部的边防线上。由于敌情、地形和任务等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各地段的构筑情况也大不相同。在骑兵便于机动、进攻的主要防御地段,墙体一般较厚、较高,顶部稍宽,能容战士在城墙上机动和战斗,并筑有较密的敌台。骑兵机动困难的山地或有天然障碍、不便敌军展开大量兵力进攻的次要防御地段,墙体一般较窄、较矮,城墙顶部极窄,战士不能在顶部机动或战斗,城墙本身仅起障碍及屏蔽作用。汉西河长城玉门关及今安西县一带的城墙,所用材料比较特别,是用流沙、碎石及芦苇或红柳枝筑成的。主要原因是此处全系流沙小石子,但却适宜红柳生长。附近水泊一带,还盛产芦苇,用这些植物和沙石筑墙,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它的修筑方法,从现存实物遗迹看,是在沙漠中选定了墙体位置以后,先挖一不深的基础槽,内铺芦苇或红柳枝,然后铺一层沙粒石子,在此之上,再铺一层芦苇或红柳枝,如此层层上铺,高达数米。每层芦苇或红柳枝,平均厚度为4-5厘米,沙粒石子厚度为20厘米。层层压实之后,不易破坏,有些沙石与苇枝已粘结一起,经过碱性盐卤渗透后,芦苇不易腐烂,墙体相当坚固,而且柳枝及芦苇等可以承受较大拉力,可防止城墙在风力作用下裂缝。因而迄今仍屹立于沙漠之中,气势雄伟,极为壮观。城墙修在山地陡坡时,坡下外侧一面,垒石较高,坡上内侧一面,则垒石较低,有时甚至没有。在陡峭崖壁处,往往利用崖壁作墙体,稍加修筑而成。在两山夹峙的山口,则采用土石混合构筑。城墙修筑在深山密林、山脊北侧或戈壁滩上时,也有以壕为主、以墙为辅的样式,如河北围场西北的一段长城,当地称之为“长壕”或“万里长壕”,均为低于地面的壕沟,仅在壕沟南岸,以挖壕之土或采石堆积成墙。壕宽一般为5-8米,深1米以上,墙高1米以上,壕墙总宽在10-12米左右。修筑在河岸、森林边缘或地势险峻等地区的城墙,有的也用木栅或鹿砦,即汉元帝时郎中侯应所说的“木柴僵落”。但这种墙体极易朽坏,现在已无遗迹可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黄土高原上修建过哪些长城
战国时期,公元前271年秦昭王在黄土高原上沿自然地势,自今甘肃岷县向东北穿越黄土高原,经临洮、渭源、陇西、靖宁,越过六盘山,经固原、环县、吴旗、横山、榆林、神木,东去黄河西岸修筑长城,称战国秦北长城,抵御胡人。秦与魏在黄河西岸先后修建长城。公元前408年,秦简公自华阴县东南小张村附近起,向北越渭河,大体沿洛河西岸,止于黄龙山南麓筑长城,称战国秦东长城。魏从华县朝阳洞向北,越渭河,大致沿洛河东岸向北,经澄城、韩城止于黄河西岸筑长城,称战国魏西长城。明代长城自恒山向西,翻越吕梁山,向西南蜿蜒于黄土高原之上,形成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文化景观。(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秦始皇长城是怎么跨越六盘山的
六盘山,又叫陇山,山脉大致为西北至东南走向,总长近250公里。西起于宁夏海原县境,东南抵渭河峡谷。在行政区划上,六盘山大部分属宁夏固原地区,少部分属甘肃平凉、天水两地区和陕西宝鸡地区。六盘山的主体,由两列近似平行的山脉所构成,东侧的一列为黄峁山、瓦梁亭山等,长约70余公里,平均高度2200米,山坡陡峭,多深沟峡谷;西侧的一列是六盘山的主脉,为西峰岭、香炉山、米缸山、大雪山、关山等,长约140多公里,平均高度在2700米以上。海原西部和南部的西华山、南华山、月亮山,是六盘山的西北延伸的支脉,高度都在海拔2600米以上。在六盘山主脉同这些支脉的交接地带之间,有一段较为开阔的覆盖有黄土的谷地。发源于六盘山的葫芦河就流经此地。秦始皇万里长城,起于甘肃临洮,由西南而来,沿葫芦河插入六盘山中,又由将台堡沿葫芦河支流转向南,最后盘山而去,越过六盘山而进入宽阔平坦的陇东黄土高原,离六盘山向东偏南方向蜿蜒而去。这种横切一个大山脉而贯东西的情况,在长城的修筑中是很少见的。如果能到实地去看一看,你会被古人选择长城横越六盘山路径之妙而折服。(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大岭寨明代长城砖窑结构如何
明代修建长城时,所需砖、石、灰等建筑材料均为就地开采或烧制。据调查,在长城沿线许多村庄都了解到有砖窑、灰窑遗址。如河北迁安市清泉村、大龙庙村以及迁西县董家口村、西城峪村及大岭寨村,均有发现。在这些窑址中以迁西县大岭寨长城砖窑最为著名,它的发掘、清理在学术界引起了关注。此砖窑位于迁西县龙辛庄乡大岭寨村河西台地上。砖窑坐西向东,由前室、窑门、风道、火膛、窑床及窑墙六部分组成,各部分保存较好。前室平面为长方形,长1.5米,宽0.65米,两侧为对称的两道挡风墙,墙长1米,宽0.42米,高1.3米。均用城砖采用平放上下压缝的方法砌成。窑门:顶部为半圆形的拱券,两侧门墙各砌砖5层,采用平放上下压缝的方法砌成,高0.86米,宽0.45米。门内采用单层砖横式平放法砌入柴孔和望火孔。入柴孔和望火孔与风道置于一条垂直线上,入柴孔与上部的望火孔和下部的风道各用一块城砖隔开。风道:位于前室及窑门的下部,用砖坯竖式平放砌成,长1.5米,宽0.24米,深0.75米。火膛:置于窑门与窑床之间,平面呈橄榄形,左右长3.32米,前后长1.36米,底面略低于风道底面,为厚约0.15米的红色烧土。窑床:置于火膛之后,呈新月形,床面高出火膛底面0.94米,靠近火膛一侧为一道弧形床墙,墙长3.6米,由七层砖坯横式平放上压缝砌成。床内为自然床面。窑墙:与窑门连为一体,平面呈椭圆形,将火膛、窑床围在其内,左右直径3.76米,前后直径3.18米,墙高2.3米,全部用砖坯砌成。底数第十一层采用横式竖放的方法砌成,其余十五层均为横式平放上下压缝的方法砌成,整个窑墙内壁平整光滑。大岭寨砖窑出土了一批烧制的长城砖,尺寸为长41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有不带文字和带文字两种,其中文字砖为“左三”两字。大岭寨明长城砖窑的发现和清理,为人们研究长城砖的烧制技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老龙头入海石城是怎么修筑的
老龙头入海石城是明万里长城唯一建筑在大海中的一段。民间有种说法:入海石城的城基是由无数反扣的大铁锅构筑的。这种说法源于康熙帝所写的老龙头《澄海楼序》一文。文中说:入海石城“城基皆以铁釜为基,过其下者覆釜历历在目”。这个说法不足信,因为至今从没有发现过一口铁锅以至残片。据实测,原来入海石城长为22.4米,宽8.2米,入海顶端为桥墩状梯形布局。城基巨石的建筑是采用了古代的银锭铁榫的工艺作法,就是在每块重2-3吨的巨大的条石前后左右上下分别凿出榫或卯,让榫与卯互相连结,再在榫与卯的连接处浇灌一种用白矾、松香、铁末加热的拉结剂,最后在巨石之间再用纯白灰浆灌注。1987年重修后的入海石城又恢复了宏伟的旧观,气势磅礴地屹立在海中,世上绝无仅有,堪称“长城之最”。(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带横跨的省份有哪些
以雄峙中国的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天的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它的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几千公里。(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燕山山脉历史上修过哪些长城
燕山山脉位于河北省北部至辽宁省西部,处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和阴山相互交汇的部位。是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界山。历史上长城的修筑,利用了这条自然分界的山地。最早在燕山山脉上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这条长城经张家口附近、赤城、围场、赤峰和阜新附近蜿蜒伸展入辽东丘陵,秦汉时期也大体沿袭此线,循燕山山脉北坡走向。南北朝时期,北魏在燕山山脉的长城西段向北推移到张北至独石口一线。明代长城在继承前朝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增修加固。东段沿燕山山脉南坡至延庆、密云、迁西、山海关、又从山海关向西沿辽西走廊与燕山山脉边缘,至阜新一带进入东北平原,这段长城是明长城中最险要的一段,成为拱卫京师、维系京师安危的重要屏障。(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太行山脉修的长城有哪些
太行山脉,山高谷狭,雄关据险,是北京、开封、邯郸的西部屏障,许多关隘是山西高原通往华北平原的主要通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战国直至清朝烽火未断,干戈未息。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互相防御,在太行山地区筑长城。赵为防御秦、魏,在今邯郸地区沿漳河北岸筑漳滏长城,又称赵南界长城;在今河北蔚县南,经飞狐口(飞狐陉)、雁门关至宁武关筑赵西北界长城;燕国在今河北易县西南,沿易水北岸经徐水、雄县至大城县西南筑易水长城,又称燕南界长城。中山国为防御赵、晋在今山西与河北地带,纵贯恒山,接太行山南下,经过龙泉关、倒马关、井陉关、娘子关、固关,至邢台修筑长城。北齐自今大同西南,经平型关至居庸关修长城。明长城则从居庸关沿太行山,经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平型关,再沿恒山,经雁门、宁武,偏关为外三关,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以确保京都的安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五台山的长城有哪些
战国时期,中山长城自北纵贯恒山,经五台山西北的平型关,沿太行山南下,经过龙泉关、倒马关、井陉关、娘子关、固关到达刑台黄泽关以南。明代长城即九镇之一的太原镇长城区域西起保德、河曲、偏关、宁武,沿恒山东去,经雁门关、穿越五台山、平型关、太行山、经龙泉关、固关到达黄榆岭。(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泰山上的长城是谁修的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西起东平湖东岸,东至淄博市西南与鲁山相接,是战国时期齐国与楚国的界山。公元前340年-前302年间,南方的楚国吞并汶水、泗水及其以东诸侯小国,领域与齐国接邻。齐宣王为防楚北进,大兴工役,沿今山东中部的山地修建了一条长千余里的长城。根据史志所载和现存遗迹推断:这条长城西起今山东平阴县东北济水之滨,向东北进入泰山,乘山岭经泰安西北,循莱芜市北与章丘县交界山岭,逶迤抵达临朐县与沂水县交界的大岘山巅的穆陵关。此处地势险要,人称“齐南天险”,系古今交通咽喉。长城过穆陵关后经五莲县北,沿诸城、胶南两县的齐城山,最后止于海边。(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阴山山脉修筑过的长城有哪些
阴山山脉在内蒙古高原上拔地而起,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北方少数民族争夺、占据并作为进攻中原的基地。由于南坡陡峭,许多隘口就成为内蒙古高原越过阴山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位于狼山的古代军事重镇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就是因阴山山脉的西段狼山与乌拉山之间中断,形成一个缺口,"望若门阙"而得名。门阙宽100~200米,纵深长约30公里,两侧断崖峭壁。战国时期,越国打败林胡、楼烦后,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筑赵北界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经大青山、乌拉山、狼山南麓至高阙。秦始皇万里长城,即是将秦、赵、燕北长城连接加固,增筑而成。汉长城,在此段基本沿袭了秦始皇长城,加筑塞外受降城、光禄塞列城和武帝外长城。南北朝时期,公元423年北魏明元帝沿阴山山脉南麓东自赤城(今河北赤城),西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县)筑长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著)
长城在蒙古高原是怎么分布的
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战国赵北界长城沿阴山山脉南麓,蜿蜒于蒙古高原上。赵北长城东起张北经集宁、呼和浩特、固阳、五原至于高阙(今杭锦后旗)。燕北界长城则西起张家口以南的怀来县经围场、赤峰直达辽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御匈奴,将秦、赵北界长城,燕界长城连接起来,修缮、加固、增筑,形成的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大部分构筑在内蒙古高原之上。西汉时期,汉武帝在秦始皇长城的基础上,于今内蒙古高原上又增筑了著名的“河西长城”和“武帝外长城”。河西长城东起今甘肃永登,经永昌、张掖、酒泉直至玉门以西罗布泊一带。“武帝外城”,东起呼和浩特市以北的百灵庙西南,向西大约沿北纬42°线,于东经105°30′~106°之间进入蒙古国境内,又于东经102°30′进入内蒙古境内,至东经102°20′处额济纳旗苏古诺尔湖东北,与“居延塞”相接,沿林肯河和额济纳河(今弱水),经金塔达酒泉,与河西长城相接。金代高原上筑“兀术边墙”(又称金源边堡或明昌归城)东起今呼伦贝尔高原额尔古纳左旗(根河南岸),向西至额尔古纳河南岸,经满洲里市北,穿越俄罗斯,再向西进入蒙古国境内,经乌勒吉河之间,直达肯特山南麓。明代长城南移,多沿内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带修筑。(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
中国传统宇宙观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中国传统宇宙观在中国传统美学方面体现为优美和壮美,简言之,阴柔之美,即所谓“杏花,春雨,江南”;而阳刚之美,即所谓“骏马,秋风,冀北”。长城的美,则属于阳刚之美,即壮美。壮美是以雄伟、刚健、宏大、粗犷为特征,以气势取胜。优美则以柔媚、秀雅、文静、和谐为特征,以情趣见长。长城和《离骚》、李杜诗、韩愈文、苏辛词,以及书法中的魏碑,雕塑中的秦俑,云冈、龙门、乐山的佛像,建筑中的故宫等,体现出一种“天行健”的气势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阴柔之美的感受过程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那么,阳刚之美的作品会在刹那间震慑人的心灵。从这两种形态的美的功能来看,可以说,阴柔之美侧重于影响个体人格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操方面的修养,它对于完善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阳刚之美则对于鼓舞一个民族的自信心,振奋一个民族的精神,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著名诗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悲壮、拼搏。长城所代表的阳刚之美,正是具有这种影响历史创造力的深层内涵。长城的这种阳刚之美,或称为壮美、崇高美,来源于它外部的巨大的体积所形成的磅礴气势。长城,以它的奇伟、雄险和绵延万里的雄姿,征服了无数的瞻仰者。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描绘的特洛亚塬发现者,现代著名考古学希里曼在第一次看到中国长城时,发出这样的惊赞:无论是“从爪哇岛火山的高峰上,从加利福尼亚的西拉利瓦达的山顶上,从印度喜马拉雅山的山顶上,从南美洲的哥地来的高原上见到过的宏伟壮丽的景象”都“永远不能和我现在眼前展开的这一幅美丽奇伟的画幅相比拟,我惊讶着,震动着”“它对于我就像洪水以前巨人族的神话式的创造”,长城壮丽奇伟“超过我想象中的一百倍”。每个人在初次看到长城的一刹那,都会被长城那种气吞山河的形势所震撼。这也就是长城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蒙古长城“三冠”指的是什么
在内蒙古辽阔的土地上,东西南北纵横走向分布着许多道起伏连绵雄伟的长城,这些长城的修筑对于遏制当时战争的扩大,保护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和安全,都起到过重要作用。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通过多年研究和考察,把内蒙古长城的特点概括为“三冠”:一冠,历史悠久。据史载,从春秋战国至明代修筑长城的“全盛时期”的两千多年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在内蒙古修筑长城,这是全国其它省、市、区不能比拟的。二冠,修筑长城朝代多。除春秋周代南仲城遗迹正在探寻之中外,战国时代的赵、魏、秦、燕长城遗迹均可寻到,秦、汉、北魏、北齐、隋、辽、金、明各代长城的遗迹也都有保存,这也是其它省、市、区没有的。三冠,长城里程长。内蒙古境内的长城有3万多里,约占全国长城长度的1/3,居全国16个省、市区之首。(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江流域最早修筑的长城是哪道
汉江流域在春秋战国时代,东部为楚国,为防御较强大的诸侯邻国秦、晋、齐、韩、魏等的进攻,最早修筑了长城,在历史文献记载称作“方城”。楚长城的位置,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大致可知:自今河南邓州市东北起,沿内乡、镇平县交界北行,至南召县西北,折向东行,沿伏牛山而东至叶县西南境,再转向东南,连接泌阳县之中阳山而终。最近在河南南召县与内乡、鲁山、方城三县交界地带的山峰上发现有100多公里的楚长城遗址,与历史记载完全吻合。(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黄河流域分布的长城主要有哪些
黄河流域也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匈奴等,在奴隶主贵族驱使下,经常南下掠扰燕、赵、秦等诸侯国,抢夺牲畜和人口。为防止东胡、匈奴南掠,这三个诸侯国在他们的北方都修筑了长城。为了互相防御,中山、齐、楚,燕、晋、赵、魏、秦各诸侯国,在他们的边界上,也先后修筑了长城,大多修筑在黄河流域。中山国为防御西南赵、晋强邻的侵犯,一方面与其东北邻国齐、燕联合,一方面在其西南部与赵、晋交界地域黄河中游,今河北与山西交界地区,修筑了中山长城。齐国为防御楚国在黄河下游,今山东黄河东岸平阴至胶南修筑齐长城。魏为了防御秦和西戎,在黄河中游,自华山向北沿黄河西岸向北修筑河西长城(即黄河西岸的长城);在魏境的东南,黄河中游,自今河南北部武阳(原阳县西北)向南跨越黄河,经今郑州市东南,至密县,修筑了东南界长城,或称魏河南长城。秦昭王为防匈奴,在黄河上游银川平原与黄河中游陕晋峡谷之间的黄土高原上,自今天甘肃岷县,经临洮、兰州沿黄河南岸东行至宁夏的固原,再经甘肃的环县、陕西的富县、延安、绥德、榆林、神木直达黄河西岸修筑秦西北长城;在今陕西省华山北麓,向北过渭河,沿路河北上至白水县以北的黄龙山南麓,修筑秦东界长城。赵为防东胡、林胡西起高阙沿黄河上游河套平原及前套平原北缘,即狼山、大青山南麓向东,直至今河北省张北县,修筑赵北界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北方匈奴,连接、加固秦、赵、燕诸侯修筑的北长城,增筑新长城。另一方面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制,拆毁各诸侯国所筑南界长城。汉时除加筑河西长城和汉武帝长城之外,在黄河流域长城与秦相同。明代长城北移,在山西西北和陕西东北偏关、河曲跨越黄河,在黄土高原上,西南行经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向西北行经宁夏盐池、银川过黄河,沿贺兰山南行,经枣园堡沿黄河北岸西行,经中卫、景泰、灵武、张掖、酒泉,至嘉峪关。(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甘肃境内历史上都修过什么长城
甘肃境内的长城分布广泛,年代久远,蔚为大观。甘肃境内战国时期的秦长城,如今尚有残迹。公元前279年,秦国“筑长城以拒胡”,自临洮县北15公里墩向东,修筑长城,经甘肃渭源、陇西、静宁,宁夏固原,甘肃镇原、华池等,入陕西吴旗县,全长80公里,遗迹现在仍能看到。其中的陇东秦长城,由宁夏彭阳入甘肃镇原,取向东北,经白草山、环县、华池等,入陕西吴旗县境,在陇东段总长160公里。如今白草山至米岔原、营盘山至城梁盖等几段保存较好。静宁县境的秦长城长60公里,残迹可觅。通渭县境的秦长城,在四落坪至岔口下段保存较好,蜿蜓起伏,可见墩台遗迹。陇西县境北部的秦长城遗迹较清晰,多坍成土垄状。临洮城北15公里洮河西岸的三十里墩,向南经傅家北坪、万长岭、长城岭等地,大部分地段残迹清晰,尤以万长岭至长城岭一段保存最好,恰似一条巨龙,越岭跨沟,气势壮阔。甘肃境内的汉长城,建于汉武帝时,为防御匈奴,“汉始筑令居塞以西”,即指修河西地区汉长城。现存遗迹主要有两条:一条东起居延,沿黑河向西南行,经金塔入高台,这条干线的另一段自金塔县境入玉门市境,经安西、敦煌,至玉门关以西榆树泉止;另一条由永登河口起,沿庄浪河向北,又以古浪、山丹、高台、酒泉等,在金塔与前一条衔接。甘肃永登的汉长城以汪家湾一段保存较好。山丹县境内的汉长城遗迹较清晰,全长98.5公里。玉门市境花海乡至安西县界桥湾的汉长城全长110公里,现存遗迹70公里。安西县境中部的汉长城现存遗迹143公里。敦煌的汉长城以芦苇、红柳、胡杨和罗布麻等夹砂砾层层夯筑,残垣如今最高达4米左右,沿线曾出土简牍、毛笔、石砚等文物。甘肃境内的明长城建于明中叶,由嘉峪关起,主干线向东,再沿黑河东岸穿越高台、张掖、永昌,到开威黄羊镇分为两条:一条向东南,经景泰、靖远,进入宁夏;另一条过乌鞘岭,经兰州、靖远,进入宁夏。甘肃明长城不少遗迹保存尚好。兰州西固的明长城今存三段,总长120米。永靖北部的明长城遗迹断续长12公里。景泰、古浪、武威、民勤、永昌等县都有明长城遗迹。山丹的明长城全长93公里,是河西明长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最有名的是嘉峪关,它是明万里长城西端点。关城建于1372年,于1395年重修。占地面积33500平方米,三城楼东西连成一线。城外有城,重关重城,成并守之势,如今是中外游客观光的名胜之地。(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蓟镇长城关口设置有哪些特点
根据有关记载,明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口有300余座,还有一些无名小口,实际数字要大得多。关门多选择在古今通衢大道上,而且多和关城相连,如山海关建在华北平原通往东北的咽喉之地,喜峰口建在古松亭路路口,古北口是辽的南京和中京以及元大都和上都的要陉,居庸关古为夏口,是明都通往山后要路,紫荆关为太行锁钥,这些大关口历来为兵家争夺要地。选河口之地建关是明长城特点之一,300余座大小关口中大部分都是在河口之处建关,这是因为北人犯边多沿河道上下,如墙子路口、曹家路口、义院口、冷口、白羊峪口、洪山口、罗文峪口、独石口、潘家口等,这些都是明廷和蒙古激烈争夺的地方,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及”,建关屯戍就能保障关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有山口建关,有的山口有河流通过,有的则险崖壁立,如涞水的大龙门即是,这些都是通车骑或是千军万马的要隘。另一种在山坳处开关门以通步骑,如沙岭口、龙王峪口、界岭口等,关门内面多是盘山崎岖小路,这种小关门所占数量相当大。此外,有些重要关口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长城最多的地区在哪里
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是农耕民族防止游牧民族而构筑防御工事的必然地带,榆林地区计有6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是我国长城最多的地区。战国魏长城。建于公元前351年,东起黄河西岸的神木马镇,西南行,沿榆溪河西岸、无定河西岸,止于绥德西北7公里大理河南岸的霍家沟村。基宽3至4米,夯层厚18至20厘米,残留最高者3米,黄土构筑,长200多公里,遗迹稀少。战国秦“上郡塞”。建于公元前324年,东起黄河西岸的府谷墙头乡,西止定边上暗门之南2.5公里的景梁,全长430余公里,是秦惠文王时期的重要防御工程,亦是后来明代大边长城的前身。芦河之西长城基宽8.3米,芦河之东减半。墙体高5米,夯层厚6至15厘米,黄土或白垩泥或风化石构筑。内侧有烽燧、亭障和道路,重要的进出口附近有秦的行宫,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秦昭王长城。建于公元前271年。有南、北、中三条。南条,起于甘肃临洮,东北行,经白于山,止于靖边县镇靖堡,与上郡塞相接,是对上郡塞的扩充和加强,靖边人称二边墙。北条,由神木大柏堡西侧的上郡塞岔山,北行至店塔附近,东过窟野河,复由黄娘城东北行,止于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境黄河南岸,是对上郡塞的扩充。中条,于上郡塞内烽燧的连线上,增筑骑墙墩。以此形成第二道防线,但墙体遗迹不多,属于未就工程。秦始皇长城。始建于公元前213年。关中之北有7条。1、以定边下暗门为结合部,向南2公里与上郡塞的上暗门相接;向东北6公里与上郡塞澎滩之北元墩子相接,但仅见1公里墙体,构筑结实,其余已毁圮。马面夹在墙中间,其余形制与上郡塞相同,但夯层中有直径为7厘米的夯窝,乃秦朝特有的规制,这段长城是对上郡塞西端转角的加强。2、由定边下暗门西北行,经定边城、盐场堡、盐池县、灵武北至宁夏陶乐黄河东岸,形制结构和质量与下暗门之南、之东秦长城同,但夯层之间有夹虚土现象,系赶工而作。这段由北地郡管辖的秦长城与上郡塞相连,实现了“横截套口”。3、由定边上暗门景梁,向南延伸至王盘山乡附近,长约28公里,亦即将上郡塞的西端向南延长。骑墙墩都已筑就,但仅见少量墙体,属于未就工程。形制、结构与下暗门辐射出的三支秦长城相同,但骑墙墩中掺有黑垆土,系赶工之作。4、由榆林镇北台,东北行,经吴家梁,沿头道河子南岸向东延伸,未达龟兹城址,长约2公里。黑土构筑,夯层厚5至8厘米,是对上郡塞的加强。其余三条,一条在富县长城原,一条在合阳北,一条在包头北阴山上,皆东西走向。隋长城。建于585年。其一,由定边澎滩之北上郡塞上的元墩子向西北方向岔山,与秦始皇长城并行且相距6至8公里,经周台子、盐池柳杨堡至灵武境内复与秦始皇长城相接。基宽3米,夯层厚25至30厘米,内侧有烽燧。其二,由定边澎滩向东,或利用上郡塞,或于上郡塞之内、之外改筑、另筑,直至府谷黄河西岸。明大边长城,亦称边墙。1436年始于上郡塞内,秦、汉、宋代城塞置为堡卫。1474年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即对上郡塞以及定边澎滩元墩子之西的隋长城、宁夏境内的秦长城进行补筑或改筑。其中,榆林镇北台之东的不少段落改筑于内侧不远处,定边贾圈之西一段改筑于隋长城外侧不远处。万历年间开始对长城墩体和内侧堡、卫、镇城墙包砖。
(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