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军事防御
第三编军事防御(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在军事上的作用是什么
长城不是静止的单一物体,它是人、墙、物的军事结合体。长城沿线地段,在军事地理位置上形成缓冲地带。长城,从它的雏形烽台出现之时,就具备瞭望、传递信息、召集部队,反攻作战的作用。以至于发展到后来成为攻防兼备的军事实体。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就用点燃烽火的办法来召集诸侯,只可惜,幽王把如此严肃的烽火制度当作儿戏,仅为了博得爱妃褒姒的一笑,各路诸侯率领兵将,连夜赶来,结果并无敌情,如此这般,导致西周很快灭亡。长城成功防范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齐楚两诸侯国都很强大,但齐国有号令诸侯,代天子讨伐其他诸侯国的特权,当齐国率领其它几个诸侯国来讨伐楚国的时侯,到了楚之境地,看到楚国城防(长城)高大坚固,竟未敢作战。这是有史记载的长城在历史上第一次起作用的成功范例。从历代长城的设置及布局看,长城是由沟壕、烽燧、城堡、关隘等组合而成。长城所经地段多崇山峻岭,依山筑城,断谷起嶂,择险置戍,总是在双方军事力量的缓冲地带而建造。修筑长城,在军事方面,可变被动为主动,亦可转守为攻,攻守自如。譬如烽台,登之者可居高临下,来攻者则望之莫及,守者则以逸待劳,不但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杀伤敌人。自古以来,战争之目的,旨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长城也具备此种功能。就缓冲地带而言,从攻者角度看,能攻则攻,不能攻则退之;守者亦如此,能守则守,不能守亦可退之,以利再战。如若交战,长城则成为勇士们厮杀的沙场。不论秦汉时的匈奴帝国,还是明时北方可汗俺答,面对长城,总是一筹莫展,长城在客观上则迫使其不得不采取自我完善、学习耕作、和平共处、互开贸市等文明举措,以促进民族和解及社会发展。长城作为军事设施的作用,是在战争中体现的。元狩年间,汉武帝出师西域,大获全胜。长城的向西延伸,在军事上保证了出师西域的胜利,亦说明长城是避免和减少战乱最有效的工具。古人修长城,正是为了加强军事防御能力。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修筑长城,就是加强军事,加强军事防御力量,就得修筑长城。古人正是想以长城之筑解决军事问题,以长城之筑得到政治上的久安,也正是因为有了军事的需要才有了长城之筑。(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古代长城沿线是怎样通讯报警的
古代长城沿线构成通讯报警这一系统的设施,是依地形山势和一定距离,建筑在长城沿线及其延伸地区的一系列墩台。古代长城上的通讯,是通过在这些墩台点燃烽烟、烽火或举起醒目标志来达到最快传递信息的目的。这些墩台在汉代称作“烽燧”。烽是用易燃的柴草,置于笼筐中,系在长杆上,夜间点燃举起,以火光传递军情、敌情;燧即指燃放烽烟的墩台,也是一种用于白昼传递信息的手段,通常在墩台上厚积柴薪,日间有敌情就点燃它们,以浓烟示警。另一种传递手段,就是白昼时在烽燧上高举醒目的标识来传递消息,此种标识称为“表”。由于火光于夜间传播较远,故烽台往往较高且相距较远,而燧则相对低矮。据汉简所记,烽台高5丈余,烽杆长3丈,烽台相距平均40—50里;燧则高置较多较密,大约相距10里左右。明代以后则称这些墩台为烽火台,或称烽堠、墩堠、狼烟台,烟墩,大多以砖石砌成,点烽时加硫磺、硝石助燃,燃燧则往往施以牲畜干粪,据说这样燃放出来的烟既高且直,易于辩识。(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古代长城沿线驿路交通如何管理
长城区域内的驿路交通、邮书传递的设施和制度由来已久。汉代长城上的邮递之制,寓于亭燧中,公私邮书,由沿驿路线上的亭燧吏卒递相传送,邮书每抵一燧,由值班燧卒负责收发,若属致本燧的邮书,则上交燧长;若属他燧的邮书,则由燧卒依次送达。均由经手燧卒署名及登记收受之时日。遇有紧急军情,则用檄来快速传递。从烽燧出土的汉简,可见到檄是一种形制特殊木简,呈多面杆状,上方有槽口,下端尖细,视军情的紧急程度,还要在檄上插羽毛以示特急,即史书上常见的“羽檄”。明代长城上的驿传则更加完备。明长城区域内每条驿路上,都设有供递送公文的人员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以及保障军事物资运送安全的驿路城、递运所和驿站(站铺)。驿城主事都叫驿丞。驿路上的城、所、站均根据驻扎兵员的多少修建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城防附近建有站台,以保障驿路城、站间的联系。据专家对辽东镇长城的考察表明,大约每15公里设一驿路,驿站下有铺、亭、台等设置,有的还有递运所。驿城规模与屯兵的堡城相似,城为四方形,有与驿路相平行的两个门,驿站无一不建在驿路上。(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的军事防御系统由几个部分组成
以长城为主体的整套防御工程和组织制度,被称之为长城军事防御系统,只有综合运用它们才能使长城发挥坚固防御的作用。这个系统大体可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屯兵系统,即军队屯驻的长城城墙及城堡,是长城主要的防御力量之所在;屯兵城分成不同的等级,驻有数量不等的军队,以明朝为例,大则有镇城、路城、卫城,小则有所城、堡城、关城。二是烽传系统,指边防戍兵用以报警而建筑的烽火燧台,用以燃烟火传递军事信息的系统。三是驿传交通系统,包括供递送公文的人员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以及保障军事物资运输安全等的驿路城,递运所、驿站;这些城、所、站等,均修建有坚固的防御设施。四是军需屯田系统,指为了保障军事防御人员的衣食、兵备来源而配备的屯田之地、冶炼、制盐及贸易市场等;它们或者与驻军堡城合在一起,或者单独建置。(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长城军屯有何特点
汉王朝在保持军事建制的基础上,利用士卒在国有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以保证军需。西汉初年,文帝采纳晁错建议,于公元前178年在北方边郡长城一带推行,以减轻内地向长城边地辗转运送“飞刍挽粟”之劳,避免边兵断炊之虞。武帝时期疆域扩大,转输矛盾愈加突出,乃以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在北方长城边地大规模推行军屯。宣帝以后接受后将军赵充国建议,军屯逐渐制度化。汉代军屯地域波及河西、朔方、西域、河湟一带,覆盖今陕西北部、内蒙古黄河沿岸、宁夏、兰州以北长城沿线。公元前119年“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前111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公元31年“诏(杜)茂引兵北屯田晋阳、广武”。西域军屯虽人数不多,但分布却很广,遍及今新疆南北。公元前105—前102年赵充国在河湟一带留卒兵万余人屯田。东汉时期军屯更进一步扩大。“阳嘉元年,以湟中地广,更增置屯田五部,并为十部”。汉代军屯的管理体系为“开田官”。最高官吏是大司农,下有屯田校尉、农都尉、戊己校尉等众多官职。其职守是在确保长城边塞安全的前提下,管理屯田事务。军屯的主要劳动力是士卒,他们一面从事农耕,一面戍守边疆,“且耕且守”,但以农耕为主,居延汉简记载有“田卒”、“河渠卒”、“牧士”等反映士卒劳动者分工的称谓。军屯戍卒及其家属的生产、生活费用,由国家支给,多用实物。包括衣食、房舍、农具、耕牛、种子以及极少俸钱等,“缮道馈粮,远者三千,近者千余里,皆仰给大农”。垦田收获悉入官仓。军屯为军队戍守长城边郡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不仅解决了军队口粮,而且还有盈余,达到一人耕二人食或三人食,既为国家节省了财政经费,减轻转输之劳,又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据东汉时估计“粮储差积”,“省内郡费,岁一亿计”,“以逸待劳……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辽金时期长城军屯制度有何变化
历史上军屯制度的变化,开始于辽金,发展于元代,完成于明。辽金在军屯上的新制度的产生,与其特殊的军事制度有关。依辽制,其部族民年15以上、50以下,都隶兵籍。金人则诸部之民无他徭役,壮者皆兵。两者在军事编制的原则上完全一样。两者的军士供应,如步骑之仗糗,也都是军士自备。他们打败宋朝以后,驻在中原士兵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所以辽金的统治者都分配给契丹人和女真人土地,叫他们耕种自给。辽金时期军屯遍布各地。金熙宗天眷三年,攻取了江南,“犹虑中原士民怀贰”,于是创设屯田军。“凡女真、奚、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自播种。……凡屯田之所,自燕南至淮陇之北,俱有之。皆筑垒于村落间”。海陵王贞元元年迁都,于是徙上京路太祖、辽王宗斡、秦王宗翰、右谏议乌里补的猛安,以及太师勖、宗正宗敬之族,处之中都。徙斡论、和尚、胡刺三国公、太保昂、詹事乌里野、辅国勃鲁骨、定远许烈、故杲国公勃迭八猛安,处之山东。徙阿鲁之族,处之北京。徙按达族属,处之河间。“授田牛,使之耕食,以蕃卫京国”。世宗大定十七年,“拘刷良田”,给女真猛安谋克人户。二十一年括山东路民田,分给女真屯田人户。又不欲猛安谋克和民户杂居,令凡山东东西两路屯田与民田互相犬牙交错的,皆用官田对换。二十二年从山东路猛安内摘入谋克,徙于河北东路,酬斡青、狗儿两猛安旧地,无牛者官给之。又尽徙河间宗室于平州,土薄者易以良田。二十四年以上京率胡刺温之地广而腴,又欲上京兵多,它日可为缓急之备,遂迁速频一猛安,胡里改二猛安、二十四谋克,以实之。出府库钱济行资,市牛畜。“当是时,多易置河北山东所屯之旧,括民地而为之业,户颁牛而使之耕,畜甲兵而为之备,乃大重其权,授诸王以猛安之号,或新置者特赐之名,制其奢靡,禁其饮酒,习其骑射,储其粮糒,其备至严也”。承安五年,章宗以中都、山东、河北等路屯驻军人土地不足,遣枢密使完颜宗浩括地给军,凡得地30余万顷。泰和四年,又增定屯田法。旧制,军人所授之地不得租赁与人,今更定“所拨地止十里内,自种之,每丁四十亩,续进丁同此。余者许令便宜租赁及两和分种”。金朝猛安谋克屯田此后还有发展,但它的主要特点和它的主要制度,大致就是这样。在辽金以前的屯田是边镇屯田,辽金则是遍地屯田;以往军屯地区重在外境,辽金的是内外皆有。(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长城九边营田的具体内容及特点是什么
明代的军屯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有一种叫做营田。在明初所谓营田,就土地的经营形式上说,或军屯,或民屯,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朱元璋早在1356年设立“营田司”。两年后任命康茂才为营田使。那时的营田司主要是专掌水利,恢复农业生产的。推测起来,营田司有点像元代的“大兵农司”或“大都督兵农司”,总是与军事有关。明代营田的施行,在北方各边镇(九镇)则是以军营田。边镇的营田是为补救军屯废弛而设立的,它是以营旗军屯垦,原军士“兼耕与守”,而不是分拨一部分旗军专事屯种。所以在甘肃,营田军士称作“垦军”,以别于“屯军”。宁夏的营田,山西偏头老营堡的营田,辽东的营田,等等都是这种营田的例子。明代营田法之行于边镇,如辽东、榆林、延绥,据说是因“土广人稀”,召佃无人。实际上,明代的边镇营田效果并不理想,先前甘肃巡抚杨锦所施行的营田,原计中熟可得五万石,大熟可得十万石。但施行不久,“地无实亩,军无实籍,征无实租,弱者赔累,强者侵夺,徒妨差操,无益积贮”。甚至将“垦军月粮扣充租税”,“致使军伍缺额,兵农两失”。营田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如下。营田的生产者就是担任防御的旗军,守军与屯军不分,不像正规军屯制度中防守军和屯种军完全分开;营田者授田,不以个人独立生产者出现,而是集体授田,不像正规军屯制度屯军授有一定顷亩的分地;营田者生产所获全部入官,所交税粮也无定额,不像屯军须交纳一定数额的正粮余粮,或只纳余粮,其余归自己所有,不足的自行赔补;营田者是以军耕田,一切由官府供给,月粮、行粮、冬衣布花也由官府供给,完全是个兵,不像屯军自己担负自己的生活(无军饷),用官府牛具还得交租还官,本质上是个强制种官地的人;“营田所获,专备修边支给”,而屯田屯粮(屯田子粒)是一部分供屯军自用,一部分供作卫所官军俸粮。营田军和屯田军虽然都是军,他们的具体身分却有些不同。也就是说,他们对土地的所有者的具体生产关系不同。到了屯军不是旗军而是被强迫的军户余丁屯田时,这种不同就更明显了。(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对边远地区经济的发展起过什么作用
在古代,长城沿线大多是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人烟稀少,土地荒凉,被称之为“不毛之地”。古代统治者为发挥长城御敌功效,必得解决守城将士军备给养的供应问题,而解决守城给养的最佳选择无疑是屯田和徙民守边。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着手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在长城沿线设十二郡,并且移民前往开发,进行农牧业生产。汉武帝时又大量发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发展农牧生产。同时,长城、烽燧也是保护屯田和开发边疆地区最好的屏障,使匈奴等游牧统治者不得对农牧民进行掠扰。(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历代长城军事防御机构设置情况是怎样的
自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到明末1664年清兵入关,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历代封建王朝都建立了长城防御工程相关的军事机构。通过层层军事行政机构,互相联系沟通,构成统一协调的整体防线,并借助烽燧系统重点突出的兵力配置,使长城防线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秦朝长城沿线设十二郡分段防卫。汉代以郡为单位分段守御长城。汉制郡守下设若干都尉,都尉下辖若干侯官,侯官之下设若干部分,每部管数燧,燧是基层单位。郡守接受朝命。通过组织系统,每个烽燧、亭障间接与朝廷联系,形成整体化防御指挥系统。明代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区,称为“镇”,各设总兵一员节制,后又增设总督,统辖若干镇。总督由朝臣充任,直接听命于朝廷。各镇总兵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系统,平时戍守,战时听从朝廷调遣,救援他镇防务。镇下设若干路,每路设参将一员,驻扎某堡,管辖本路诸城堡的驻军与本路的防务。路下防御单位为城堡,每城堡设守备一人,负责本段防守,统率本堡及所属堡寨的戍军。堡寨设把总或探守一人,负责该寨附近若干里长城及墩台的瞭望守备。重要关隘亦设守备。这样的层层防御力量配置与长城建筑相配合,使防线上的各个点联结起来,而且与京城指挥中枢相通,使万里长城成为屏障北部边境的严密防线。(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边郡是如何指挥守御长城的
汉长城边郡以郡太守总理一郡兵马,每年巡行长城边塞,督察军情,视长城亭燧的损坏情形而督率修缮。郡太守之下设若干都尉府,都尉府下辖若干侯官。侯官统辖烽堠亭燧,把都尉府的命令下达烽堠亭燧,又把前线的情况上报都尉府,并负责对部属的督察考绩,以及长城戍卒军粮及其他军需物品的发放等军政。堠、燧、亭是汉长城上的基层防御单位,堠有堠长,燧有燧长,亭有亭长,各领其事。都尉堠官的治所一般都设在关隘要塞,如西汉敦煌郡下的玉门关、阳关都尉治所即置于河西走廊的重要关口上。郡有郡库,都尉有仓,以储备军需物资,设库令、仓长等官以管理其事。(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魏在平城以北设了哪六镇
公元386年,活动于内蒙古锡拉木林河流域的鲜卑族,在领袖拓跋珪领导下,建立了北魏政权,连续大败后燕政权的军队之后,进兵中原,尽收今山西、河北之地,遂于398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即位称帝。为了拱卫首都,防御北方游牧族柔然军的进攻,在平城以北建立了六个重要军事据点,历史上称之为“六镇”。这六镇从西至东分别为沃野镇(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镇(内蒙古固阳西南)、武川镇(内蒙古武川西南)、抚冥镇(内蒙古四王子旗东南)、柔玄镇(内蒙古兴和西北)及怀荒镇(河北张北北)。有相当一部分主力军队,集中在这六个军事重镇中。各镇的镇都大将,多为拓跋宗王或鲜卑八族王公。戍守士兵,亦大都为拓跋氏族成员或中原强宗子弟。这六镇镇城的遗址,以及附近其他军事据点的城池遗址,如白道城(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等,基本上都已发现。如苏独仓根场古城为沃野镇城,白灵淖库伦古城为怀朔镇城,乌兰不浪土城梁为武川镇城,白音察干古城为柔玄镇城,乌兰花土城子为抚冥镇城等。这些镇城,均为夯土城墙,有马面、角楼及门楼,而且城角基址都较两汉时期的边城大。有的只设南门,或开南、北各一门,个别有三个城门。城内均筑有高大台基的核心工事。有的还在镇城之北增建外城,或将城建于河流南岸,以河为天然障碍。有的还在距城一定距离上构筑能与镇城相支援的外围据点。(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长城九边重镇是怎么划分的
明朝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即九镇,亦称九边。委派总兵官统辖,其总兵驻地和所辖长城的地段如下:辽东镇,总兵官最初驻广宁卫(今辽宁北镇),隆庆以后,移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所辖长城起自今丹东市宽甸县虎山南麓鸭绿江边,西达山海关北无名口,全长975公里。由宽奠堡、海盖、开原、锦义、宁远五参将分段防守。蓟镇,总兵官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三屯营镇)。管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黄榆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太行山岭),全长1500多公里。蓟镇长城分为蓟州镇、昌镇、真保镇三个管辖段。蓟州镇又由三路副总兵分管:东路自山海关至建昌营冷口;中路自冷口至马兰峪;西路自马兰峪至石塘路慕田峪。昌镇管界东自慕田峪连接石塘路蓟州界,西抵居庸关边城,接紫荆关真保镇界,由参将三人分三路镇守,即:黄花镇、居庸关、横岭口。真保镇管界为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故关,四参将分守。宣府镇,总兵官驻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管辖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四海冶,西达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与大同镇接界处,全长558公里。本镇是京师西北门户,形势重要,边墙坚固,有内、外九重。总镇之下,分东路、下北路、上北路、中路、上西路、下西路六路防守。大同镇,总兵官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管辖长城东起天成卫(今山西天镇)平远堡界,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上村东山)与山西镇接界,全长335公里。自东至西分八路镇守,依次为新平路、东路、北东路、北西路、中路、威远路、西路、井坪路。山西镇,也称太原镇。总兵官最初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后移到宁武所(今山西宁武)。管辖长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旧县城)黄河东岸,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接太行山岭之蓟镇长城,全长近800公里。因其在宣、大二镇长城之内,故又称为内长城,偏头、宁武、雁门合称“外三关”,相对于蓟镇的“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而言。山西镇长城倚山而筑,多为石墙,由北楼口、东路代州左、太原左、中路利民堡右、西路偏头关右、河曲县六参将分守。延绥镇,总兵官起初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成化以后移到榆林卫(今陕西榆林),故亦称榆林镇。管辖长城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全长885公里。在大边长城南侧另有“二边”,东起黄河西岸(今陕西府谷墙头乡),迂回曲折,西至宁边营(今陕西定边)与大边墙相接。分别由东、中、西、孤山堡、清平堡、榆林保宁堡六路参将分守。宁夏镇,总兵官驻宁夏卫(今宁夏银川),管辖长城东起花马池(今宁夏盐池)与延绥镇长城接界处,西端止于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西南),全长830公里,分五路防守。东路,自花马池营城东界,西至毛卜剌堡西境(今宁夏灵武东北宝塔乡)。中路,东南自清水营城(今宁夏灵武磁窑堡乡清水营村)东境与东路接界起,西北至横成堡黄河东岸。北路,南自横城堡北境,西达镇北堡南界(今宁夏贺兰西),北路长城跨黄河向北绕了一个弧形。南路,自平羌堡北境(今银川平吉堡村),向南至大坝堡(今青铜峡大坝村)。西路,东起广武营北界(今青铜峡广武乡),西止于中卫西南喜鹊沟。固原镇,总兵官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因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开府固原,所以也称陕西镇。管辖长城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绵延500公里。明后期改线重建,全镇长城划分五路分守,即下马关路、靖虏路、兰州路、河州路、芦塘路。甘肃镇,总兵官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管辖长城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抵嘉峪关南祁连山,全长800余公里。划分五路防守,即庄浪路、凉州路、甘州路、肃州路、大靖路。(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蓟镇长城分布设防有何特点
蓟镇段长城,控制东北至山海关,大宁(即辽代中京大定府)至古北口,阴山至居庸关,直接担负着拱卫京师的任务,是九镇中最重要的一镇。明代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修筑这段长城,成为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完善的一段。蓟镇长城的位置:东起山海关、经喜峰口、古北口,慕田峪到居庸关东北的四海冶,大致沿燕山山脉构筑。从慕田峪东北至八达岭段有两道平行的城墙,北墙经四海冶,南墙经黄花镇。在重要地段筑有高耸的雄关或数道纵深的边墙,全长660多公里。蓟州直接拱卫京师,首当其冲。燕山山脉自西而东,横贯境内,山峦起伏,沟深谷窄,采取以关隘为重点,墩台为前哨,城堡作掩护,长城作依托,构成点线结合,以点护线的筑城体系。通常采取扼住咽喉,控制峡谷,占领高地,凸出两翼,掩护关口的方法,进行各种筑城设施的配置。在蓟州所辖防区内,各地段的筑城强度和密度也因地而异。对军事锁钥的古北口,因大、小金山的山势低缓,处于易攻难守的形势,所以在重要地段上筑三道城垣,百米一台,形成纵深配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古代长城屯戍制度产生和发展过程怎样
以军队进行屯田戍守的军事制度,始自秦汉。秦制规定:男子年满23岁,要将名籍附于官府,每年要在本郡县服役一月,称为更卒。一生中还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屯边一年,称为戍卒。此外临时征发去戍边的,称为谪卒,征发对象为罪犯、赘婿、商人及商人子弟。★汉承秦制,兵役有三类:其一是正卒,凡男子年满23岁,要充正卒一年,由所在郡都尉集中操练,在北方边地的为骑士,在内郡的为材官,在水乡的为楼船士。其二是戍卒,凡成年男子要充戍卒一年,到京师或到诸侯王国屯戍,称为卫士,或到边境屯戍,称为戍卒。其不愿戍边者,可出钱雇人代戍,每月300钱。其三是更卒,凡成年男子每年要在本县服役一个月,其不愿充更卒者,可每年交官府300钱以给役者,称为过更。边境的屯戍,主要是指戍卒。戍卒到戍所后,由官长按职事分派为戍卒、燧卒、亭卒、鄣卒、田卒、河渠卒和守谷卒,前四者戍守长城沿线烽燧亭堠,后三者则从事屯田生产。其中田卒从事垦田耕作,河渠卒管理水利灌溉,守谷卒保管谷物仓储。在边境屯戍的士兵,除了戍卒外,还有良家子、应募士、徒、驰刑士和谪卒。其中良家子身份比戍卒为高,应募士是招募而来,徒是因罪没官的徒隶,驰刑士是刑囚。屯戍吏卒发给月俸钱,衣被、口粮和武器,普通戍卒每月俸钱为3
50~360钱,国家还发给屯田卒农具、耕牛及种子。屯田卒按规定交纳田租以充军粮。汉代边境的屯田,对解决边防戍军粮食及其他军需品的部分自给,减轻国家军费负担起过一定作用,在开发边疆和促进西域丝绸之路的贸易也有一定的意义。三国时期,曹魏为解决军粮供给曾在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一带屯田,其中军屯实行“十二分休”制,即每10人中,有8人佃耕,2人巡守。元朝在全国各地驻守的军队,均实行屯田。明代大规模地实行屯戍制度,称卫所制,即在全国遍置卫所,每卫统兵5600人,长官为指挥使,下辖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长官为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长官为百户。在各省设都指挥使司统领卫所,上隶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军士皆别立户籍,叫作军户,军户代代世袭,永世不得脱籍。每军户出一丁为军士,称正丁。正丁死,则由其子弟依次递补。军户由国家分给田地、耕牛、农具、粮种等屯田自养,大体每军士受田18~50亩,各按定额交纳税粮,贮于本军屯仓,以充军粮。明制规定:边地卫所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种;内地卫所军二分戍守,八分屯种。卫所军士按月发给饷粮,屯田军士的口粮按戍守军士的口粮的半数发给。这样,明初军队的粮饷基本由屯田的收入供给。明中叶以后,官吏占夺屯田,役使屯田军士,以及军士典卖所屯之田或逃亡的现象日益普遍,作为一种军屯制度的卫所制逐渐破坏,被募兵制所取代。(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后期为何要增设山海镇
抚顺、清河之战,是后金与明朝26年战争史上最早的两次战役,后金军初战大胜,明廷朝野震动,辽东防线动摇,军事形势日渐紧张。直隶巡抚王象恒认为:“辽为蓟门左臂,拱护神京,辽失则内之防范更为吃紧。山海关一线犹人咽喉,关城及沿关边墙皆为风沙所拥埋,窬之甚易。宜特设一总兵,统领大军,散材募土,厚集于此,乘未有事时,高墙扒沙,严督开放,以防奸宄。”首先提出增设山海镇的建议。不久,兵部尚书薛三才也主张“山海关为辽左门户,须得一大将提兵弹压之,兼为辽左声援。佥言原任总兵杜松忠勇可用。而山海总兵即以山海路兵马以及新募五千属之,亦隐然虎豹在前之势也。”明神宗立即采纳其建议,“命杜松以原官起用,驻扎山海关,令其星夜前来。”据《明实录》载,万历四十六年(1618)闰四月“初设山海镇。时奴酋犯顺,议者谓宜简大帅据险要。乃割蓟镇东协四路属山海关为一镇。改募入卫边兵四千并山海路额兵二千,分为左右营,每营统三千人。左营以原推游击吴自勉充本镇中军兼管山海路事;右营仍驻四路之中,与东协台头营相为犄角,与蓟镇划地分管。操赏等费,亦割蓟三分之一充之。”显而易见,山海镇防区,其实是蓟州镇东协四路之地,即山海路、石门路、燕河路、建昌路、总兵府驻山海关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长城卫所的特点是什么
明代的卫所可分成沿边卫所、沿海卫所、内地卫所、在内卫所4种类型。长城沿线卫所属沿边卫所,也有少数属沿海卫所。明代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迄嘉峪关,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具有统属关系的屯兵城,大则有镇城、路城、卫城,小则有所城、堡城、关城,分属于辽东、大宁、万全、陕西等都司和山西、陕西行都司。由于长城沿线许多地区不设府、州、县,所以都司卫所自成区域,兼理民政,成为地方行政制度的一部分。这与内地卫所作为单纯的军事机构有所不同,属于有实土卫所。如辽东都司管辖的今辽宁大部分地区全为实土,大宁都司管辖的辽西地区全为实土,万全都司管辖的今张家口地区大部分为实土,陕西都司管辖的今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及其他民族地区全为实土,陕西行都司管辖的宁夏五卫等处也为实土卫所,山西行都司管辖的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部分地区在正统年间以前也全为实土。(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长城守军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为保证长城防御体系行之有效,明朝对驻守长城的将士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以总兵官总镇军为正兵,副总兵分领3000人为骑兵,游击分领3000人往来防御为游兵,参将分守各路东西策应援兵。遇有敌军大举进犯,九镇边军须往来策应。不但对外防止袭扰,巩固边防,还要负责长城城墙、关城隘口和墩台等建筑的维修和保护工作,并且对内亦有镇压人民反抗、维护统治阶级政权的任务。如1511年,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调集京师,以镇压河北农民起义。此后,边镇军频繁调入京师内地,成为明军主力。(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代镇守长城的军与兵有哪些不同
在明代,镇守长城的军与兵有很大不同。军是卫所的军士,由朝廷发给粮饷。设有专门的军籍,称为军户,由五军都督府直接管理,不受地方行政长官的约束。军又是世袭的,每个军户的正丁在固定的卫所充当额军,正丁老病死亡,要由该军户的次丁、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还要由同族人递补。兵则是根据军事的需要临时召募的,召募的兵仍属民籍。募兵制在明代中期以后普遍实行,蓟镇总兵戚继光的“戚家军”就是从浙江、山东等地招募来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驻守军队是如何储备军需品的
汉代边郡设有郡库,主管官员为库令、仓长。侯官以下设有代田仓,用来储存屯田士卒收获的谷物,设有专人看守保护。每年到了收获季节,屯田卒按每亩4斗的数额交租。屯田的积谷数目,每年要上报中央的大司农。边郡戍军的粮饷部分自给,不足部分由大司农拨给。戍卒每月给粮2石,有家属的按照名额支给口粮。此外戍边的吏卒还有俸钱,吏士每月约200~600钱,令史400余钱,书佐360钱,普通戍卒,则为350~360钱。明代各军镇设有户部分司,专管军储。卫所则设有军储仓,边隘、堡站、屯戍的地方都有仓贮。卫以下的千户所、百户所都有军贮仓,管理人员叫仓大使,负责军屯额粮的管理和军士粮饷的支给。屯田军士所收获谷物,留正粮12石,贮存在屯仓,供本军自己支配,剩下的粮上交作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每屯田军士余粮以六石为准,多者赏钞,少者罚俸。军士月粮,马军支给米2石,步军总旗1石5斗,小旗1石2斗,军士1石,守城者如数发给,屯田者半数发给。民匠充军者8斗,牧马千户所1石,民丁编军操练者1石。削籍充军者家4口以上给1石,3口以下给6斗,无家口者4斗。军士月盐,有家口者2斤,无者1斤。明初长城戍军粮饷全靠屯田自给,中叶以后,屯田之制被破坏了,军粮多仰仗国库拨给。(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武帝时和匈奴在长城大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汉武帝即位以后,国力已强,为了遏制匈奴贵族的进犯和虏掠,于公元前133年开始对匈奴进行战争,从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前119年的10年中,双方交战十余次,重大战役有3次。第一次大战是在公元前127年,匈奴以2万骑入侵。汉派卫青以3万骑迎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西南黄河河套以南地区),设置朔方、五原郡,并重新修缮秦始皇时所筑长城。这次战役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大战是在公元前121年,由霍去病率数万余骑北击匈奴,出陇西、北地,深入敌区1000余公里,夺得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汉王朝在这里陆续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四郡的建立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第三次大战是在公元前119年,匈奴各以数万骑入侵右北平和定襄郡,汉武帝派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各统领骑兵5万,分两路穷追匈奴。西路卫青大破单于军,北至阗颜山赵信城返回。东路霍去病出塞1000余公里,大破左贤王军,至狼居胥山,临瀚海而还。这次战役迫使匈奴远徙漠北。汉东自朔方,西至令居迁移60万人屯田戍守,使得这一地域的生产逐渐发展起来。经过3次大战,北方所受匈奴的威胁,已基本解除。汉战胜匈奴后,一方面对旧有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另一方面开始了河西长城的兴建。(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卫青与匈奴在长城大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卫青是西汉杰出的将领。公元前127年,卫青领兵出云中郡,渡河西进横扫阴山以南的匈奴属部,收复秦朝旧地陇西。卫青随后督筑朔方郡城、补建阴山山脉的秦朝万里长城,依凭万里巨墙阻匈奴于阴山以北。公元前128年秋,领兵3万出雁门郡进击匈奴,俘杀数千人。次年匈奴犯上谷、渔阳二郡,卫青奉命率大军出云中北进,途中急转西南,沿外长城直扑高阙,然后挥师南下,大破匈奴收河南地。为了防止匈奴突然袭击,卫青修复秦长城,并徙民10万充实这里。公元前123年春,卫青率3万汉军出朔方击匈奴,经高阙出长城六、七百里,乘夜幕包围右贤王庭。右贤王闻警,仓皇率百余骑北逃,公元前119年春,为保卫汉朝北部边城的安定,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各领兵5万,分两路进军漠北。卫青出定襄,过长城,深入大漠,行程逾千里。见单于结阵以待,卫青用兵车环绕为营,扎住阵脚,然后,遣五千骑冲击匈奴之阵,单于亦遣万骑出迎,双方激战至傍晚,大风骤起,沙砾扑面。卫青乘机指挥两支骑兵从左右两侧包围单于,匈奴兵大乱,单于见汉军人多势盛,自料难以取胜,遂率轻骑数百突围。卫青紧追不放,追至阗颜山赵信城(今蒙古高原杭爱山南),歼匈奴1.9万人,烧毁匈奴积聚而还。这次战役之后,匈奴一蹶不振,日渐衰落。卫青与霍去病功同被升任大司马。(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西汉时期被称为“龙城飞将”的人是谁
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他是西汉著名将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战国末期秦国将军李信的后裔。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率40万骑兵入犯萧关,李广为骑兵随军抗击匈奴。因精于骑射,杀死、俘获敌人很多,被提拔为中郎将。汉景帝即位以后,任陇西都尉,后又升为骑郎将。公元前154年,以骁骑都尉的身分,跟随太尉周亚夫讨平“七国之乱”,因作战勇敢而闻名。公元前129年,任骁骑将军,率师万余人出雁门关击匈奴,因伤被俘,夺马逃回。后任右北平太守,匈奴将畏其勇,称为“飞将军”,公元前119年,李广以前将军身分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受命担负迂回侧翼的任务,因迷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以骁勇机智而闻名。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称赞他的忠实诚信的品质时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王昌龄在《出塞》诗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把李广视为汉朝的长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霍去病是如何镇守长城的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生于公元前140年,死于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最初为汉武帝宫中侍中,公元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被武帝任为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率领800骑远离主力数百里作战,寻歼匈奴2000余人,被封为冠军侯。公元前121年春,为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维护汉朝西北边境的安全,受命率领万余骑,进军河西。他统军由陇西郡出发,穿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南),转战5个匈奴小国,斩杀千余。当年,又率军数万骑,再次西征,采取迂回突袭的战法,由北地经富平沿黄河北进,行至朔方郡窳浑境内时,突然挥师转向西北,经达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沿弱水西南,迂回到祁连山、(角乐)得一带(今甘肃张掖西),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歼灭匈奴3万余人。汉朝在该地区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控制了河西地区,并开始修筑河西长城。霍去病与卫青奉命各带5万骑,分兵两路向漠北进剿匈奴主力。霍去病率东路军从代郡出发,越过长城,深入大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他指挥汉军奋力迎战,夺取匈奴的指挥旗鼓,匈奴兵大败溃逃。霍去病领兵乘胜追击,转战大漠,直至狼居胥山、瀚海才返还,共斩获7万余人。漠北之战使匈奴受到沉重打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宁夏镇战略地位及长城分布有何特点
宁夏镇,历来是西北边陲重镇,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接交带。由于这里农牧皆宜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战争频繁的政治环境,使它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明代,为西北三边一重镇。“镇城所据,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在东南,险固可守”。具有“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的天然屏障这一有利条件。明代的宁夏镇,东线南北数百里长的黄河天险虽仍在发挥作用,但横亘宁夏镇西北的贺兰山在军事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同时,又凭借贺兰山之险再修筑长城,似乎从心理上要隔绝贺兰山以外的一切。明代宁夏镇境内东西北,三面环绕长城,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东长城:由陕西定边进入宁夏盐池县,向西抵黄河边横城。北长城:北长城有两道,由灵武横城沿黄河向北至内蒙巴音陶亥农场,北过黄河抵石嘴山境东北贺兰山下,为旧北长城;北长城在旧北长城南,宁夏平罗县境。西长城:起于石嘴山境,沿贺兰山由北向南进入中卫县后,改沿黄河西行进入甘肃靖远县。宁夏镇三面环长城,是西北诸镇中处在最北边的边镇,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显示了宁夏镇在明代西北边备中的军事地位。(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金与辽在长城带决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1114年,女真部酋长完颜阿骨打起兵攻辽,一举攻取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南小城子),又在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西南)再败辽军,并在第二年正月称帝建元,国号金。九月,攻陷辽军事重镇黄龙府。十二月,辽天祚帝率数10万大军,亲征金兵大败。1122年正月,辽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大名城)及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先后被金攻陷。天祚帝率卫兵逃入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中),辽皇族耶律淳在南京(今北京)自立为皇帝,但是不久病死。十二月,金兵由居庸、古北口等处越过长城,攻占南京。天祚帝辗转逃亡于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云内州(今内蒙呼和浩特西南)等地。1124年七月,复帅耶律大石军与阴山谟葛失兵,逃出夹山,图谋恢复,在奄遏夏水与金兵交战,兵败西走。次年,至应州(今山西应县)为金兵所俘。(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成吉思汗是怎么攻下金中都(今北京)的
1206年春,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经过数年的战争,统一了长期分裂、战乱频繁的漠北各部,建立了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随着接连不断的胜利,成吉思汗决定对金朝用兵。13世纪初,金朝曾以谋反罪处死俺巴孩(成吉思汗的曾祖)等蒙古首领,金朝为防备蒙古报复,在其疆界的西北部修筑了一条长1500余公里的边堡长城。用兵前,成吉思汗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金朝军事情报,他知道金朝在西北部筑有长城,但不清楚其规模,于是,他诱降为金国守长城北部地区的汪古部,使汪古部地区成为蒙军攻金的作战基地,并招纳金军戍边将士,从中了解到金长城军事力量及部署情况。为了解除金的藩属西夏对蒙军的牵制,成吉思汗先后三次进攻西夏,迫使其归降,消除了攻金的侧后翼威胁。1210年蒙古国断绝了与金国的岁贡关系,正式同金朝对抗。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首次亲统大军南下,进至金长城北部的汪古部驻地(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一带),命部队集结休整,另派轻骑刺探金军实力。四月,金帝闻报,大为恐惧,遣使乞和失败,遂命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参知政事完颜承裕领兵堵御。七月,成吉思汗兵分两路叩边,东路军由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直趋金长城要冲乌沙堡、乌月营(今河北张北西北),击败守堡主帅独吉思忠部,独吉思忠败逃。金军大将郭宝玉领兵来援,被蒙古军包围于野外,缴械投降。乌沙堡失陷后,金帝命完颜承裕为帅,指挥阻击蒙古军。完颜承裕见边堡已失,无法再坚守界壕,率军南撤退守野狐岭。成吉思汗命大将木华黎率前锋向野狐岭金军大营冲杀,自率主力继后,金军大溃,又退至会河堡(今河北怀安东)。蒙古铁骑紧追不舍,经过3天激战,歼灭金军精锐30万,完颜承裕逃还中都。九月,蒙古军抵居庸关北口,大将哲别见金军戒备严密,遂施调虎离山计,佯退鸡鸣山嘴(今河北张家口境内),杀一回马枪,击败络绎而来的金军,乘势夺下居庸关。蒙古军长驱直抵中都城下,城上金军发射火炮轰击,蒙古军死伤甚多。成吉思汗见中都屯有重兵,确信金军有“二十万”众之说,且无攻城器具,遂下令撤围。蒙古西路军,由成吉思汗之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率领,攻掠金云内(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东胜(今托克托)、武州(今山西五寨北)、朔州(今山西朔县)等地,掳获大批人畜、马匹和财物后还师漠北。1212年秋,成吉思汗第二次率军南下攻金,东路由大将哲别率领取东京(
今辽宁辽阳);西路由成吉思汗率领越过阴山,直趋西京(今山西大同)。金军元帅奥屯襄率师,从东面沿长城救援西京。成吉思汗采取围城打援之策,命西路的一部围攻西京城;一部在西京东北方向的密谷口设伏,金援军驰至密谷口,成吉思汗指挥伏兵突起,将金援军全歼。之后,进攻西京城,城上守军顽强抗击,炮矢齐放,战斗十分激烈,成吉思汗城下督战,被流矢射伤,被迫解围而去。与此同时,哲别率领的东路军,进攻东京,屡攻不克,遂施展计谋,佯退而去。东京守军以为蒙古军一去不再返回,戒备松驰,哲别趁夜急驰而还,突袭守军,大获全胜,俘掳金军10余万人,尽运其财物,一月后退去。1213年,成吉思汗第三次率军攻金。金帝在蒙古军两次进攻后,看出成吉思汗有夺取中都之意,因此,迅速调兵遣将,加强中都北部屏障居庸关的防守力量,以精锐扼守居庸关,冶铁锢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七月,蒙古军由野狐岭突入,克怀来(今属河北),取缙山(北京延庆),直抵居庸关,成吉思汗见金军据关严守,无法通过,遂留部分兵力与金军正面对峙,自率主力由林中间道,迂回南下,袭取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蒙古大军进入中都背后的平原地带,成吉思汗又分军北上取居庸关南口,与北口蒙古军夹击守关金军,一举攻破关城。蒙古军再次进抵中都城下,成吉思汗以少部兵力围中都,将主力分为三路深入中原腹地,大肆攻掠黄河以北地区,破城堡90余座。次年三月,各路蒙古军会合中都城下,迫金帝求和,奉献歧国公主及大批金帛、马匹,并派丞相完颜承晖陪送蒙古军出居庸关。五月,金宣宗因惧怕蒙古军再攻中都,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南迁中,金军哗变,杀其主帅、降蒙。成吉思汗乘机遣将石抹明安,三摸合拔都率军由古北口入长城,会合乱军再攻中都,多次击溃金援军,使中都城陷入粮尽援绝的困境。中都久被围困,又不得援兵,主帅完颜承晖服毒自杀,蒙古军终于占领中都。(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徐达为什么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徐达是明朝开国大将。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出身农家,少年时与朱元璋为友。跟从朱元璋起兵反元,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1355年,随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取太平(今安徽当涂),下集庆(今南京)。继而又率军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授淮兴翼统军元帅。1357年,领兵东进,屡败吴王张士诚部。1363年秋,在鄱阳湖作战中,冲锋陷阵,打败号称60万之众的陈友谅军。次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占淮东,平浙西,连战皆捷。1367年九月,围攻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灭亡东吴政权,还师后封信国公。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军25万北伐元军,先取山东,旋挥师河南,乘胜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迫元顺帝北走,灭亡元朝。太祖朱元璋为防备退居漠北的元残余势力卷土重来,注重战守,大力兴修长城。徐达奉命主持重建居庸关,规制关城城周6.54米,高14米,以防蒙古骑兵突袭。1370年,率军出潼关,趋定西(今属甘肃)进剿元将扩廓帖木儿,经过一天激战,大败元军,擒郯王、济王以下官员1800余人,将士8.6万余人。后封魏国公。次年,赴北平等地练兵、筑城、备边,总领北方军事。元残余势力经过几年休养生息,势力又渐恢复,不断出兵南犯,明临塞诸地不得安宁。1372年,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出雁门关,进军漠北。徐达遣蓝玉为先锋,击败元兵于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后因轻敌冒进,遭元军伏击大败,死伤数万人,被迫退入边墙。1373年,复率诸将北伐,败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还军后戍守长城山海关一带。1378年,领兵在古北口筑关设防,凭借山势走向,建周长24米并设有东、北、南三个关门的关城,使其成为保卫京都的重要屏障。1381年,督修山海关关城,先后建成翼城、罗城、瓮城和烽火台等,加大了防御纵深,从而构成一套坚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徐达一生骁勇有谋,善治军,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成祖为什么从南京迁都北京
明初,朱元璋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封其四子朱棣为燕王,以北平为藩邸,负责抵御长城以北的北元的进犯。朱棣即帝位后,考虑到南京为都城应付北元卷土重来的严重威胁,必然有鞭长莫及的危险,于是,1406年决定将都城迁至北京。第二年从全国调集工匠、民夫,正式开始北京城的修建。工程历时13年,到1420年才完工。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后,正式定北京为京师,应天府为南京,明朝两京制格局形成。北京从此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既可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又能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保证了明王朝的统一和安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土木之变”是怎么回事
“土木之变”是明英宗被蒙古瓦剌所俘,使明王朝濒临于崩溃的历史事件。因事件发生在河北省怀来县境内的土木堡,故称土木之变。瓦剌是蒙古族中的一支,明正统年间势力逐渐强大,1449年,蓄谋已久的瓦剌部首领也先以明廷辱谩其贡使为名,分兵四路向辽东、宣府、大同、甘肃四镇长城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也先率主力居中进攻大同镇,大同镇长城几乎全线瓦解。大同告急,朝廷震惊,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仓促下诏亲征。当八月初一,英宗率领的50万军队到了大同后,英宗和王振才知道事态的严重。七月十五、十六两天,阳和(今山西阳高)之战,瓦剌也先部队又一次全线突破长城,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率部迎战,双方在阳和后山展开激战,但因明军将领被王振的亲信、监军宦官郭敬所掣肘,结果全军溃败。这时宣府、蓟镇、辽东北地长城沿线传来防御吃紧的奏报。对作战一窍不通的王振慌了手脚,急令班师回京。十三日绕道宣化退至距当时的怀来城20里的土木堡时,王振下令全军在无险可守的土木堡就地宿营。十四日黎明,瓦剌军四面包围了土木堡,并切断了水源。土木堡地势高,掘地二丈仍未挖出水来,全军陷入绝境。这时也先佯做撤退,并派使者讲和,王振信以为真,急令移营就水。明军刚一行动,3万瓦剌精骑突然从四面八方杀来,明军顿时大乱,随行大臣多数战死,英宗也只好下马盘膝坐以待俘。(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紫荆关之战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
1449年七月,也先率军三路攻明,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击溃明50万大军,俘明英宗朱祁镇,之后北撤休军,借英宗要挟明廷。明廷采取于谦等人主张,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遥遵英宗为太上皇。也先未达目的,挟持英宗大举攻明。也先自率主力10万人为西路军,从集宁(今属内蒙古)经大同(今属山西)攻紫荆关。西路瓦剌军前锋抵紫荆关,遭明军守将韩青和左副督御史孙祥抗击,不能通过。也先大军沿途击败明军谢泽部,令人向守军传达英宗旨意开关,遭明拒绝。于是利用主力在关城正面与明军对峙,另外派遣军队沿着山间小径偷越紫荆岭,绕至关南,拆毁边墙而入。明军腹背受敌,激战至傍晚,因寡不敌众,内城被破,也先大军从紫荆关直逼京城。明兵部尚书于谦率22万明军守京师,击败瓦剌军多次进攻。也先久攻京城不下,恐粮草不济,归路被截,复挟持英宗由紫荆关还师漠北。(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于谦是怎样指挥明“京师保卫战”的
土木之变后,朝廷无主,京师守军不足10万,形势十分危急,有人提出迁都金陵,兵部左侍郎于谦力排迁都之议,主张抗战。英宗弟成王朱祁钰(后为代宗)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指挥守城作战。于谦调集河南、山东等地将士入援;提拔得力将领,分别镇守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大同、居庸关和紫荆关等重要关口和要地;调整京师“三大营”主将;扩充兵员,日夜操练,铸造兵器,筹备粮草,缉拿奸细。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备战,京城守御能力迅速加强,于谦将主力列阵于九门之外,与总兵石亨亲自督阵德胜门。也先施展挟天子令诸侯的诡计,挟持英宗多次逼宣府、大同等处,胁迫要塞守城将士投降,没有奏效,于是决定武力攻关,直取京师。十月初一,瓦剌军兵分三路,一路由东面进攻古北口,另一路由正面进攻居庸关,也先主力10万人,挟持英宗,经大同,破紫荆关迂回攻取京师。明军避其锋芒,以小队骑兵袭扰,屡有小胜。夜晚又偷袭瓦剌军营地,歼其数百人。也先下令进攻德胜门,于谦令小队精骑出战,诱瓦剌军进入埋伏地域,明军神机营火炮火铳齐发,伏兵骤起,大败瓦剌军。次日,瓦剌军又集合溃败之兵转攻西直门,明军队以神铳轰击,后队列弓弩短兵继进,挫败瓦剌军前锋。京郊民众也纷纷拿起武器,配合明军抗击瓦剌军,使瓦剌军四面受敌。也先遂下令于十五日乘夜撤退。于谦命石亨乘胜追击,宣府总兵杨洪率军往居庸关拦击,杀伤瓦剌军万余人。瓦剌军撤出紫荆关,东路军未及古北口,闻中路、西路已败,立即撤退。至此,明军取得了保卫京师的胜利。(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庚戌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
明朝初年,退居蒙古草原的元皇室残余势力同明朝对立。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一再派兵北伐,逐步扩大北部的广大地区。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明成祖于1421年迁都北京,在长城以北蒙古部落集中的地区,设立卫所20多处。16世纪中叶,蒙古地方势力中鞑靼部首领俺答,成了明北部地区的主要对手。俺答曾向明廷要求给他封爵,允许每年进贡,在长城关口恢复互市贸易,但以嘉靖皇帝为首的明王朝拒绝了这些要求。俺答的真心求贡得不到批准,导致了双方军事冲突进一步扩大。1550年六月,俺答集合10余万蒙古骑兵,准备大举南下,这时靠贿赂严嵩而官居大同总兵官的仇鸾,派人送重金贿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俺答遂引兵东去,自古北口入犯,长驱至通州,直抵北京城下。嘉靖皇帝催促诸将出城作战,而严嵩等投降派,却执行“饱将自去,惟坚壁为上”的失败主义方针,听任俺答兵在城四周滥肆掳掠,不敢出战。俺答兵围京城3天,在城外抢掠大量财物、牲畜及人口后,满载而归。因这年为农历“庚戌年”,故称“庚戌之变”。此后20余年,俺答连年南下掳掠,长城沿线的百姓深受其害。至1570年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明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服属中央朝廷,长城一带才开始得到安宁。(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八达岭关城有何战略意义
八达岭关城初建于1505年,由副总兵纪广率军士修筑。1582年再次重建。关城墩台高大厚实,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垒砌,上部砌大城砖。宽20多米,厚17米,高7.8米,是万里长城中最壮观的墩台之一。关城下方的城门洞,建筑技术高超,难度大,而今京张公路从门洞穿过,汽车来往如穿梭,日夜不停。洞顶砖石券门,宽3.9米,高5.06米。城门洞上,古时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面铆钉嵌铁皮、门内安装有杠顶柱和锁闩,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门洞地面咫尺之间,属两个水系的分水点:门外水流向妫川入永定河,门内则为温榆河的尽头,入北运河。门洞外面上方,嵌有长方形横额,刻“北门锁钥”四个大字,落款小字是“钦差总督蓟辽等处军务、兵部尚书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山阴吴究,巡按直隶监察御使新喻敖鲲,万历拾年岁次壬五月吉日立建”。“北门”指此地是居庸关的门户,也是京师北方之门;“锁钥”则说这座关城坚固险要,是举足轻重的关键重镇,像是北京城和居庸关的一把大铁锁。关城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面积280.17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是守关将士搭弩架炮之处。城台两侧30至40米处,各建敌楼一座,以墙连通,如同关城的两座耳城,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一旦进犯之敌兵临城下,城上箭弩炮铳齐发,敌楼间互相策应,可组成密集的交叉火力,拦阻敌兵破关。关城的纵深防御工程,也有周密的设计。从关城两侧的敌楼向东南修筑U字形的二道城墙,叫做瓮城。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城堞垛口,一旦被敌围困,可成为堡垒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士的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建于山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城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在瓮城东部,与关城城门相对处,向东筑瓮城城门,两门相距63.9米。门楣题额“居庸外镇”,右上方小字“巡按监察御使陈豪书”,左下方小字“嘉靖己亥(1539)仲秋吉旦立。”这表明瓮城城门重建于明朝嘉靖十八年。(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隋朝与突厥雁门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
615年,突厥始毕可汗部势力日益强大,威胁隋北部边境,突厥始毕可汉趁隋炀帝出巡北塞,率领数十万骑兵进行攻击。炀帝提前得到消息急返雁门,命齐王杨(口柬)率后军防守崞县。突厥始毕可汉率军进攻雁门,雁门郡41城被突厥军攻占39城,只剩雁门、崞县两地。炀帝被重兵包围,召各地隋军援救雁门。各郡援军汇集在忻口(今山西忻县北)。突厥始毕可汗得知隋各路援军到达,又得到北边有急的情报,九月撤军出塞,隋军乘机追赶到马邑,俘虏突厥2000余人后撤回,并收复雁门各郡。(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军是怎么取得居庸关之战胜利的
1449年七月土木堡之战,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击溃明50万大军,俘明英宗朱祁镇。十月,也先率主力经大同攻紫荆关,企图迂回京师;另以一部2万骑经古北口攻打密云;与此同时,以5万骑经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攻长城内三关之一的居庸关,牵制明军主力,配合紫荆关方向的进攻,并寻找机会正面突入京师。进攻居庸关的5万瓦剌军进抵关城下,受到明军抗击。守将罗通利用天气骤寒,命兵士汲水浇于城墙上,城墙结冰坚固而光滑,攻城的瓦剌军难以攀登。瓦剌军四处寻找树枝,用草捆扎铺于冰上,在向关墙接近时,即遭守军用火器击退。瓦剌军围攻关城7日不下,人困马乏,罗通屡次遣军出城偷袭敌营,瓦剌军死伤惨重而去。罗通又率兵出关追击,三战三捷,斩获甚多。也先主力攻破紫荆关,进抵京师,得不到居庸关瓦剌军策应,在进攻京师各门时又屡屡受挫,此时闻报攻居庸关的瓦剌军已溃败北去,恐归路被截,被迫乘夜撤军。(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延绥镇长城指挥修筑者是谁
明延绥镇长城修筑者是明朝将领余子俊。他1429年生于四川青神,1451年考取进士,授户部主事。1470年,升为左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到任后即上疏朝廷,建议在长城沿线筑墙建堡。他指出陕西三关的延绥,地平野旷,利于骑兵驰突,蒙古骑兵多次由此入犯袭扰。为加强防御,应沿原有的界石,依托山形,顺应地势,修筑长城,建立城堡,其建议后来被朝廷采纳。在他的设计主持下,4万多明军在东起清水营,西至花马池之间,掘凿山崖,构筑山墙,墙下挖掘堑壕,筑成了连绵相续的885公里的长城,在新筑的城墙上,每隔3公里构筑一座敌台,布设障碍,派兵巡防。同时把长城内的土地,分给驻军屯垦,取得了屯守兼备的效果。1484年余子俊以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总督大同、宣府军务,主张采用构筑延绥长城的方法,修筑大同和宣府两地的长城。他上奏朝廷说,两镇之地,东起四海冶,西抵黄河,长城1300多里,然而原有的墩台仅170座,不敷守备之用,应增筑440座长宽高都为3丈的墩台,以加强守务。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由于灾害频繁,人力、物力、财力都很空虚,工程难以按期完成,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官职,1489年抱病而卒。(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杨一清提出的边防四策内容是什么
杨一清,明朝将领,生于1454年,祖籍云南安宁。成化年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以副史督陕西,在陕8年,洞悉边事,1506年后进升为右都御史。他在分析、研究战事及守备情况后,上奏边防四策,即:修浚墙堑以固边防,增设卫所以壮边兵,经理灵、夏以安内附,整饬韦州以御外侵。而尤以修墙堑为急。具体修守方案是:在延绥、安边营、石涝池至横城堡300里,设墩台900座,驻守军4500人;石涝池至定边营130余里平衍之地筑边墙,其中32里的险崖峭壁地段进行铲削,筑以墩台连接;宁夏花马池一带旷野之地,宜置卫所拒敌;环、庆以西至宁州,增兵备1人;横城堡以北至黄河南岸原有残存墩台36个,应重新加以修复。朝廷批准了杨一清的方案,并拨发帑金数十万两,命杨一清主持修筑工程。后因受宦官刘瑾排挤辞官,该工程仅进行4个月就被迫停工。1510年,奉诏再次总制三边军务,采用攻抚之策,击退蒙古骑兵的多次进攻。不久出任首辅,后又遭诬陷落职。1530年因发背疽病故。有著作《关中奏议》《石淙类稿》传世。(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翁万达对修筑长城有何贡献
翁万达,明朝将领,1497年生于广东揭阳,1526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1544年后,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务,亲自主持修筑了自大同东路阳和口至宣府西洋河的长城,共筑墙86公里,筑堡7座,建墩台164座,劈崖削坡25公里,其后又修筑了大同西路和宣府东路的400公里长城。修筑长城时,他精心计划,对边墙的远近距离,壕堑深广,都进行了缜密的校核,并创制了先进的百出佛郎机和万胜佛郎机等火绳枪,改善了守备武器,以求适应守边的需要。从此,蒙古人见明军戒备森严,设险坚固,不敢轻易来犯。守边的明军也利用闲暇进行耕种和放牧,节省了大量的守边费用。翁万达因战功卓著晚年升至兵部尚书,但是他在明朝与俺答部互市之事上,与皇帝意见相左,由此而遭斥责,以丁父忧归故里。在他离任后,蒙古兵攻入大同,直犯京都。皇帝又急诏翁万达,他家住在岭南,倍道行四十日抵达京师。由于严嵩等奸谗言,皇帝责备其欺慢,屡遭贬斥,1552年因病亡故,后被隆庆皇帝追谥号“襄毅”。(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戚继光在蓟镇的战斗生活是怎样的
在戚继光镇守蓟州时期,明朝的政治军事力量有所增强。当时的执政大臣高拱、张居正等,既然积极整顿边防,重用像戚继光这样富有军事经验的将领,同时又在这个基础上,对鞑靼采用封贡政策。1571年初,明政府通过宣大都督王崇古,和俺答汗达成协议,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设立互市场所于大同、宣府等地。从此,俺答汗严禁诸部入边劫掠,地方安堵,“自宣、大至甘肃,不用兵者二十年”。不过,当时东迁后的察哈尔部在图们札萨克图汗的统治下,常攻掠明朝的辽东及蓟州地区。蒙古大封建主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和他的侄子长昂,有时向明朝称臣进贡,有时又和明军发生小的战斗。早在1569年初,董狐狸、长昂就联结图们汗,企图窜扰蓟镇。戚继光得到消息后,领兵直驰青山口,将敌军的前哨击退;然后引兵出口追击,把董狐狸和长昂赶跑。这是戚继光镇守蓟州以来的第一次战斗。1573年春天,董狐狸和长昂到喜峰口索赏不到,就在塞外大肆抢掠,故意在边墙附近活动,想引诱明军出战。戚继光派兵出击,把他们打败。这年夏天,董狐狸再犯桃林,长昂也犯界岭,明军分别把他们击退,董狐狸几乎被明军擒获。不久,董狐狸请降,但到1575年,长昂又和董狐狸逼长秃(长昂的叔父、董狐狸的弟弟)进攻董家口关城。戚继光督明军从榆木关和董家口关分兵两路出塞追击,终于活捉长秃。董狐狸和长昂无可奈何,只好率领亲族300多人,前来投降,请求释放长秃。戚继光和总督刘应节等计议之后,允许了他们的请求。长昂、董狐狸等答应归还以前掳去的边塞哨兵、居民和马匹,并且保证以后不再抢掠汉族居民。朵颜部于是和明朝恢复通贡互市关系。1579年冬天,图们汗带领骑兵4万多人,自锦川营进犯辽东镇。明政府事先从俺答汗那里得到图们汗举兵的消息,命令辽东镇总兵官李成梁坚壁清野,使图们汗既不能攻城,又无从掠夺物资;同时命令蓟州镇出兵声援,伺机邀击。戚继光亲率精兵驰往山海关外,在狗儿河、石河墩和鞑靼兵进行了两次战斗。图们汗见明军准备充分,便自动撤退。明军一直追出数百里外,才整军而还。这时,戚继光的官衔已晋升到太子太保、左都督。由于援辽有功,加封为少保。蓟州镇在戚继光坐镇以前,经常遭受鞑靼骑兵的袭击,明廷为此增置昌平镇,派大将镇守,以便和蓟州镇唇齿相依,但仍旧无法保障这一地区的安宁。1
7年内,蓟州镇竟因此接连撤换了10名大将。直到戚继光到任之后,这个局面才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经过戚继光努力经营,这一带边防十分巩固,每次朝廷大臣前来检阅,蓟州镇军容之盛,总是为诸边之冠。(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戚继光《练兵实纪》内容是什么
《练兵实纪》是明代戚继光在镇守蓟镇长城时,为训练守城士兵,所写的一部军事著作,写书的目的是为了实用,所以书名就叫《实纪》。正集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即:一练兵法,二练胆气,三练耳目,四练手足,五练营阵,六练将。杂集包括储练通论、将官到任、登坛口授、军器制解、车步骑解等。这部分书除了在将官培养、士兵训练和教育等方面,提供了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之外,还在各兵种的组织及编选、教练等方面,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材料。戚继光镇守蓟镇长城10多年,边备修整,敌骑敛迹,而《练兵实纪》就完成于蓟镇任内。他把自己在蓟镇练兵的实际经验总结到这部书里,同时又用这部书去指导他的实践,事实证明这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军事著作,因而受到后世研究长城军事者的高度重视。(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努尔哈赤是怎么攻打抚顺城的
抚顺城位于辽宁省抚顺市境内,建于1384年,是明朝与建州女真往来的通道,亦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重要边关门户。抚顺关在抚顺城东10公里,是明王朝向建州女真开放马市贸易的主要关隘。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脱离明廷控制,并练军备战,积极准备攻明。1618年,正式对明宣战。努尔哈赤对明作战的第一次战役就在抚顺关。努尔哈赤在进攻的头一天,先派人给明守将送信,说有女真人来此,进行贸易,麻痹明军。次日暗伏在车中的3000士兵向城门接近,待城中军民出城赶市时,突然杀入城内;努尔哈赤随大军抵城下,内外夹击明守军。明守将李永芳闻报未及组织防御,后金军已登上城墙。明千总王命印被杀,李永芳出城投降。这样后金军没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抚顺城这座辽东军事重镇。努尔哈赤在抚顺城休兵三日而去,掠走人畜30余万,还纵火将抚顺城焚毁。抚顺之战是后金于明长达29年战争中最早的一次战役,后金军初战获胜,明朝震动,明军辽东长城防线动摇。(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什么地方
萨尔浒之战发生在鸦鹘关。鸦鹘关是明长城辽东镇的重要关隘。位于辽宁省新宾县西南近百里处。东西都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层峦叠嶂,唯此处有一形势险要的山口,可通南北。鸦鹘关自建关后,因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明朝廷同建州女真在此地发生了十分频繁的争夺战,关口屡遭破坏,又屡次重建。1606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以“地孤难守”为由放弃了辽东镇孤山等六座城堡之后,便将鸦鹘关外之地掷与女真。1618年七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率部一次攻下鸦鹘关,然后进攻清河,鸦鹘关为女真所占据。明王朝见抚顺关、鸦鹘关一线长城先后失守,抚顺、清河诸城不是为女真所据,就是为其摧毁,便调集了10余万人马,号称47万大军,由辽东经略杨镐统领,于1619年分兵四路向后金政权的赫图阿拉城发起进攻。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努尔哈赤表现出了军事家的卓越才能。他利用明军四路军马不能很快合围的严重弱点,采取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集中八旗主力,首先歼灭了由抚顺出长城的杜松部。接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击败了其他两路明军。刚出鸦鹘关的李如柏部,得知三部军马惨败的消息后,又忽由鸦鹘关原路退军,在溃退中“相蹂死者千余人”。这就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这一战役对战斗双方都是十分关键的,由此以后,明王朝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而后金由防御改为进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孙承宗对维护长城防务做出哪些贡献
孙承宗,生于1563年,字稚绳,河北高阳县人,明末爱国名将。1622年孙承宗申请到山海关督师,朝廷予以批准,让他带大学士衔总督山海关、蓟辽、天津、登州、莱州等处军务。他到山海关勘察地形,整顿军纪,建造营房,储备粮草兵器,还教军队使用火器,并在老龙头长城入海口处设“龙武营”训练水兵。同时派袁崇焕等进驻宁远等城,出兵大凌河以东,收复失地200公里,城堡54座。他还派兵屯田,开垦荒地5000多顷,做到兵精粮足。使山海关长城防务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巩固。可是正当收复辽沈失地有望的时候,孙承宗却受到魏忠贤阉党的排挤,于1625年被罢官。1629年十月,后金兵接连侵占遵化、迁安、永平、滦州等地,前锋逼近山海关。在形势危急之际,明廷又起用孙承宗督师山海关。1630年正月,孙承宗派部将率兵死战,连续收复遵化、滦州等四城,后金军被迫撤回东北。孙承宗还亲自到锦州以东前线视察,接着又巡遍了山海关以西的长城防线,回到山海关后,奏上东西边政八事。为增强战备,他还拟定进军广宁的计划。当收复辽沈失地又有希望之际,刚愎自用的崇祯帝听信佞臣谗言,竟又将他罢官。1638年十一月,后金绕道攻入长城,侵犯孙承宗家乡高阳时,他带领全家老小参加抗战守城,因寡不敌众,高阳失陷,孙承宗自缢殉国。他在山海关督师期间曾为老龙头澄海楼题写“雄襟万里”的匾额。(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八达岭长城明代兵力部署情况怎样
八达岭长城上的兵力部署:据1569年蓟昌总督议定是:根据地势缓冲,按城垛配置兵丁。极冲处,每垛4至5人,次冲者每垛2至3人,稍冲者一垛一人。冲处建空心敌台,台高3丈,骑墙突出,可以四面制敌;上建层楼,宿兵储器;空心敌台住官兵60人,30人守台,内立一台长:30人守垛,分为6伍,每伍立一垛长附墙台:居常4人守台,遇警时,添6人,10人守垛分为3伍,每伍一旗。武器配备:空心敌台佛朗机(一种小炮)8架,每架子铳9枚;神枪12根,每根神箭30枝;火药300斤;铁顶棍8根,蔺石(雷石)大小备足,号旗一面,木梆锣鼓一具、柴火人给一月。墙台:佛朗机3架,每架子铳9枚,蔺石大小备足,号旗一面,木梆锣鼓一具,柴火人给一月。墙垛:冲处每垛干柴一束,重500斤,干草5把,蔺石大小备足,器械各随所执,火药于台取用,5垛共一梆旗。缓处,每垛干柴一束,重100斤,干草5把,蔺石大小备足,器械亦随所执。每空3旗,每旗5人,各居铺舍,有警登墙守卫。每台一台总,5台一把总,10台一千总。守城墙的战斗原则是:敌军逼近城墙百步,援兵登城,旗帜器械一齐竖立。到火器的射程能达到的地方,即可放大将军虎蹲炮。到50步内,弓箭、火铳、矢石齐发。聚众攻城,两敌台矢石交击,更番不息。缓处,敌军聚拥,台垛士卒不支时,则传号以速求援兵。守垛士卒敌台可依,心齐胆壮,火瓶、火铳、矢石并力攻打。到了晚上,台垛各一人轮流敲梆传号,遇警则点燃柴草掷于墙外,城上通明而不露虚实。战斗开始或结束,都听从千把总指挥。(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熊廷弼是如何镇守长城的
熊廷弼是明末名将、军事谋略家。生于1569年,卒于1625年。字飞百,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有胆略,知兵法。1598年进士,授保定推官,进工部主事,后改任御史。1608年,巡按辽东,针对辽土多旷,上言实行军屯,修城筑堡,固守长城,得神宗褒奖,授命向诸边推行。又奏请边防以守为上,增兵制械,缮垣建堡,得准施行。仅4年,辽东军威大振。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因其熟悉辽东边事,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经略辽东。还没出京,惊闻开原(今辽宁开原东北)失守,请求朝廷迅速调遣将士,备粮秣,修器械,巩固辽河以东防线。得尚方剑,刚出山海关,又闻铁岭失陷,沈阳、辽阳诸城军民惊恐,遂昼夜兼程奔赴辽东,遇逃民,令其归,斩逃将刘遇节等,祭奠死难烈士,劾免拥兵不救的总兵李如桢。督将士造战车,添置火器,浚濠缮城,严行军令,经过数月整治,军心民心开始稳固。又奏守御之策,建议集兵18万,分守真叆阳(今本溪东南)、清河、抚顺诸要地;挑选精悍兵卒乘隙轮番袭扰,使后金军疲于奔命,然后相机进剿。第二年,遭廷臣诬陷,撤职。1621年,沈阳、辽阳失守,辽东战事急,朝廷复起用熊廷弼。他入朝献策,权衡辽东战局,力主守御,奏请“三方布置策”,即:陆上以广宁(今辽宁北镇)为核心,集聚重兵,进行固守,沿辽河西岸筑垒,从正面牵制后金兵力;海上以天津为一区,登(今山东蓬莱)、莱(今莱州)为一区,各配舟师从辽东南部打击后金侧背;并联合朝鲜李氏王朝,使其出兵鸭绿江为明声援;待后金回师东顾,然后乘势反攻,夺回辽阳。得尚方剑,刚出制三方,旋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坐镇山海关,再次经略辽东军务。因受握有重兵且得朝廷宦官宠信的广宁巡抚王化贞掣肘,其防御策略不能实施,致使辽西重镇广宁等40余城堡失守,被魏忠贤冤杀。(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袁崇焕怎样取得宁远大捷
袁崇焕明朝军事家。骁勇坚毅,好议兵事。1619年进士,熟知塞上险要,并以边才自许。1622年因通晓兵书战策,被荐举为兵部职方主事。闻听后金军攻占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镇),单骑出山海关巡察形势,对如何抵御后金,成竹在胸。回朝廷后自请守辽。受到明廷的赏识,提升为佥事,监督山海关外诸军事。1623年九月,孙承宗命令袁崇焕率领大军进驻宁远。袁崇焕抓紧修筑城池,并亲自规定,城“高三丈三尺,雉高六尺,址高三丈,上二丈四尺”,在城的四角都建三面突出的城墙,与此同时招募壮士,扩充兵员,安置流兵,屯田自救,使宁远成为扼守通向关内的军事要塞。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13万向宁远城进攻,袁崇焕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临危不惧。他带领将士,刺血为书,誓与宁远共存亡。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动员城外居民入城,尽焚城外积刍,命满桂等4员大将分守各门,城上置红夷大炮11门,严令守军不准后退,在激烈的战斗中,袁崇焕不幸中矢负伤,他撕破战袍,裹伤再战,继续指挥军民凭借坚城大炮,打退金兵多次进攻。努尔哈赤在混战中,也身负重伤,被迫收兵。第二年五月,又打败皇太极的进攻,取得“宁锦大捷”,创造了明末抗击后金的辉煌战绩。(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直奉军阀在山海关两次大战经过怎样
1922年和1924年发生的两次直奉军阀混战,山海关成为攻守要地。第一次直奉战争,发生于1922年夏季的北京、天津之间。奉军实力不支,退守山海关,在城西红瓦店一带挖壕据守,双方攻战10余日。后经双方议和,划滦州、榆关为缓冲之地,奉军退回关外。第一次直奉战以奉军失败而结束。奉系军阀退回关外之后,即积极备战,以图东山再起。在军事上,加紧训练军队,更新装备。1924年9月,江浙军阀战争爆发,奉系军阀认为时机到来。9月15日晨,奉军先发制人,突然袭击热河朝阳县属的朝阳寺,从而揭开了第二次直奉大战的序幕。部置在山海关方面的奉军,战线南起老龙头,沿长城内外东至姜女庙,北至西北延伸到界岭口、冷口一带。由郭松龄指挥的第2、第6两个旅共6个团向山海关方面作正面进攻。这时,坚守山海关的直系军阀悍将彭寿莘部,在关外威远城、黄金山一带修建了坚固的工事。奉军虽以重兵集中火力攻击,并一度强行占领了姜女庙的直军阵地,但被直军拚死夺回,双方反复拚杀,死伤惨重。奉军在山海关不能取胜,便将重点转移到关东北15公里的九门口。驻守九门口的直军将领冯玉荣,庸劣无能,竟弃关后撤,却被彭寿莘部所阻,无法逃脱,只好服毒自杀。10月6日,奉军战领九门口,并长驱直入,向西进攻石门寨,侧面威胁山海关。吴佩孚得知九门口失守消息后,匆忙于10月12日率直辖劲旅亲临山海关督战,命令靳云鹏,杨清臣两个师坚守石门寨。山海关方面彭寿莘与郭松龄两军对垒,虽然奉军拚死冲杀,但终未突破直军防线。然而,石门寨被奉军攻占,奉军得以乘胜南下,切断山海关的后方,使山海关的直军主力处境十分危险。九门口、石门寨的失守,打乱了直军的战略部署。当此严峻时刻,直系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部于10月23日从开赴古北口的途中突然回师北京,逮捕了曹锟,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北京政变”。正在山海关前线督师的吴佩孚,急急撤军回救北京。然而奉军张宗昌部已于28日攻克冷口,进占滦县,截断了山海关一线的直军归路;奉军郭松龄部又从石门寨直扑秦皇岛,于是山海关一线的直军如土崩瓦解一样溃败下来。10月31日,奉军占领山海关和秦皇岛。吴佩孚则于11月3日从塘沽登舰南逃。第二次直奉大战就这样以奉胜直败而告终。(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抗战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榆关事变”是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华北的一个预定步骤,也是中国军队长城抗战打响的第一枪。1932年12月8日,锦州日本第8师铁甲车一列,以追击义勇军为名,开到山海关站东端长城缺口,突然向城内射击炮弹36发。炮声震动,全城惊骇。12月9日早晨6点,日机两架在城内上空盘旋,航空母舰一艘、驱逐舰2艘开抵秦皇岛。当晚7点许,日军3000人进那道台坟阵地,向中国军队开枪射击。12月10日晨,日军仍在东罗城外威远城一线构筑工事。日本帝国主义炮击榆关这一试探性的侵略行径暂告平息后,山海关驻军将领、东北军第9旅旅长何柱国去北平开会,按照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的部署,把所属部队布置在北戴河至界岭口。第9旅之第627团驻城西5公里处的红瓦店、七星寨一带;625团驻城西五里台、孟家店、角山寺一带;驻山海关城和北翼城的守军只有626团一个团的兵力。分别部署在西南水门、南门、东南角楼、天下第一关以北至东罗城北门、北翼城和西关阵地。日本侵略军从绥中调来步兵3000多名,野炮、重炮40余门,飞机8架,铁甲车3列,坦克20多辆、兵舰2艘。步兵、炮兵分布在石河桥东,山海关南门外及城东二里店,威远城一带,铁甲车停在东水关长城缺口及火车站、石河大桥一带。日本侵略军进攻布置完成后,终于在1
933年1月1日全面进攻榆关。榆关事变爆发后,由张学良主持的北平军分会,向榆关前线和滦东驻军指示作战方针:“滦东驻军,以掩护华北集中之目的,对滦东地区,务努力保持,以迟滞敌之西侵。”何柱国旅长闻变后,星夜驰返榆关前线。到达秦皇岛,前方炮火已甚猛烈,何下令坚决抵抗,并向全军发布《告士兵书》:“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最后一滴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下以救我东北民众沦亡之惨”(节录)。并提出战斗口号:“以最后一滴血,为民族争生存;以最后一滴血,为国家争独立;以最后一滴血,为军人争人格!”慷慨激昂的动员令,激励着全军将士的抗敌决心。在守城战斗中,中国抗日军队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地打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抗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1933年3~5月,日军为了使热河(今并入河北、内蒙古和辽宁)成为“满洲国”的一部分,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指挥的2个师团、3个混成旅和1个飞行队共3万余人,沿山海关长城一线对热河发动进攻。1月1—3日,日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山海关。中国守军何柱国部虽竭力抵抗,但因孤立无援而失败,日军于3日攻占了山海关,又连续攻占了临榆、九门口、热河省会承德,长城各个要隘都被日军攻陷。中国政府在全国上下一致要求抗日的压力下,采取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任命何应钦担任军事委员会北平(今北京)分会代理委员长,指挥17个军约20万人,依托长城抗击日军。主要战斗在喜峰、古北口和冷口三个方向进行。在冷口(今河北迁安北)方向,日军第6师团等两次攻占冷口,均被中国守军第32军夺回。为了配合喜峰口和滦河作战,日军又发动第三次猛攻,冷口失守。第32军奉命经迁安向通县撤退。中国守军第57军、第53军则在义院口、界岭口等地与日军反复争夺,顽强抵抗。3月9日,日军第14混成旅先遣队占领喜峰口。喜峰口亦称“松亭关”,位于河北省迁西与宽城交界处,关口两侧高山对拱,山势险峻,是从中原出关的交通要道,中国军队第2
9军英勇反击,采取正面抗击、侧面迂回、大刀队夜袭等方式夺回该口,之后,日军不断增兵,与中国军队反复争夺阵地。经过一周的激烈战斗,中国军队收复了全部失地。后因冷口失守,在日军前后夹击下,第29军于4月23日奉命撤至白河西岸。3月9日,日军第8师团由承德南下进攻古北口,与守关的中国东北军第67军发生激烈战斗。古北口,又名“虎北口”“铁门关”,位于今北京密云城东北约40公里处。它地处燕山腹地,山势东高西陡,是从承德方向进入北京和北京通往东北各地的主要通道,3月10日,第17军25师增援并接替第67军防守古北口,与日军对峙,这时,日军集中兵力,全力向中国守军阵地猛攻。经过连续苦战,中国军队终因寡不敌众,只得放弃了古北口。从古北口突入的日军于5月19日占领密云,5月20日占领平谷,5月23日占领怀柔,进而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中国守军接到命令撤至平津郊外实施防御。5月25日,何应钦派使者阵前求和。5月31日,与日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长城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表现了中国军队抵御外来侵略的英勇气概。但国民党的妥协政策却使中国的领土进一步被侵占。(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喜峰口抗战经过是怎样的
喜峰口是东连山海、西护京师、外控漠北、内通畿辅的名关重镇。1933年长城抗战枪声打响之前,国民党第29军曾派员赴喜峰口侦察。回报时这样描述:“喜峰口两侧,群峰矗立,险要天成。长城依势蜿蜒,华北赖以屏障,诚为兵家必争之地。查其附近高地之倾斜,概皆北面缓而南面急。敌如来犯,最易捷足先据。我如御敌,势非绕行,难于迎击。加以口之东北高地,其高度为附近最高。此处被敌占领,则西北高地必受瞰制。故该地一旦失利,喜峰口之城寨难保矣。东北高地之得失,系乎全军之胜负。此敌我认为必要而在我势必争者也。故本军甫行接防,而鏖战遽起,非无故耳。”3月9日下午,中国军队正在接防,日寇已跟踪退却的东北军从喜峰口外的白台子而来,抢先占领了老婆山及以北长城高地。中国军队主力不得不被迫退至孩儿岭。全线阵地均受严重危害。中国军队团、营长遂率部队争夺老婆山段长城。将士们攀登峻崖,冒死忘身,肉搏冲锋,历数小时,杀敌百余名,才将该段长城夺回。中国军队营、连长受伤,排长以下士兵伤亡400余名。不久,敌人加大兵力反攻,更以炮火猛烈射击。中国军队伤亡甚重,遂不得已始行撤退。该段长城复被敌人占领。时已昏夜,乃渐入休战状态。这是塞上第一次战火,也是第一次歼敌。11日早6时,敌忽以炽烈炮火掩护3千多步兵向老婆山中国军队阵地进攻。双方进退不下五、六次。同时敌人又集中炮火掩护其大队兵力向中国军队松亭山高地一线施行猛攻。中国军队东、西两阵地均受敌重层炮火压迫、伤亡极重。赵登禹立即带队冲到喜峰口,将敌人堵住。敌坦克试图冲过益母河,三辆均落入中国军队伏设的陷井。这才稳住了关门上的战局。赵旅长又亲率王宝良特务营增援前线,向老婆山正面之敌反攻,互为肉搏,砍死敌军700余人。敌人锐气大挫,纷纷溃退。老婆山战役,年仅36岁的营长王宝良及连长王廷立,以及郭银录八名排长阵亡,士兵伤亡400余人。赵旅长受伤不退,中国军队士气益振。北望古松亭关,水峡东侧喜峰山悬崖徐太傅城如碧玉斗耸,岁久弥坚。西侧的松亭山,岩腰的柞子洞,当关扼守。11日早7时,日寇向中国军队全线阵地炮击3小时,到10时后又集中炮火向中国军队松亭山高地猛烈射击,随后以一团兵力向中国军队高地冲上。中国军队官兵拼命迎击,激战数小时,毙敌百余名。终因敌机枪火力旺盛,中国军队伤亡过重,遂于下午3时被迫向后撤退。松亭山即被日军占领。下午4时,中国军队又组织兵力再次争夺。将士不顾敌人机枪扫射,仍挥刀勇猛进扑,与敌人拼搏混战2小时,毙敌二、三百名,敌势不支,狼狈退去。中国军队连排长等5人阵亡,士兵伤亡百余人。时至黄昏,终将松亭山长城高地恢复占有。11日夜11时,赵登禹左翼“大刀队”经松树胡同、走马哨,出潘家口至兰旗地、蔡子峪一带,袭后杖子、小喜峰口以北16村日军步、骑兵宿营地。佟泽光右翼“大刀队”出铁门关,经炮岭、闯王台至白台子、刺峪一带,袭日军炮兵阵地。大刀队将士攀垣越墙,分头摸进各村敌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抡起大刀横砍直劈,敌人在梦中做了刀下鬼。其后,被敌人巡逻兵发现,遂鸣枪告警。在村外,一场反包围的拼杀战开始了。应援的日军包围而来。大刀队边战边撤,撤到村外,喊杀之声震撼了大地。中国军队大刀落处,鬼子人头滚地。大刀砍坏了,就用枪托猛砸敌人。在开阔的战场上,敌步兵、骑兵、炮兵死尸累累;佐官以下无一幸免。是夜杀敌千余,大获全胜。中国军队夜袭队员也大部壮烈牺牲。此役日军死伤者,运回后方有百余车。其大炮、坦克、车辆、弹药、辎重、粮秣损失巨大。此后,日本兵不敢脱衣大睡,头上不仅戴钢盔,颈上还加了一圈“铁围脖”,仿佛西装硬领。日本国内报纸谓为“明治大帝练兵以来之皇军名誉,均被宋哲元在喜峰口外剥夺净尽也。”二十九军喜峰口大捷,消息传出,全国振奋。(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平型关大捷的经过是怎样的
平型关,原名瓶形关,是山西繁峙境内明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自古以东控紫荆,西辖雁门而为兵家所重视。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从平津地区西进,先行攻下张家口,然后以数路纵队由怀来、涿鹿、宣化等地向涞源、灵丘、大同之线前进,准备一举攻下大同,遂后夺取太原。国民党二战区司令阎锡山集中20多个师,布防在雁门关长城沿线,准备与日军会战。但不料日军避开守军主力将主攻方向直指平型关,使阎军措手不及,致使恒山防线全面崩溃。八路军对日军的平型关大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打响的。日军9月23日,占领平型关,24日占领团城口一线2公里的正面长城,另有一部占有灵丘、东河南地带,控制了其间的30公里通路。这时日军坂垣率师团司令部及两个步兵营由蔚县向灵丘开进,准备实行战略迂回,经平型关插入忻县。敌坂垣师团在日军中素号精锐,而且异常骄傲。他们自8月到中国之后,经天津、北京、张家口直抵平型关,沿途未经强烈战斗。在坂垣看来,平型关一线已是绝对的安全地带,根本想不到我八路军已于9月24日冒着大雨开进平型关地区,正准备将敌军消灭在这个瓶形谷地。9月25日,敌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千余人部队携带辎重,由灵丘向平型关前进。精锐而骄傲之敌,警戒异常疏忽,我主力部队已切断了由南至北的交通线,敌尚未发觉,直到我方开始射击,敌人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等待他们的只有全军覆灭这条出路了。上午10点,激烈的战斗在5公里长的战线上全面展开,直到下午1点全部战斗结束。是役歼灭日军千余名,击毁敌汽车百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这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历代长城作战时常用的攻守兵器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长城攻守兵器,品种繁多,形制庞杂,名称不一。这些兵器在长城的攻守战中,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古代一套比较完整的攻守兵器系列。比如在攻长城时,为了侦察长城内侧的敌墙,便在一辆坚固的大车的底盘和中央,树立一根高达四到五丈的望杆,顶部造一个方形的木屋,屋外包上一层生牛皮,用来抵挡矢石,墙壁上开有了望孔观察着城内的情况。木座可以用转动的轳辘上下升降。为了攻关城,就制造木车、木牛车,尖头木驴以及通过城壕的桥;接近城墙后,就挖地道,这就有了挖掘械;为了打开关门,就有撞击器;为了攀登城墙,就有了各种云梯、多层攻城塔、攻城车;为了从远处杀伤守卫长城的士兵和摧毁长城上的防御措施,就有了抛石机、巨型弩等等。这些长城攻守兵器大多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随后逐渐增多和完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火器。从此在长城的攻守战中,除了刀光剑影之外,又增加了弥漫的硝烟,演出了许多更为威武雄壮的战争场面。(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长城关口外都设置有什么障碍
关口障碍是加强关口防御的设施,在关外的重要地点,便于敌人通过之处设置障碍尤为重要。长城的关口,一般设置在谷口或隘路口,以控制主要通道,所以除构筑关口城堡外,还很重视障碍物的设置:在长城外设偏坡,即将向敌的山坡削成陡壁;设拦马墙,高度以拦阻敌马跳越为度,可多层地穿插构筑,以限制敌骑的活动;在平坦地形上挖掘大量“品”字形的陷坑,并在坑内设置铁签、刀刃;在陷坑前方种植密集的灌木,增加敌人的行动困难,并尽可能使障碍物能得到火力掩护,还派出少数伏兵或诱敌入坑,或防止敌人接近和破坏障碍物。(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皇太极是如何首次突破明长城防线的
1627年,后金汗皇太极率军攻打宁远、锦州兵败退回。皇太极于是改变战法,决定避开明宁锦至山海关防线,采取扰关内蔽关外,迂回攻明的方略。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统大军5万向西进发,取道蒙古,然后兵分3路攻明长城。其部署是:左路军由贝勒阿巴泰率领进攻龙井关;右路军由贝勒济尔哈郎率领进攻大安口;皇太极自率主力中路军攻洪山口。二十六日,左路军突袭龙井关成功。明沿线驻军见龙井关烽火迭起,知有寇盗来,迅速往援龙井关。汉儿庄副将易爱、洪山口参将王遵臣驰援途中与后金军交战,皆被击败战死。皇太极主力军于二十七日进抵洪山口,由于洪山口守军已应援龙井关,守务薄弱,皇太极大军突至,一触即败,皇太极轻易夺下关口,直趋遵化。右路军进直抵大安口,打败明守军据山布阵的五营兵,继降马关营、马兰口、大安营三城。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领兵4000驰援,与后金兵相遇,悉力拒战,全军覆没。各路后金军会合遵化,合兵攻下城池。之后,一路势如破竹,击败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等援军,进至通州,兵临北京城下。因袁崇焕率边军入援,后金军攻城受阻,不得不收兵后退。后金军趋山海关,遭副总兵维贤等阻击,不能通过。皇太极不敢在内地久留,下令携所掠财物从冷口还师沈阳。这是皇太极第一次进关,明人称之为“己巳虏变”。(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李自成是怎么攻破北京城的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自称大顺王,立年号永昌。二月,率军东渡黄河,进攻太原。随后,兵分南、北两路,按部署进发。李自成率北路主力军沿长城攻杀,在宁武关与明军激战数日,全歼明总兵周遇吉部。三月攻陷大同直抵居庸关,明总兵唐通见各镇守将多降,也以关降。南路农民军以优势兵力攻破固关,之后就一路畅通无阻,沿途守军纷纷望风归附。十七日,两路农民军会合于京郊。崇祯帝以禁卫军分守九门。李自成一面用武力威胁,一面命投降太监入城劝崇祯禅让帝位。崇祯帝故意拖延和谈时间,等待援兵。李自成识破其诡计,下令发起猛攻,农民军于西直门、阜成门和德胜门三处架云梯强行登城。京师三大营归顺农民军。黄昏,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迎降,农民军拥入京城。十九日晨,崇祯帝闻外城已落入农民军手中,万念俱灭,自缢于煤山。农民军占领京师,明亡。(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山海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
1644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与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在山海关一带击败李自成农民军的战役,后在历史上称为“山海关之战”。清太祖皇太极病逝后,其幼子福临继位,年方16岁,由多尔衮辅政,掌握军政大权。多尔衮看到明朝与农民军连年交战,国力衰退,军队疲惫,认为灭亡明朝时机已到。四月初九日亲自率领八旗军约15万人从盛京(今沈阳)誓师出征。十一日,进至辽河,闻李自成农民军攻取北京,明朝被推翻,于是多尔衮决定绕过山海关从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一带南下,与李自成争夺天下。这期间,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拥兵4万驻防宁远(今辽宁兴城),京师告急,明廷令其火速领兵进京护卫。吴三桂立即率军出发,到在丰润(今属河北)时,京师已被农民军占领,崇祯帝自缢,于是返回山海关屯驻观望。李自成见各镇守将皆降,害怕吴三桂会常来威胁,派明降将唐通率8000人携犒银数万两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见大势已去,决定归附农民军。他将山海关交唐通驻守,率军入京拜见李自成,行至永平(今河北卢龙)西沙河驿时,遇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亲吴襄被农军拘禁、拷打,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抢占。吴三桂深感奇耻大辱,下令停止前进。又返回山海关,誓与农民军为敌。唐通未料到吴三桂中途变卦,毫无防备,被杀得人马凋零,仅以数骑逃还。李自成立即派白广恩率军前往攻打山海关,结果大败。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决定亲率大军10万进攻山海关。吴三桂自知寡不敌众,急派人致书清摄政王多尔衮,请兵求援。同时命将士加固关城,又招募壮士,编练士卒,举行阅兵誓师。多尔衮见信后大喜,但又疑虑有诈,于是复书吴三桂同意出兵,条件是要吴降清。吴三桂又致书同意。多尔衮于是下令清军从连山、宁远一线昼夜兼程,逼进山海关。山海关是京师的东大门,兵家必争之地。关城与附近的城堡、墩台、关隘等相互连结,构成一个完整坚固的防御体系。只要有足够的军队驻守,任何强大的敌人很难破关。李自成抵关当日,即向吴三桂发出逼降通牒,又要吴襄阵前劝降,吴三桂断然拒绝。李自成招降失败,立刻部署兵力:以唐通率2万骑兵绕道长城一片石(今辽宁绥中九门口),与关内农民军夹击吴军;自己率领精骑由正面攻关,形成东、北、西三面合攻之势。吴军在农民军不间断地重击下,步步退至城下,农民军突破石河防线,数千人进逼城垣,城上守军发射火炮,农民军死伤甚众,被迫后退。与此同时,进攻北翼城的农民军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发起多次强攻,守军拼死抗击,激战第二日黎明,迫使守军一部分人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能攻下,农民军未能进据罗城。多尔衮又率领清军抵达山海关外15里处,得吴三桂哨骑来报,山海关形势危急,清军进攻到离关城1公里的欢喜岭,多尔衮与诸王逼近威远城观望,不敢贸然出战。吴三桂眼见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军心动摇,清军又按兵不动,急忙亲自冒险出关至清营,拜见多尔衮,表示愿剃发称臣,多尔衮当即率领8万劲旅入关,又令吴军以白布系肩为标志接应。吴三桂下令开城门。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分三路飞奔进关,左翼是英王阿济格率万余骑,从北水门入;右翼是豫王多铎率万余骑,从南水门入。多尔衮率主力3万余从关中门入。农民起义军面对清军的突然袭击,猝不及防,全线溃败。李自成退至永平,清、吴联军跟踪而至,李自成在范家店杀吴襄以泄忿,不久又仓促西撤,多尔衮军队顺利进驻北京,从此,清王朝问鼎中原取代了明王朝的统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