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新闻|新书推荐||人部|国学图库|服务社区|18luck鏂板埄app|国学论坛

 

 
长城研究
燕长城
中山长城
赵长城
万里长城纵横谈


 

万里长城纵横谈

 

  第一编 历史沿革

  第一编历史沿革(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什么是长城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是作为军事斗争的产物和永久性防御工程而出现的。它是由绵延伸展的一道或多道城墙,一重或多重关堡以及沿长城密布的烽燧、道路、各种附属设施,巧妙借助天然险阻而组成的,并以城墙为线,以关隘为支撑点的点线结合、纵深梯次相贯的巨型防御体系。由于它长达千里甚至万里以上,从总体上看,是一条线式既长且大的城防,所以一般称之为长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历史上曾修过多少长城
  长城的修筑延续了两千多年,长城开始修筑的时期,大部分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这时正当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互相兼并的结果,出现楚、秦、燕、齐、韩、赵、魏等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这些国家经常有些冲突发生,它们彼此之间为了互相防御,便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起一道或数道高大的城墙。由于这种城墙在国界上修筑的很长,不只是几公里而是数百公里或上千公里。它与一般城市的围墙也不同,是一条长线形而不是周围封闭的状态。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长城,也有的叫长垣。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和齐国,修筑的时间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到公元前4世纪前后,燕、赵、秦、魏、韩各国相继修筑互防的长城。公元前4世纪前后,我国北部地区的燕、赵、秦等国,和我国境内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匈奴等相邻。那时匈奴正处于奴隶制阶段,奴隶主贵族经常掠扰燕、赵、秦三国的土地,抢夺牲畜和人口,严重妨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所以这三国又在其北方修筑了防止东胡、匈奴南下的长城。后来,秦始皇又在这三国长城的基础上进行连接和修筑,便形成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以后,经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各代,都大规模地修筑或增建长城。其中尤以汉代和明代长城规模最大。明代修筑万里长城,但明王朝最终也从万里长城开始崩溃。这说明一个国家的存亡与安危,不能完全依靠武力和城防,即所谓“在德不在险”。(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说起长城的功能,人们只说是防御工事,这是不全面的。其实它的功能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防御扰掠,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定。这是主要用途。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主要是诸侯国家的互相防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主要是防御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扰掠,以后的许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防御游牧民族统治者的扰掠而修筑的。中国的长城为什么一直延续修筑了两千多年?这主要是我国中原的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扰掠的需要。农业生产需要安定,才能有好的收获,而游牧民族统治者则逐水草而居,游移无定。游牧民族统治者经常来中原掳掠,而中原人想击败他们,又不那么容易:你追他跑,你退他来。所以,秦汉及以后历代中原地区统治者认为,只有修长城加以防范,才是最佳办法。开发屯田,保护屯田和保护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凡是修筑长城的地方,都要组织修筑长城的人和其随从家人,进行农牧业生产,以保证长城沿线的供应,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秦始皇时期在修筑长城的同时,不但在长城的沿线设十二郡,而且移民前往开发。汉武帝时又大量发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发展农牧业生产。同时,长城烽燧也是保护屯田和开发这些地区最好的屏障。开拓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代,经过多次对匈奴贵族奴隶主的征讨战争,开拓了广大的西北边疆,确保河西战略要地的安全,修筑城障、列亭,最远达胪朐山(约在今阴山北麓),这些城障使汉军退可守,进可攻,从而保护了阴山和祁连山内外富饶的垦区和草原。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秦始皇时在修筑长城时,随长城内外,都辟有宽大的直道和驰道,与首都咸阳相通,沿着长城的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无论传递文书,还是商旅往来,都很方便,这对发展中原与边远地区的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汉代又打通西域的交通大道,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使节往来和商旅的通过。长城的烽燧也是沿着这条大道修筑,起到保护中西交通畅通的作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国的防御性壕沟和城墙起源于何时
  筑城,是伴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的。早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私有财产就已出现,这从大量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由于私有财产的差别而导致贫富分化日益悬殊,出现了阶级对立。与此同时,掠夺私有财产的战争,也伴随着阶级的对立而进入人类社会的生活中。恩格斯说:“邻人的财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贪欲,在这些民族那里,获取财富已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他们是野蛮人: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他认为这一时期是军事民主制时期。在我国,这一时期正是古文献中记述的五帝时代。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恩格斯对军事民主制时期的战争,曾有过“纯粹是为了掠夺”的评说,并认为这时战争已经“成为经常的职业了”。有掠夺,当然就有反掠夺。各个部落为了保障本部落的财物、人口不被掠夺,为了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保存自己”,提高部落自身的生存能力,于是城郭沟池等具有防御性的筑城设施便应运而生。关于城池的修筑起源于五帝时期的记载,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并不少见。如《淮南子·原道训》说:“黄帝始立城邑以居”。《史记·五帝本纪》说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礼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说“鲧筑城”。《吴越春秋》更进一步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博物志》则说“禹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又自禹作也”。可见,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即氏族制度日趋瓦解、奴隶制社会即将到来的前夕,壕沟城堡等类型的防御性工程设施,已经产生。(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修筑防御性城池为何在东周时掀起高潮
  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等联合,进攻西周王都,周幽王姬宫涅出逃被杀,申侯等贵族拥立幽王之子姬宜臼为平王,往东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从东周开始至公元前476年的一段时间,也叫春秋。春秋是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因素逐渐增长的急剧动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战争极为频繁的时代。在295年中,仅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曾发生过较大的战争376次,其中还不包括众多的奴隶起义。由于铁的发现和逐渐使用,由于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也随之发展。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劳动力和土地,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和号令其他诸侯,收取贡物,相互争战、兼并弱小,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局面。按孔子的说法,西周前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至东周时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开始时,据《文献通考》说,尚有诸侯国131个,随着兼并争霸战争的加剧,国家急剧减少。《荀子》说齐桓公“并国二十五”。《韩非子》说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荆(楚)庄公“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吕氏春秋》说晋文公“兼国三十九”。《史记》说秦穆公“兼国二十,开国千里”,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加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各国竞相构筑或增修城池。不仅如此,各大国的卿、大夫等,也纷纷在自己的采邑构筑城池。于是掀起了大规模构筑、增筑城池的高潮。西周王室有关筑城规模的规定,当然也就被突破,各国都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可能,来修建自己的国都。春秋时期的都邑城址,现存颇多,各大国的都城,差不多都有遗迹可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春秋时期各国都城规模如何
  山东曲阜鲁国都城位于洙水、沂水两河之间,城东南为丘陵山岳,西北和西南一片辽阔的原野。城的平面近似椭圆形。始建于西周时期,至今尚有残墙存在于地表之上。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墙厚5-7米。城西、北两面,利用距城墙约20-30米的洙水为城壕,河宽30米,深4—5米;东、西两面挖有城壕,宽30米左右,通向洙水及沂水。全城共11座城门,除南面两门外,其他三面各有城门3座。山东临淄齐国都城位于临淄城西部和北部,东临淄水,西依系水(今泥河),南有牛山、稷山,东、北两面是辽阔的原野。始建于西周。城为大小两城组成,小城在大城西南方。城墙残迹尚存。城的四周很不规整,有的呈直线,有的沿河岸构筑,蜿蜒曲折。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大城周长14公里,小城周长7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城墙厚度一般为20余米,城根部最厚处达67米。全城有24个拐角,拐角处墙加厚,城上有防守设施遗迹。《齐乘》引《齐记补》说,该城有城门13座,现仅探明11座。小城南面2门,其他三面各1门;大城南、北各2门,东西各1门。城门道两侧,有垒砌的石墙,城墙上还建有排水口。城东、西两面,利用洙水、系水为城壕,南、北两面挖有城壕。城壕及洙水、系水,均宽约3
0米。凡正对城门处的城壕,往往显著变窄,以便架桥,尚有夯土与石块修建的墩可寻。小城为奴隶主贵族统治集团居住的宫殿、官署区;大城为平民及奴隶的居住区。郑国都城,位于河南新郑双洎河、黄水之间,始建于春秋时期,城的平面很不规则,东西长5公里,南北最宽处4.5公里。中间又有南北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两半。两城性质,与齐都相似:西城稍小,略作长方形,为宫殿、官署区;东城呈曲尺状,面积比西城大一倍,为手工业作坊及居民区。全城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存城墙残高尚有15-18米,墙基厚40米。楚~国都郢城,位于湖北江陵北,也叫纪南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该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3.5公里,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尚好,有的高出地面7米,顶部宽12-14米。城外有护城河环绕,目前已发现有5座城门、2座水门。城门每门3个门道,门道一侧有门卫房遗址。水门用四排木柱构筑而成,亦为每门3个水道。春秋末期所建都城,规模更大,如吴国都城,吴王阖闾时由伍员建造。不仅筑一大城,而且还筑一纯军事据点性质的小城,以拱卫已发展为城市的国都。吴国都城的规模,不计小城和郭,也比洛邑东周王城的规模大三四倍,甚至比周王朝规定的王城“方九里”也大得多。(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最早的长城出现于何时
  这个问题在历史学界和长城研究领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齐国长城修筑最早;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的楚国长城修筑最早。关于齐长城的最早记载,见于《管子·轻重篇》。文中仅有一句话:“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根据齐桓公在位时间和管子生平,推断齐桓公所筑长城当建于公元前685年至前645年之间。楚国有长城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书中记载楚成王十六年齐桓公率诸侯国伐楚,楚使屈完对齐桓公说:“楚国方城(即长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楚成王十六年,即公元前656年。由此可知至少在公元前656年楚国就已经修筑了长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楚长城分布在什么地方
  楚长城的方位、起迄及经过地点,《水经注·氵无水》记载较详。它说:“叶东西界有故城,始县(今河南鲁山东南)东,至瀙水(今河南泌阳北),达比阳(河南泌阳)界,南北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郦县(河南内乡东北)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大致是西由今河南邓县开始,沿湍河东岸向北至南召西北翼望山,然后折转向东,沿伏牛山经鲁山南至叶县境,再转而向南,经方城东至泌阳境,总长约500公里。楚长城分为三段,其结构有两种类型:南北走向的西段和东段,与齐长城相同,以土、石为主,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就地取材。有土之处,夯土筑墙,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沿伏牛山脉东西走向的中段,则依山据险,利用峭壁悬崖、深谷大堑等自然障碍,稍加人工修理,再补以木栅塞堡等,构筑防线。(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齐长城起迄点位于什么地方
  春秋时的齐国自齐桓公至齐宣王,已完成了西起山东平阴(今长清县)的防门东至胶南小珠山(今青岛市黄岛区)入海1200余里的齐长城工程的修筑,历经19个国君,历时300余年,工程之浩大,构筑之艰难,在我国早期筑城史上所仅见,它开创了中华民族“因势造城,御敌保国”的大型军事工程的先例。齐长城在我国古老的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齐长城的起点,史书有如下记载:《左传》:“晋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预)注:“平阴在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门,于门外作堑,横行广一里”;《后汉志》:“卢县有光里,今有广里铺,盖后人以名地”;《水经注》亦载:“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竹书纪年》:“齐筑防以为长城”;《战国策》:“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有长城钜防,足以为塞”。清济,即古济水,它是《周礼·职方》所载“华夏四渎”之一,今为黄河所夺。当时齐国的西部及西北部,有济水和浊水双重水防。齐长城的钜防直接济水河畔,因河滨缺乏石块,则用土夯筑为城防,现在城基清楚,这就是各史书上记载的钜防,防门则是钜防的关门之一,因此“钜防”就是齐长城的西端起点。关于齐长城的终点,从历史记载上看,主要有琅邪、大珠山、小珠山三说。琅邪说,主要是指其广义而言的,战国时的越国“勾践灭吴,徙都琅邪”、秦汉时琅邪为郡治,当时的大珠、小珠二山归琅邪郡所辖。从长城入海的实际位置上看,应是胶南市小珠山东北的于家河村东入黄海,齐长城小珠山入海处,在清朝为胶州的胶县所辖,《道光胶州志》记载较详:“胶县城南有长城,因山为之,培高堑下,各有门阙邸阁……长城东历小珠山阴、鹁鸽山至徐山之北于家河庄东入海。”现在小珠山西的六汪镇,仍有一段底宽6
米,高3米的齐长城遗址,与《道光胶州志》所载和齐长城入海的实际位置是相符的。齐长城西起济水、浊水(今为黄河)的双重水防,水防紧接着城防,城防又紧连着横贯海岱之间的自然天险,这样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通过筑城的方式把山川险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它的东端经大小珠山天然的屏障,直入巨浪汹涌的大海。水陆天险加之坚固的人工城防构成了千里齐长城的一大特色。(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战国时秦国最早修的长城为什么叫“堑洛长城”
  公元前五四世纪之交的时候,秦东部黄河、洛河之间的土地屡被魏攻占。为了抵御魏国,公元前408年秦退守洛水西岸,沿河修筑长城,并筑重泉城用来自保。司马迁在《史记》中即有“堑洛,城重泉”的记载。“堑”就是掘的意思,这里所谓的堑洛也就是削掘洛河岸边的山崖以利防守。重泉城故址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南钤铒镇,东距洛河3公里,是屯军的地方。这段长城的修筑方法是筑墙与削掘崖岸相结合,所以史书上称作“堑洛长城”。它是战国时期秦国修筑最早的一段长城。比魏国的河西长城(滨洛长城)早56年。秦堑洛长城的位置走向,史念海先生根据《水经注》有关记载,并结合实地考察,已经找到踪迹。这条秦长城的南端起于陕西华阴县东南华山之下的小张村,逶而向东北,经华阴庙东北,跨过沙渠河而至渭河之滨,渭河以北则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内,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县黄龙山麓。目前,只有渭河以南华阴县小张村至华阴庙东城子之间保存着低矮的夯土墙可以辨认。(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长城出现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何在
  长城与中国地理环境中的文化区系有直接关系。中国自石器时代至商周,形成了南北两大有显著差异的文化区系,即北部蒙古高原大漠的牧业文化区与黄河、长江流域的农业文化区,一个是飘忽不定,一个是农业定居,不但形成了文化上的差异,而且造成了文化发展时序上的不平衡状态。两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矛盾,既有相互的需要,又有相互之间的排斥。正是这种文化和经济上的深层条件,才导致了两大文化区之间必然出现一个在斗争中取得融合和发展的文化带。这个文化带中出现了长达2000多年的历代长城。所以,长城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军事的,但深层原因却是文化和经济的。可以说,长城是中华文化数千年中发展、变化的时空坐标系。对长城的研究绝不能以单纯的军事观点着眼,而必须从中华文化整体时空上把握,不能把历代长城割裂开来研究,而必须对历代长城作总体上的把握。(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燕为什么修易水长城
  燕易水长城,亦称燕南长城。修建时间根据史载推断应在公元前317年之前。燕国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北部,系战国七雄之一,幅员广阔,南接齐赵,北与东胡等游牧民族毗邻。公元前314年,中山国和齐国同时攻燕,燕都蓟(北京)城为齐军攻破,燕昭王在河北易县东南营建新的都城——下都。大约与此同时又在下都之南修建长城,目的是用来防御中山、齐国和赵国的进攻,保卫燕国下都——易水城的。它的走向,西起今河北省易县西南的太行山中,顺着南易水北岸而下,迤逦于今定兴、徐水、安新诸县至雄县东北,折向南穿过文安、任丘两县之间,止于大城县南面的子牙河西岸。至今易水长城的遗址有些地段仍依稀可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辽堑壕是怎么回事
  契丹族于公元10世纪兴起于今西拉木伦河流域,建立辽朝。大约在12世纪第一个10年,辽朝在与其属部生女真完颜部接壤之地营建了一道防御性的深堑。关于这道堑壕,《辽史》无直接的记载,但《金史》有确凿的记述。辽代堑壕的走向大略是:自今吉林省舒兰县境起,趋北跨榆树、扶余诸县,逾松花江,历经黑龙江省肇源、肇州两县,止于安达县境。舒兰县境的辽代堑壕,已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其遗迹。辽堑壕遗址在舒兰县西部的溪河乡长12公里许,呈西北往东南走向。西北自双印通古城东北角起,跨过吉(林)哈(尔滨)公路,趋向东南经双印通村南面的上敖花东山头,沿着山顶或山肩穿过孔屯与二道村之间,一直延伸到溪河乡与二道乡的交界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说长城是特定时空的产物
  城堡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但中国古代把高峻的墙壁扩展至边陲确为世界历史所罕见。这种广筑边墙的作法肇始于春秋战国之际。春秋战国长城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划分割据的诸侯之间的势力范围,同时兼备军事防御及召集部队进行军事反攻的作用。自秦汉起直到明朝,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掠扰。从实际情况看,古长城沿线大体上与农牧区自然分界线相吻合。北方广阔草原适宜大规模游牧,农牧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这种地理环境既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容易产生摩擦。自从因发明辔具而有可能组建富于高度机动性的骑兵队伍之后,游牧民族便如猛虎添翼,在相当长的历史年代对农耕民族保持巨大军事压力。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原王朝无力也无需耗费巨大国力去控制北部辽阔的荒漠与草原,而又不得不随时提防时刻觊觎邻人财富的游牧部落南下劫掠。事实上几乎历代中原王朝都面临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学术界的研究表明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又都与历史上四个寒冷时期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关,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在寒冷期被推到了黄河以南。可以说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战关系始终是中国古代影响、制约双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城便是这种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民族冲突的产物,是中原王朝为填补天然障碍不足而建立起的防御体系。自宋代后国家版图退至长城以南,元清两朝俱为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元疆域横跨欧亚,清奉行依重蒙古贵族的联姻政策,都不再有大规模筑城之举。除此之外,各代基本沿袭了西汉时期的边防格局,直至明朝,更是不断增修、加固长城,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长城的具体形制、方位走向大体依据生态环境、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民族关系、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而定。如明长城比起秦汉长城就已大规模南移。显然,长城乃是宏观上巩固边防、抗御北方游牧民族劫掠、拱卫中原的战略防线,并非就是位列最前沿的边境线,更非国界线。构筑长城也并不是什么人突发奇想的结果,想像力要受时空条件的制约。既然无法彻底清除飘忽无定的对手,又时刻要防备突如其来的偷袭,广筑边墙在中国古代大多数历史时期便不失为一种实际有效的对策,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历史依据。(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指挥修筑第一条万里长城的将军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他写道:“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二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由此可知,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蒙恬,是负责第一条万里长城建筑施工的人。蒙恬是将门之后,其祖父蒙骜从齐国投奔秦昭王后,在进攻韩、赵、魏国的战争中,屡建战功,官至上卿。其父蒙武也是秦朝大将,秦灭楚之战就是蒙武协助大将王翦所指挥的。蒙恬自幼聪颖,学习狱法,曾做狱官,公元前221年世袭秦将。就在这一年率军攻齐,大破齐军。蒙恬是文武全才,据传,今天使用的毛笔即为蒙恬所发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赵高串通丞相李斯,立始皇十八子胡亥为二世皇帝。此时长子扶苏正以监军身份驻在蒙恬军中,扶苏与蒙恬关系极为密切。赵高为消除后患,篡改诏书,派使者送往上郡(今陕西榆林县东南),赐扶苏、蒙恬死。扶苏接书受剑,哭入内舍,即欲自刎。蒙恬怀疑有诈,谏劝扶苏说:“主上在外,未立太子,今臣北率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这天下重任,如不得主上信任,怎肯相授,今只凭一使者到此,安知不有诈谋,故不应自杀,待派人驰赴行在请命,如果属实,再死不迟。”扶苏不听劝阻,挥剑自刎,蒙恬却不肯即死,交出兵权,被关压在阳周(
今陕西子长县西北)狱中。二世胡亥得知扶苏已死,便欲宽释蒙恬,但赵高深为忌妒,不断捏造罪名诋毁蒙恬,二世遂遣使阳周处决了蒙恬。蒙恬是秦朝名将,祖孙三代皆在秦的统一战争和巩固边陲的军事斗争中,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最后却惨死在阴谋的陷害之中。古人悼诵蒙恬的诗写道:“春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战国时期最后修的长城是哪一道
  古时燕赵以北有许多少数民族分布。春秋时,燕以东有孤竹(今河北卢龙县境)、令支(今河北迁安县西)和山戎国无终(今天津蓟县),在东北地区则有肃慎。到战国时,北方民族有肃慎、东胡、楼烦、匈奴等,这些民族多以畜牧为业,精于骑射,燕赵等国常受其骚扰。为了求得暂时安定,燕国把有名的将军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胡人对秦开很是信任。由于秦开熟悉东胡内情,归燕后便发军大破东胡,把东胡赶出千里以外,燕国因此扩地至辽东。其后,燕陆续设置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渔阳(治所在今北京密云县西南)、右北平(治所在今河北平泉县境)、辽东(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辽西(治所在今辽宁义县西)五郡,又修建北长城,用以防备东胡再度骚扰。其修建年代当在公元前254年左右,这段长城就是战国时期最后修的一道长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少数民族中最先修长城的是哪个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河北中部有一支少数民族鲜虞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一个强悍的诸侯小国,名为中山。其国土虽然不大,但是势力颇强,据从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的器物看,中山国当时的冶金技术和工艺水平是十分惊人的。中山国为防御西南强邻赵的袭击,曾在公元前369年修筑了一条长城。其遗址一直未能确认,据文献记载推断其位置大致在今河北、山西交界地带。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唐县境内的唐河东岸发现了一道石砌中山长城遗迹,此后又陆续在曲阳、顺平、涞源发现了相近的长城遗迹。这是中国少数民族所修建的最早的一道长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第一道万里长城产生于何时
  秦始皇并灭六国统一中原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即瞩目于北方。经过对匈奴的几次战争特别是公元前215年和前214年两次战争的胜利,使匈奴头曼单于不得不放弃黄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即“河南地”和河套地区及其政治中心头曼城(今内蒙古五原县),向北退却700余里。直到公元前209年,冒顿杀死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单于庭设立在漠北),势力又强大起来,统一了各部,占有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秦始皇在匈奴向北退却后,为防御匈奴以及东胡奴隶主贵族南下骚扰中原,就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进行重新修缮和增筑,使其联接一起。同时,在匈奴退出的地方设置九原郡(治所在今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并因河为塞,筑县城44座(在今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由九原郡管辖。又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把内地人口于公元前214年和前212年先后两次迁移到河套地区垦殖土地。第一次是小规模的“徙谪”(充军流放),《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徙谪,实之初县”的记载,即指此;第二次是“迁北河、榆中三万家”。还使蒙恬率兵20万长期驻守,坐镇上郡。这些措施,确实收到了防御效果,使10多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关于秦始皇万里长城是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葺联接而成的说法。是指秦始皇长城与三国长城的走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中有些地段利用了三国的古长城;而未利用部分(
多在新筑长城之南),又加以缮治,成了第二道防线。所以说秦始皇万里长城是以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为基础而修筑的。但秦始皇时期修筑的万里长城工程规模之巨大,动用劳力之多,又远非三国旧长城可比。据统计除去修缮三国长城,仅新建增筑部分就相当于原来三国长城总长度的一半以上;动用了约50万的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全国男劳力的十分之一。从公元前214年开始直至前210年秦二世赐蒙恬死,历时5年(一说从前217年始,用了9年时间)才完成这一西起陇西郡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古代的伟大建筑工程。虽说在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者投入较大的力量修筑长城,多亦还过二三千里,只有秦始皇所筑逾万里之上,所以说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道万里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造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
  大体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自内蒙古化德县境,往东经过河北康保县南、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县南,河北丰宁、围场县北,内蒙古赤峰市北境及奈曼旗、库伦旗南镜,至辽宁阜新市北,这段长城或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或新筑。辽河以东,据文献记载,秦始皇长城一直延伸到朝鲜境内平壤大同江北岸。建筑方法,因这段长城所经过地带的自然条件差别较大,采取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累石为城、树榆为塞的不同方法。中段:由内蒙古兴和县,经黄旗海北岸,绕过集宁市北境,顺大青山而西,经察右中旗,武川县南的南乌不浪,固阳县北部的大庙、银号、西斗铺,然后北依阴山,南障黄河后套,经五原,杭锦后旗北境,西抵乌兰布和沙漠北缘,这是秦统一以后,蒙恬北逐匈奴,辟地数千里,利用战国时期赵长城的基础,加以重新修缮而成的。阴山至贺兰山之间的广阔缺口当是秦统一以后新筑的。其长城的建筑由于基本上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是用石块垒砌,在乌拉特中旗南部发现用石块垒砌的墙面有多次修缮的痕迹,基宽3.9米,高约3.9米至4米。沿长城内外,在连绵的山巅上,还用石块垒成供传递军情用的烽燧,山谷间的通道则构筑了一些关隘城堡设施,沿黄河岸还夯筑了一系列障塞,使秦统一以后的长城中段形成纵深防御体系。西段:这条长城的干线应起自甘肃岷县,循东北方向,经临洮、渭源、宁夏固原,又入甘肃环县、陕西吴旗、靖边北达内蒙准格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蜿蜒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一段保存较好,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至今犹隐约可见。城墙系夯土筑造,夯层清晰可辨,夯窝紧密。(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最早连接城池的“周道”是怎么产生的
  西周王朝幅员辽阔,屏藩王室的军事据点分散于全国各地。西周王朝为了能密切与诸侯的联系,确保王都与各诸侯国都之间的交通畅通,以便于机动军队、传递军情,以王都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构筑了许多条以军用为主的国家一级的道路,称为“周道”,或称“周行”。西南至巴蜀(四川),北至秦、晋(陕西、山西),东北至燕、齐(河北、山东),东南至淮夷(安徽、江苏),南至申、荆(湖北),都有“周道”可通。“周道”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路面平、路身直。《诗·小雅·大东》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它像磨刀石一样平坦和牢固,像箭秆一样挺直;《诗·小雅·小弁》和《左传》襄公五年所引逸诗,也都赞扬说:“踧踧(平)周道”,“周道挺挺(直)”。二是路幅较宽,四马战车可以通行无阻。《诗·小雅·四牡》说:“四牡騑騑(速驰不停),周道倭迟(遥远之貌)”;《诗·小雅·何草不黄》还记有辎重车行驶于周道的情况,说“有栈之车,行彼周道”。三是周道两侧植有树木。《国语·周语》说:“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诗·大雅·绵》说:“柞、棫拨矣(柞棫树生叶时),行道兑(通行) 矣”,可见周道两侧是种有树木的。道旁植树,不仅可起遮阴、标识作用,而且也起遮蔽、障碍作用。商代后期,战车已成为军中主要兵种,至周代,车战已成为主要作战方式,所以植树设障,就列为国家的重要防御设施之一,它和壕沟、土墙相互配合,成为战车难以逾越的障碍。(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今天地图上标注的长城建于何时
  今天在中国地图上所能看到的长城图符,是距我们年代最近的明代长城。明朝灭掉元朝以后,蒙古统治者退回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势力,不断南下骚扰掠夺企图卷土重来。同时在东北又有女真的兴起。所以在明王朝统治的270余年间,基本上从未停止过修筑长城和经营长城防御体系,前后达50余次之多,它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横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等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7300公里,建造规模之大,功能之完善,是继秦皇汉武之后,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其工程技术也远远超过了历代所筑长城,可以说达到了长城修筑史上的最高峰。(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夏王朝时防御性城墙有何发展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夏王朝建立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原来扈从队的基础上,大力扩充常备性质的王室卫队,充分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制造兵器,同时也在军事重地,构筑防御工事。由于当时已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增建的工事设施并不多,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变化,这些工事遗址多已湮没,因而目前发现的很少。1959年开始在河南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东西达2.5公里、南北达1.5公里的城市遗址。据多数专家论证,这里是夏王朝后期的国都。城市周围,没有城墙,但在城市遗址中间,发现了一座修建有土围墙的宫城,该土围墙建立在一个大型夯土台基之上。台基高约3米,边缘部分为缓坡状,宫墙就筑在缓坡内边缘部位,墙内全是宫殿建筑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围墙呈方形,只有南墙有门,门内两侧建有东西塾(耳房),系门卫所居。宫墙的墙基槽是在台基夯土上重新挖掘的,槽底铺有未经加工的红砂石和青石,础石中部立有木柱,作为墙骨,然后在木柱四周积土夯筑。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厚度不大的情况下,相对提高墙的高度。从军事作用上看,高墙能起到遮蔽、隐蔽及障碍作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商王朝时防御性城墙有何发展
  1983年,在河南偃师城西之尸乡沟一带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所商初大型古城遗址,该城建于洛水北岸稍稍隆起的高地上,整体略呈方形。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度,北部1215米,南端仅740米,总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城周围筑有夯土城墙,墙厚一般在16米至28米之间,并不相等。东、西两面,各有城门三座,北面有城门一座,城内南部中央,有方形小城一座,四周土墙夯筑而成,厚2米左右,各边长均约200米。城中央有一条横贯全城、与洛水略成平行的河沟遗址,宽为30—60米,当地称为尸乡沟。筑城作业采取先掘基础槽,然后逐层填土夯实的方法。槽口宽18.3米,槽底宽17.7米,深0.6—0.9米。主城墙每夯高0.3米,就向中心收缩0.3—0.6米,现存城墙残高1.8米处宽16.4米。城墙根部内外两侧,均有高约1米左右的夯土护城坡。1956年在河南郑州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商代古城遗址,城为方形,城墙周长6960米,四面有大小不同的缺口11个,有的可能是城门。城墙四周挖有深、宽各约5—6米的外壕一条。城墙根部总厚约21米,现残存高度5米处厚约10米,估计原高可能在10米左右。筑城作业方法,与偃师商城相似,也是由主城墙和护城坡两部分组成。主城墙根部厚约1 0.6米左右,两侧护城坡根部厚度,各在5米以上,向上倾斜角约为23度左右。但这时的筑城技术,已有明显提高:第一,主城墙已由板筑法筑成,两侧与护城坡接缝处,已近似垂直,壁面至今仍留有长约3米、宽约0.3米左右木板的痕迹。第二,护城坡为倾斜夯筑而成,考虑到迟滞攻者攀登,在夯完后,由顶部向下进行铲削,并在表面铺设一层料姜石碎块,以防雨水冲刷。第三,主城墙各夯层之间,采用笋卯式结合法,夯窝较深,两夯层夯窝嵌接,紧密坚实,可增强主城牢固性。第四,使用的夯具,已由4根木棍绑在一起,发展为由成捆圆木紧密固定而成。就构筑城墙所需工程量来看,挖土约170万立方米,夯土约87万立方米。假如每天投入1万名劳动力进行作业,3000名挖土,3000名运土,3500名夯打,500名做勤杂工作,以当时的最高作业率计算,需8年才能完成。如果不是最高统治者所在之地,没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是很难筑成如此规模宏大的城池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秦昭王长城筑于何时
  秦国北部与义渠毗邻。义渠是我国古代西戎族的一支(分布于今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建有政权,春秋时实力相当强大,经常与秦作战。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秦惠文王更元初年,张仪“为秦相,取陕,筑上郡塞”。这说明此时秦已开始在北部边境修建防御工事。又据《史记·匈奴传》记载:“秦昭王三十七年,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可见,这时秦又在新占领区的边境修建防御工程,与此前在上郡所筑工程联结起来,即后世所称秦长城。为示其与秦统一后所修长城之区别,一般称之为秦昭王长城。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临洮北15公里、洮河东岸高地南坪望儿嘴,东南至渭源境经关山南下,至白厓山转东,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西吉、隆德、固原、合水、环县,到陕西吴旗、靖边、榆林,于神木县北窟野河侧旁,到达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的十二连城,隔黄河与托克托县遥遥相对。另外在吴旗以东,还修有分支,经绥德至米脂、榆林间的鱼河堡附近,即上郡治所肤施为止。(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魏国筑有几道长城
  先后共筑有三道,即河西长城、河南长城及崤山长城。魏河西长城,南起于陕西华阴县西南、华山南麓之朝元洞,濒长涧河西岸北抵渭河,过渭河后,再北越洛河,然后循洛河东岸西行,至大荔县许原北之长城村。这一段长城,1980年曾进行过实地勘察,遗迹至今犹存,位置可以肯定。但由长城村向北经由之地,曾有过不少说法,都有一定的文献根据,未能统一。最近根据实地勘察情况,认定北段是由长城村经澄城东略向西北,然后转趋东北,延伸至合阳、韩城境内,抵达黄河西岸。这里正是《史记·秦本纪》所说“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的魏国上郡地区。魏河南长城,据《郡国志》及《水经注》记载,大致北起位于当时黄河南岸的卷(河南原阳县旧原武西北),向东至阳武(原阳东南),再转向西南,经管(河南郑州)东,至密(河南密县)的北境止。魏崤山长城,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在硖石(河南三门峡市东南)“县北二十二里。魏惠王十九年(公元前351年)所筑。东南起崤山(东段),西北至黄河三十七里”。1956年黄河水库考古队在陕县东原刘家渠村,曾发掘了一批唐墓,出土两块墓志碑,指明当地为长城北原。从唐前各代的政治形势及领域分析,该地长城应属于战国魏之长城,正与《元和郡县志》所记吻合。且此地正是魏与韩的争夺地区,并曾与秦交界,在这里修筑一段防御工程,是符合魏国当时的情势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赵南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公元前334年,魏齐联合,双方国君在徐州相会,互尊为王。赵国对此深为不满,于次年派军攻魏,包围了魏北部军事重镇(河南内黄西),但久攻不下,被迫撤军。为防御魏军或齐军进攻,赵在南部边境、漳水与滏水之间修筑了一道长城。《史记·赵世家》记此事为: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后来赵武灵王嗣位之后,曾追述此事说:“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这段长城的具体位置和走向,大致西起于今河北武安西南,沿漳河北岸东南方向,至磁县西南,转向东北,仍沿漳河至肥乡南止。今临漳、磁县一带,尚有遗迹可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赵北长城建于何时
  赵武灵王嗣位后,锐意改革,奋发图强,“变俗胡服,习骑射”,组建了独立的骑兵部队,国势渐强。公元前306年,“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据文献记载及实地勘察,这道长城大致东起今内蒙古自治区之兴和,经卓资北,沿大青山南麓,经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包头,至乌拉特前旗东。在这道长城西段之北,由固阳东经固阳北沿乌加河北岸至临河北石兰计山口(即古高阙),还筑有一道长城。由兴和至乌拉特旗一段长城,基本上已经实地勘察所证实。全段长城大都依山修建。卓资地段,主要利用斗金山险要地形构筑。从呼和浩特北坝子口向西,山势较高,长城筑于山南侧较宽的缓坡中间或山脚下。包头地段则多在丘陵山地中。全线仅呼和乌素附近山区一段的长城墙体为石砌,其余全系夯土筑成。夯土城墙底部一般宽3—4米,残高大多2米左右,个别地段较高。部分地段也有以石块砌墙基,然后再在石基上积土夯筑的。(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秦通往长城的“直道”行径路线是怎样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疆域扩大了,权力集中了,为了有效地保卫边防和统治地方,在一旦发生战争时,王朝中央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必要的兵力、机动至需要的方向,迅速及时地作出恰当的反应,就必须建立良好的道路及通信网络。除了修建了长城防线以外,还动用大量劳力,兴建了工程量不亚于长城的另一军事工程——“驰道”、“直道”等以军用为主的“道路”。其中与长城防线有密切联系的为“直道”,是秦汉王朝北部边陲防御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975年,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为撰写《陕西军事地理》,曾进行过一次实地勘察,认定直道的路线为:由咸阳北的今淳化县境秦林光宫(甘泉山)遗址,沿子午岭主脉北行,经旬邑县石门关至黄陵县西兴隆关(沮源关)后,沿子午岭主脉西侧经甘肃华池县东至陕西定边县东南,再由此东北行进入鄂尔多斯草原,过乌审旗北,经东胜县西南,在昭君墓附近渡黄河,到达包头市西南的秦九原郡治所(三顶帐房古城)。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秦直道路线的具体记述。但后来画家靳之林沿秦直道作画后,提出了不同的路线。认为直道到黄陵县西兴隆关处后,不是沿子午岭主脉西侧北上,而是沿子午岭主脉东侧,经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榆林境再至包头市西。1
984年8月间的《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对此作了报道,并予以肯定。1986年,陕西交通史志编写委员会,组织了有关地区(市)、县的编史人员,又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勘察,认为子午岭东侧的古道遗迹为秦直道遗址。该路至榆林西境后进入鄂尔多斯草原,再与子午岭西侧道路合一,经昭君墓东侧至包头市西。(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修长城的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导致秦王朝覆灭,刘邦、项羽之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重新统一中国而告结束。在这一时期,我国北部的匈奴族,在冒顿单于领导下,以武力统一了我国北部蒙古高原,建立起一个东尽辽河、西逾葱岭、南临阴山、北抵贝加尔湖、有“控弦之士三十万”的强大奴隶制军事政权。公元前201年,冒顿率军南进,攻略马邑(山西朔县),“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山西太原)下”,深入长城之内三四百公里。刘邦亲率32万大军北上迎击,因初战小胜轻敌,于次年初被包围于白登(山西大同东北15公里),几乎被俘,后以重礼行贿,才得以出围返回。汉王朝统治集团,重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遂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实施战略防御。对内部则采取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的措施,整军经武,积蓄力量。经过文景两代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社会经济已有了大的发展。不仅“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且“众庶街巷有马,而阡陌之间成群”,有了进行战争和组建骑兵大兵团的物质条件。汉武帝于是转变战略,开始实施反击。公元前127年,匈奴进攻上谷、渔阳,汉武帝为争取主动,采取了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方针,派卫青等率主力部队由云中( 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出发,沿黄河河套北岸西进,至高阙后折而南下,大破匈奴军,尽复河南地。于是“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这次主要是修缮秦沿黄河长城及高阙一线长城,其目的不是满足于既得胜利,据秦长城实施防御,而是为进一步夺取阴山山脉作必要准备。阴山山脉地区,“东西千余里,草木繁盛,多禽兽”,匈奴军“依阻其中,作弓矢,来出为寇”。不夺取该山,仍难真正解决边境的安定问题。为了彻底击败匈奴,汉武帝一方面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联合月氏、大夏和乌孙等政权,并“西置酒泉郡以隔绝胡(匈奴)与羌通之路”,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等,率10万以上的骑兵大兵团,连续发动四次大的战役,远出长城之外两千余里,大破匈奴军,终于迫其“远遁,而幕(漠)南无王庭”。至此,作为匈奴南进的主要战略基地的阴山山脉,完全被汉王朝所控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为巩固已经取得的战果,汉武帝又下达了在阴山以北修筑长城的命令。(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汉长城有多长
  汉朝除了把秦始皇万里长城加以修缮利用外,还新构筑了东起甘肃兰州黄河北岸,西达新疆库尔勒附近的河西长城;东起内蒙古化德县,西止于甘肃金塔县的漠南长城。汉朝新城与秦代旧城联为一体,在东西两端之间,经行于今朝鲜北部和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新疆6个省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分布地域最广、跨度最大的总长度达1万公里的汉代长城。(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秦汉长城在边防中有哪些主要作用
  我国中原地区人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北方地区多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马匹代步,行动迅速。秦汉王朝时,为了减少主要来自北方匈奴的外部威胁,有效地保卫边境,使中原地区免遭匈奴的抢掠破坏,以便使人民在较为安定的环境中,正常地从事生产和生活,动员大量人力、物力,建筑了工程浩大的万里长城。在早期冷兵器作战的时代,这种深沟高墙的长城和连绵不断的亭障烽堡等防御工程,确实起到了抑制匈奴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相对提高秦汉军战斗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保卫长城之内的人民不受攻扰的目的。仅就军事角度而言,长城在秦汉北部边防中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可以利用它的城墙、沟壕、亭障烽堡等工程设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预有准备、以逸待劳等有利因素,在被动的形势下,获得作战的主动权,以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战争目的。具体来说,其作用主要有三条。它可以起到阻止、抗击较少敌人内侵的作用。假如没有或不防守这条长城,则不论多少匈奴骑兵,甚至几百人、几千人,都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毫无阻挡地渗入边陲之内,对城市及居民地实施突然袭击,劫掠人畜财物。而当边防驻屯军人得知情况,前来救援时,匈奴骑兵却早已满载而归。如西汉初期,国力尚微,匈奴“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占领了秦始皇长城的大部地段。而汉军主力分守飞狐口( 河北蔚县南)、句注山(山西代县西山)、北地郡(甘肃庆阳西北)一线,战略预备队又集结于国都长安以北、以东的细柳、霸上,据守渭水、霸水,以致匈奴趁虚而入,“往往入盗汉边,不可胜数”,处于“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陇西三困于匈奴”的局面,使汉王朝完全陷于被动地位。但从有了长城防御工程,并以一定兵力防守之后,则少量匈奴骑兵,既无力迅速攻下长城沿线那些能相互驰援的各支撑点或要点,又无法潜越这条深沟高墙、严密设防的长城防御工程,只得碰壁回军。如不迅速退走,不仅将因野无所掠,军食发生困难,而且还有遭到守军在长城掩护下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攻击、而被歼灭于长城脚下的可能。当匈奴骑兵大兵团来攻时,它可以起到消耗、迟滞敌人,争取时间,保障纵深主力集中、展开的作用,从而粉碎敌军速战速决的企图。假如没有长城,匈奴骑兵大兵团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长驱直进,深入腹地。不仅直接威胁国家的安全,而且将使很大地域内的人民遭受严重的灾难和破坏。又由于骑兵机动性强,匈奴军往往进行大规模流动劫掠、袭扰,汉王朝难以集中兵力捕捉、歼灭匈奴军。公元前1 66年时,“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均在宁夏固原东南),杀北地都尉卬,掠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甘肃镇原东)。使骑兵入烧回中宫(甘肃泾川境内),候骑至雍甘泉(陕西淳化北)”,进迫长安大门。“单于留塞内月余”,俟汉军完成集中、部署时,匈奴已回师,汉军“不能有所杀”。有了长城及防守部队,汉军进可攻,退可守,基本居于主动地位。当匈奴先遣部队接近长城防线时,汉军通过烽燧报警,各级边防指挥部及中央统帅部,即可掌握初步敌情,开始进行准备;当面的戍守部队,也当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当匈奴主力攻打长城各据点时,有关指挥部可以立即使用机动部队支援位于敌人主要进攻地段上的要点,同时可以通知辖区各郡县列城,进行坚壁清野,加强城池戒备。中央统帅部也可以较为从容地部署二线堵击部队和向敌主攻方向机动集中主力,形成优势,与之决战。或将其击退,或将其歼灭于长城内外附近地区。当汉军企图实施出击时,它可以起到进攻出发阵地及后方基地的作用。假如没有长城及其戍守部队,则匈奴间谍及侦察人员,可任意潜入内地搜集情报。汉王朝集中兵力和向边陲地区机动时,匈奴贵族统治者,可以迅速及时地得到情报,改变战略或转移。在战与不战或如何作战等方面,匈奴军完全处于主动地位。汉军则因难于隐蔽行动企图而相对处于被动。有了长城及其戍守部队,匈奴间谍及侦察人员,通过关卡或潜越长城,都比较困难。汉军不仅可利用长城反侦察,而且可利用长城凭高了望,进行侦察,军队发起进攻时,长城因靠近敌人并便于隐蔽而成为良好的进攻出发阵地。汉军可以在长城及其戍守部队的荫蔽、掩护下,利用“驰道”、“直道”,秘密迅速地集中于主攻方向长城内侧,然后向匈奴发动突然进攻。在军队进入匈奴统治区后,长城各障城,利于屯兵储物,是对进攻部队实施可靠全面后勤保障的重要基地。此外,汉的河西长城,还具有阻隔匈奴与西域各少数民族的联系,防御匈奴入侵,保护被称为“丝绸之路”的中西交通干道的作用。而且随着这一巨大军事工程的建筑,和为充实边防兵源而采取的移民、屯田等措施,长城对发展我国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都起了重要的作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朝对长城有哪些作为
  北魏王朝为防御柔然及契丹诸部的骚扰,先后修建了北、南两道长城。前者始建于423年,西起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加河东岸,东至辽宁台安的辽河西岸;后者建于446年,东起于北京八达岭,西止于偏关黄河东岸。东魏立国时间虽不长,但为了防御北敌,也曾有修筑长城之举。修筑长城有两次:543年修了西起山西五寨,东至原平北的70多公里长城;545年又修补利用北魏南长城,并向东延至河北滦平古北口附近。北齐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和西边西魏、北周的威胁,于552—576年多次修筑长城,终于连缀成两条主线:其一为北方的外边,即由今山西西北芦芽山至河北山海关海岸;其二为内边的重城,西起山西偏关,东至北京昌平居庸关南口。北周又征发民夫增修北齐长城,使之加固,防备北方突厥、契丹的南下。(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魏修筑南北两道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在鲜卑拓跋部发展壮大、向中原地区扩展并建立北魏政权的同时,活动于大漠南北的柔然族,也逐渐强大起来。至402年时,其首领社仑自称“丘豆伐可罕(汗)”,建立了政权,并组织了强大的军队。当时它控制的地域,“其西则焉耆之北,东则朝鲜故地之西”,“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太碛”。经常南进“犯塞”,攻扰北魏统治地区。据《魏书·太宗纪》记载,423年,北魏政权“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河北赤城),西至五原(内蒙古五原),备置戍卫”;《魏书·天象志》也有同一内容的记载,说:“筑长城,……置守卒,以备蠕蠕(柔然)”。由今河北赤城县东方山脉北行,包括滦河发源地区和独石口,转而西行。经张北及内蒙古武川、固原,西到阴山南麓的五原。北魏除了在北部边陲地区修筑长城外,还于446年在国都平城之南修建了一条长城。北魏构筑南长城,显然不是对付柔然诸部,实际上是意在抵御起义民众进犯京畿。起筑南长城之前,今山西省中南部爆发山胡、吐京胡、河东蜀的反抗,今陕北也出现卢胡、稽胡的反抗,今河北省南部则因灾荒而发生民变。一时间形势突变,风起云涌。面对这种危局,北魏王朝急忙营造南长城,预防南方反叛者的攻击。(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魏南长城为什么称为“畿上塞围”
  “畿上塞围”,意为捍卫京畿地区的军防工程。系446年魏世祖拓跋焘部署平城以南的长城之役。“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止于河,广袤皆千里”。“九年二月,罢塞围作。”这列长城施工时间很明确,历时一年九个月。上谷,郡名,故治乃今延庆县城。长城东端应在该县南的军都山八达岭上。河,黄河的简称(专称),指今山西省偏关县西境的河段。长城的走向是:自今延庆南境的八达岭趋向西南,跨越小五台山、蔚县和涞源两县间的黑石岭(飞狐陉),入山西省,过灵丘县境的沙河源头(天门关),转西循恒山过今浑源、应县之地,代县的雁门关(句注陉),转趋西北过宁武县阳方口(楼烦关)、神池、朔县诸地,沿偏关河而西止于黄河东岸。其平面布局略呈向南凸起的弧形,围护着北魏京都的东、南、西三面,称作塞围,倒亦恰当。(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齐先后修过几次长城
  据《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552年由黄栌岭(山西汾阳西北)向南,修至东魏长城西端附近的社干戍,共约200余公里。次年又“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并派高睿“领山东兵数万督修”。当年完成了“自幽州北夏口(北京南口)至恒州(山西原平西)”一段,与东魏长城东端相接。至556年,北齐北部长城基本完工。西“自西河总秦戍(山西永和附近黄河岸边)”,“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这条长城的走向和位置,其东段非常接近于后来的明长城。557年,北齐又“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又据《资治通鉴》记载,563年,“齐诏司空斛律步督坐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勋掌城位于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王屋山麓,轵关,亦在济源市北境,为太行八陉之第一陉,地当由晋南穿中条、太行山出入河北、河南之要冲,北城、戍之设乃北齐为防御北周东犯而建。其后又于564年又对557年所筑库洛拔——坞纥戍长城和556年所筑夏口以东至海长城进行了连缀、修补。(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隋朝修过几次长城
  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400年间封建割据的局面,为了防御突厥、契丹、吐谷浑等的骚扰,隋文帝、隋炀帝于581年至608年的27年里7次征发大批劳力修筑长城。第一次是581年发稽胡修长城,二旬而罢。第二次是585年调丁夫3万于朔方耿武筑长城。第三次是586年调发丁夫11万筑长城。第四次是587年调发丁夫10万余筑长城。之后两次所修长城只是新建一些城堡,或是对以前长城的增修加固。第五次是604年征发200余万人营造洛阳都城,又调国丁10余万人掘修一道1000多公里的长堑,意在保卫洛阳。第六次是607年调发役夫百万筑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第七次是608年调发役夫25万筑长城,自榆林谷而东。其大致走向:东起今辽宁绥中县南境,经河北迁西县喜峰口、滦平县古北口,抵内蒙古兴和县后,分作南北两支。南线长城经准格尔旗十二连城,止于宁夏灵武北境黄河岸;北线长城循阴山西去,历武川县什尔登口、五原县东北,西达乌后旗南面狼山。南北线长城全长约4000公里。隋代对长城修筑的次数虽然很多,有时征发劳力也很大,但大多数是利用前代长城旧址加以修缮,并没有多少新修、扩建工程。(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长城修筑大体分为几个阶段
  明长城修筑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明前期(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明朝开国之初,国力强盛,1372年,出兵15万分三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卫。1387年,大将军冯胜、蓝玉统治东北,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1410—1424年的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明中叶(1448—1566)长城的大规模兴筑。“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成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完成明长城九镇防御体系的全部工程建设。明后期(1567—1620)长城的重建改线。隆庆、万历年间,蒙古俺部与明王朝议和互相贸易,北方边境缓和,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重修辽东边墙,一直从三岔河修建到辽阳,三岔河在辽宁海城市西北3 0公里,当时的辽河、浑河合流于此。工程主要是建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万历末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用砖石结构建成,加强了防御,局部地段改线重建。(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明代长城又叫做边墙
  将长城称之为边墙,主要是在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为边地。因为明代将长城筑于这些地域,所以明代把长城又叫做边墙。明朝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防卫,沿长城设立了九镇,称为九边。(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金界壕”修建的起源和规模是怎样的
  金在灭辽以后,为北方兴起的较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在1126年攻陷开封,结束了北宋的统治,迫使宋高宗退守江南临安府,建立南宋政权。这样,金朝就雄踞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和南宋、西夏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它不断积蓄力量,企图灭掉南宋和西夏,以统一全国。但为巩固后方,防止蒙古族的袭击,在全国的北部边防开始了军事设防。1138年之后,先在重要隘口构筑一些边堡和边城,初时各堡城的位置多偏重在便于生活、便于游牧的地方。因此,参差不齐,疏密不均,不便于作战的协同和对边防的守备,构不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往往给来犯之敌造成可乘之隙。在1194年以后,金朝在北方边境开始大规模地构筑连亘不断的以壕、墙(有的称堤)为主体,与边堡、边城相结合的线式防御工程。金代的壕、墙、边堡、边城的边防工程建筑规模很大,其范围包括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在东北路就构筑有两道筑垒防线。一道防线起于根河南岸,向西至额尔古纳河东岸而南,经满洲里之北,穿越俄、蒙境内一段再至肯特山东南麓。另一道是金章宗时所构筑,由今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起,经甘南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到右翼中旗的霍勒河与临潢路构筑的壕、墙相接,这就是《金史·地理志》所记的“东北路泰州婆鲁火砍浚之界壕”。临潢路所构筑的设防工程,东起科尔沁旗的霍勒河,经扎鲁特旗、巴林左旗,到多伦县的闪电河流域,与西北路的壕、墙相接。西北路和西南路的设防工程,由多伦县的闪电河西岸起,经阴山山脉的东端、化德县的西北境,到达包头市北边的阴山,形成比较完整的工程体系。这个设防工程的大体轮廓是由嫩江的中游起,沿兴安岭山脉东南转向西南,然后与阴山山脉相连而西向,直达河套西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内外长城与内外三关是怎么划分的
  明王朝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北京北方修筑了两道长城防线,即内、外长城。内、外长城由北京怀柔县境内的火药山分岔,内长城向西南经河北省易县、涞源县、阜平县而入山西省界,经灵丘县、繁峙县至偏关县老营堡柏羊岭,并在此处与外长城相接。外长城西北行经河北省赤诚县、张家口市、怀安县而入山西省界,又经天镇县、大同市至偏关县老营营堡柏羊岭,同内长城相连。内三关、外三关是设在内长城线上的六座著名关隘,靠东侧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称为内三关,靠西侧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为外三关。这六座关隘彼此互为联动,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拱卫京都的稳固屏障。(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辽东长城大致分为几部分
  东起山海关西至鸭绿江岸的明辽东长城,按其地理位置和修筑年代,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辽河套长城,是三段长城中修筑时间最早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其走向内凹,从辽宁黑山县白厂门镇起到开原县镇北关止,除西部有一小段石墙外,其余全线城墙皆为夯土版筑。二是辽河西长城,修筑于明正统年间,由王翱、毕恭主持修建,从山海关外的辽宁绥中县李家乡无名口起,至黑山县白厂门镇止,其间既有夯土墙也有石墙,还有山险墙,形势十分险要。三是辽河东长城,修筑于明成化至万历年间,由韩斌、周俊、李成梁先后主持修建。其行经路线,从开原县镇北关起到丹东市鸭绿江的虎山,长城结构,有劈山石墙、土墙、木柞墙等。(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明清为什么在湘西修筑苗疆长城
  长城之制,多是为防御外敌而设。如中国北方明长城,即是用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防线。湘西地处中华腹地,北接川鄂,西障滇黔,南有百越,东连湖广,按理不应当视作“边陲”,不应有“长城”这样的“边关”。但事实上,明清二代,却一直将湘黔境视为化外之境。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设“九边总说”,其中就有“麻阳边”,《清史稿·兵志》同样设“黔楚苗疆”。湘西长城之兴,正是明清政府为防范苗民而设置的。苗族在明清二代,并非均在王化之外,大部分苗民处在中央政府任命的土司统治或流官管辖之中,这一部分苗民叫“熟苗”。那些化外之苗民,则被称为“生苗”,“苗疆”即指生苗聚驻的地方。明清二代,生苗所据苗疆,大致在湘西、黔东北的腊耳山脉一带和黔东南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而尤以腊耳山苗民“凶悍难驯”,因此,以腊耳山为主的“苗疆”,就成了明清二代军事征剿的重点。腊耳山不仅疆域广阔,且地势险要,又因其地西通黔贵,北连川鄂,一旦生事,则三省苗民必群起响应,声气相求,故在明清二代开辟苗疆的数次征战中,腊耳山往往是主战场。而二代间苗民反抗民族压迫,屡起义举的,也多以腊耳山为据点和屏障。以腊耳山为中心,环其周边设军事据点,修筑哨卡碉楼及关墙,自然便成为明清二代对苗疆实施军事征剿与政治经济封锁的基本手段。(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湘西苗疆长城修建情况怎样
  据地方志及相关报道均称:“湘西长城”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这一说法只能说是“部分准确”。像长城这样的巨型军事工程,本非一朝一夕可以建成,更何况其间兵事连绵,战事难断,加上长城也非仅靠一堵墙即能自成防御体系,还须在周边辅以哨卡、碉楼、营汛,以构成内外防线。正因为这样,湘西长城的出现乃至成型,经过了二百多年的经营,才得以布点成阵,由阵连线,由线而形成包括哨卡、营汛、碉楼在内的防御性军事系统。这段长城最初的历史,可追溯到1405年,当时因苗疆答意等五寨生苗“出没劫掠”,湖广都指挥谢凤“请于要害之地,筑堡屯兵以御之”。谢凤的屯堡具体如何布置,已难道其详,但屯堡之制的出现,却是湘西长城的先声。1426年,湘西、黔东干旱严重,苗民因饥荒起义,总兵萧授统兵镇压;1431年,“腊尔苗叛,都督萧授都御史吴荣率汉士兵十有二万讨平之”。萧授在镇压腊尔山苗衅时,即在湘黔边界先后共营建了24堡,称“湾溪24堡”,留官兵7800多人,“环其地守之”,对腊耳山实施军事包围。考“湾溪”现在凤凰县竿子坪以北,距凤凰县城约45公里,正处在“边墙”线上。但“湾湾2 4堡”的名称及位置,已难以确考。明嘉靖年间,腊尔山苗再次起义,明王朝先后派万镗、张岳统帅湘、黔、川三省汉兵进剿。张岳在镇压苗民起义后,“疏罢湾溪等堡,更设哨所汛十有三,各哨以士兵仡蛮数百人,复召募打手数十人戍守”。以后又增设7营3哨,总计23营哨。根据这23营哨的基本布局,可以看出,以腊耳山为中心,环腊耳山沿边,“自西而东而北,即从现在的贵州铜仁、松桃、经凤凰西南、麻阳、凤凰东北,至吉首和古丈、保靖县界,构成一个弧形防线”。但要以分散的23个哨所营汛控制方圆数百里的苗疆,事实上并不可能。因此,1615年,湖广参政蔡复一“亲历边疆,度其险坦,力陈营哨罗布、苗路崎岖、难以遏其窥觑,请金四万有奇,筑沿边土墙,上自铜仁,下至保靖,迤山亘水,凡三百余里”。据有关史料载,这“三百余里”边墙,实际上只完成了从黄合营到镇溪所(今吉首)这一段。明天启年间,“兵备胡一鸿、游击邓祖禹复筑六十里在乾州境内”。刘应中《边墙议》也说:“后天启中又在起自镇溪所至喜鹊营止,添墙六十里。”这段“土墙”将腊耳山区半环起来。在这弧形防线圈内,明朝统治者布置官兵7
800多人分防守御,作为“御苗之藩篱”。现在所说的南自黄合营、北至喜鹊营的湘西长城,即是指万历天启年间修筑的这堵“土墙”。明王朝虽然耗巨资修筑了这段“土墙”,但毕竟经不起苗族人民的反抗。1628—1644年苗民一举将边墙推倒,“寇敌苗叛,土墙踏为平地”。湘西明长城,也就随着明朝统治的死亡而消失了。湘西长城的再次大规模修筑,要等到一百多年后的乾嘉年间。起因自然还是“生苗滋事”,为了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苗疆的控制,1797年,清政府任命凤凰厅同知傅鼐为总理边防同知。1797—1800年,傅鼐大规模重修边墙。据傅鼐《修边论》载:“自三厅由乾州交界之木林坪,至中营所辖之四路口,筑围墙百数十里。”傅鼐在重修边墙的同时,在所辖的三厅(乾州厅、凤凰厅、永绥厅)境内,还大规模修筑营哨碉卡等军事工程,“计凤凰厅境内设堡卡碉台848座,乾州厅境内设汛堡碉卡188座,永绥厅境内汛堡碉127座,古丈坪连保靖县境内汛堡碉楼69座”,总计设立碉堡哨卡汛营1232座,从而对腊耳山为中心的苗疆进行严密的军事封锁。在清嘉庆以后的一百多年间,湘西长城并没有如北方长城一样巍然屹立,究其原因,一因苗疆人民持久不息的反抗,一因长城自身构制的不足。(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柳条边是怎么回事
  柳条边是清朝统治者为保护祖宗发祥之地,防止人民自由进入采人参、打猎、放牧所修筑的一条标示禁区界线的柳条墙。它不是一条类似长城的坚固工程,也不具备凭险而设的军事防御功能,而是在土堤上“插柳结绳”为墙。具体建筑方法就是用土堆成高宽各3尺的土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中间用绳子连结起来,形成一道柳条墙,墙外挖深、宽各8尺的边濠,以防逾越。在沿边交通要道和险隘之处,用砖石建立边门,门内设守门官署、巡差营房和囚室,凡来往行人,必须持路票出入,如果偷越则以犯禁论处。清柳条边分旧边和新边。旧边建于顺治年间,大体沿袭明代辽东长城走向,以开原东北的威远堡为中心分东西两段。东段从威远堡,东南行止于今辽宁凤城南大东沟西南濒海处;西段从威远堡西南行,至山海关北接长城。这道旧边在康熙初年曾三次拓展,自旧边外拓展15公里至30公里不等,全长近1000公里,又称“盛京边墙”。新边建于康熙初年,从威远堡向东北展筑至松花江东今吉林省舒兰县西北法特乡,全长345公里。(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水长城”开凿于何时
  988年,北宋开凿“水长城”。宋太宗为收复北方失地,屡次北伐,但无一获胜。辽国从宋朝的几次北伐中已探明其实力,便频繁南下。987年何承矩上书皇帝,针对辽兵只擅长在平原乘马作战的习性,建议开凿“水长城”以阻敌。宋太宗即令何承矩主持建造。“水长城”实际上是开凿一条沟通易水、白洋淀、文安洼,贾口洼至渤海的水道。这条水道西起今河北徐水县东北,向西经安新、任丘的白洋淀、文安的东淀和文安洼、静海的贾口洼等水淀、湖洼,至今天津的泥沽村海口入海。全长400公里,水面最宽处达30公里。其间设26座碉堡,125处军铺,以及兵船百艘。“水长城”于当年一举开凿完工,次年即有效地阻挡了辽军骑兵的南下。它不仅在以后多次宋辽战争中发挥了作用,而且由于在“水长城”一带进行屯田,军民大量种植水稻,还改变了宋以前北方只种粟谷的耕作习惯,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黄河壶口的长城建于何时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之间,黄河河床从宽250米突然缩成仅30米,并有20米落差,因两岸狭窄如壶口,故名。清同治年间为阻止西捻军东进,在壶口东岸上自大宁县渡关,下至乡宁县麻子滩,沿山就势,修筑了一道长75公里的栈道、长墙并用的军事设施,这就是壶口清代长城。此道长城前有护沟,中有扼门,后有炮台,直控码头。兵营与城墙之间有石级曲道相通,河弯的制高点筑有报警烽火台。目前,遗留的城墙、炮台,布局奇特,依然雄伟壮观,独具魅力。(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原始长城”什么样
长城雏形的出现应以距今约4000年的辽西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代表,以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为主要区域。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最早提出“原始长城”这个概念。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村落密集分布于河谷地带,几乎都有土石砌筑的“城堡”,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尤其是在内蒙古赤峰北部沿英金河一线,小石城密集分布,连成一串,恰与后来的燕秦长城平行或重合。在河北北部的围场、平泉等地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70余座,它们各自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而组成山城的群落。平泉茅兰沟城址群,多在山之阴坡用石块砌成方形城址,一座大城周围有几个小城,有门址,城址中部略高,文化堆积很厚。这种小城堡群有两种布局,一种是大范围内的星罗棋布,一种是边缘地带的连成一串。后者是国家的集体防御体系,其功能与后来的长城类似。“原始长城”首先出现于辽西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一地区是中原、北方两大文化区的交汇地带,属亦农亦牧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着发达而自成系统的考古学文化。不同文化群体、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不同民族文化传统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融合,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舞台。夏家店下层文化已进入“方国时代”,其首领以“城堡”作为他们对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对外抵御来犯之敌的防御工程。(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历代长城城墙构造是怎样的
  长城的城墙是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筑形象、结构类型、材料做法,不仅随时代演变有着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朝代的城墙也因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特色。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筑长城(先秦长城)的城墙,主要有土筑墙和石垒墙两种:平地上用黄土夯筑成墙;山地或产石地区则用石块叠垒成墙。土筑墙一般均分层夯筑,如现存大青山下的赵长城土筑墙,残高约5.4m,夯土层厚90-120mm,分层清晰。石垒墙一般多用毛石垒成,未见使用加工整齐的方正条石,如莱芜境内的齐长城石垒墙,现存墙厚约4-5m,残高自1-2m至3-4m不等。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北逐戎狄”,将秦、赵、燕所筑北部的长城连成了一个整体,“西起临洮,至辽东,广袤万余里”,史称“秦万里长城”。汉代为了北拒匈奴,并保护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除修葺秦万里长城外,还加建了东西两段长城。西段向西延伸,过敦煌一直修到新疆,东段经内蒙古的狼山、阴山、赤峰,东达吉林。秦汉长城绵亘逾万里,所经之地,有黄土高原,有崇山峻岭、有沙漠瀚海、有河谷溪流。根据当时生产条件,建造规模如此巨大的城墙,只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黄土高原上一般用版筑夯土墙或土墼墙,现存临洮秦长城就是采用的版筑墙。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则是用沙砾石与红柳或芦苇层层压叠而成的,现存残墙高5 -6m,层次清晰可辨。无土之处就垒石为墙,如赤峰附近的一段用石块砌成的墙,底宽约6m,残高2m,顶宽2m,有明显的收分。《汉书·匈奴传》还记载有在山岩溪谷间用摧折的树木做成的城墙,称为“僵落”。汉以后,北魏、北齐、隋、金等朝代,都曾修建长城,但都没有较为完整的遗存。元朝覆亡后,蒙古统治者逃回塞北,同时东北又有女真兴起。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统治者南下扰掠,明代自建国起就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明朝统治下的200多年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现存比较完整的长城,特别是那些用砖包砌的城墙,都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明长城城墙按地区特点有夯土墙、毛石墙、砖墙和条石墙等。延绥镇以西多用夯土墙,大同镇也以土筑墙为主。山西镇多用里侧夯土、外侧包砖石墙的做法。宣府镇则多用三合土双面包砌条石或砖的夹心砖石墙。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所监修的蓟镇长城,其城墙则多以灰土或毛石为心,两侧包以砖石的夹心墙。此外,由于山区的城墙均建在山脊高峻处,遇有陡立的崖面,就以陡崖为墙,直接将垛口(雉堞)砌在崖顶上,是为“山险墙”;也有时在险峻的山岭上人工劈凿成陡立的崖面以作边墙,是为“劈山墙”。辽东镇还有用柞木编制的“木栅墙”,用木板做成的“木板墙”。

(选自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著《万里长城纵横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www.trostore.com
国学网总编室 010-68900123转808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发现侵权 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