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里的长城博物馆
摄影/文: 陈淮
山丹明长城保存较为完好并且容易观赏得到的一段,是从绣花庙到新河的长城口一带--这里地势较高,降雨量少,又因远离村落而较少受到人们生产活动带来的破坏。对于过路此地漫游丝绸之路的游客而言,在整个河西走廊,山丹新河的长城口是唯一距公路最近,城墙又较完整的地点。因此,那些满载中外游客的大巴也就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在长城口停一下,让游客观赏长城、拍照留念。
研究明长城的专家们将明代长城修筑的年代分为三个时期:明前期(公元1368年--公元1447年);明中叶(公元1448年--公元1566年);明后期(公元1567年--公元1620年)。山丹新河长城口附近的长城修筑年代在明中叶的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即公元1547年--公元1548年,略晚于嘉峪关城垣(公元1541年)。明朝经过“土木之变”以后,北方的游牧部落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视为当务之急。在明中叶的百余年间,建成甘肃镇、固原镇、山西镇、辽东镇等九个长城重镇。同时,将西起嘉峪关东止鸭绿江的长城全线分为九个防守区,防守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叫总兵官,也称镇守。所以明长城及九个防区又有“九边”、“九镇”之称,每镇约有士兵十万。山丹乃至整个河西走廊明长城及其防务属甘肃镇。长城线上的军事险要设关城和隘口,其中,主要关隘的军事长官叫“守备”,次要关隘的叫“千把总”。再往下,“城堡”一类为长城城防体系的基本单位,设“百总”或“把总”统兵约百人守护,如峡口城堡即为此类。
蜿蜒于大地的长城墙体上,每相隔一段就有一个突出于墙面且较高大的“墩”,一般人常误以为是烽火台,其实那叫“马面”或“敌台”,平时可方便守望,战时便于射击敌人。在山丹新河长城口公路边的就是“敌台”。而烽火台则多孤立在长城沿线附近的山包、丘阜或四周视野开阔的地面上。如新河驿以东的“七里墩烽燧”。长城沿线的城堡除了有正式的城门、城楼、角楼、马面等战术性防御设施,还在城门外筑有“瓮城”,如峡口城堡。
新河一带的明长城墙高在五米左右,顶宽两米左右,顶部外侧(北边)加筑有矮墙,现存残高约五十厘米,是为“女儿墙”。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