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巴水,发源于鄂东大别山南麓,流经黄冈(团风)、浠水两县,汇入长江。巴水两岸,人杰地灵,上世纪初,从这里走出的几位杰出人物,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徐复观就诞生在这里。在他之前有新儒家的开启者熊十力;在他之后有著名的自由主义哲学家殷海光;与他几乎同时的有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这里,几乎成了一块产生哲学大师和学术泰斗的文化圣地。
8月10日,车轻路顺,细雨斜风。我来到了这块圣地的一个分支点:浠水县团陂镇徐家坳村。这里山不高而青,水不长而秀。一座小山形如“ M”,又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凤凰,当地人叫此山“凤形山”。山边一个小湾子,曰“凤形湾”,十数户人家居住于此。1903年,徐复观就出生在凤形山下一个贫苦的耕读之家。他8岁跟从教私塾的父亲读书,12岁考入县高等小学,15岁考入武昌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此他走出了这个小山村,走出了凤形山。
穿过野草漫径的小道,站在位于“凤凰”头部的徐复观夫妇墓前,祭祀的香火犹存痕迹,墓右侧一块石碑上刻着徐复观的传略,告诉世人:这里长眠着一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一个农民的儿子。徐复观的亲侄儿、62岁的徐抚军向我指点徐家祖宅位置,现在是两块青翠欲滴的稻田,稻田下面接着水库,一汪碧波向远方延伸。凤形山上涌出的清泉,滋润的不再只是徐姓小村,而是万家百姓。
徐复观1982年4月在台湾逝世,享年80岁。生前在香港居住时,他曾在致浠水友人的信中表示:“万一在港随草露以俱化,如得政府许可,亦当埋骨灰于桑梓之地。”他的这个愿望最终得到了实现:1987年,他的骨灰由其幼子徐帅军捧回浠水,安葬在故乡的土地上。这个农村的儿子,从凤形山走出去,最后又回到了凤形山。“落叶归根”,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归根之念,也正是知识分子良心的自然归结。”
二
在新儒家当中,甚至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人文学术史上,徐复观都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求学于浠水、武昌、日本;继而投身军旅,参加抗战;再则任职政界,与国共两党最高领袖多有交往,曾为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参与机要;最终从政治圈转向学术界,由将军、官员而变成为新儒学的重要人物。
从荣华富贵的政府高官急流勇退为一介书生,这种一般看来不可思议的转变,既由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失望,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也由于他结识并师从了一代大儒熊十力,从熊十力那里获得了新的启迪和新的希望,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方向和归宿(连他的名字也是熊十力将“佛观”改为“复观”)。抗战胜利后,徐复观即以陆军少将退役,创办学术刊物《学原》。1949年他在香港创办的政治学术理论刊物《民主评论》,成为20世纪50至60年代台港地区现代新儒家的主要舆论阵地。50年代起,他先后在台湾、香港两地任教,一面执教讲坛,一面研究学术。30多年中,他教出了一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学生;写下了数百万字有血有肉的著作,以自己的文字、思想和人格,熔铸成现代新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然而直到最近几年,这个内地读者颇为生疏的名字才在文化学术界凸现出来:天津、上海、湖北等地先后出版了他的著作;20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有他的评传;港台海外鄂籍学人丛书出了他的文集;讨论他思想的学术研讨会由海峡两岸大学联合举办……
笔者以前虽然知道这个名字,但直到今春朋友送了一套《徐复观文集》,约略翻阅之后,才进一步了解了这个名字。这套书以它博大精深的内容,向人们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视野———让人们知道:有关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道德精神等领域,原来有这么多新鲜的见解,观点和学问,真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三
8月8日,时值立秋,在珞珈山麓武大哲学系李维武教授清静凉爽的客厅里,记者采访这位徐复观研究专家,听他侃“山”、谈“天”———
徐复观与牟宗三、唐君毅同列为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对现代新儒学在20世纪下半叶的兴起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958年,他与牟宗三、张君劢、唐君毅联合署名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发表,成为新儒学思潮在港台地区崛起的重要标志。
在学术上,他接受熊十力“亡国族者常先自亡其文化”、“欲救中国,必须先救学术”的思想,加上他独有的政治与军事生涯,使他更关注现实生活,无意致力于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做思辨型、书斋型的学者,而是以思想史论、时政杂文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学术与政治之间思考和探索,力图发掘出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把儒家政治理想与民主政治追求结合起来,把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结合起来,以建设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中国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他以自己的政治经验和政治眼光,对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思想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知识分子问题等,都作出了独具慧眼、敏锐深刻的阐释。
在他看来,人类文化的三大支柱———道德、艺术、科学中,中国文化在源远流长的道德精神和艺术精神方面体现了中国独特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正是西方文化所缺乏的,也正是现代人类所亟须的,应该发掘、弘扬开来,这样人类社会才更美好。这就形成了他的独具一格的文化哲学和中国文化观,使他对于中国思想文化问题做出了富有开拓性的研究,这种“文化保守主义”,是保护、守护民族文化的根基。
徐复观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其代表作有《两汉思想史》、《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国艺术精神》、《中国经学史的基础》、《中国思想史论集》、《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中国文学论集》等。这些论著,思想深邃,立论卓特,文风雄健,涵盖中国哲学、经学、史学、文学、艺术诸领域。其间一以贯之的主线,即通过对中国文化作“现代的疏释”,阐扬蕴含其中的中国人文精神。
不仅在学术上,在他的大量政论文章、杂文也都渗透了他对国家前途和中国文化的真挚关怀,体现了他的文化观和历史观,富有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思想性。他对大陆“文革”时期否定民族文化传统的极“左”路线提出过尖锐批评。他去世前两年向前去看望他的廖承志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建议“中共能够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民主主义思想。”他还对台湾少数“台独”言论进行揭露批评。可以说,徐复观是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执着守护者。
四
在浠水,徐复观的知名度并不高,远不如另一位浠水名人闻一多。向店员、行人和司机打听,均不知其人其事。即使在干部和文人知识分子中间,也只有少数人能略谈徐复观一二。凤形湾的人只知道他“做过国民党的官”。至于他的学术成就,他的文化思想,了解的人就更少了,就是他的本家侄子也茫然不知。自然,怎样开发这块“名人牌”的价值,还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是否他的精神遗产太专业化、不利于普及以至“曲高和寡”?我请教李维武教授。
李维武认为,徐复观学术思想有些很专业,可供少数人研究;但有些思想并不专业,作为大众的文化精神遗产,是可以让普通中国人了解,值得海峡两岸发扬光大的。如倡导中华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根基;忧患意识;还有他旗帜鲜明反对“台独”,等等,这些思想、这些精神财富都值得普通人了解、继承和发扬。2002/08/15
文化名人故里寻访记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