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入收藏

 

 
大师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选读|大师研究|研究著述|书品推介|研究学人|相关链接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自述
《冯友兰为学自述》

冯友兰:蜡炬成灰泪始干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重读
融贯中西 通释古今——怀念冯友兰
何止于米 相期以茶 冯友兰一门书香
冯友兰:中国哲学的精神
冯友兰论读书
冯友兰和他的《中国现代哲学史》
历史学家陈寅恪与哲学家冯友兰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与其“新理学”
晚年冯友兰
冯友兰与"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胡适与冯友兰
《冯友兰传》

 

 

 

 

 

《冯友兰传》
谢咏

  冯友兰,一个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一个真诚的哲学家。他志道精深,殚精竭虑,建构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他早年成名,晚年坎坷,一生中有过 "独创己见"的辉煌,也有过 "随波逐流"的悲哀。说到底,这是一个悟解了人生真谛,不断求取圆满人生的中国人。

 

作者简介:

  田文章,男,1948年生,湖北省鹤峰县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宋明哲学、现代新儒学,日本比较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关冯友生哲学思想研究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冯友兰与新理学》、《冯友兰新理学研究》、《冯友兰学案》、《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新儒学论著辑要》等。

--------------------------------------------------------------------------------
请读片断:

  唐河,一块古老的中原热土。这里“北亘嵩洛,南连荆襄,东通宁沪,西接秦陇”;既承续着古代黄河文明的脉络,又感受着浸润在楚粤大地上的长江文化气息。唐河行政区划属于河南,经济活动却与湖北武汉关联。这使得唐河在近代中国,也能够得风气之先,成为一块人文荟萃之地。冯友兰(字芝生),冯景兰(字淮西),冯淑兰(沅君)三兄妹,即是现代唐河学人的杰出代表。在“唐河三冯”中,冯友兰居长;“唐河三冯”的学术成就与影响,也以冯友兰为巨。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农历乙未年十月十八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祁仪镇,在唐河县城东南方二十多公里,是一个位于祁河与仪河之间的小镇。冯友兰晚年曾经对自己的故乡人说:“我是吃东河水长大的,我们兄妹三人能有今天,忘不了老家的左邻右舍,忘不了祁仪镇上的父老乡亲。”冯友兰所说的东河,是祁仪人依不同的地域方位,对祁河、仪河的称呼。所谓东河、西河、南河、北河,都是指祁河、仪河。祁河与仪河在祁仪镇外交汇合流,称为清水河。位于清水河畔的祁仪镇,不仅是一块山清水秀之地,也是一个商务繁华之所。冯友兰的祖辈,即是靠在祁仪镇经商致富的,后被当地人称为“复盛馆”冯家。
  冯友兰故居的大门上方,曾有一方匾额,上书“派衍始平”四字,这是讲冯家祖上籍贯的。冯家祖籍并非河南唐河,而是山西高平。新中国成立以后,唐河县重修县志,冯友兰在入志人物之列,他曾提醒唐河的修志者们注意他“先祖籍于他乡”。冯友兰晚年在《三松堂自序》中则说,他听家里人传说,冯家祖上是从山西省高平县来唐河祁仪经商,后来才在祁仪镇落户的。冯友兰论及自己祖籍的文字中,以他在其母故世之后,所撰《先批吴太夫人行状》中最为具体:“我冯氏原籍山西高平县,始祖于清康熙五十五年经商来唐河之祁仪镇,因家焉,后遂为唐河望族。”
  康熙五十五年,乃公元1716年,农历丙申年。冯家从始祖至祁仪经商落户,到现在的冯家后人,已历时一百八十余年。家族的繁衍,也已经有上十代人了。冯家祖上迁徙唐河祁仪的背景,已无法详考。但据冯友兰故乡老人的介绍,唐河祁仪,由于在地理环境上与湖北的枣阳、随县,河南的桐柏接壤,实际上是一个鄂豫两省四县交界的地带。这种偏远的地理环境,使祁仪在明、清两代常遭兵贫之苦。祁仪土著在战乱中屡遭杀戮,致使祁仪一带“乡乡几断人烟”。这种状况,曾使得清初从外省向祁仪移民。据说,现今祁仪镇附近的“蛮子营”、“回子庄”之类的村名,即是清初移民的遗迹。冯家来祁仪经商,是否与清初移民关联,无法断定。但是,冯家祖上能来祁仪经商落户,大概也与当时唐河祁仪一带人了不旺,能够接收和容纳外省人来祁仪谋生有关。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一代哲人出唐河 祖籍旅脉系高平
一、“复盛馆”冯家
二、清水河边的童年
三、武昌家塾
四、在崇阳的日子里
五、从唐河高小到中国公学
第二章京师红楼添学子 帝城沙滩迎新客
一、心仪北大
二、初临沙滩
三、学问天地
第三章五四硝烟未尽散 赫贞江畔苦沉思
一、告别红楼
二、初抵纽约
三、神交柏格森
四、拜访泰戈尔
五、沉思赫贞江
第四章中州教坛非所愿 清华园中度岁月
一、重返开封
二、燕京教坛
三、水木清华
四、抗战烽火
五、游欧泛思
六、保定监狱
七、南渡岁月
八、凤凰涅槃
第五章“乘风无限飞腾意 急取轻装赶快先”
一、“接而不管”
二、“弃妇”心态
三、四级教授
四、“家有万贯”
五、学术良心
六、“一面白旗”
七、旧史新编
第六章“明时不虑老将至 一悟昨非便少年”
一、“文革”前夜
二、“反动权威”
三、解除劳教
四、“批林批孔”
五、重入炼狱
六、旧邦新命
第七章铜驼荆棘忧国难 史海钩沉释古今
一、“三史”字“六书”
二、哲学史与哲学史学
三、哲学与哲学史
四、哲学史与哲学
第八章感物思类析理、性 核玄稽实察真际
一、哲学与形上学
二、“类”与“理”
三、“真”与“实”
第九章考辨流行说大化 论气释道辨有无
一、“存在”与“流行”
二、“无极”与“太极”
三、“日新”与“循环”
第十章甄文别类辨中西 弃旧图新求自由
一、文化是“总合体”
二、中西文化之异
三、中西文化之同
四、文化发展与文化类型
第十一章觉解人生立境界 以情从理识五伦
一、人与人生
二、人生与人生方法
三、人生与人生境界
四、人生与宗教关怀
第十二章是同别异标“新统” 辨名析理论“知言”
一、“四组命题”
二、两种方法
三、辨名析理
后记

来源:
  [返回首页]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
010-689001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