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语言障碍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上农》——农业的价值
“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四十章)
对自然的理想化
家族制度
入世和出世
中国艺术与诗歌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司马谈和六家
刘歆和他关于各家缘起的理论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与六经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正名
仁义
忠恕
知命
孔子的心灵修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墨子对儒家的批判
兼爱
天志和明鬼
一个看似表里不一的问题
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与隐者
杨朱和基本思想
老庄著作中的杨朱思想
道家思想的发展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性善说
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政治哲学
神秘主义
第八章 名家
名家和“辩者”
惠施关于事物相对性的理论
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
惠施和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
道,无名
自然的不变规律
为人处世
政治理论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政治与社会哲学
感情和理性
达到至乐的途径
有限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观点
更高层次的知识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关于“辩”的讨论
澄清兼爱说
为“兼爱”辩
对其他学派的批判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六种术数
《洪范》所描述的五行
《月令》
邹衍
历史哲学
“易传”中描述的阴阳原则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人的地位
关于人性的学说
道德的根源
关于礼乐的学说
关于逻辑的理论
论其他学派的谬误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法家的社会背景
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的历史哲学
治国之道
法家与儒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事物之“理”
万事生成之“道”
万物变易之“道”
“中”与“和”
“庸”与“常”
从启蒙到止于至善——明与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