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入收藏

 

 
大师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选读|大师研究|研究著述|书品推介|研究学人|相关链接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自述
《冯友兰为学自述》

冯友兰:蜡炬成灰泪始干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重读
融贯中西 通释古今——怀念冯友兰
何止于米 相期以茶 冯友兰一门书香
冯友兰:中国哲学的精神
冯友兰论读书
冯友兰和他的《中国现代哲学史》
历史学家陈寅恪与哲学家冯友兰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与其“新理学”
晚年冯友兰
冯友兰与"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胡适与冯友兰
《冯友兰传》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重读
单纯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本是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 学而用英文写就的,后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译本”, 且出版后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 材。”①这样一本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言,而尤为可贵 者,其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亦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李慎之先生常说:“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 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②其依据之一就是冯先生的《中国 哲学简史》。之所以如此,我想有如下原因:1.书小容量大。与冯 先生一生四百万言的著作相比,二十三万言的《简史》,不可不谓 “小”,然而它又是“冯先生的哲学与哲学思想融铸的结晶。”③冯 先生在该书的自序里也说,此书是“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 在胸,易克臻此。”故可谓,“择焉虽精而语焉尤祥也”。④2.视野 开阔。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 识,虽是错蜒点水,仍不失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 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爱国风范。①3.文 体杨晓。许多读者都有同感:读冯先生的书,你或许不同意他的 某些观点,但你绝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西人言,文体畅晓,其智 乃见(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综此三者,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恐是学习中国哲 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最好选择之一。

一 哲 学 的 功 用

  由于哲学研究的对象极其广泛,它很难对某~学科或行业 有特别的了解,即形成一种可资运作的直接知识。面对专业知识 日益精确化的社会,专家们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 而哲学家对越来越多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之下,哲 学还有什么功用?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门仍可从冯先生关于哲学的定义,科 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中得到启发。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先生 将哲学定义为:“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个简明扼 要的定义涵盖了他在《新理学》和《新原人》哲学定义的两个方 面:其一是哲学的思辨性,其二是科学与哲学对于人生的不同含 义。在《新理学》中,冯先生认为“哲学乃自纳思之观,对于经验作 理智的分析,总结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哲学之有靠人 之思与群。”(《新理学·绪论》)具体的经验只有经过思辨才能转 比成具有哲学意味的观念。而在《新原人》中,他认为:“哲学是由 一种自反底思想出发。所谓相反者,即觉解自觉解其自己。…… 科学使人有了解,哲学使人觉解其觉解。”(《新原人》第二章)① 他的这个定义可否这样理解,科学使经验事实条理化,惟哲学能 使条理化的经验事实伦理化,中国哲学尤以后者为然。

  冯先生在三十年代的一篇文章将哲学分为对人生有无直接 重大影响两部分:无直接重大影响的是逻辑和知识论,有直接重 大影响的部分是宗教、政治及社会哲学。“中国哲学即只注意人 生方面。其中逻辑,固然可以说是没有。认识论,也可以说是没 有。”②由于中国哲学特别关注入生,希望人成为理想的圣火,因 此对于人的伦理精神有较高的期待。孟子曰:“圣人,人伦之至 也。”(《孟子·离娄上》)照中国哲学家看来,人有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么,“圣人即毫无知识权力,亦是圣人。恶人即有无限 之知识权力,亦是恶人。”;哲学关心的是把人向圣人的精神界 方面推进,而科学只限于增长人的知识极力。理想的人生在于提 高精神境界,而达此目标人还须有“反思”的能力,哲学正好可以 最大限度地开拓这种能力,其价值乃见于对人的全方位改进,使 人超越某种职业技术的局限,成为格调高雅即具哲学风范的人。

  人对生活具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的一个先决条件。因此,哲学的功能就被解释成为提高人的心灵 境界,它的作用不象科学那样直观。由是之故,研习哲学,个人精 神面貌之改观,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成了比较困难的现实问 题;而哲学的功能比哲学的定义更难堪地摆到了哲学家面前。关 于哲学是什么,苏格拉底至死不移地坚信那是“无知之知”。而关 于哲学的功用是什么,冯先生却有比较从容的见解:“哲学不报 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例 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死,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可是它能够 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从实 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 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①这种“无用之 用”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为理想的人而不是成为不 得已而羁绊于某种职业的人。

二 传统的重要性

  任何一种哲学都受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传统因素由于经 验的支持易于诉诸人们的情感。这种特性尤见于长期在土地上 耕作的中华民族,使他们遇事倾向朝后看,从传统的因素中寻找 感情支撑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也不是这种特性的例外。藉 此,冯先生将整个中国哲学分为两大时期:先秦的诸子之学时期 的秦汉以降的经学时期。前者意在创建,后者意在阐扬。当然阐 扬本身也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创建。传统是过去许多客观 因素的积淀、它不可避免地要对后继的哲学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冯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牢固地把握住传统这条线索,并 使其方向多面展开。有了这一层铺垫,再读中国哲学史,其特点 就易把握,难点也易于理解。

  人类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同,其生产、生活方式也不同, 进而思维方式也见其异。不同的哲学正好代表了这种不同的思 维方式。冯先生由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者乐,仁者寿”悟出中国哲学有其传统的伦理特点,而西方哲学 有其传统的逻辑学与认识论特点。中国赖以生存的环境容易培 育农耕文明;他们重经验,讲传统,守秩序,求稳定;他们的伦理 观念颇富感情色彩,而且价值取向是向后回顾型的。生活在海边 的希腊人容易养成商业文明。商人要处理的是大量的帐目、抽象 数字;要预测风险,作出判断,其逻辑思维山是而养成。商人迁徙 流动,特别是“与地中海沿岸的地区进行贸易,使他们接触到大 量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宗教信仰,因而其中的一些人 则努力思索,发现与其自身文明的异同处,并有可能去思考这世 界上真实无误的东西是什么。①知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 出来的。

  除了生存环境对哲学的这种影响之外,传统的影响还被投 射到人的历史年代上来,仿佛出生在历史年代越久远的哲学家, 其思想也就越正确。就中国哲学史而论,一个哲学观念的重要性 或正确性往往不取决于该观念自身的逻辑和理性,而是取决于 该观念形成的传统,中国式的学问不是问“师l刁”就是究“家学”, 这几乎成了中国哲学史上许多著名观念的“定则”,冯先生总是 能把这些“定则”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例如,儒家和墨家都很关。已祭礼的问题。尽管这种祭礼在逻 辑上讲已经不是必需的了。可是人们依然遵循它,遗风延及当 代,简直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冯先生从中国人重传统 这一特点解释说,“照儒家所说,行祭礼的原因不再是因为相信 鬼神真正存在,当然相信鬼神存在无疑是祭礼的最初原因。行礼 只是祭礼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 不是宗教的。”①这种情形一如当今西方人进教堂,他们之中已 不会有太多的人相信上帝存在。但他们在感情上多少表现出他 们是“一本书的民族”(the nation of one book——指《圣经》)。 又如,“洪范”中,箕子说自己的思想是由禹而来。禹是中国 第一个朝代——夏的创建者。“据说生活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 作者提到这些传说,都是为了增加五行说的重要性。”②八卦也 是如此。中国人传说八卦是伏表所画。“伏麦是中国传说中的第 一个天子,比黄帝还早。……这些说法无论是真是假,都是表明 中国人赋予八卦和六十四卦以极端重要性”。③

  中国人接受外来文化思潮,也特别重视传统的意义。只有传 统上讲是我们的,或者与我们的传统相关,我们才不会产生异乡 文化那种格格不入的情调。佛学传入中国,中国人很快就找到了 一个与传统相续的说法,认为“佛不过是老子的弟子而已……佛 经的教义不过是《道德经》即《老子》的外国变种罢了。”④

  由于强调传统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尊重其它民族的哲学,同 时也固守我们自己的哲学。这是哲学的个性方面。同样,当着我 们准备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时,正如我们吸取自己古代文化的 精华一样,我们也会从传统的相续性方面找到依据。冯先生在其 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中恰好就是用古今观点来解释东西文化 的冲突:“所谓东西文化的差别,实际上就是中古和近古的差 别。”

  正因为如此,当近代西学东进进,中国读者获益最多的是严 复的译作,在这些译作中“……现代英文却变成了最典雅的古 文,读起来就像是读《墨子》、《苟子》一样。中国人有个传统是敬 重好文章。严复那时的人更有这样的迷信,就是任何思想,只要 能用古文表达出来,这个事实本身就像中国经典的本身一样地 有价值。”①

  中国文化对传统的向心力,促使中国人在接受自己过去有 价值的传统的同时,也喜好将自己的传统迁移到别国文化上而 加以吸收。李慎之先生有个说法,“如果说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 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因为有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这大概 不会是夸张。”②而在冯先生看来,“要理解一个哲学,必须首先 了解它所赞成的,所反对的各种传统,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它。”③ 中国人了解外国哲学如此,外国人了解中国哲学尤其如此。“中 国人尊重过去的经验,这个传统也许是出自占压倒多数的农业 人口的思想方式。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极少迁徙。他们耕种土地, 是根据季节变化,年复一年地重复这些变化。过去的经验足以指 导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无论何时若要试作新的东西,总是首先 回顾过去的经验,从中寻求先例。”④向西方人介绍中国哲学史, 则必须让他们明了中国人对传统的依恋,用重传统这一观念来 贯穿中国哲学史,正是冯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独到的见解。

三 境 界 说 的 意 义

  大家知道,冯先生是很讲“气象”的。所谓“气象”者,人之举 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自然流露出其内心世界的某种特质,亦 即“诚于中、形于外”。人的外在行为为与内心世界的这种联系揭 示了人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这大概就是冯先生所说的“人生境 界”。人与动物之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有赋予这种行为以一 定的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 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①人生有其觉解,觉解又有层次;它们从 低到高的层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讲中国哲学史,最后归结到“人生境界说”,既体现了中国哲 学精神的主流又看到了冯先生作为哲学家、哲学史家的创见。这 一点也是冯先生颇为自许的。“先生认为自’己生平立说,其他什 么都可丢,唯有天地境界说不能丢。”②因为冯先生写的哲学史 是以史立论,以论贯史,史论结合的。人生境界说补尝了一般哲 学史著作“照着讲”的缺憾。这当然是《中国哲学简史》读者的幸 事。这里我们也体会到了冯先生“接着宋明理学讲”的治学精神。

  这一特点读者和作者的感受是相通的。“人的境界分为‘自然境 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从名称也可以推测 这无疑是把中国传统的精神面貌加以理论化的。‘境界说’也许 还留下一点相格森的影响,但是其理论内容本身还是冯的独创。

  在《新原人》里阐述的这个‘境界说’却正是《新理学》所达到之最 终结论。冯曾经说过,‘总结起来说、境界说是新理学的中心思 想’。”①

  “境界说”在冯友兰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代表了他对中国哲学思想的一种综合成就。

  “天地境界”在孔子那里体现为对道德的追求。“志于道” (《论语·述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冯先生 把这种“道”理解为“是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② 孟子理想中的人是“知天”的“圣人”,所谓“尽其心者,知其 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知天”就是把自己 的精神提高到与天地相同的境界。儒家经典《中庸》把这层涵义 阐发得更具体、更完备。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 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 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叁矣。”(第二 十二章)这些话补充了孟子“知天”思想的两端,使我们看到,在 孟子的“知天”思想前边加上“四端”说,在它的后边加上“浩然之 气”说,那就综合成了冯先生的“天地境界”说了。

  对于宋儒张载,冯先生是比较欣赏的。在其大著《中国哲学 史前言中,冯先生引用了张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明志。他认为那便是天地境界的人 格写照。后来冯先生评价张载的《西铭》,认为它是“‘道学中的一 篇具有纲领性的著作’,它以宇宙为一大家庭,人是其中的成员, 应担负它的责任和义务,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是‘民胞物与’ 的关系,如有这样的理解,他的精神境界就不仅是道德境界,而 且是天地境界了。”①

  通过境界学说的阐扬,冯先生指明了中国儒学哲学主要倡 导和期望践履的是升华人心灵的境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理想。 这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理性精神阐扬的一面。

  既然境界说是对中国哲学主流精神的一种创造性贡献,它 就也应该对与儒学思想互补的道家思想进行某种程度的阐释。 冯先生一直认为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这也是儒家思 想和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那么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将它们统 一成一个合命题。因此,我们也可从境界说中反观一些道家的思 想。冯先生说:“在天地境界中的人最高的造诣,是不但沉解其是 大全的一部分,而且自同于大全。天地就是我,我就是天地。庄 子说,‘天地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生死终始,将 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介乎。”②这就是道家的人 所觉解的宇宙之性,其中生死祸福几可忽略不计。同天地一所, 从更大的空间讲还不算大,但对于入世间的俗物总是一种超越, 其中也寄托着理想的人生境界。当然,道家的特点是出世的,它 的理想境界或许比儒家的更宏大,因而也更显漂渺。“道家的人 主张,圣人的精神修养,最高的成就在于将他自己跟整个自然即 宇宙同一起来。”③我想儒家和道家都有自己理解的天地境界, 只不过儒家的理想更重伦理,因而更强调人们“智”的一面;道家 的理想更重自然,更率真,因而更强调人们“情”的一面。

  传入中国的佛教也讲“顿悟成佛”,成佛即与“无”同一,即与 宇宙的心同一。佛教认为通过不断的修行,不断的业报轮回,人 终有一天会达到“涅维”的状态。佛家总是教人苦。已修炼,其个性 畏缩,生活压抑,他们慑于生死轮回,又希望超越生死轮回。但一 当他们超越生死轮回,日用常行,全无滞着,不是也依赖着他们 的觉解,进入了一种天地境界了吗?

  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儒、道、释体现着一种互补和互促关系。 政治上任何一种过激的思想都能从这三种哲学传统中找到一种 平衡方法,使遵从任一哲学传统的人都能在这种平衡中去过其 认为理想的生活。中国哲学发展到宋明道学之所以形成高潮,正 好是中国历史上儒、道、释三家综合平衡的结果。但就学理层面 而言,这三种传统又都体现着哲学的共性,通过对人生系统的反 思而积累生活的智慧,反思的对象也许是令人沮丧的,反思后的 结果总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确实是 爱智慧,确实都有理想主义成份。恐怕又是基于这两点,冯先生 才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性精神中创立了“人生境界说”,并将其 融通儒道、释。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精神的创造”。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先生晚年很喜欢这 幅对联。当然,它也很能说明冯先生一生工作的意义。对于一个 像冯先生这样有创见的哲学家、哲学史家而言,阐扬中国传统哲 学,无非是要点明它几千年来所保持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即其功 用。冯先生一再强调这个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 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然而这‘”天地境界”并非常人不可及, 而是常人常事的超常的觉解。担水砍柴,非有妙道;俗子圣贤,一 目了然,皆因其觉解不同也,哲学的深奥也止于此。

  谈哲学的功能,述传统的重要性,论境界的意义,一本简史, 担此三任,不可不谓举重若轻,足见冯先生的学养和识断,而一 般读者可以从其书受益之处,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美)D·卜德:“冯友兰与西方”《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第18页。

  ②李慎之:“融贯中西通释今古——纪念冯友兰先生”,《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页。

  ③钟肇鹏:“哲人其萎——忆冯友兰先生”,《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3年.第29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第1页。

  ①同③第32页。

  ①转引自冯契:“‘新理学’的理性精神”,《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3年,第191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63页。

  ③同上。名l06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①Konstantin Kolenda:“Philosophy’s Journey: A History Introduction.” Addi- 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4,P5.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70页。

  ②同上。第159页。

  ③同上。第166页。

  ④同上,第280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74页。

  ②李慎之:“融贯中西 通释今古一纪念冯友兰先生”,《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第 9页。

  ③同上,第377页。

  ④同上,第188页。

①同上,第389页。

  ②见李慎之文第10页。

①(日)吾妻重二:“新理学的形成——冯友兰和新实在论”,《冯友兰先生纪念文 集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55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7页。

①牟钟鉴:“一段回忆 一篇书评”.《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第54页。

  ②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582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7一页c

 

来源:原道
 
  [返回首页]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
010-689001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