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留学,开始了他的十年羁旅生涯,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
到了德国以后,排犹高潮已经接近尾声。老百姓绝大多数拥护希特勒,至少表面上是那样。 但希特勒那一套诬蔑中国人的理论,宣称世界上只有他们所谓的“北方人”是文明的创造者,而中国人等则是文明的破坏者。这种胡说八道的谬论,引起了中国留学生的极大的愤慨。
季羡林在德国的朋友中,有一位退休法官,是一个中国留学生介绍他认识的。对于希特勒的所作所为,这位退休法官无不激烈反对。平时他在家里,就好像是一个孤苦伶仃的老汉。而只有他同中国留学生在一起时,才敢讲几句心里话,发泄一下满腹的牢骚。
季羡林另外一个反希特勒的德国朋友,是一位大学医科的学生。他年纪不大,只有二十来岁。同那位法官正相反的是,这位学生热情洋溢,精力充沛,透露出机警聪明。对于他的家世及其他反对希特勒的背景。季羡林他们都不清楚。但是,由于“反对希魔同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了这一条,他们就走到一起了。
季羡林和他的其他一些中国留学生同学,不经常与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来往。有时候,在星期天,这些中国留学生会相约到山上林中去散步。
有几次,风和日丽,寂静无人。季羡林和他的几个留学生同学就跑到山林中,坐在长椅上,在扑面而来的春风里,大骂希特勒,也确实是人生一乐。摘编自《季羡林先生》、《留德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