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唐诗谜十七年前已解疑

钱仁康

 一 从“世纪之谜”说起

  1999年5月29日《深圳商报·深圳周末》发表陈秉安《谁能破译两首唐诗的密码?》一文,引起了学术界研讨“世纪之谜”的热潮。其实早在1983年,英国专门研究马勒的音乐学家米歇尔博士就来信和我商讨《大地之歌》第二、三乐章中两首唐诗的来源。当时

 (1983年夏季)我经过审慎周密的调查研究和苦心孤诣的求索考证,确认第二乐章《寒秋孤影》来源于钱起的《效古秋夜长》;不久又查明第三乐章《青春》来源于李白的《宴陶家亭子》。这两首德译唐诗都来自德国作家汉斯·贝特该的诗集《中国之笛》,贝特该是参照法国女作家戈蒂埃的《玉书》创作《寒秋孤影》(在《玉书》中题作《秋夜》)和《青春》(在《玉书》和《中国之笛》中原题《陶亭》)的。

   二 考证《寒秋孤影》的来源

  《中国之笛》收有三首Tschang-Tsi的诗,《寒秋孤影》是其中一首;另一首《忠诚的妻子》显然是张籍的《节妇吟》,可见Tschang-Tsi就是张籍。但我遍查《全唐诗》中张籍的诗,却找不到一首与《寒秋孤影》内容相近的诗。后来想起钱起的姓名也和Tschang-Tsi仿佛近似,才从钱起的诗中找到了内容与《塞秋孤影》相契合的《效古秋夜长》。可见戈蒂埃是把钱起和张籍误为一人,才把两人的诗都注明为Tschang-Tsi所作。《寒秋孤影》包含16行诗,是《效古秋夜长》开头4句的意译,恰好把每句唐诗译成4行德文诗。我把译诗和原诗并列对照,可以看出,译诗尽管加枝添叶,篇幅扩大了三倍,内容还是和原诗应节合拍,适相启符:

  《寒秋孤影》            《效古秋夜长》

  

  水上弥漫着蓝色的秋雾,

  草上覆盖着雪白的寒霜,        秋汉飞玉霜,

  好像被艺术家用玉粉

  撒在娇嫩的草叶上。

  

  花的香味已经消散,

  冷风把花朵吹倒。           此风扫荷香,

  凋谢了的金色的荷花,

  在水上随风飘摇。

  

  我的心劳累不堪,小灯

  在熄灭,催我去睡眠。         含情纺织孤灯尽,

  我走向您,亲爱的安息之处——

  让我睡吧,我需要恢复疲倦。

  

  我在孤独中尽情哭泣,

  心中的秋天正当长夜漫漫;       拭泪相思寒漏长。

  慈爱的太阳,你是否不再

  把我痛苦的眼泪照干?

  

  1983年8月5日,我把我对《寒秋孤影》一诗来源的考证,写信告诉了米歇尔博士。他在他所著《古斯塔夫·马勒》第三卷《生与死的歌曲和交响曲》中对我的考证表示赞同,认为《效古秋夜长》和《寒秋孤影》“在形象上处处互相契合——秋天、玉霜、荷花、孤独的人、思念远人、孤灯熄灭、热泪盈眶等等——这些至少可以使我乐于把钱教授提供的诗,作为《寒秋孤影》的可能的来源。”1983年冬,我应《解放军歌曲》编者陈奎及同志之邀,撰写《马勒的〈大地之歌〉与唐诗》一文,发表于《解放军歌曲》1983年第12期(1983年12月5日出版),文中明确提出我的观点——《寒秋孤影》来源于钱起的《效古秋夜长》。顷见1999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文化周刊》发表任一平、陆震纶同志的《揭开马勒〈大地之歌〉第二乐章唐诗之谜》一文,认为“《寒秋孤影》源于钱起的《效古秋夜长》”,这实际上就是我在17年前考证此诗来源作出的结论。周笃文、洪允息先生在《〈青春〉,一首扑朔迷离的仿唐诗》(见1999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文中盛称找出《效古秋夜长》“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可见
海内外学者对此都表赞同,尚未闻有人提出异议。

   三 考证《青春》的来源

  第三乐章《青春》,在《玉书》和《中国之笛》中都题作《陶亭》,并注明原诗作者是李太白。译诗分七节,每节三行,我把它译成汉文如下:

  小小池塘的中央,

  矗立着一座凉亭,

  用绿白陶瓷建成。

  

  一座玉带拱桥,

  像老虎的弓背一样,

  横跨到凉亭上。

  

  朋友们坐在亭中,

  衣冠楚楚,饮酒聊天,

  写出许多诗篇。

  

  他们飘动着丝袖,

  戴着绸帽回转身,

  交头接耳,笑语盈盈。

  

  平静的池水,

  像一面镜子,

  奇妙地反映出:

  

  半月形的拱桥

  像倒立的弓。朋友们

  衣冠楚楚,饮酒聊天,

  

  全都上下颠倒,

  坐在用绿白陶瓷

  建成的凉亭中。

  

  我翻遍了《李太白全集》,找不到一首内容与此相近的诗。后来从《陶亭》的诗题得到启发,发现李白有一首《宴陶家亭子》,诗题和内容都和《陶亭》有关:

     宴陶家亭子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

  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绿水藏春日,青轩袐晚霞。

  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我想贝特该所根据的《玉书》的作者戈蒂埃女士,一定是把“陶家亭子”误解为“陶制的亭子”,才把诗题译为《陶亭》的。如果译诗不是来源于李白的《宴陶家亭子》,则译者何以把诗题译作《陶亭》,就完全不可理解了;因为这个诗题不仅和李白的任何一首其他的诗对不上号,也和我国历代任何一首古诗挂不上钩;我国古代园亭只有竹亭、木亭、茅亭、砖亭和石亭,连铜亭也很少见,至于陶亭就更闻所未闻了。而且李白的《宴陶家亭子》是写他上招饮、亭园雅集的事,和《陶亭》的题材内容正好吻合。《陶亭》的译者并不拘泥于李白的原诗,而是根据诗题自由发挥,描写“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的觞盛会。诗中形容用绿白陶瓷建成的凉亭,是意译“青轩袐晚霞”一句;诗的后半部分(最后三节)描写水中倒影,则是从“池开照胆镜”一句生发出来的。因此我敢肯定,《大地之歌》第三乐章《青春》的原诗,是李白的《宴陶家亭子》。

   四 结语

  任一平、陆震纶同志在《揭开马勒〈大地之歌〉第二乐章唐诗之谜》一文中说:“这一诞生于本世纪初的‘世纪之谜’,终于在本世纪末获得破解。”按《大地之歌》作于1908年,我在1983年对两首德译唐诗的来源进行考证时,离《大地之歌》的诞生不过75年,尚未成为“世纪之谜”;而破解此谜是在17年前,并非“本世纪末”。
刊                                  摘自:《光明日报》

 

网页:静远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制作 Copyright© 2000
mailto:webmaster@guoxue.com    mailto: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