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涂

  根本上说,国学为“一国固有之学”(章太炎语),是传统的固有学术、文化。无论中国现代化到何种程度,都不应该将其遗失。然而,一些征象总在引起我们的忧虑。

  一个事实是,连日来,诸多读者肯定了“接续国学”的倡导,认为这样的倡导是对现 行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也有读者认为读经就是文化的倒退,“经书有许多文化的糟粕,这样做,将把孩子引向哪里?”

  事实上,中国文化的“混沌”、“模糊”特征,使得西方学术通行的精确计量很难行得通。一部《论语》,有多少句子属于“坏”的文化?在《庄子》这样的作品中,如何界定其间的正面负面元素?流传中华文明史上千年的典籍,往往经由一些简单的价值判断,就轻易否定了。

  那么,孩子们到底需不需要这样的教育引导?据报载,北京东城区某中学初三(四)班进行了一次调查,全班50名学生,只有一个知道孔子的名字为丘,而无一人知道大思想家王阳明是谁。50名学生中有4人说朱熹是诗人,16人认为是文学家,只有4人知道朱子是思想家。

  就此评说年轻一代“数典忘祖”有些太过,但这样的传统认知似乎也说不过去。

  一代又一代的经典表面上存在于字纸堆,其实更多存在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形式也好,内容也罢,二者全都交集一起,成为涵纳、安放国人心灵的无形之器。读也好,背也罢,都是贯穿于过程和结果的。或曰,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这种“不确定性”,魅力也与媚惑同时存在。

  其实,对于目前国学萎缩、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整个社会是有感觉的。只不过,在实用学问和工具理性的驱遣下,有所遗忘、有所偏重而已。

  以现在应该担当接续国学重任的语文教育而言,也远远没有到位。热心复兴国学的志愿者逄飞指出现行语文教育弊端:重语言文字,轻语感语境;重古诗词,轻经籍典章;割裂历史。语文教育应该是文化教育,历史教育,经典教育,生命教育,而现在已经堕落为匠人教育。

  道理很简单,现在家长们的教育选择往往是社会就业的直接反映,简单的责怪有失偏颇。

  在“一国固有之学”上产生的“断裂”,使我们几乎无可措手。一些较早感应这种断裂的人,他们的倡导也往往飘逝在急功近利的风中。这大概也是社会转型期的特征吧。

  实际上,稍稍回过头去,我们就会发现,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呼吁接续国学。当时尚有一批国学大师硕果仅存,可惜中国面临的事情太多,每每在这些选择关头,更为急迫的“救亡”就会压倒了“启蒙”。现在的重提本身,也说明了这件事情是糊弄不过去的。

  我们认为,在整个社会普及面极小、几乎就是一种作态的情况下,还是先做起来再说。“声音先于义理”,诵读之后,孩子自会感知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没有开始的时候,嚷嚷和喧哗只能算作是“清议”;若要是太过于计较立竿见影的功效,更会直接戕害文化的自由自在的呼吸,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忧虑的事情。

  我们希望,在21世纪的中国文化地图上,应该存留下传统文化的血脉。以此,拓宽生命的河流,张扬生命的色彩,舒展生命的个性。

 

来源: 燕赵都市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