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国学网学者春秋→卞孝萱
 
相关文章

 · 卞孝萱先生要著编年

 · 不断开拓 不断创新
   ——简述卞孝萱先生治学历程

 · 唐人小说研究的新贡献

 

赠卞孝萱
柳亚子


教儿先就学,
即学即传人。
此是弥天愿,
宁关一室春。


驰书有贤子,
乞墨慰慈亲。
何以酬高谊,
涂鸦愧策勋。

 
刘禹锡评传

 作者:卞孝萱,卞敏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1-1
 ISBN:7305029165

内容提要

  刘禹锡是唐代的政治革新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杰出文学家。评传作者经过长期研究,形成本书特色:一是对刘禹锡的氏族,籍贯、出生地、家世、学习、科名、官司职、交游等一系列问题,以及“永贞革新”的前前后后,重新思考论证,补正文献之阙误,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二是对刘禹锡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生观、文艺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考察和评论,融会贯通,并提出不少新见。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刘禹锡的家世
一、匈奴族后裔
二、洛阳人
三、刘禹锡的父系
四、刘禹锡的母系

第二章 青少年学习时期
一、“少为江南客”
二、中唐江南经济、政治、文
  化状况
三、刘禹锡青少年时期的学习
  生活

第三章 踏上仕途与永贞革新
    时期
一、“弱冠游咸京”
二、“三登文科”,踏上仕途
三、入杜佑幕习文武之道
四、结交有识之士
五、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

第四章 贬谪时期
一、揭示“顺宗内禅”的真相
二、身处逆境,不忘“初心”
三、玄都观题诗引起的风波
四、连州五年的业绩
五、任夔、和二州刺史

第五章 回朝、再出及闲居东
    都时期
一、从洛阳召回朝廷
二、在党争中被排挤出朝
三、任苏、汝、同三州刺史
四、追随裴度,洛阳“残春”
五、晚年的生活

第六章 政治思想
一、政治上的求实精神
二、从“甘露之变”看对宦官
  专权的态度
三、反对藩镇割据
四、“人之道在法制”
五、任贤择能的用人之道
六、政治革新的思想基础:大
  中之道

第七章 哲学思想
一、刘禹锡写作《天论》的缘
  由
二、万物“乘气而生”的自然
  观
三、“天与人交相胜,还相
  用”的天人之辩
四、“数存而势生”的规律观
五、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法
  弛”、“理昧”
六、“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
  道”的辩证法思想
七、“造形而有感,因感而有
  词”的认识论

第八章 人生观
一、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二、“蹈道心一,俟时志坚”
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
  天”
四、融合儒佛道,顺应大潮流
五、“牡丹真国色”,“依依
  似君子”

第九章 文学思想与成就
一、“文章与时高下”
二、“诗者,其文章之蕴耶”
三、名副其实的“诗豪”
四、刘禹锡诗歌的艺术风格
五、刘禹锡诗歌的渊源
六、散文渊源与成就

第十章 刘禹锡在文学史上的
    影响
一、散文的影响
二、刘禹锡与晚唐诗人
三、刘禹锡在两宋诗人中的影
  响
四、《竹枝词》的贡献及刘禹
  锡在宋以后的影响
五、刘禹锡诗在日本的传播

附 录 刘禹锡年表

索 引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词语索引

后 记

 
唐传奇新探

 作者:卞孝萱 著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1-1
 ISBN:753434333X

内容提要

  本书对二十二篇著名唐传奇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令人明其来龙,晓其去脉,方知原来传奇背后尚有如此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目录

引 言

第一类 未置褒贬由人评说

 《兰亭记》新探

第二类 指名道姓攻击对方

 《补江总白猿传》新探
 《上清传》新探
 《霍小玉传》新探
 《周秦行纪》新探

第三类 影射时事寄托愤慨

(甲)针对某一政治事件而发

 《任氏》新探
 《辛公平上仙》新探
 《河间传》新探
 《石鼎联句诗、序》新探
 《喷玉泉幽魂》新探

(乙)针对某种社会现象而发

 《枕中记》新探
 《南柯太守传》新探

第四类 借题发挥控诉不平

 《毛颖传》新探
 《谪龙说》新探
 《李娃传》新探

第五类 以古喻今(或假托神
    话)开悟皇帝

 《开元升平源》新探
 《长恨歌传》新探
 《柳毅传》新探

第六类 歌颂侠义鞭挞逆臣

 《红线》、《聂隐娘》新探

第七类 耸人听闻以求功名

 《说石烈士》新探
 《拾甲子年事》新探

附 录 怎样鉴别唐传奇有无
    寓意?

后 记

 
现代国学大师学记

  作者:卞孝萱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10-1
  ISBN:7101037860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记人述学之作,按年代先后逐次介绍了十二位现代国学大师,分别是章炳麟、章士钊、刘师培、黄侃、柳诒征、陈垣、吕思勉、邓之诚、陈寅恪、钱穆、章钰、卢弼、张舜徽。他们俱是一代之巨擘,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内影响深远。

目录

上篇

章炳麟的国学演讲
 附:《訄书详注》表微
章士钊三“指要”
 附:《柳文指要》中章士钊
   自述
刘师培以唐诗证史
黄侃的《日记》

中篇

柳诒徵三书
 附:《中国文化史》为有益
   于社会国家而作
陈垣与《释氏疑年表》
吕思勉的自述
 附:陈霸先论
邓之城与《清诗纪事初编》
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
 附一:假李香君,真柳如是
    ——《柳花扇》与
    《柳如是别传》之比
    较研究
 附二:侯方域论

下篇

章钰与《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
卢弼与《三国志集解》
张舜徽与《清代扬州学记》

附录一:《四部备要》的实用价值
附录二:《四部备要》辑校、监造人考

后记

卞孝萱

  卞孝萱,1924年生,江苏扬州人。师从范文澜、章士钊先生,专攻唐代文史。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顾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0多种,主编《资治通鉴新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六朝丛书》等多种图书。领衔主编的《中国历代史话》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主要出版著作

一、专著

《刘禹锡年谱》(1963年11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元稹年谱》(1980年6月,齐鲁书社

《唐代文史论丛》(1986年1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

《刘禹锡丛考》(1988年7月,巴蜀书社

《冬青书屋笔记》(1999年1月,东方出版中心

《唐传奇新探》(2001年11月,江苏教育出版社

《唐人小说与政治》(2003年6月,鹭江出版社

《郑板桥丛考》(2003年12月,辽海出版社

《现代国学大师学记》(2006年10月,中华书局

二、合著

《刘禹锡》(1980年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

《五代史话》(1985年5月,北京出版社

《刘禹锡研究》(1989年4月,贵州人民出版社

《刘禹锡评传》(1996年1月,南京大学出版社

《韩愈评传》(1998年12月,南京大学出版社

三、主编

《辛亥人物碑传集》(1991年10月,团结出版社

《历代廉吏污吏史话》(l992年3月,江苏教育出版社

《民国人物碑传集》(1995年2月,团结出版社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1995年5月,辽宁古籍出版社

《资治通鉴新编》(1996年6月,黄山书社

《六朝文学丛书》(1998—1999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唐宋传奇经典》(1999年1月,上海书店出版社

《游记精华》(1999年1月,巴蜀书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999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改革史鉴丛书》(2000年10月,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华大典·文学典·隋唐五代文学分典》(2000年12月,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华文化百科》(2001年7月,辽海出版社

《中华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丛书》(2002年5月,江苏古籍出版社

主要发表文章

一、论文

五代时期南唐代吴的研究(《学术论坛》1957年3期

五代时期南方诸国与契丹的关系(《山西师院学报》1957年3期

张籍简谱(《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4、5期

蔡琰作品的真伪问题(《胡笳十八拍讨论集》,1959年11月

李绅年谱(《安徽史学》1960年3期

关于刘禹锡生平的一些问题(《山西师院学报》1960年4期

关于王建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增刊八辑》,1961年1月

武则天不生于广元的证据》(《天津日报》1961年9月6日

《纪闻》作者牛肃考(《江海学刊》1962年7期

谈《板桥先生印册》(《文汇报》1962年10月24日

关于汪士慎的几个问题(《文物》1962年10期

杜甫诗论旁探(《文学遗产增刊十三辑》,1963年9月

南卓考(《中华文史论丛》四辑,1963年10月

“扬州八怪”之一的高翔(《文物》1964年3期

袁江《东园图考》(《文物》1973年11期

关于北朝、隋、唐的“道”(《南开大学学报》1977年6期

唐代扬州手工业与出土文物(《文物》1977年9期

广积资料与《隋书》选词(《扬州师院学报》1977年9期

从随园历史说到新发现的《随园图》(《扬州师院学报》1978年1-2期)、

李益年谱稿(《中华文史论丛》8辑,1978年10月

关于元稹的几个问题(《扬州师院学报》1978年3期

从“寄湖南幕中亲故”诗探索刘禹锡的母系(《四川师院学报》1979年1期

元稹“变节”真相(《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4期

元稹家庭真相(《历史研究》1979年4期

刘禹锡交游新考(《文史》7期,1979年12月

范老的治学精神(《读书》1979年7期

中日友好与鉴真东渡(《群众论丛》创刊号,1979年9月

佛道之争与鉴真东渡(《中国史研究》1980年1期

曹寅·《红楼梦》·阮元(《红楼梦研究集刊》4辑,1980年

新版《旧唐书》漏校一百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2集,1981年

金农书翰十七通考释(《南艺学报》1981年3期

《登科记考》纠缪(《学林漫录》6集,1982年6月

郑板桥轶事考(《上海图书馆建馆三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82年7月

刘禹锡与韩愈(《四川师院学报》1983年1期

唐代的度支使与支度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1期

《唐诗类选》是第一部尊杜选本(《学林漫录》8集,1983年4月

章钰与《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史学史研究》1983年2期

刘禹锡与晚唐诗人(《河北师大学报》1983年3期

《板桥题画》非郑燮所编、刻、印(《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3期

《邠志》浅探(《古籍整理研究通讯》1984年1期

《郑板桥家书》四十六通辨伪(《松辽学刊》1984年1期

论《顺宗实录》的作者(《南开史学》1984年2期

刘禹锡与江西诗派(《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1984年4月

殷璠《丹阳集》辑校(《文史》23辑,1984年11月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文史知识》1985年1、2期

唐代小说与政治(《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1辑

刘禹锡与苏轼(《古典文学论丛》3辑,1985年12月

柳诒征与《中国文化史》(《镇江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1期

陈谏与《彭城公故事》(《四川师大学报》1986年2期

《霍小玉传》是早期“牛李党争”的产物(《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2期

中唐政治斗争在小说中的反映(《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2辑

两《唐书》天宝户口对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2期

元白次韵诗新探(《汉唐文学漫论》,1986年6月

从《清实录》看郑板桥(《东南文化》2辑,1986年10月

唐《琉璃堂墨客图》残本考释(《古籍整理与研究》1987年1期

试论六朝的历史地位(《南京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2期

《孔雀东南飞》诗中的时刻问题(《许昌师专学报》1988年3期

《补江总白猿传》新探(《南京师专学报》1990年1期

读《释氏疑年录》(《纪念陈垣校长诞生110周年学术论文集》,1990年10月

《李娃传》新探(《烟台师院学报》1991年4期

韩愈《毛颖传》新探(《安徽史学》1991年4期

“牛李党争”正名(《稽古拓新集》,1992年12月

范文澜先生的治学道路与方法(《安徽史学》1992年4期

韩集书录(《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3期

唐玄宗杨贵妃五题(《烟台师院学报》1994年1期

为什么韩愈诗文中未提过母亲?(《文史知识》1994年1期

《谪龙说》与《河间传》新探(《社会科学天地》1994年1期

《长恨歌传》新探(《中华文史论丛》53辑,1994年6月

《开元升平源》新探(《冰茧彩丝集》,1994年9月

读《柳如是别传》(《〈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1995年10月

《瘗鹤铭》之谜(《古典文献研究》1993—1994

寺院经济与鉴真东渡(韩国《唐史论丛》,1995年

难忘的恩师,难忘的通史(《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3期)

新发现的郑板桥题画残稿(台北《扬州研究》,1996年8月

刘禹锡诗何焯批语考订(《唐研究》2卷,1996年12月

《陋室铭》非刘禹锡作(《文史知识》1997年1期

《红线》、《聂隐娘》新探(《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2期

王羲之《兰亭序》墨迹是怎样从佛寺进入宫廷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997年12月

四十年来刘禹锡集整理工作小结(《两岸古籍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2月

郑板桥与吕留良(《文史知识》1998年4期

罗隐《说石烈士》发微(《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98年7月

韩愈的经济观(《周口师专学报》1998年4期

《石鼎联句诗、序》考(《周口师专学报》1999年1期

浅谈“专”与“通”(《文学遗产》1999年2期

章太炎各次国学演讲之比较研究(台北《章太炎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6月

史学家柳诒徵的学术贡献与道德风范《宁波大学学报》1999年3期

两本《唐宋诗醇》之比较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4期

“退之服硫黄”五说考辨(《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4期

实录与谀墓(《文史知识》1999年5期

读《清代扬州学记》札记(《历史文献研究》总18辑,1999年9月

浅谈“专通坚虚”——范文澜先生治学格言(《学林往事》上册,2000年3月

唐人杂传、杂文、轶事、传奇之比较研究(《运城高专学报》2000年1期)

《唐太宗入冥记》与“玄武门之变”(《敦煌学辑刊》2000年2期

唐小说集《玉泉子》的政治倾向(《南通师院学报》2000年3期

《戎幕闲谈》新探(《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4期

《拾甲子年事》与《文武两朝献替记》(《中华文史论丛》2000年9月

《桃花扇传奇》与《柳如是别传》(《文学遗产》2000年6期

侯方域与壮悔堂(《文史知识》2000年8期

章士钊一生“三指要”(《烟台师院学报》2001年2期

唐宋申锡冤案研究(《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3期

略论六朝文学文化文物之综合研究(《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3期

从《扬州画舫录》看清代徽商对文化事业的贡献《徽学》2000年卷

《莺莺传》“忍情说”新解(《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3期

牛李党争时期的四篇作品考察(《文史知识》2001年6期

南京博物院“扬州八怪书画展”随笔(《东南文化》2001年9期

孤本《昭阳郑氏谱》的学术价值(《文献》2002年2期

《四部备要》辑校、监造人考(《运城高专学报》2002年2期

从《杜阳杂编》等看“甘露之变”后的唐文宗(《宁波大学学报》2002年2期

论郑板桥的民本思想《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期

《三国志集解》著者卢弼考(《古典文献研究》总5辑,2002年4月

《訄书详注》表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3期

“甘露之变”与《喷玉泉幽魂》传奇(《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5期

《三国志集解》的学术价值《沈阳师院学报》2002年6期

邓之诚“诗证史”的理论与实践(《燕京学报》新13期,2002年11月

二、序跋

《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序(1996年

《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跋(《江苏文史研究》2001年2期

孤本《石鼓斋印谱》跋(《藏书家》3辑,2001年6月

三、访谈

自学成才,在学问上安身立命《南方都市报》,2007年2月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