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去楼空,空荡的文溯阁历经沧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实现“书阁一体”。
□初国卿
1922年,清室曾以经济困难为由,欲将由沈阳运抵北京故宫的文溯阁《四库全书》盗售日本人,且价已议定,为120万元。此事被当时的北京大学教授沈兼士获悉,于是他致函民国教育部,“竭力反对,其事遂寝”。
沈兼士先生对民族文化真可谓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然而,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沈兼士了。如果不是他与《四库全书》的关系,我对他也可能是只知其名。我先是请教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和他的夫人杨贺松老师。他二人帮忙从北京大学校史办查来了沈兼士的有关生平资料。然后走了几家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对沈兼士终于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沈兼士,出生于1887年农历六月十一日,浙江吴兴(今湖州)人。他19岁时东渡日本求学,入东京物理学校。时章太炎先生居东瀛,沈兼士拜其门下,并加入同盟会。归国之后,一度在嘉兴、杭州执教。1912年秋到北京,受聘于北京大学。
1914年,沈兼士同鲁迅先生相识,并过从甚密,书信往还,经常聚首,《鲁迅日记》中曾多次提到沈兼士。1922年,沈兼士主持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他带领学生及同仁将久积凌乱的故宫清代档案整理出来,受到蔡元培先生的高度称赞:“有功史学,夫岂浅鲜。”也就是这一时期,他成功地阻止了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外流。国宝免遭劫难,沈兼士立下大功。
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兼士同鲁迅、马幼渔、钱玄同等人站在一起,发表了七人签名的《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声援女师大同学的正义斗争。1926年,他随鲁迅先生同赴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不久返回北京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1929年,他进辅仁大学,任文学院院长。这一年5月,鲁迅从上海北返探亲,重见了当年的老友,曾不无感慨地写信给许广平说:“南北统一后,‘正人君子'们树倒猢狲散,离开北平,而他们的衣钵却没有带走,被先前和他们战斗的有些人拾去了。未改其原来面目者,据我所见,殆惟幼渔、兼士而已。”老朋友沈兼士本色依然,深得鲁迅信任。
抗战开始后,沈兼士滞留北京,仍在辅仁大学执教,与同人英千里(英若诚之父)、张怀等秘密组织“炎社”(后又改为“华北文教协会”)进行抗日斗争。这些人的抗日行为,最终为敌宪所闻,侦骑四出,并被列入黑名单中进行追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沈兼士于1942年12月16日微服潜出北平,辗转到了重庆,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任名誉教授,直到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他被政府任命为教育部平津区特派员,负责接收敌伪文化教育机关。其后复任教辅仁、北大二校
沈兼士于1947年8月2日因脑溢血病逝于北平,葬于京西福田公墓。在他的追悼会上,金息侯先生亲笔撰写的挽联是:
三月纪谈心,君真兼士,我岂别士;八年从抗战,地下辅仁,天上成仁。如实地概括了沈兼士坦白厚道、济世爱国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