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向深山深处行——忆胡小石师
风骨凛凛一宗师——胡小石与南京大学
专请胡小石题字 众名家力保"江苏省国画院"题署
胡小石书法
胡小石(1888一1962),名光炜,号情尹、夏庐,晚号沙公、子夏等。原籍浙江嘉兴,生长在南京。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近代颇有影响的学者、诗人。属于学院派的书法家,因为他差不多一生都在高等学府做教授,知识渊博,手眼俱高。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南京博物院顾问、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主席。胡早年师碑学大师李瑞清、沈曾植,涩笔顿挫,古拙瘦劲。其书成熟时期主要特征:用笔以碑体的方笔为主,然能摒弃其师(李)笔笔颤抖之习气,沉著、厚实、老硬,又加进了米芾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迈之气。结体布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宫紧收,但主笔画能放则放,神纵、荡漾,颇得小王、黄山谷与倪元璐书的神趣。书法初学颜真卿,写得板滞。经老师李瑞清指点,很快改学北碑,从《郑文公碑》及《张黑女墓志》临习最久。又写《流沙坠简》墨迹影印本,得汉代八分、章草及行草书真相,品格高古,不同时俗。此后广收博取,历代大家都有涉猎,尤其对米南宫“刷字”的痛快十分神往。但胡小石不习唐人书,以为其时大家结体虽佳,也只是齐整而已,不若前代书法之大气并富有天趣。这或者与康有为的某些说法相似,但胡小石不是卑唐论者。 总起来说,胡小石成熟期书法的最大特点是,用笔以碑体的方笔为主,沉著、厚实、老硬,但又加进了米南宫的“刷字”法,故沉雄之中,又有豪迈之气。结体布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宫紧收,但主笔画能放则放,神纵、荡漾,颇得小王与黄山谷书的神趣。这实际又是吸取了帖的优势,使他的碑体书法没有死板呆滞之嫌。 胡小石对书史书论也颇有研究。
行书扇面·胡小石 书写时间未详.纸本.行书,凡14行,计51字.55×18.5厘米.高可可藏.
行书诗轴·胡小石 书写时间未详.纸本.行书,凡3行,计32字.142×40厘米.王一羽藏.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