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国学网学者春秋→方立天
 
相关文章
  · 体悟佛学方立天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作者:方立天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1
ISBN:7300042589

内容提要

  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本书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来解读、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并采用问题解析体来展现中国佛教哲学的内容。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编的专题论述,阐明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目录

上 卷

第一编 总论
小 引
第一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
    演变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
    体系

第二编 人生论
小 引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
    论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
    演变与发展
第七章 中国佛教对于“佛”
    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
    类别与转型

第三编 心性论
小 引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
    概述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
    范畴网络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
     大心性论思潮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
     说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
     圆明说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
     宗的心性论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
     慧能前禅师的心性
     思想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
     净自悟说
第十七章 荷泽宗的灵知心体
     说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
     说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
     道说
第二十章 临济宗的一念心清
     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
      的互动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
      的互动

下 卷

第四编 宇宙论
小 引
第二十三章 中国佛教的宇宙
      结构论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
      论
第二十五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
      论(上)
第二十六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
      论(下)

第五编 实践论
小 引
第二十七章 中国佛教的伦理
      观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
      论(上)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
      论(下)
第三十章 中国佛教的直觉论
第三十一章 中国佛教的语言
      观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
      观

结 语
征引与参考书目
主要人名索引
后 记

 
中国佛教散论

 作者:方立天 著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1
 ISBN:7801235533

内容提要

  本书共结集论文20篇,其时间跨度自上世纪6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是方立天先生几十年来探索、研究佛学的成果,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人物、宗教、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佛教的特点四个方面。还收入了有关华严、净土和禅三个佛教宗派的论文共六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从事佛教研究的兴趣与重点、态度与方法;也反映了作者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的变迁、研究的深化、学术的积累、体悟的增长,而对佛教的看法所发生的某些变化。

目录

总序

自序

道安的佛教哲学思想

慧远的政教离即论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导读

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

试析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

弥勒信仰在中国

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

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

论佛教文化体系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儒佛人生价值观之比较

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构想

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

试论中国佛教之特点

中国佛教的过去与未来——为纪念中国佛教两千年而作

 
方立天文集

作者:方立天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ISBN:7-300-07515-0

内容提要

  本书共六卷,即魏晋南北朝佛教、隋唐佛教、中国佛教文化、佛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上)、中国古代哲学(下),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佛学家方立天教授在佛教和哲学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记录,体现了作者在漫长治学征途中跋涉的历史足迹和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平生志业。

第一卷
魏晋南北朝佛教

内容提要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传入中国并迅速得到发展的重要时期。本卷的重点即是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佛教的代表人物——道安、支遁、慧远、道生、僧肇、萧衍、菩提达摩的个案研究,以展现当时佛教的基本面貌与思想风采。书中还专门论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历史演变与整体特点,并与魏晋玄学作了比较,又叙述了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两大思潮。与此相关,还评述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国佛教之特点,以利参照、比较。

目录

道安评传

支遁的佛教思想

慧远及其佛学

慧远的政教离即论

慧远与佛教中国化

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

僧肇评传

僧肇的形而上学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导读

梁武帝萧衍与佛教

菩提达摩禅法略论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演变

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

弥勒信仰在中国

弥陀净土理念:净土宗与其他重要宗派终极信仰的共同基础

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试论中国佛教之特点

第二卷
隋唐佛教

内容提要

  隋唐时期佛教宗派林立,盛极一时,可谓中国佛教最富创造力的巅峰时期。本卷着重论述华严宗实际创始人法藏的创宗活动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基本学说及其历史影响与地位;对法藏为武则天讲经所撰的《华严金师子章》作了校释的今译,以助于加深对法藏华严宗义理的具体理解。本书又一重点是阐析禅宗的内涵结构、理论要旨、核心思想、基本精神,为了解、体察禅宗提供参照。此外,本书有关隋唐佛教与隋唐哲学的论述,旨在从整体上彰显隋唐时期宗教人文思想的特色。

目录

法藏
自 序
第一章 法藏的生平与其创宗
    活动
第二章 法藏创宗的社会背景
    和学说渊源
第三章 佛教义理史观——判
    教论
第四章 法藏的宇宙生成论
   ——法界缘起论的原由
第五章 法藏的宇宙圆融论
   ——法界缘起论的内容
第六章 法藏的宇宙本体论
   ——法界缘起论的本质
第七章 法藏的人生理想论
   ——行果论
第八章 法藏的认识论
   ——法界观、唯识观和     还源观
第九章 法藏的思想影响和历
    史地位
年 表
参考书目

华严金师子章校释

华严金师子章今译

华严宗佛教哲学理论架构和范畴体系

略谈华严学与五台山

中国禅宗创始人之辨析

南岳禅系的佛教平民化倾向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

性净自悟——慧能《坛经》的心性论

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

论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三卷
中国佛教文化

内容提要

  本卷着重从两个方面展示“中国佛教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一方面是介绍中国佛教的历史演变、各类典籍、基本教义、制度仪轨、寺院殿堂、名胜古迹等;另一方面是论述佛教与中国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具体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以及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基于此,进而总结中国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核心、内外联系、演变根源和内在特质,以助于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重要作用及其未来走向。

目录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前言
第一章 印度佛教的创立、演
    变和外传
第二章 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变
    化和发展
第三章 佛教的各类典籍
第四章 佛教的基本教义
第五章 佛教的制度和仪轨
第六章 佛教的寺院殿堂
第七章 佛教的名胜古迹
第八章 佛教与中国政治
第九章 佛教与中国伦理
第十章 佛教与中国哲学
第十一章 佛教与中国文学
第十二章 佛教与中国艺术
第十三章 佛教与中国民俗
第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基本特
     点
第十五章 中国佛教的对外影
     响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选择

佛教与汉地习俗

论佛教文化体系

第四卷
佛教哲学

内容提要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本卷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以及本体论、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本卷还阐释了佛教的“空”、“平等”、“慈悲”等重要哲学范畴,并对儒、佛的人生哲学以及中、印佛教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作了比较,最后还讨论了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以助于加深对中国佛教哲学的整体认识。

目录

佛教哲学(增订本)
增订本前言
前 言
第一章 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
    派
第二章 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佛教哲学的重要著作
第四章 佛教的人生价值论
第五章 佛教的宇宙要素论
第六章 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第七章 佛教的宇宙生成论和
    本体论(上)
第八章 佛教的宇宙生成论和
    本体论(下)
第九章 佛教的认识论(上)
第十章 佛教的认识论(下)
结 语

佛教“空”义述评

中国佛教的平等理念和当代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佛教与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佛教的人生哲学——兼论佛儒人生哲学之异同

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构想

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

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

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

第五卷
中国古代哲学(上)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从天道和人道的学说以及闻道之方三个方面展开。本卷内容是《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的前两部分:宇宙观与人生观。书中着重就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本体论、空间观、常变观、矛盾观、形神观、人性论、人生理想观以及历史观九具重要哲学问题,分别阐述了基本未源流,发展演变,以及每一哲学问题的提出、争辩与解决的历史过程,以彰显重要哲学范畴的创立、分化、融合、发展的轨迹,并体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

目录

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
前 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本体论
第三章 中国古代时空观
第四章 中国古代学变观
第五章 中国古代矛盾观
第六章 中国古代形神观
第七章 中国古代人性论
第八章 中国古代人生理想观
第九章 中国古代历史观

第六卷
中国古代哲学(下)

内容提要

  本卷收录了《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的第三部分认识内容,分三章对中国古代名实现、知行观和真理观展示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系统论述。本眷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二十余篇,分别简要地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此外,还论及中国古代一些哲学范畴和一些哲家的学说。

目录

中国古代哲学问师发展史(续)
第十章 中国古代名实观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知行观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真理观

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

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论中国前期专制社会中官方哲学的演变

略论汉代经学衰亡的历史必然性

魏晋玄学的范围、主题和分期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哲学

隋唐时代的哲学

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

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自然科学家的联盟

中国古代对立统一思想简论

论中国古代物主义者的真理标准观

中国哲学史中的佛学影响

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

评唯心主义在认识史上的作用

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历史观的基本错误和合理因素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历史观的合理因素

儒家人生哲学简论

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的“性情”范畴

中国古代形神论二题

理与欲

再论墨子“三表”说的性质问题

桓谭评传

贾思勰的朴素唯物主义真理观

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论

弘扬陈亮的精粹思想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作者:方立天 著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7544502696

内容介绍

  本书本着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运用文化比较学的观点,在系统阐述佛教的历史、经典、教理、仪轨制度和寺院,以及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变化及其中国化过程的基础上,多方位分析和研究了中国佛教与中国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的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本书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一版再版。为此,中国天主教主教闭专门邀请方先生讲述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和规律,以此作为天主教中国化的借鉴。

方立天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著名佛学家。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主要从事中国佛教和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在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领域卓有建树。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慧远及其佛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国佛教研究》、《法藏评传》、《华严金师子章校释》等著作十余部,每部著作都多次重版、重印。主编佛学和中国哲学类著作、丛书十余部,发表论文约300余篇。《佛教哲学》一书曾荣获国家图书奖,《华严金师子章校释》被权威学者誉为古籍整理的典范之作,并受到国际佛学界的广泛重视。

主要出版著作

一、专著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年4月

《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9月

《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11月

《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90年2月

《华严金师子章今译》(巴蜀书社,1990年6月

《法藏》(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

《中国哲学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

《中国佛教研究》(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

《法藏评传》(京华出版社,1995年9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中国佛教散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方立天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二、主编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1992年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年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一、二、三卷)(齐鲁书社,1981-1982年

《中国哲学通史》(第一、二、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995年

《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世界十大宗教》(译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中国的文化与宗教》(译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中学生中外名著远读》(哲学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中国文化的基本文献》(哲学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佛藏辑要》(巴蜀书社,1994年

《宗教箴言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

《佛教大师评传丛书》(智顗、吉藏、玄奘、法藏、宗喀巴)(京华出版社,1995年9月

《佛学精华》(三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

《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中国佛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7月)

主要发表文章

一、论文

道安的佛教哲学思想(《新建设》1964年3月

慧远佛教因果报应说批评(《新建设》1964年8-9月

试论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65年5月

僧肇的形而上学(《新建设》1965年8月

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自然科学家的联盟(《光明日报》1978年9月21日

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真理观(《教学与研究》1979年3月

贾思勰的朴素唯物主义真理观(《哲学研究》1979年4月

评“四人帮”在中国哲学史方法上的实用主义(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

我国古代对立统一规律思想简论(《哲学研究》1979年10月

法制、是非、宗教──读刘禹锡《天论》(《光明日报》1979年12月20日

再论墨子“三表”说的性质问题(《教学与研究》1980年1月

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哲学研究》1980年3月

略论汉代经学衰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哲学》第3辑,1980年

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4月

中国哲学史中的佛学影响(《百科知识》1980年5月

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人民日报》1980年7月17日

论魏晋时代佛学与玄学的异同(合作,《哲学研究》1980年10月

慧远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年

僧肇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年

桓谭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

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1月

王充的战斗精神(《人民日报》1981年1月22日

论支遁的佛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1月

《白虎通义》与封建等级制(《学术月刊》1981年4月

梁武帝萧衍与佛教(《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4月

论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合作,《哲学研究》1981年8月)。

道安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二卷,齐鲁书社,1980年

道生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第二卷,齐鲁书社,1982年

论隋唐佛教宗派的特点(合作,《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4月

《华严金师子章》评述(《论中国哲学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试论中国佛教的特点(《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2年;《走向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1月

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2月

中国古代哲学的性情范畴(《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1月

佛性评述(《求索》1984年4月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演变(《中原文物》特刊,1985年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历史观的合理因素(《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2月

关于魏晋玄学的范畴、主题和分期(《文史哲》1985年4月

中国古代形神论二题(《天府新论》1985年6月

华严宗的佛教理论构架和哲学范畴体系(《中国哲学范畴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

试析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哲学研究》1985年7月

华严宗哲学范畴体系简论(日本《中外日报》1985年11月18日;《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2月

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历史观的基本错误和合理因素(《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1月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哲学(《自修大学》1986年1月

隋唐时代的哲学(《自修大学》1986年2月

佛教、佛法、佛学与佛教哲学(《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4月

中国佛教的特质(《文史知识》1986年10月

三度舍身的梁武帝(《文史知识》1986年10月

佛教与中国伦理(《五台山研究》1987年1-2月

佛教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2月

佛教与中国哲学(《晋阳学刊》1987年3月

近十年来中国佛教研究概述(《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7年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哲学研究》1987年7月

欲与理(《哲学范畴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0

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冲突与融合(日本《中外日报》1987年10月23日;《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1月

略谈华严学与五台山(《五台山研究》1988年1月

儒学与佛学(《文史知识》1988年6月

儒家人生哲学简论(《百科知识》1988年6月

古代浙江籍佛教学者与中国文化(合作,《浙江学刊》1988年8月

佛教的人生哲学──兼论佛儒人生哲学之异同(《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1月

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哲学研究》1989年3月

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3月

禅悟思维方式简论(《五台山研究》1989年1-2月

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简论(《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1月

般若思维简论(《江淮论坛》1989年5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6月

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论(《人与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儒佛人生价值观之比较(《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1月

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学术月刊》1990年1月

佛教文化体系结构的核心是什么?(香港《菩提》1990年12月

论佛教文化体系结构与核心(《佛教文化》1991年2月

早期儒家人格观及其现代意义(《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2月

论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6月

佛教与汉地习俗(《现代中国》1991年11月

中国佛教哲学思维方式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思维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论佛教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成立80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1992年4月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历史研究》1992年3月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哲学研究》1992年10月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中国哲学史》创刊号,1992年

天台宗心性论述评(《佛学研究》第1期,1992年

心性论──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1月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中国文化》1993年第7期,《书摘》1994年3月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2月

中国佛教文化漫述(《中华文化》创刊号,1993年

谈谈佛教与中国民俗(《华夏文化》创刊号,1994年

孙中山文化观述评(《学术研究》1994年1月

洪州宗心性论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2月

临济宗心性论思想述评(《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2月

中国传统文化的寻踪与阐扬(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6月

《坛经》心性论述评(《哲学研究》1994年5月;《智慧的探索──中国哲学1995年》,上海出版社,1996年

如何全面认识玄奘的形象与思想(《玄奘研究》创刊号,1994年

真性与自觉──达摩、慧可、僧璨心性论(《少林禅苑》1994年1月

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选择(《炎黄文化研究》增刊号,1994年

略论我国的弥勒信仰(《佛学研究》第2期,1993年

华严宗心性论述评(《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4月

禅宗精神(《哲学研究》1995年3月

弥勒信仰在中国(《深圳大学文化与传播》1995年7月

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5年

石头宗心性论思想述评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3卷,1995年

儒道的人格价值观及其会通(《长白论丛》1995年2月

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思想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3月

禅与道(《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

《法华经》导读(台湾《文化与哲学》1995年10月

儒佛互动互补──以心性论为中心(《炎黄文化研究》增刊号第2期,1995年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2月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述评(《佛学研究》第4期,1995年

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哲学研究》1996年6月

灵知心体说──荷泽宗心性思想略论(《禅学研究》第2期,1994年11月

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史》1-2,1996年

简论中国佛教的涅槃思想(《闽南佛学院学报》1996年2月

印度佛教人生理想论简说(《长白论丛》1996年4月

慧远的政教离即论(《文史哲》1996年5月

人文科学课题中的应有之义──重视开展宗教研究(《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1996年6月

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教学与研究》1996年6月

从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演变看传统与现代的转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6月

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6年

道佛互动互补──以心性论为中心(《炎黄文化研究》1996年

中国佛教人生理想论(《亚文》第1、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997年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宗教学研究》1997年1月

对当今世界宗教发展趋势的看法(《中国宗教》1997年2月

中国佛教的气本原说和道体说(《宗教学研究》1997年4月

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哲学研究》1997年9月

中国佛教本无说的兴起与终结(《中国文化研究》冬季号,1997年

宗教与宗教学(《慧泉》1998年2月

《法华经》与一念三千(日本《中外日报》1997年11月25日,《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2月

中国佛教善恶报应论初探《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98年1期

略论中国佛教的佛身观(《五台山研究》1998年2月

中国佛教的过去与未来──为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而作(《中国宗教》1998年4月

从地论师与摄论师的心识本原之辨到天台.华严心本说的阐发(《人海灯》1998年4月

华严宗的现象圆融论(《文史哲》1998年5月

中国佛教“理”思想的拓展与演进(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5卷,1998年

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论──“诸法即实相论”述评(《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6月

从中国固有本体论的特色看中国佛教本体论的形成(《佛学研究》第7期,1998年

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高校理论战线》1998年10月

镇澄对僧肇《物不迁论》的批评(《哲学研究》1998年11月

汉晋禅法略述(《闽南佛学院学报》1999年1月

从达摩到慧能:禅法的演变(《正法研究》创刊号,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

中国佛教的心论(《天心与人心──中西艺术与体验》,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2月

中国佛教心本原说的创立与发展(《文史》1999第2辑,中华书局

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光明日报》1999年3月19日,《教育报》1999年4月20日

禅、禅定、禅悟(《中国文化研究》秋季号,1999年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光明日报》1999年10月22日

禅宗与念佛(“第二届两岸禅学研讨会”,1999年10月)

论南顿北渐(《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1月年

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人海灯》2000年1月

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中国哲学史》2000年2月

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佛教三论系与成论系在二谛问题上的岐异(《哲学研究》2000年6月

南北朝禅学(《宗教学研究》2000年2月

宣扬“世界末日”就是反人类(《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2月

四缘说《弘化》2000年3期

如来禅与祖师禅(《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5月

一个极具特色的佛教真理论——智顗的七种二谛说和三谛圆融说(《文史哲》2000年第5期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6月

鸠摩罗什:影响中国佛教思想发展至深至广(《中国宗教》2001年1月

中国佛教法性实在论的确立与转向《中国文化》第17-18期,2001年3月;复印资料《宗教》2001年6月

佛教与中国文化(《普门学报》第三期,2001年5月;又载《二十一世纪的宗教展望》,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出版,2001年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略说《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3月;复印资料《宗教》2001年12月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名家演讲讲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佛教与中国古代人生哲学(《诠释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构想(《中国宗教》2002年第1期;《法音》2002年第3期;《禅》2002年第2期;《基督教文化学刊》2002年第6辑,2002年第8辑

禅宗的“不立文字”语言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上、下)《哲学研究》2002年第1、2期

人间佛教的界说与人间正道的实践(《中华佛学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又载《“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7月

论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与念佛禅(《中国禅学》2002年6月)

佛道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禅学研究》第4辑,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现代意义(《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上、下)(香港《菩提》2002年12月

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哲学史》杂志,2003年第2期

论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走向世界、走向融、走向创新——在第1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上的致词(《中国哲学的国际盛会》P.22-24,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4月

为人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及其普遍意义(《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

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与归趣《中国民族报》2003年9月5日;又载《法音》2003年第9期

佛教“空”义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天台宗圆顿止观法门略述(上、中、下)(《弘化》2003年第5、6期,2004年第1期

洪州宗心性思想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佛教“空”义的历史演变(《佛学研究》,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2003年

佛教平等理念对和平与发展的启导意义(《中国宗教》2004年第1期

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期;又载2003年《佛学研究》,题为《中国佛教伦理的现代意义》

佛教“空”义述评《宗教研究》总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二、书评

读《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哲学研究》1964年2月

文贵深沉──再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日报》1980年1月8日

第一部中国哲学范畴史──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人民日报》1983年1月21日

一部有学术生命力的著作──再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3月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光明──《佛门大师评传丛书》之缘起(《佛教文化》1996年1月

一部富有开创性的力作──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合作,《法音》1996年7月

认真研究中国道教文化──《中国道教史》笔谈(《光明日报》1997年8月9日

三、序言

《中国宗教古迹一览》序(《中国宗教古迹一览》,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88年9月

《禅者的思考》序(《禅者的思考》,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10月

《超凡世界》序(《超凡世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

《文化:宗教与人系列论丛》总序(《文化:宗教与人系列论丛》,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4月

《佛藏辑要》序(合作,《佛藏辑要》,巴蜀书社,1994年

《佛门大师评传丛书》序(《佛门大师评传丛书》,京华出版社,1995年9月

人生真相与生命意义的探求──《禅心人》序(《禅心人》,团结出版社,1996年5月

《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序(《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彭自强著,巴蜀书社,2000年8月

《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序(《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人生禅系列之一观心人》序(《人生禅系列之一观心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禅学三书》序(《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6月

《中国佛教简史》前言(《中国佛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7月

《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序(《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9月;《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

《大悲观世音菩萨》序(《大悲观世音菩萨》,香港菩提出版社和百通出版社联合出版,2003年3月

《此心安处是吾乡》序(《此心安处是吾乡》,澳门《东方世纪》杂志社,2003年8月;又载《觉群》2003年第4期

《曹溪禅研究(三)》序(《曹溪禅研究(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四、访谈

佛教与中国文化(《光明日报》1986年6月

佛教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评论》1986年12月

了解、改造、创新──张岱年、丁守和、方立天谈传统文化(《光明日报》1990年2月2日

重德、自强、宽容、爱国(《天津日报》1991年5月23日

宗教·生活·文化(《哲学动态》1996年10月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997年2月16日

《张岱年全集》五人谈(之一)(《光明日报》1997年4月26日

兼具宏观与微观的佛学研究(台湾《人生》杂志211期,2001年3月

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精神文明建设》2001年1月)

中国宗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宗教学研究四人谈(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中国大陆、港、台三地佛教之发展现状与路向(香港《菩提》2002年11月

佛教必须现代化(香港《温暖人间》,2003年1月

从中国哲学的层面研究中国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著者方立天先生访谈录(《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6期

五、杂文

对中国佛教思想的研究与批判(《人民日报》1964年4月29日

良好的开端──介绍《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光明日报》1981年3月5日

在五台山研究会首届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五台山研究》1988年2月

把握自我,勤奋开拓——治学漫谈(《文史哲》1988年4月;《学者谈艺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

积极投身于开创当代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书院学报》第1期,1989年1月

中国宗教十年(香港《法言》1989年9月,《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2月

积极开展宗教学研究(《中国文化书院学报》第2期,1990年1月

历史的回响──评“太虚诞生一百周年国际会议”(香港《法言》1990年4月

向读者推荐十本人文科学的书籍(《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5月

我与佛教研究(《文史知识》1990年7月

澳门文化起儒风(《澳门日报》、《华侨报》1990年12月30日

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哲学研究》1991年5月

刚健自强──谈中华民族精神(天津《学术信息》第6期,1991年

深刻的反思科学的总结──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光明日报》1991年11月21日

国情、开发、创新(《中华文化论坛》创刊号,1994年1月

弘扬陈亮的精粹思想──在全国首届陈亮学术讨论会上的主题发言(《中国哲学史》1994年1月

宝岛台湾归来话佛教(《法音》1994年5月

宝岛台湾归来话佛教(二)(《法音》1994年9月

佛学研究的现代化与佛教中国化(《瞭望》1994年7-8月

传统人生价值观与现代化(《人民日报.海外报》1995年8月5日

宗教与未来社会(《21世纪中国战略大策划,大国方略》,红旗出版社,1996年9月

祝贺《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1月

在普陀山佛学院的讲话(摘要)(中国佛教协会《研究动态》1998年1月

融合互补:未来的文化走向(《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3月

宗教美学的新开拓(《中国高等教育》1998年4月

北大魂(《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切入点是什么?(《人民论坛》1998年6月

中国佛教2000年──谈中国佛教的发展(《科学时报》1999年1月28日

跬步记述(《哲人忆往》,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月

深切怀念周叔迦先生《佛教文化》1999年4月

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审美意识──在大型画册《传世画藏》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2日)

石峻与中国哲学研究(合作,《光明日报》1999年6月18日

“元神不灭论”:愚弄人的邪说(《人民日报》1999年8月10日

我和中国佛学研究《佛学研究》1999年8月

我和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学林春秋》三编上册第197-214页,朝华出版社,1999年12月

我与中国佛学(《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2

一代觉者,百世师范──深切悼念赵朴老(《佛教文化》2000年3-4月

弘法利生:当代佛教的主旋律──“佛教在21世纪的使命”演讲比赛评述(《法音》2000年5月

《西游记》与佛教文化(《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5月

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美国《中国宗教与哲学论坛》2001年6月

佛、道的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禅学研究》2001年8月

中国大陆佛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10月

人生真相与生命意义的寻求(《禅趣人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

扶掖·鼓舞·推动——我与中华书局的书缘(中华书局,2002年5月

治学以勤奋为要(《人民日报》2002年4月27日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中国宗教》2002年第4期

两岸禅学研讨会感言(台湾《佛藏》,2002年4月

在“六祖禅宗的历史地位与中华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香港《中国评论》2003年3月

培育僧人的摇篮(《香港佛教》2003年3月1日

儒家也应有一部典籍大全(《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3月

从三个向度反思中国传统的宗教观(《人民人民政协》2003年7月14日;又载中国佛协《研究动态》2003年第8期

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日

继承学脉,发展学统(《光明日报》2004年3月9日

哲人其萎,功业长存——深切悼念张岱年先生(《光明日报》2004年4月28日

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及价值“慈辉佛教文化论坛”,2005年3月16日

心从“正见”始——佛教正见与世界和谐首届世界佛教论坛,2006年2月20日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