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入收藏

 

 
大师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选读|大师研究|研究著述|书品推介|研究学人|相关链接 

姜亮夫全集

敦煌学概论——大家小书·第三辑

《楚辞的源流、系统》
姜亮夫手迹

姜亮夫先生及其《楚辞》研究
姜亮夫:中国文化的一抹血痕
国学大师姜亮夫

史学的大匠规矩

《姜亮夫全集》:大家大书

方法与视角:对姜亮夫《楚辞》研究的一种审视
姜亮夫在云大

 

 

 

 

 

《楚辞的源流、系统》

 

姜亮夫:

 今天讲讲楚辞的源流及历代研究楚辞的情况。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讲。这样讲,可以看出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点,也可以同其它文学样式作比较。
   楚辞作家中,屈原是核心人物,宋玉次之。
   楚辞这个名称,汉以后才有,即在汉景帝与汉武帝之间出现的学术上的名称。然而楚人的文化、风俗、歌谣和社会制度等,春秋以来的著作都曾提及。从这些著作中可以发现一些楚人的语言、文字、风俗。洪亮吉写的文章值得参考①,指出楚文化、制度、历史等与其它诸侯国不同 。刘师培亦有文章说中国文化有南北两个系统②。他用《诗经》与《楚辞》对比着讲,认为楚辞属于南方文化系统,《诗经》属于北方文化系统。从文学发展角度来研究是很重要的。汉代在很多方面延续着楚文化,如郊祀就袭用了楚的许多特点。《汉书》、《郊祀志》很多是借鉴楚的《九歌》③,但在政治制度方面又是抄袭秦代的④,所谓“汉承秦制”是也。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篇论述三楚文化的文章,基本上用了他们的材料,但有所补充。
   孟子也看出楚文化与齐鲁三晋不同。楚冠亦称南冠。孟子、韩非子都轻视过南楚,甚至说:“南蛮鴂舌之人。”在北人看来,南人是野蛮的。北方的儒者很轻视楚人,比之为蛮夷。尽管如此,秦统一中国后,没有多久就灭亡了。汉高祖统一中国后很重视楚文化。高祖喜欢江南,很重视自己的民族传统,因而把许多楚文化传统继承下来了⑤。如果不是刘汉统一中国,而是秦的继续统治,那么楚文化很可能就不存在了。
   唐山夫人的《郊祀歌》完全是楚调,高祖《大风》、武帝《秋风》、《瓠子》也是楚声。在当时的长安,有许多南方人。《汉书朱买臣传》说:“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辞》。”楚辞即楚国的文辞,楚国的调儿。据此可以看出,楚辞,这个名称出现于汉代建国以后。假使不是汉高祖做皇帝,楚辞的流传很可能就受到不利的影响。当然应当看到,文学的发展,主要从民间来的。汉乐府的变化是一个特殊的变化。《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四言体为主,大体是两句一层意思;汉乐府大体五言一句、一个意思,是从楚辞来的。
   民族之间的接触,主要媒介有二:首先是音乐;第二步是语言。中国传到外国的东西有音乐,最早是月琴,是忽必烈带出去的。中国出去的人教音乐的人也最多⑥。
   高祖最宠信的戚夫人就是会舞楚舞的。汉高祖会楚调,《大风歌》就是楚辞。武帝也长于楚调。文景时代,京城的人对楚歌就听不太懂,所以请了南方人到京城说楚辞。朱买臣是苏州人,会楚语。
   楚辞是楚国的文辞,楚国的调调,这是汉以后形成的概念。汉乐府变为五言句,是由楚辞脱变而来的。楚辞以五言为基础,加“兮”字。《诗经》以四言为基础,两句话才是一个句子,但是乐府就没有了,很大的原因得力于楚辞。楚辞每句有动词,不象《诗经》两句才有一个动词⑦。从汉语发展规律看,五、七言最方便。从语言学的角度、文学的意味、修辞学等方面看,楚辞要比《诗经》讲究得多、活泼得多,情感也浓厚得多,因此它成为文学的主干。
   汉乐府继承楚辞传统演变而来。中国文学史自从有了楚辞,特别到了汉代,得到汉高祖的提倡,可以说,整个中国文学都楚化了,因为它适用于整个民族的语调⑧。
   楚辞中有很多双音节语言,这与汉语音素有关系。据《广韵》统计,单音素的不过三百多个,有字头字尾的双音素最多,三个音素的也有⑨。
   王光祈先生有篇文章把中国音乐与西洋音乐拿来作比较,谈到中西乐间的差别:中国音乐韵味很深,西洋音乐节奏强。原因是汉语的阴阳上去入的长短有差别,阴声字可以延长,音的高低长短决定于字的读音的高低长短。(法国的歌曲,上句的音可与下句联在一起,而汉乐府就不能。)昆曲的调子很讲究阴声字的运用,可以长到八个拍子。西洋音乐就不一样,节奏强、干脆、利爽 。中国字双音节、单音节都有,五言诗可以是两个字一节,也可以一个字或三个字一节。发展到唐诗,就成了平仄。唐诗中的律诗就很讲究声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因为二、四、六是音节停顿处,一、三、五不是音节停顿处,故可以不论。
   文学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刘大白说中国字有“音步”。昆曲很少用三拍,多用四拍。世界各国的诗歌,大致以四拍为基础,汉语大致三个节拍就可以了,因为汉语结构无非是主谓宾,主语前又有主语,谓语中又有谓语,逻辑的发展就是如此。
   我们的文学是很固定的,虽然口语不一致,但一看书,都看得懂,这是因为有共同的文字、语言把整个民族统一在一起了。
从语言的角度看,楚辞的语言结构、修辞方法要比《诗经》进步得多,成为中国文学的主干。《诗经》适于唱,但语法不一致。楚辞与人们的合理语言比较接近。楚辞担任着两个任务:合理语言与文学语言。
   汉文学的基础与汉文字是非常合拍的,尽管方言很多,但看起文章来都能一样看懂。因为文学的书面语言是一样的。元太祖进入中国后,想用元曲来统治全国文坛,而元曲中反映的感情与汉人是不协调的。汉语自春秋战国以来,经过千锤百炼后,一直成为中国的语言传统。
   楚辞以前的文学是神话——寓言——叙述文学。中国的神话在北方的《诗经》中有一些,但很少,如《诗经》中的《生民》提到姜嫄,成了周代的始祖。而楚辞中的神话多得不得了,《天问》几乎都是神话。楚辞中的神话成分与《山海经》比较接近。楚辞中保存了最早的神话、寓言。楚辞是保持了原始民族风俗的文学。它的语言也比较接近民间的口语,如《越人歌》等就属楚调。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可查阅冯惟讷的《古诗纪》。只要是南方人唱的歌都和屈原作品一样属于楚调。《击壤歌》、《越人歌》、《沧浪歌》,还有伍子胥渡江之歌等,传到北方,连孟轲也喜欢听,因为它简单、清楚、风雅,这说明楚调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在民间流传很广的原因。它的影响之大,乃至孔老夫子的《龟山操》也是楚调。楚辞用一般人懂的语言,楚调是民间最喜欢唱的调子,唱起来很动人,《古诗纪》中的诗,凡以南楚调读起来就非常动听。《诗经》基本上是简朴的,读起来比较沉闷。这是由于它们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熏陶的不同所致。江南的天然气候就是好,珠江流域又比长江流域前进了一步。长江流域又比黄河流域进步。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长江流域的生活最富庶,环境最安定。《汉书地理志》说江南地产丰多,可供游玩消遣的地方也多。到了宋代,有人说过,只要洞庭湖存在,社会就存在。最会吃水果的人是楚人,所以《九章》中有一篇《橘颂》。
   屈原赋的来源有二:一是民间流传的《九歌》;二是楚国文化传统。因屈原的祖先就是莫敖。莫敖是管天文、郊祀的官,懂得许多历史。屈原也是管天文的。他知道楚国的很多历史,又有着渊博的知识,所以能创作出象《离骚》这样一批伟大的作品,成为中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那坚贞不屈的气派,他那伟大的诗篇,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础。因此,楚辞是楚民族文化的精华,几乎取代《诗经》的地位。唐代诗人,据说有人不读《诗经》,但没有人不读楚辞的。
   以楚国的历史、制度、风俗、语言来创作楚辞,这是楚辞创作的特点。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说:“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近代人注意了,如苏州人朱季海的《楚辞解故》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他是用别的书来证(外证),我是从楚辞作品本身找出证据来证(内证),为此我写了篇文章,约有六、七万字。
   屈原肯定读过《诗经》,但屈赋有自己的特点,有它自己的路子,远远超过《诗经》的水平。屈原是楚文化的继承者,又是开创者。因此,我的讲法是:不要把楚辞作为《诗经》的后继,而应该是把《楚辞》与《诗经》并列。
【注释】
① 见《洪亮吉全书》中《春秋十论》。
② 中国整个文化从春秋以来就显然有南北的差别,《左传》中常载北方国家轻蔑南方的话。《孟子许行章》说得更为露骨,这是个老问题。在刘师培的《刘申叔先生遗书》中,中国学术的南北两派及他的历史教科书中,更从学术、思想、制度上详细分析、叙述过这个问题。可参。
③ 在《汉书郊祀志》中不仅有关于巫、觋、祠的多次记载(郊祀祠中还有楚巫,相和歌中还有楚调),而且还有高祖下诏的话:“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又有“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君、巫社、巫祠、族人炊之属……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的记载,则干脆直接祠祭东君、云中君、司命之神,这些神是得天下者都可以祀祭的,而《九歌》中楚所独有的地方神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的祭祀到汉代则变为偏祀九州名山大川的神了。
《九歌》中祭礼场面用瑶席,玉瑱,汉代郊祀皆用玉圭,祭礼用乐的风习,汉帝亦承继而用之。《郊祀志》中记载,“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有数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而行礼合乐即近同《九歌礼魂》所记。再者,《汉书礼乐志》、《乐府诗集》中诸辞曲所用之乐,楚调与相和及清商三调之平清瑟相近。所用之乐器与楚调所和乐器基本相同——笙、笛、竽、琴、瑟、琵琶,而不同《诗经》及周末其它典籍所载周家庙堂祭祝所用之乐,钟,镛,鼓兆、磬、祝敔等。
④ 汉代政治制度承继秦代政治制度的地方是极多的,在《汉书》中自高祖至武帝的传记中,就可以看到许多用秦代的政治制度的记载,就通常人们所知的最大特点,即是改周家分封宗子为诸侯的封建宗法制为立郡县的中央集权制。汉高祖不仅给他的一些儿子封邑,而更多的是封功臣,但这种封邑还是受中央控制而非如周家的诸侯小宗制(如高祖的"县邑城"、收犯了罪的王子大臣的封地,……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央集权的作用)。再如汉家的法治也是比较严明的,收、坐、诛、征……都承接着秦商鞅以后的法治及方法,其它如官制的设置,--汉承秦制有丞相而无三公,(周制三公为司马、司徒、司空)兵、赋、律,度量衡等也都是走秦朝一统天下的路而不同于周代大宗、小宗,分国分治,车不同轨、书不同文的政治局面。
⑤ 汉高祖极为重视南方的楚文化,他自己作《大风歌》、《郊祀歌》,传至武帝的《秋风》、《瓠子歌》等都是楚声。高祖宠姬唐山夫人会楚舞,高祖为之楚歌,汉初几个皇帝都有过“征天下能为楚辞者”的记载,汉乐府中楚调极多,还有许多发扬楚文化的政策措施的记载散见于《汉书》及其它历史典籍中,可参。
⑥ 这个问题在张星粮《中西交通史》中,元代部分所引材料极多,最近新出版《丝绸之路》一书中也有许多资料可参。
⑦ 《诗经》两句才有一个动词,且往往第一句是第二句动词的主语(或宾语)。如《国风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例证毋需多引,读者善自体会可也。
⑧ 中国文学的民族语调,当从汉字谈起:汉语的字最多是以两个音素组成的(也即元音和辅音)或是以两个音素为主体,而后面或中间略加辅助成份而成(介母、韵尾)。而汉语语调的每一音步又是以双音为基础的。一个字的音素多少,一个语调的音步形态是用以表现出每一种语言特点的,也是每种语言中最为稳定而历千年不变的素质。《诗经》的四言是以两个音步为一个诵读句,往往又是四个音步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双音词组可以说是汉语中用得最活泼的一种词组形式,而汉以后发展的五言,(两个音步加一个间歇)七言(三个音步加一个间歇)即合于乐律,又有更完整的语法结构,能更好地完整地表达语意--也即一个句子,楚辞的一句一个动词,以三音步为基本结构的形式,到汉代被高祖提倡后,而大大影响于后世文化,使中国文学,尤其是诗词的楚化,从语言角度论是与它有适合于整个民族的语调这一内在特点分不开的。
⑨ 有字头、字尾的双音素,如模、豪,这在汉语中占绝大多数。有三音素的,如加韵腹(介母)的,江、皆、佳。加韵尾的(-m-n-ng)东、江、冬。加声尾(-p-t-k)屋、觉、烛。
                                             (来自电大在线网)

 
[返回]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
010-689001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