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道观的价值意蕴探微

苏文帅

(西北政法大学)

 

五、孔子人道观的当代社会意义

  探索一个思想家的思想目的在于吸收其思想精髓,为当代社会发展及问题解决提供借鉴。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脉,也是中华民族价值精神的象征。孔子一生对人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其人道观为后世诸多思想家以及历代治国治世提供了重要标准和规范,在当今仍然具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其个体人的存在和发展,正是每个个体人组成了有机的系统社会。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在每个个体人发展的同时又需以和谐有序的原则来加以引导、规范,只有重视人的价值,明确人的地位,使人们在社会中既有主体性地位,又能在规范中得以和谐发展。

  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重大的效果和成绩。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人和自然关系尚不完全协调,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的破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人和人关系尚不完全和谐,信任出现危机,贫富差距拉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身心关系出现不融洽,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的思潮腐蚀着人们思想,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等状况正在使得人们身心趋于分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在创造技术工具过程中,固然给自己带来物质生活的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精神信仰缺乏,道德信念沦丧,文化多元化而趋于虚无,贫富差距扩大,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恶性竞争严重,腐败现象有所存在,官僚思想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浪费颇多。人的价值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料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强,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更为突出重要。但另一方面人们生活在某些方面被自己所创造的技术工具所制约,人的精神生活也被物质欲望肢解得破碎不堪。人的价值有所异化和失落。而基于人的价值出现如此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既要从现实状况中寻找原因,同时还要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人道观来匡正人心的迷失、精神的迷乱、信仰的缺失,要充分发扬其中的理念和经验来为推动人的发展提供借鉴可行的方法指导。

  1.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优秀人格,建立人与人、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社会发展史即是人类发展史。人类在自然社会中得以生存并发展,也正因为有人类才可能有衡量世界发展的标准和生机。社会本来就是人的集合,人通实践促进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无论是经济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变迁、政治的变幻、国家的兴衰,其主体都是人,即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目的都是人。

  人立身于世,需要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社会)、人与自身三种关系,一切关系人的问题皆是围绕此三种关系而展开,社会的一切问题也是基于此而开展。

  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是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他既是生物个体自己,又是社会群体的一员。他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之中,作为家庭、群体、社会的成员而活动,并获得生存和发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以各个群体、家庭、个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和存在为基础。从个人来说,必须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使自己的言行要能规范于家庭、群体、社会之中才能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必须保障自己的成员能够各有所用、各得其所。使以个人为基础的家庭、群体关系合理,才能稳定有序,为个人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这里,人作为个体,其主动性、自觉性是重要的。人必须提升自己的思想精神,培养自己的高尚道德,完善自己的个人人格。

  人类社会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无论生产还是生活,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变化着。人的世界日新月异,显示了人类改变世界的伟大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严重威胁到一切个人和整个人类的生存、安全、发展和幸福。

  孔子人道观始终以关注人的价值,崇尚人的地位为本位,以仁义为标志,以礼乐为规范,以文化为条件,来实现人的价值实现。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人文主义倡导理解人、尊重人、关怀人和肯定人的价值。在对待人与人的道德关系问题上孔子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君子的基本人格要求,《论语》一书中“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曾经作过许多解释。《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创造和谐社会首先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克制自己的欲望,规范人的行为实践礼的要求,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把别人也当作与自己同类的人看待与人为和相亲相爱。孔子的“仁者爱人”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直接引申出来的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关系与自己是最亲的关系。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他人。所以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恕”也是实行“仁”的方法。《论语?卫灵公》篇中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恕”的方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要想自己站得住就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种以“恕”行“仁”的方法在今天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不论在学校、社会、个人之间的竞争如何激烈但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仍应遵守基本道德准则要有“恕”的精神,推己及人,互相谅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做到团结和睦,才能达到“人和事业兴”的目的。

  关心人民的生活,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出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既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加到社会建设之中,同时又要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本的去发展社会。

  人民是价值的主体、社会建设的享有者,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同时,人们也是社会的建设者,人们理应充分发挥着建设的力量。

  当代社会建设要以人道主义为基本精神,要关注人的生存,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幸福为根本目的。既要看到以人为本的工具理性,看到人民是一种依靠力量,是立党之本、发展之源、执政之基,同时还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性目的,要使得人民群众在共建社会的同时也享有着社会的资源。

  孔子的人道观的当代首要意义就在于为我们提供人道原则,把人民提升到社会的主体价值地位,既要把人民当作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依靠力量,让人们为共建和谐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同时也要让人民真正的享有社会的发展成果,国家的兴盛、经济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人民是作为社会的价值主体来发挥自己的工具性而最终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状态。现代社会的发展证明孔子“人贵“核心价值诉求的重要性,联合国通过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充分肯定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孔子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虽然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其中包含的核心价值没有过时,这样的价值诉求永远也不会过时。我们应该把孔子的“仁者爱人”价值观加以扬弃,加以继承发展,把它的核心价值部分加以弘扬。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在社会、国家以及企业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越来越受到肯定。政治上的民主化,人的各种权利和需求已经或将受到法律的保护。

  2.以“见利思义”的原则,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孔子认为人生于世,需要物质资源来维持生存与发展,人有着对物质的不断的欲望,为了满足这个欲望,人们在日常行为中往往会考虑是否满足自身欲望,即“利”,可以说人具有着追逐生存满足欲望的现实性,这种现实也是对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正视。但人又不仅仅是为了物质生活而存在着,人同时还具有着精神追求,所以面对自然世界物质资源的时候,人类又有着自身的精神和道德原则,这个就是“义”的问题,可以说人的价值又在于具有超脱现实和欲望的超越性,这种超越给予了人贵的地位,让人有了尊贵的价值。孔子提出“义然后取”的主张,“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里的“道”就是孔子所说的“义”。孔子反对任何人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谋取个人利益,并庄严宣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强调运用伦理道德来规范利益关系,贬低和轻视法律的作用。孔子说:“道之以礼,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用法律约束人们,人民可以不犯罪,但没有羞耻心,只有用“义”、“礼”、“德”来统治人民才会有羞耻心,而且才能规矩端正。

  人需要依靠各种资源来维持生存和发展,但由于资源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皆是有限性,而人的需要呈现不断增加和无限难于满足的状态,那么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就构成了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这对矛盾也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并深深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

  伴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势头的迅猛增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了竞争日趋升温,义利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着日益增加的义利的选择、取舍,有的人禁不住利益的诱惑,开始弃“义”从“利”,坑蒙拐骗、制假贩假、吸毒贩毒等丑陋现象是有不断,给广大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不利于整个人类的共同发展,而使得人的价值失落。

  由于全球化冲击传统的价值标准,新思想和旧观念正在不断碰撞、融合、互相扬弃的过程中。人们一面需要以资源来维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渴望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有着不断的提高,每个人都努力为自己的物质生活努力而奋斗中。但同时人们又渴望着有一种规范和道德信仰予以支撑。人与人相爱应该是人类的普遍价值追求,求富是每一个人的正当欲望,通过教育提高人的道德、文化素质是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

  孔子提出的“见利思义”的原则要求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资源有限性和人的欲望无止性这对矛盾所带来的选择问题,面对着义利的冲突时,孔子指出了君子和小人处世原则、方式不同,积极倡导把人的价值放在关注的首位,认为义为原则、指导人们正确的对待自己的欲望和价值问题。孔子认为作为一个人、尤其当政者,一个极其重要的道德原则就是必须克制私欲,节制奢侈,面对膨胀的欲望如何正视自己的价值所在。

  当今社会整个世界关系密切,每个人都处于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之中,各自发挥着自身的作用,每个人既需要追求自身的利益以取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人们还应该以“见利思义”为原则,以“利人利己”为处事方法,在社会活动中,做到群体乃至整个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以“钓而不纲,弋而不宿”的情怀,关注人的生存环境

  由于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恶性膨胀,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全世界和平构成巨大威胁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然对弱小国家使用武力,在巴尔半岛使用贫铀炸弹,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有的国家为了自己的私利,公然“拒绝履行《京都协议书》,反对有关减少二氧化碳等导致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的要求,这将使地球的污染状态进一步恶化。”这种人类自我中心主义,霸权主义如果得不到遏制,人类的生存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将会面临毁灭。

  无节制地毁林垦荒导致森林锐减带来气候的反常,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恶果。工业化进程加快,造成水和大气的污染,形成臭氧层空洞。过度地向自然索取,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上述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关于生态伦理的思想,对于我们提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孔子强调:既要“爱人”,也要“爱物”,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所以,他在生活实践中一向是“钓而不纲,弋而不宿”。孔子认为天地万物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若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他还说:“起螫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由此可见,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家庭与社会伦理思想范畴,进一步拓展到生态自然,完成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逻辑发展轨迹。

  孔子极为关注人的生存状况,认为社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要合理营造人类的生存环境,要重视人的生存境地,把人放在价值首位,但不是极端中心,而是应该关注人的一切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融洽、身心的合一。同时富民、利民、惠民是孔子一贯的经济政策,要“因民之利而利之”,孔子反对对民众的超经济剥削。

  如今我们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人,人的发展更离不开生存环境,所以我们要怀着“钓而不纲,弋而不宿”的情怀,去关注人的生存状况,营造人的生存最佳环境,推动整个人类的持续全面发展。

  4.以“和为贵”的社会管理理念,构建社会和谐

  孔门提倡“礼之用和为贵”,认为“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包容万物、兼收并蓄、醇厚中和的“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

  “和”不仅是现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制定政策的必要依据,也是建立公平正义、诚实友爱的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发扬和生作用,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它关系着人类活动的一切层面。自然创造了人,人在发展过程尤其在现代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异化,亦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自然给予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发展的资料,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而导致自然的无数次报复和惩罚。全球变暖,台风暴雨,泥石流,海啸,冰冻暴雪,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等一些列的环境问题正在给人类的生存状态带来了严重挑战。只有走持续、协调的科学发展治理,树立环保意识,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才可以真正使人在自然中确立自己的地位。

  发扬和爱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是由个体人所结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推动,而要想取得整个人类社会有效长足发展,必要有有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由于极端个人主义和物质崇拜盛行,一些人已经失去精神信仰和基本的做人道德,而导致道德沦丧、精神信仰缺乏。而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是诉诸自我的内在道德情感;以善心和爱心与他人共处,是成己之德。“宽则得众”,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居上不宽,为恐不敬,临丧不哀,否何以须之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素质的差异。我们要有“己欲立而立人”的精神,以开放的宽广的胸怀接纳他人、包容他人,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坚持和处共处原则,建立和谐的外交。“协和万物”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主张既维护自己国家的独立,又不向外扩张;既不侵犯别国,也不允许别国的侵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强调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和平共处;主张创造公平公正、安全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外交关系,从而形成和谐的国际局势。

  只有在社会的各种矛盾或冲突中寻求“适度”“适中”,以求达到和谐、协调与统一。“和为贵”是一个根本的指导原则。要达到社会生态的平衡,重点在于教育人,提高民众和官吏的道德意识,力图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规范,其中执政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尤为重要;政治上,要以德政为主,绝不允许实行苛政或暴政;经济上,主张均平,反对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要使“黎民不饥不寒,使之养生丧死无憾”;在精神生活上,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总而言之,孔子认为,爱人爱民,“泛爱众”,“博施济众”,“惠民利民”,实行这种伟大的人文关怀,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以“和为贵”指导原则,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人与人关系融洽、人自身身心统一,经济建设取得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们信仰确立。

结束语

  孔子的生活即是人原来真实的生活,孔子的人道观就是回归人的本位,孔子最高的理想、最高的价值,就是人类本来的事实。“孔子”无疑是一个蕴涵着伟大精神与感召力的名字,“人道”无疑是一个蕴涵着情感力量与终极关怀的字眼。孔子人道观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长河的源头,造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辉煌灿烂。

  拂去生活中无尽的喧闹与浮躁,抛开现实中无穷的空虚与无聊,站在新时代的清新明朗的舞台,当中国的经济建设渐入佳境,当中国人民生活渐上台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如何确立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如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温情与敬意之中对孔子人道观予以求索和发展。

  孔子思想历经几千年长河而处于主流价值地位,其中的真谛不容我们不予以深刻的反思。孔子人道观其历经之长久,历受思想家青睐之众多,原因在于其里面所蕴涵的真理是普适于世界而充满了现实关怀。无论什么时期,确立人的地位、关注人的状况、实现人的价值都是永恒的话题,“人贵”这一思想必然永远注入其中。

  曾经何时,孔子思想被简单而又无情的抛弃。但并没有让国人享受到想象中的轻松,反而使“何以安身立命”成为了一个焦虑至极的问题。而不知道幸抑或不幸,已被商业化一切的今天,“国学热”悄然兴起,“孔子”已经成了一处被各种理论、学说、话语、流派与主义包围、冲刷、纠缠与撕扯的中心地带,孔子也介于“圣人”与“丧家狗”之间徘徊彷徨着。

  真实给孔子一个本原的家园,真切给孔子人道观一个原有的价值,成了我们一种崇高的责任和光荣的任务,而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任务无疑是伟大的,因为这个责任是为了实现人类的价值、确立人类的地位而尽着自己的本分。

  最后借用儒学大师徐复观先生在《儒学精神的基本性格》一文中的言语来结束这篇一家之言:我们今日要求有一种精神的觉醒运动,对中国文化之再肯定,只是精神觉醒的自然流露,只是觉醒的起点,现在一口抹煞中国文化的人,其上焉者是中国型的文人习气,下焉者只是中国型的无赖之徒。

参考文献:

[1]赵馥洁.价值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赵馥洁.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赵馥洁等.中国儒学史[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4]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5]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孟庆祥、孟繁红.孔子集语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M].济南:齐鲁书社,2004.

[8]【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M](高专诚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9]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7.

[11]杨树达.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5]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6]李中华.中国人学思想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17]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9]柴毅龙.中国人的价值观:尊道与贵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0]张国钧.中国人的义利观:先义与后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1]钱穆.孔子传[M].上海:三联书店,2005.

[22]施觉怀.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韩非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匡亚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4]陈鼓应、白奚.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5]杨泽波.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6]邢兆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墨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7]孔繁.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荀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8]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9]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0]蔡德贵.先秦思想家对人的发现和对人道的探索[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2). 

[31]王秀丽.孔子仁学的修己与安人[J].晋阳学刊,2001(2).

[32]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1989.

[33]王敏.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J].南方论刊,2007(1).

[34]祁志祥.中国人学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35]肖万源、徐远和.中国古代人学思想概要[M].东方出版社,1994.

[36]尚明.中国古代人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37]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2.

[38]刘黎明.先秦人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1.

[39]王杰.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40]杨仁忠.孔子的人学方法论及其历史价值[J].黄淮学刊,1996(3).

[41]王杰.从人学的视角看孔子“仁”之学说[J].孔子研究,2001(4).

[42]倪东.孔子“仁”的人学意义[J].社会科学,1997(9).

[43]周成名.孔子“人学”与现代化[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4(4).

[44]丁原明.孔子儒学的人学本质及其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1995(3).

[45]许抗生.略论儒学的“人”学思想传统[C].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

[46]潘富恩、徐余庆.孔子人学思想述评[C].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学术讨论论文集,三联书店,1992.

[47]戴春爱、黄薇.孔子人学思想探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48]臧要科、欧阳雪榕.孔子人学思想探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5(4).

[49]吴乃恭.略论孔子人学[C].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论文集,三联书店,1992.

[50]陈玲.孔子人学思想探微[D].成都:四川大学,2006.

[51]孔维藤.孔子哲学及其现代社会价值[J].现代语文,2007(6).

1  2  3  4  5
发布日期:2008-05-26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