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纳兰性德的创作(上)

1.家庭影响
纳兰纳兰性德出生在一个典型的贵族家庭。满清的八旗制度不但将满汉人等划分
成贵贱种族,就八旗的世袭制度亦比之汉族王朝的封建世袭制度更具有血缘、种
族、部族的原始机制。有更明显的种、部族的区别。八旗贵族的人人享有奉禄,
可世代従军、世代为官的体制,加之满族域内婚姻的制度,比唐、宋、明王朝更
容易従种、部族血统上保持贵族上层社会的稳定。当然,这种狭隘的制度日后也
加速了八旗子弟的腐败、没落和种族退化。而在满族入主中原,定鼎华夏的初期,
其内部的秩序、团结和对外的一致性,比之人心涣散、腐败透顶、气数已尽的明
王朝来,还是显现出相对的竟争优势和新事物发生、发展、完善过程中表现出的
积极倾向与内在活力。特别在康熙时期,作为一代明君,开始认识文治的重要性,
提倡重武崇文的时候,在朝重臣明珠也顺应这一必然趋势,力主重满用汉,崇文
重教。同时在议撤三藩、收复台湾和抵御外侮方面采取积极手段,体现了与中华
文化相一致的民族团结、疆域一统的文化观。这种较为开明的观念对其家族成员
是会有相当影响的。

 

 

康熙坐像

 

纳兰纳兰性德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政治生活的大背景必然在他思想上形成烙印,开明意识必然深刻于他的观念启蒙过程。又因为纳兰性德出生和在世的阶段,也正是其父明珠官运亨通,权势渐重的上升阶段。家势炎炎,跃然王公之列。首相的显赫更是万臣莫及的。这种高贵的地位,使他従一开始就有条件在最佳环境中受到最好的教育。据说他四岁学骑马,七岁学射箭,十四岁通诗文。作为封建官僚家庭中的嫡传长子,做为聪颖早慧的贵族神童,无疑是明珠夫妇的掌上明珠。家中为他延请的数位家庭教师,都是名扬一方的饱学之士。他的个人天赋也得以被尽早发现、培养。中贵子弟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关顾、举荐,有更多的机遇,这是自不待言的。在这个过程中,他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表现出勤奋好学的精神,这使他更锦上添花,较寻常人更一步一层楼,十步一层天。他入太学即为“校长”(国子监祭酒)徐文元看中,并推荐给在朝为官的家兄徐乾学。顺天府乡试,徐乾学又正好是该考区的副主考官。纳兰性德小试牛刀,一考中举。在徐乾学的帮助指导下,他又编辑大型书籍《通志堂经解》,著录《渌水亭杂识》
等。在考取进士之前就已经是学有成就,声先夺人的贵族举子了。清代科场对八旗子弟是关顾有嘉的,其政策也是提倡、鼓励。纳兰性德再试科场时,不但获得二甲第七名,而且是备受赞誉“叙事析理,谙熟出老宿之上,结字端劲,合古法,诸公嗟叹,天子用嘉”(徐乾学语)结合他之前的才华和之后的成就,可以看出纳兰性德的真才实学,以及贵族身份于仕途、学途的通达。

 

纳兰再者,封建贵族大家庭的优裕生活,使他入仕之前能够想自己所想,做自己乐做之事。在不受过多市俗干扰的环境中,精心地经营个人的艺术生活,编织个人细腻的情感之网。他无需体验生存的辛酸,经历创业的艰难,饱偿仕途的坎坷。既不必担心穷措大作富贵诗的可笑作大,又不必顾及小人得志的洋洋自得与轻狂。 在他的艺术中,体现的是成熟的贵族化倾向,进入到比较自然、纯粹、本质的境地。那种冲淡、平和、自然正是在那种物质、精神生活基础上的一种超越。


2、职业塑造


国子监牌坊

纳兰纳兰性德点为进士后,便做了大内侍卫,并在几年的时间,従三等侍卫升到一等侍卫。一等侍卫为正三品,格同武官参将、文官府尹(市长),属于上品高阶。清代侍卫大致相当于汉代的羽林郎之类的侍従武官,区别于外廷朝臣(国家行政职官)。历来多由勋戚、贵胄子弟充任,算得上“近卫军官团”军官。侍卫们在帝王身边随行宿卫,并接受临时差遣。由于是帝王身边的随従亲军,品级起点远比普通行伍出身的军官要高,(三等侍卫为五品,格同知州)因此这一职务也有荣誉性质。


康熙与侍卫像

纳兰纳兰性德担任侍卫以来“御殿则在帝左右,扈従则给事起居”、“吟咏参谋,多受恩宠”。他在御前任职,能应付自如。皇帝诗兴大发,他随声唱和;皇帝若有著述,他受命译制;皇帝行猎,他则执弓冲突,跃马随围。“上有指挥,未尝不在侧”。由于尽职称诣,他受到康熙皇帝的金牌、彩缎、弧矢、佩刀、鞍马、诗抄等赏赐,得到让许多人羡慕的特殊眷顾。

纳兰就他的出身来看,很难对现实社会有准确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养尊处优的环境对或有才华的人,大约也只能成就个风花雪夜中的宝哥哥、林妹妹。“文”再出不了写“三吏”、“三别”的杜少陵,“武”也铸不成壮怀激烈的辛稼轩。但天资聪慧的纳兰性德出乎寻常地利用了良好的条件,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增广见闻。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活的狭隘局限。宫廷侍卫因为要常随帝王参与各种重要活动,遇有巡狩之事则要扈従,踏名胜山川,过乡镇城邑。鉴于经历见识对一个诗人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影响在他的诗词中反映再明显不过了。这类经历对诗人激发情感,阔大境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纳兰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扈従东巡,填词《如梦令》
纳兰纳兰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纳兰星影摇摇欲坠
纳兰纳兰如梦隔狼河
纳兰纳兰又被河声搅碎
纳兰纳兰还睡
纳兰纳兰还睡
纳兰纳兰解道醒来无味
纳兰其中“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二句被王国维评为“千古壮观”。従中人们不难察觉其职业对他创作的积极影响。

纳兰另据有史可查的记载,康熙为阻止沙俄的南侵,于康熙二十一年派都统郎坦、彭春、萨布素等一百八十人,以狩猎为名,沿黑龙江行围,达雅克萨,探敌虚实,测水陆通道,进行战略侦察。三年后,清军调集军队,水陆并进,与沙俄进行了史称“雅克萨之战”的反击战。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沙俄在于我有利的条件下,鉴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阻止了沙俄的向南扩张。参加那次隐蔽侦察任务的就有纳兰性德。作为当时就有社会影响,才华横溢的风骚词人,随猎兵千里赴戎机。既显示了武官的职业本色,也锤炼了才子的诗魂剑胆。一世风流,一个花絮,一段男儿的军旅华彩。



赴梭龙侦察路线图

纳兰由于侍卫的职业性质,虽为帝王随身近臣,但不参政;虽是军官,但不统兵
治军。小心警卫,谨慎行事,既不能随人乐而忘形,也不准因人悲而失态。这就
使其与国事、军机保持一定距离。当然本人秉赋不愿涉足官场,无心政治也是一
个重要内在因素。他的诗词几无“巨擘宏篇”,时不常流露出侍御的恭谨,随驾
的小心。“夜阑怕犯金吾禁,几度同君对榻眠”(《无题》),不敢高声语,恐
惊天上人的诚惶诚恐。“平堤夜试桃花马、明日君王幸玉泉”。加班加点,试马
备鞍,服劳尽职。康熙幸游西山名胜,一路“骏马骎骎踏绿萃,羽旗豹尾映龙鳞”
(玄烨《夏日同大学士明珠暨诸侍卫过黑龙潭途中作》),一派兴高采烈,马快
蹄轻,招摇铺张的景象。而当侍卫的纳兰性德却在当值中心生感叹:“燕垒空梁
面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篆香清梵有无间……(《浣溪沙·大觉寺》)”;或
下岗后,于静中偷闲:“……列岫霁始开,双扉晚初阖。……遥夜一灯深,石炉
烧艾蒳。”总之热烈的出行游历,纳兰性德扈従,所作诗词却往往情调深沉,
略带忧郁,显出孤独、冷清的气氛。职业的情绪制约,心理压抑,恐怕不能说没
有。

纳兰但作为满人的后裔,八旗子弟在清初,还较多保留着善骑射,骁勇尚武的的
传统习俗。纳兰性德并不是一位仅会感伤,吟风弄月的操毫书生。韩菼说他“上
马驰猎,柘弓作霹雳声,无不中”。徐乾学赞他“有文武才,每従猎射,鸟兽必
命中”。可以推测他的武功和身手。特别当他不在帝王身边时,沽酒射猎,却是
英姿勃发,神采飞扬。纳兰性德在京西郊猎时有词《风流子,秋郊记事》“……
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
萧”。自与东君作别,划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
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正是他血脉中仍有这种武士豪迈激情的涌动,尽管
他终想回避尘寰闹市,于宁静淡泊中觅诗寻梦,尽管他诗词有卿卿之情,不乏细
腻精致,但柔中不软,悲中不颓。亦或有绵绵凄惋之致,却不同靡靡之音,更没
有扭捏之态。其职业的影响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但施加在他良好的学识、修养、
才能基础上,应该说还是利多于弊。従诗人的特殊生活基础所形成的艺术特色来
说,在其具有鲜明个性的成就铸成上,职业的影响还是有许多积极之处的。

下一页

 

web@guoxue.com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