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分析欣赏,是一种文学批评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表现 ,而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要靠平时的修养。这里所说的修养,包括生活阅历,理论水平,文学史知识,阅读古文的能力等等。本文结合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讲一讲阅读诗词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从字词句入手
阅读古典诗词首先要弄懂作品的字句。遇到典故,要了解它的出处、原意,以及它在这首诗中的意义。这是进一步分析和欣赏作品的基础。如果字句都不懂,或者是理解错了,哪些地方用了典故也不知道,就谈不上阅读和欣赏了。
在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的数量很多,往往一个字(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词,就有它独立的意义。而古典诗词的篇幅又多半是短小的,很讲究用字的经济。优秀的作品,每个字都有每个字的作用,都是经过认真选择的。所以,在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就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体会,不要满足于了解大意。只了解一首诗大概的意思,或者只了解诗里每一句大概的意思,都不算弄懂了这首诗,也就无从分析欣赏。所谓“咬文嚼字”带有一点贬义,但对分析欣赏古典诗词却是很有用的。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开头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个“生”字就很容易忽略过去。“共潮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用“升起”的“升”,而要用“生长”的“生”呢?仔细想一想就会感到诗人用字之妙。诗人是要告诉我们,那一轮明月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的。用“升起”的“升”比较平淡,“明月共潮升”不过是很平常的景色,很平常的说法。用“生长”的“生”就加进了诗人主观的想象。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孪生的姊妹,一同生长,一同嬉戏。这个“生”字使整个诗句变活了。
诗词里的虚词在表达感情和语气上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要忽略过去。例如杜甫的《又呈吴郎》中间两联:“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其中,“不为……宁”“只缘……转须”“虽……却”都是虚词,这些虚词用得很好,使语气委婉、含蓄,便于吴郎接受。“不为困穷宁有此?”是问句,其中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西邻的妇人到你那儿打枣确实是不对的,发生这样的事,当然是不好的。进而又为妇人辩护:“她不是因为困穷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来呢?”顺便说一下,“困穷”这个词在古代是窘蹙、艰难的意思。《周易》“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和今天所说的“穷”意思不同。“困穷”这个词的意思,重点在表示走投无路。今天所说的“穷”的意思,古代用“贫”。杜甫在这首诗的第七句说:“已诉征求贫到骨”,可见杜甫用“穷”和“贫”是有区别的。“贫到骨”就毫无办法了,走投无路了,就“穷”了。《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由此可见“困穷”究竟是什么意思。“不为困穷宁有此?”杜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个妇人实在是毫无办法了,走投无路了,不得已才来打枣的。我们可以设想,打人家几个枣是不能救贫的,那妇人也不是因为一般的贫就去人家院子里打枣。她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一点办法也没有的地步,已经“贫到骨”了,也许快要饿死了,所以才来打几个枣子充饥。杜甫用“困穷”这个词恐怕是费了一番斟酌的,我们也不可轻易放过。再看“只缘恐惧转须亲”这一句,只因她心怀恐惧,反而要对她格外亲切,使她可以放心地来打枣。“转”是转而、反而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有人偷偷来打枣,顶多不阻止就是了。这个妇人自己知道打人家的枣不对,心里怀着恐惧,倒是应该亲切地对待她才是。这个“转”字,表现了杜甫对劳苦人民的体贴。“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上句的“虽”字和下句的“却”字搭配起来,一句批评西邻的妇人,一句批评吴郎:妇人的顾虑虽然是多余的,可是你的举动也欠考虑。重点还是在后一句对吴郎的批评上。因为有上一句作陪衬,所以一点也不显得生硬。杜甫这首诗对虚词的运用,很值得我们注意研究。
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句诗字词都懂了,但整个句子还是不懂,不知道这些词之间的关系,不知道它们合起来说明什么意思。这就涉及到诗词的特殊句法的问题了。例如杨炯的《从军行》:“牙璋辞凤阕,铁骑绕龙城。”上句的主语显然不是“牙璋”,“牙璋”是古代发兵用的兵符,“牙璋”自己不能“辞凤阕”,是出征的主将接受了“牙璋”,率领军队离开凤阕(朝廷)。为了和下句“铁骑绕龙城”对仗,上句真正的主语省略了,变成“牙璋辞凤阕”。又如王维的《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这十个字没有什么难懂的,但句子的组织有点特别。诗人的意思是,一走马就是十里,一扬鞭就是五里,报警的马飞快地奔驰而来。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象现在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但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
在研究字词句的时候,有两点必须注意:
(一)不要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对字词的解释要有依据,不能让诗人迁就自己。有的同学读左思的《咏史》诗,认为“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这两句中的“振衣”不是抖衣去尘的意思,而是“山风掀起衣襟”,以为这样才能显出诗人的“雄气”。这种解释就缺乏训诂上的根据。“振衣”这个词只能当“抖衣去尘”讲,不能当风吹衣襟讲。《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沐”是洗发,“浴”是洗身。刚洗了发的人必定弹一弹帽子再戴上,刚洗了身的人必定抖一抖衣服再穿上,怕帽子上和衣服上的尘土弄脏了干净的头发和身体。“振衣”这个词的意思是很清楚的,跟风吹毫无关系。西晋诗人陆机的《赴洛道中作》里有这样两句:“抚几不能寐,振衣独长想。”这个“振衣”也只能是抖衣的意思。可见把左思的“振衣千仞冈”讲成“登上高高的山冈,呼呼的山风把他的衣襟高高地掀了起来”,是没有根据的。“振衣”就是抖衣,在这里有去掉尘俗,追求高洁的意思。
(二)对诗词中的词语,不但要理解它们的意义,还要能分辨它们的色彩,体会它们的感情韵味。一个词语的感情和韵味,是由于这个词语在诗词中多次运用而附着上去的。凡是熟悉古典诗词的读者,一见到这类词语,就会想起一连串有关的诗句。这些诗句连同它们各自的感情和韵味一起浮现出来,使词语的意义变得丰富起来。而这种感情和韵味,往往难以用训诂的方法予以解释,也是一般辞典中难以包括的。
例如“白日”,除了指太阳以外,还带着一种特殊的情韵。曹植说“惊风飘白日”(《箜篌引》),左思说“皓天舒白日”(《咏史》)。“白日”这个词有一种光芒万丈的气象,用“白”来形容太阳的光亮,给人以灿烂辉煌的联想。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开头的“白日”二字和诗里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正相吻合。我们只有理解和体会了“白日”这个词的这种感情和韵味,才能更好地欣赏王之涣的这首诗。
二、段落和层次
字、词、典故和句子都弄懂以后,还要进一步分析全诗的结构。一首诗词,整个地囫囵地读不容易消化。我们可以进行分解,分解成几块,一块一块地研究,然后再综合归纳。怎么分解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段落、分层次,长诗分段落,短诗分层次。
长诗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找出每一段的大意,然后再找出各段的联系,各段之间是怎样过渡的,哪是主,哪是辅,诗人的思路是怎样的,诗的脉络是怎样贯穿的,等等。经过这样一番分析,诗的主题思想就容易抓住了。怎样分段呢?主要是根据诗的内容的变化。有的诗不是一韵到底,中间换了韵,换韵的地方可能就是划分段落的地方。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三十六句,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当然,分成九段太琐细了,还可以归并一下。我把曹操的《短歌行》分成四段,就是两韵并为一段。但不管怎么说,参考用韵分段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有的诗不换韵,那么就完全要根据内容来分段了。
下面我就举几首长诗,示范性地分一下段落。例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共一百句,我们可以分成三大段:第一段从开头到“沈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这段的大意是自叙怀抱。第二段从“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到“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段的大意是写途径骊山的感触。第三段从“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到末尾,这段的大意是叙述回家以后的情况。又如:杜甫的《北征》,可以分为五大段。第一段从开头到“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这段的大意是抒写离开朝廷时伤时忧国的心情。第二段从“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到“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这段的大意是叙写沿途所见所感。第三段从“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到“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这段的大意是叙写回家以后的情形。第四段从“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到“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这段的大意是发表平乱治纲的政见。第五段从“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到末尾,这段的大意是说唐朝中兴有希望。
短诗,四句、八句,或再长一点,不用分段,但是可以分层次。律诗、绝句,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短诗的各个层次之间,衔接的痕迹不明显,常常是跳跃的。所以短诗分层次并不难,但是要说明各个层次是怎样衔接过渡的,就要动动脑筋了。例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就是一首跳跃性很强的诗。头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感叹时光的流逝,抒写心中的烦忧。三四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又换了一个角度,从时光的流逝跳到眼前这饯别上来:面对一派秋色,正好可以在这谢朓楼上痛饮一番。这两句是不是和上两句没有关系呢?当然不是。上两句所说的心中的烦忧不正是可以借酒来消除吗?五六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两句是由上一句的“谢朓楼”的楼名引发出来的。由谢朓楼联想到谢朓的诗,又进一步联想到汉代的文章和建安风骨,说自从西汉文章和建安诗歌呈现异彩以来,谢朓又以清秀独树一格。由一个楼名引出一段文学史来,联想得也够远了。但李白的用意并不在讲谢朓,而是抒发自己的感情。他用了“中间”这两个字,可见还是要接着往下讲的。这就是接下来的七八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怀着逸兴要上青天揽明月的是哪些人呢?包括汉代的文学家们,包括谢朓,也包括诗人自己。李白是说自己和他们一样,怀着逸兴,想飞上青天去拥抱明月。以这样的志气和才情,在社会上竟没有出路,李白怎么能不愁呢?所以诗又回到“愁”字上来。最后四句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从忧愁说起,最后又回到忧愁上来。诗的内容跳跃得很厉害,跌宕起伏,几经转折,但感情发展的脉络仍然是可以找到的。遇到这类诗,就需要分析它的结构,分出层次来,然后再找到各个层次之间的脉络。一旦找到脉络,全诗就豁然贯通了。
再讲讲词。词一般分上下两片,两片的意思常常是有转折有发展的。只要找出上下两片的大意,再注意下片开头的地方,也就是换头的地方,其发展的脉络是不难找到的。
三、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大意是说:“吟咏古人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个时代。这就是追上去和古人交朋友。”我借用孟子“知人论世”这句话是想说明,要想深入理解古人的诗词,仅仅掌握了诗词的字词句的种种含义以及诗词的段落层次还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文学主张,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去分析研究,这样才能深入。例如白居易的《宿紫阁山北村》和《轻肥》,如不结合中唐时期宦官跋扈专权的历史背景,就不能深入理解它们的社会意义。白居易的《卖炭翁》,如不结合有关中唐宫市的历史资料去读,就不能理解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精神。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知道它是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回时所写,就会把它当成一首普通的写景诗或纪行诗。如果我们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就会体会到诗人那种轻松喜悦的心情,那种解放感。李白在流放途中上三峡时心情是十分沉重的,他当时写过一首题目叫《上三峡》的诗:“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当他遇赦回来时,顺着那条刚刚走过的流放路,重又泛舟于三峡之间,他一定想趁着这个机会饱览三峡的壮丽风光。可惜他还没有看够,没有听够,没有来得及细细领略三峡的美,船已飞驶而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喜悦之中又带有几分惋惜和遗憾,似乎嫌船走得太快了。诗里的这些复杂感情如果不知道它的写作背景,怎么能体会得出来呢?再如李白的《行路难》是政治性很强的作品。如果不知道这是他离开长安时写的,不了解他在长安遭受的诽谤打击,就不容易理解它的政治内容。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只有结合安史之乱前夕的局势去分析,才能分析得透彻。李贺的《致酒行》《天上谣》,李商隐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贾生》,也只有结合他们的生平遭遇去分析,才能分析得深入,否则只是隔靴搔痒。隋代诗人王绩的《野望》,一个不熟悉文学史的人也许并不觉得它有什么重要。可是如果结合南朝诗坛的情况来看,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就会为它的朴素叫好。王绩能以他的澹远朴素的诗风自拔于那种颓靡绮丽的风气,是十分难得的。陈子昂的《感遇》,也许大家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可是结合南朝诗风来看,结合初唐整个诗坛的状况来看,结合陈子昂的文学革新主张来看,就会明白这些诗的意义了。
在分析作品的时候,作家的生平思想,作品的写作背景,最好融汇到你们的分析中。如果仅仅是把它们罗列出来,和后面的分析挂不上钩,仍然是没有用的。背景材料要用得恰当,在该用的时候用上,也不要讲得太多,能说明问题就行了。如果分析一首白居易的诗,先讲他的生平,从小讲起讲到老,再讲他的思想,再讲他的文学主张,再讲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样一股脑地讲下来,岂不是太罗嗦了吗?
四、关于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一般说来,一首诗词的字句弄懂了,结构弄清楚了,关于这首诗词的背景材料也掌握了,那么它的主题思想是不难找到的。古典诗词虽然数量很多,写法各异,它们的主题思想也千差万别,但是仍然可以大致地归纳成几类。有的是揭露政治黑暗和民生疾苦;有的是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有的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有的是表达退隐山林洁身自好的感情;有的是描写自然山水;有的是描写边塞风光;有的是写爱情相思;有的是写社会风俗;有的是写人生的感慨;有的是向往神仙世界厌弃现实社会。以上的分类,当然是不完善的,不能把所有诗歌的主题思想都包括进来,但普遍的主题大概就是这些了。遇到一首诗,可以先看它是属于哪一类,是写山水呢,还是写边塞?是写爱情呢,还是写求仙?确定大的类别并不难。确定了类别以后,还必须再做具体的分析说明。只说一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退隐山林,当然太简单了。还应当说出这首诗里所表现的退隐思想是怎样的,如果能指出是厌恶官场的丑恶,不肯同流合污,这就比较具体了。
分析主题思想,比较困难的是那些有寄托有影射的作品。诗里写的是美人香草、爱情相思、历史故事,但寄托了别的思想。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的作品常常是这样。遇到这类诗就要透过表面,看到实质。例如盛唐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其七(江南有丹橘),从表面上看来写的完全是橘树,但寄托着诗人自己坚贞的人格。诗人被奸相李林甫排挤在南方,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于是借着生长在南方的丹橘寄托自己的感情。又如李商隐的《瑶池》,写的是前代周穆王和西王母的故事,但讽刺了唐代皇帝的求仙。遇到这类作品要格外注意。但是千万不要牵强附会,象汉代的儒者解说《诗经》那样。应该结合诗人的思想,一贯的写法,参考前人的评论,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既不失之于肤浅,也不失之于穿凿。这中间的分寸一定要掌握好。
至于诗词的艺术特点,那就更没有一定的讲法了。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锤炼字句,夸张想象,比喻指代,以小见大,化虚为实,对比衬托,视听通感,动静变化,穿插烘托,对偶用事等等人们常常讲到的艺术表现手法,你们当然可以有选择地用到诗词的艺术分析中去。像雄壮、含蓄、婉约、豪放、自然、朴素、风趣、高雅等等前人归纳出来的各种艺术风格,你们也可以用来说明一首诗词的艺术特点。但是,套用这些现成的说法,并不是一种好的办法。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艺术感受。有艺术感受,才有艺术欣赏。好诗,你真正觉得好,真受感动,有时会耐不住拍案叫绝,有时会感动得落泪。把你的感受具体结合诗句说出来,让别人也觉得这首诗好,也有同样的感受,或启发别人产生他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艺术分析。如果能把你的艺术感受概括一下,就不难找出这首诗词的艺术特点。这样的分析才是真正的艺术分析,而不是一些公式化的千篇一律的东西,才不是一些陈词滥调。
把不同诗人的同一题材的作品加以比较,也许是分析艺术特点的一种可用的方法。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都是送别诗,就可以比较。通过对比,看出每首诗的艺术特点。特别是李白和王维那两首,不但题材相同,体裁也相同,都是七绝,更好比较了。李白的诗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前两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令和行人将去的地方,烘托了送别的气氛。后两句写自己目送老朋友的帆影渐去渐远,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之中,仍然舍不得离开。他望着不尽的江水滚滚东去,天水相接,浩渺无垠,其中的情意该是多么深挚啊!这情意,诗人并没有说出来,但读者从久立江边目送故人的诗人的身影完全可以体会得到。一切都在不言之中了。王维的诗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说,我虽然不能亲自送你到江东,但是我的相思之情却像大江两岸的春色一样,一直伴随着你,送你归去。王维的情是说出来的,不像李白。但王维也不是直说自己如何想念友人,而是通过一个巧妙的比喻抒写出来。把相思比作春色,一来见出相思之盛,二来也毫不感伤,多么新鲜!
《北京电大学刊语文版》1984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