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两行对仗艺术

  两行对仗是楹联的本质特性,是楹联艺术的核心。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律诗对偶最难”,两行对仗之难,不言而喻。但楹联对仗与律诗、骈文有所不同。律诗对仗是单对,限于五言或七言两句之间,通常用于颔联和颈联。骈文对仗主要是偶对,限于四言(或五言)和六言(或七言)四句之间。楹联是两行对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四种基本句式,可任意选用,不限句数;既有两边相对,又有同边自对;其格律之严不亚于律诗,其花样之多更超过骈文。由于楹联对仗的这些特点,使对仗艺术发展到登峰造极。

§4.1 “重”与“对”

  两行对仗的全部理论与技巧,在于认识与处理“重”(repetition)与“对”(antithesis)。追根溯源,“对偶”由“重复”演化而来。在诗歌、乐曲中常见同一诗句或同一旋律的反复(refrain)。诗句在反复一次时,只需改变若干字就成为对偶形式,例如:

  山有扶苏(《毛诗·郑风》)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南风歌(《孔子家语·庙制》)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这种以两边同位重字为特征的对偶形式,称为“相重相对”,在楹联中已罕见。例如:

  ●释硕揆书赠钱陆灿(《楹联丛话》卷一)

  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
  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钱陆灿,字湘灵,常熟人,顺治举人。好藏书,教授常州、金陵间,从游甚众。王应奎《柳南随笔》称:此联“为三峰释硕揆所书”。每边10字,其中7字相同,3字不同(名/言,户/口,步/字)同声相对,句脚全仄,很难说是楹联。

  随着楹联对仗从“相重相对”发展为“自重自对”,“相重相对”已罕见。但个别虚字“相重相对”现象依然存在。在无法避免时,亦不必苛求。例如:

  ●归有光赠某公联(《楹联三话》卷上)

  居东海之滨
  如南海之寿

  “重”与“对”,是“同”与“异”的特例。“重”,就是完全相同,按不同情况称为:重复、反复、重字、重句、叠字、叠句、相重、自重、等等。“对”,就是互相对立,按不同情况称为:对偶、对仗、正对、反对、言对、事对、相对、自对、等等。

  楹联异中有同:相对的两行(或称两边)属于同一副对联,同一主题;相对的两句通常属于同一语法结构;相对的两字属于同一词类。

  楹联同中有异:同一个主题,必须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描述或议论。同一副对联,两边忌合掌,忌相重相对,忌不规则重字;而同边自重自对,允许重字、重句。以上是概说,下面择要分别叙述.

§4.2 词性相同(以类相从)

  属对是做诗的基本功,更是撰联的基本功。刘坡公《学诗百法》云:“学习对偶之法,不外以平声字对仄声字,以仄声字对平声字,而字面则以类相从。”平仄相对是对仗的声律原则。一字至七字属对,请参阅本书§3.5.2七种楹联句式的平仄。这里不再多说。字面以类相从是对仗的语法原则。“以类相从”,按现代语法来说,就是词性相同,即要求以词性相同之字属对。按现代汉语语法,词有实词、虚词两大类,然后分为12类:

  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对仗最重要的是: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除一般词性相同外,数字、色彩、方位、人名、地名的对仗最令人瞩目,不能等闲视之。例如:

  ●徐宗幹(树人)咏炭(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

  一半黑时犹有骨(1100011)
  十分红处便成灰(0011100)

  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云:官场口语,以得宪眷者为“红”,否则为“黑”。同治初元,徐清惠公(宗幹)抚闽时,前抚满洲仲文中丞(瑞瑸)总督正轩制府(庆瑞)以事被劾去位,一时私人废黜殆尽。公咏炭有句云:“一半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谓此。程同轩太守(荣春)为书其语,加跋,锓本,印成楹帖,分贻寅好。今多有悬挂者。附要津者可以鉴矣。

  此联对仗工整,含义深刻。一/十,数词;半/分,名词;黑/红,色彩;时/处,时空;犹/便,副词;有/成,动词;骨/灰,名词。

  词性一般按词的本义确定。但不少汉字为多义词(polysemant),且分属不同词类,在形态(morphology)上无法区别,词性须由上下文(context)决定。在不同场合,同一个词可能有不同含义,其词性也可能会有所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该词在句中的功能(function),并参照相对之字的词性,最后确定。

  ●郑仁圃集句题九江天后宫墙外(《楹联续话》卷四)

  潮平两岸阔
  花满九江春

  阔/春,按本义,阔,形容词;春,名词。此联春字,春色也,可视为形容词。

  词组结构必须相同。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不可混肴。例如:

  ●潘松谷(伟)题扬州驾鹤楼(《楹联丛话》卷七)

  楼台突兀排青峰
  钟磬虚徐下白云

  楼/台,突/兀(叠韵),钟/磬,虚/徐(双声),并列结构。青峰/白云,偏正结构。

  句结构在一般情况下也相同,例如:

  ●集颜鲁公《争坐位帖》字(《楹联丛话》卷十一)

  畏友恨难终日对
  异书喜有故人藏

  此联为倒装句,以便突出“畏友/异书”并为格律所需。原序为“恨难终日对畏友/喜有故人藏异书”,比较平淡,且不合格律。

  但在多数情况下,两边相对,只要求字面对仗工整,不必死抠句结构。至于在同边自对情况下,两边相对,只要求虚实相同。,

§4.3 反对为优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词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反对的优越性在于“理殊趣合”。道理不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归。这是对仗精义所在,不可不知。例如:

  ●松江徐氏女题西湖岳坟(《楹联丛话》卷四)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此联可以明显看出使用了反义词属对:青山/白铁,有幸/无辜,忠骨/佞臣,对比鲜明,而且使本来无情之物,也带有感情色彩。

  ●伍生辉春联

  十年宦比梅花冷
  一夜春随爆竹来

  伍生辉居成都,宦情萧瑟,十年候补,更无消息。某岁除夕写了这副春联,以抒心怀。川督锡良见其书法非泛泛之流,乃召见,授署绵竹知县。此联没有使用反义词,但在时间上(十年/一夜)和心态上(冷落/热闹)对比强烈。最可贵的是:消极中有积极,失望中有希望。终于得到伯乐的赏识。

  ●纪昀挽朱笥河(《楹联丛话》卷十)

  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
  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伤悲

  上联不露声色的写实手法,使人以为彼此关系不密切,感情不深。错了!作者采取类似相声“系包袱”的手法,使人误入歧途。等到下句“抖包袱”时,就产生轰动效果。这是更高层次的反对。

§4.4 正对为劣(忌合掌)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举例说:“仲宣《登楼》云:锺仪幽而楚奏,庄舄显而越吟。此反对之类也。孟阳《七哀》云: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此正对之类也。”

  在这两个例子中,幽/显,是反义词(antonym),故称反对;想/思,是同义词(synonym),故称正对。由此可见,刘勰所说“正对为劣”,就是指词形不同,词义相同,也就是“合掌”。“正对为劣”的原因是:重复讲了意义相同的话,而并未起到强调作用。例如:

  ●扬州九峰园玉玲珑馆(《楹联丛话》卷七)

  高树夕阳连古巷
  小桥流水接平沙

  此联集薛能、张谓句,对仗十分工整。句中唯一动词“连/接”合掌,显得单调。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云:黄星岩随园偶成云:“山如屏立当窗见,路似蛇旋隔竹看”。厉樊榭崇光寺云:“花明正要微阴时,路转多从隔竹看”。二人不谋而合。然黄不如樊者,以“如”字与“似”字犯重。竹垞为放翁摘出百余句,后人当以为戒。

  按袁枚所说,“如”字与“似”字犯重,是同义词,是合掌,理论上没有错。但在陆放翁诗里就可以找出百余处,说明实际上有时难以避免,不必苛求。如:

  ●纪昀自题联

  浮沉宦海如鸥鸟
  生死书丛似蠹鱼

§4.5 句内自对(当句对)

  洪迈《容斋续笔》卷三《诗文当句对》云:“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并举李义山一诗为例:

  李商隐《当句有对》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1100110,0011100)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0011001,1100110)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1100011,0011100)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0011001,1100110)

  密迩:靠近。平阳:相传为尧都,秦置河东郡,今临汾。上兰:汉宫观名,今西安附近。三星:参宿、心宿、河鼓。三山:方丈、蓬莱、瀛洲。紫府:仙人居所。碧落:天空。

  按:此诗八句,句句有当句对:平阳/上兰,秦楼/汉宫,池光/花光,日气/露气,游蜂/舞蝶,孤凤/离鸾,三星/三山,紫府/碧落。但所谓“当句对”,仅仅是词性相对,平仄不拘。其中有三组重字相对(池光/花光,日气/露气,三星/三山)。

  当句对在唐诗中屡见不鲜。举例如下:

  一字对

  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吴/楚,东/南,乾/坤,日/夜,自对。

  杜甫《宿府》“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风/尘,荏/苒(双声),关/塞,萧/条(叠韵),自对。

  杜甫《曲江》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自对。《左传·成十二年》注:“八尺曰寻,倍寻曰常”。

  二字对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紫台/朔漠,青冢/黄昏,自对。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风急/天高,渚清/沙白,自对。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自对。

  自对工整,相对亦视为工整。楹联句中自对继承了律诗的传统。例如:

  ●陆眉生挽周翠琴(朱应镐《楹联新话》卷十)

  生在百花前,万紫千红齐俯首
  春归三月暮,人间天上总销魂

  朱应镐云:咸丰年间,京师有名优周翠琴者,生于花朝前一日,以三月末卒。

  此联雅切周生卒时令。“万紫/千红”自对,“天上/人间”自对。

  钱钟书《谈艺录》云:“此体创于少陵,而名定于义山。”实际上不同于洪迈定义的“当句对”,而是指当句对中有重字者,可称为“重字自对”。因为重即是对,对即是重,亦可称为“自重自对”。

  例如:

  唐杜甫《闻官军收两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曲江对酒云》“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当句有对》“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

  韩愈《遣兴》“莫忧世事兼身事,且著人间比梦间”。

  白居易《偶饮》“今日性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寄韬光禅师》“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宋刘子仪《咏唐明皇》“梨园法部兼胡部,玉辇长亭复短亭”。

  邵尧夫《和魏教授》“游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又洛川”,《所失吟》“偶尔相逢即相别,乍然同喜又同悲”。

  王安石《江雨》“北涧欲通南涧水,南山正绕北山云”。

  刘原父《小园春日》“东山云起西山碧,南舍花开北舍香”。

  梅尧臣《春日拜垄》“南岭禽过北岭叫,高田水入低田流”。

  黄庭坚《杂诗》“迷时今日如前日,悟后今年似去年”,《同汝弼韵》“伯氏清修如舅氏,济南萧洒似江南”,《咏雪》“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卫南》“白鸟自多人自少,污泥终浊水终清”,《次韵题粹老客亭诗后》,“惟有相逢即相别,一杯成喜只成悲”。(钱钟书《谈艺录》1986年,中华版,1986年,第11-12页)

  又:

  元萨都剌《望吴山》“后岭楼台前岭接,上方钟鼓下方闻”。

  冒借庐殷书联“姑迟一食当再食,更坏何衣补此衣”。

  清邵子湘《西湖》“南高云过北高宿,里湖水入外湖流”。

  祁叔颖《雨后》“暑雨送凉似秋雨,高田流水入低田”。

  莫子偲《青田山中喜故人相遇》“东邻鸟过西邻遇,下番花连上番开”。

  黄廷昭《晚泊九江》“东浦水连西浦水,大姑山接小姑山”。

  朱紫贵《初秋泛湖》“风声远送树声到,水气凉兼花气浮”,“后巷莲开前巷谢,南山船少北山多”,“山自云中出云外,云从山北度山南”。

  郑子尹《自霑益出宣威入东川》“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徵”,“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

  钱载《清隐庵》“蛙语入人语,山香连水香”,《风渚湖》“禺山翠对丰山立,下渚清连上渚开”,《月桥作》“日气晓蒸云气暖,钟楼新出鼓楼高”,《和御制咏风花》“绿枝暗比红枝亚,三里浓胜五里开”,《咏绣樱花》“畹晚留春更留月,玲珑如玉也如珠”,《春游曲》“土山抱得石山势,柳树浓于松树林”,《题寒山旧庐图》“见画最先题最后,江仍当阁树当楼”,《题紫藤花图》“晚来花重晓来枝,今日人看昨日诗”,《清明至万寿寺》“黄尘几辈埋黄壤,佛树依然傍佛台”,“东院轻阴西院暖,十分好句百分杯”,《晚出花坞书堂独行》“钓蟹无竿还放蟹,采蓴有艇漫思蓴蓴”,《百花洲追怀金总宪、先文端》

  钱钟书评曰:“每如俳谐打诨。清高宗诗亦多此制,一体君臣,岂所谓上有好而下必甚耶。(《谈艺录》183-185页)

  又云:“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仅举其中数联为例:

  唐李白《子规》“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海录碎事》卷二十二引张祜句“杜鹃花发杜鹃叫,乌臼花生乌臼啼”。

  残唐五代杜荀鹤《隽阳道中》“争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

  宋邓林《皇荂曲·赋江郊渔弋》“鸿鹄鲲鹏鵰鶚鶻,鳟鲂鰷鲤鰋鲿鯋”。

  杨万里《红锦黄花》“节节生花花点点,茸茸丽日日迟迟”。

  钱箨石《宜亭新柳》“如何密密疏疏影,绊惹千千万万丝”,《德安北山行雨》“旱禾渴雨雨而雨,修树藏山山复山”。

  诸襄七《前韵酬和》“似李似梅还似蝶,非球非璧亦非珠”。(《谈艺录》187-191页)

  楹联也有句内重字自对,例如:

  ●康熙六十寿辰般若庵经棚联(《楹联丛话》卷一)

  周雅赓歌,如山如川如日月
  箕畴敛福,曰富曰寿曰康宁

  梁章钜云:康熙五十二年,恭值仁庙六旬万寿。自大内出西直门达西苑,一路皆有牌楼坛宇。每座落必有楹联,肃括宏深,闻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

  周雅,周代的《大雅》和《小雅》。赓歌,作歌唱和。《大雅》“如山之苞,如川之流”,比喻军队不可动摇,不可阻挡。《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比喻国家蒸蒸日上,繁荣昌盛。箕畴,即《洪范九畴》,相传为箕子所述。《周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副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此联引经据典,字字有来历,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七言句由二、二、三合成,而且具有独立性。“如山,如川”/“曰富,曰寿”是独立的二言句,“如日月/曰康宁”是独立的三句。为了方便起见,仍可视为七言句的特例。

  此联第二句如/曰,以间重形式出现三次。正如《谈艺录》所说“在五七字中翻筋斗作诸狡狯”,已经变出这些花样。不受五七字束缚的长联,当然可以大做文章。下面超越句的范围,讲同边自对、同边自重、同边重字、自重自对等花样。这些都是两行对仗的最精华。

§4.6 同边自对(自对句)

  楹联把句中自对扩大到同边自对,成为两行对仗艺术的精华。例如:

  ●阮元题杭州贡院(《楹联丛话》卷六)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贡院是科举时代考举人的场所,学而优则仕。上联说考试季节很美,有利于发挥才智,中举当官。桂,隐含“折桂”,即中举;槐,隐含“槐厅”,即官厅。下联说考完后不管成绩如何,可以放松一下,去西湖赏月,钱塘观潮。用诗一般的语言,做做思想工作,合情合理。

  此联文字简炼,对仗工丽,四言自对很有艺术魅力。

  ●费西墉(锡章)题书室(《楹联丛话》卷十二)

  酒阑兴倦,事过境迁,祗不忘游过名山,别来旧友
  春去仍归,人老难复,更休诧殿前起草,海外题诗

  梁章钜云:费西墉“久为军机章京,以才望著名,及居谏垣,又曾奉命充册封琉球使者”故云“殿前起草,海外题诗”。

  酒阑兴倦/事过境迁,自对句。游过名山/别来旧友,自对句。

  春去仍归/人老难复,自对句,殿前起草/海外题诗,自对句。

§4.7 同边自重(自重句)

  ●明袁于令门联(《楹联丛话》卷十二)

  佛言不可说,不可说(00011,011)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11100,100)

  梁章钜云:前明袁箨庵(于令)以荆州守罢官,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大书门联云:“佛言不可说 不可说/子曰如之何 如之何。”亦自谓以经对经也。

  上联出自《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下联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均出自经典,但已经改写,不是集句。

  此联妙在不言中有牢骚,无奈中有幽默。两个三言句全重,其结构变异为(111/000)。自重句是指结构相同,联文重复(全部自重,或部分重字)的两句。因为平仄与字集是一对多的映射关系,自重句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结构相应变异。

§4.8 重字自对

  重字自对包括重字的各种形式,有叠重、连重、间重等等。

  ●西湖花神庙旧联(《楹联丛话》卷六)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1100,110011)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0011,001100)

  此联由叠字组成,每边两句,46格。“红红”对“翠翠”,“燕燕”对“莺莺”,“雨雨”对“风风”,“朝朝”对“暮暮”,都是句中叠字自对;只有“年年”对“处处”是叠字相对。梁章钜评曰:“曼调柔情,与题恰称”。

  ●顾宪成题东林书院(《名联谈趣》27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0011100,0011)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1100011,1100)

  顾宪成(1550-1612),字叔时,无锡人。明万历进士,累官至吏部文选郎。

  ●南京燕子矶永济寺(《楹联丛话》卷六)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0011100,0011)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1100011,1100)

  《楹联丛话》云:燕子矶本在江中,近因沙滩日长日宽,遂离江稍远。有高阁凌空而立,俗所称铁锁链孤舟者,今铁索尚存,犹令人不可方物。旁有永济寺。

  此联与上联结构完全相同,都采用七四倒接和重字自对结构,但风格迥然不同。前者入世,后者出世;前者与东林书院学风相称,后者与永济寺净土相称,绝对不可更换。

  此两联虽为倒接,因重字自对,更富有特色,在风格上掩盖了倒接的特点.

  ●刘师亮庆“双十节”(苏文洋《古今联话》第110页)

  普天同庆,庆得自然,庆庆庆,当庆庆,当庆当庆当当庆(0011,1100,011,011,1100011)
  举国若狂,狂到极点,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懂狂(1100,0*11,100,100,0011100)

  民国17年(1928年)“双十节”,刘师亮在他所住的成都昌福馆门外,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

  此联第一句为林纾巧对(见龚联寿《中华对联大典》第642页)。第三句“庆庆庆/狂狂狂”是独立的一言句,以“三叠”形式出现,用以加强语气。“当庆”是“应当庆祝”,又是打击乐器“铛”与“镲”发出的音响;“懂狂”是“懂得狂欢”,又是打击乐器“鼓”与“锣”发出的音响。作者采用极度夸张的语言表示“庆祝”,使人感到滑稽可笑,从而发泄了无可指责的不满情绪。

§4.9 自重自对

  ●俞樾题静趣(《春在堂全集·楹联录存》)

  七旬外老翁,固知死之为归,生之为寿(11100,001100,0011)
  半日内静坐,不识此是何地,我是何人(00011,110011,1100)

  俞樾题曰:“余喜静坐,人事纷扰未能也。山馆中偶一为之,颇得静趣,因题此联。”

  此联第二句后四字与第三句四字“死之为归,生之为寿/此是何地,我是何人”形成四言自对,但其中“之为/是何”两字分别自重,故称自重自对。因重字覆盖格式,平仄不拘。自重自对是自对句的特例,在结构上,与自对句相同。

  如果把“死之为归/生之为寿”前四字和后四字分别放在两边,就形成“相重相对”,这是对联的大忌。现在放在同边,形成自重自对,不仅合律,而且意义连贯,重字还增强了节奏感。其中奥妙,不可不知。

§4.10 自对自重

  ●周策纵集宋词

  别来风月为谁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0011100,0011,0011)
  峰到春归无处寻,红了樱桃,绿了芭焦(1100011,1100,1100)

  此联第三句和第四句结构相同(0011,0011/1100,1100)属于自重句,但在字面上只有第二字(分/了)自重,其他三字“伪自对”,故称自对自重。

  此联集石孝友《鹧鸪天》,苏轼《水龙吟》,辛弃疾《贺新郎》,蒋捷《一剪梅》句。对仗之美集中在“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两句上。

  通篇描述杨花,实际上是惜春、送春。春天在那里?如果把春天分为三分,二分化尘土而埋没,一分随流水而消逝。飘杨花的时候,也是送春的日子。

  春天真的消失了。但是不必遗憾,初夏不比暮春逊色。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恰恰与“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听觉上。红与绿,土与水,有形与无形,存在与消失,这一切都产生在“春夏之交”。何况“樱桃”和“芭蕉”还是押韵的。

  别来风月为谁留

  石孝友《鹧鸪天》(《全宋词》第2033页)

  家在东湖湖上头。别来风月为谁留。落霞孤鹜齐飞处,南浦西山相对愁。真了了,好休休。莫教辜负菊花秋。浮云富贵何须羡,画饼声名肯浪求。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宋词》第277页)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路旁,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余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扬花点,是离人泪。

  啼到春归无寻处

  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全宋词》第1914-1915页)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酸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山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全宋词》第3441-3442页)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11 对仗工切

  楹联有三个层次:平仄层是声律结构,对仗层是语法结构,构思层是逻辑结构。为了突出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也为了叙述方便,先讲平仄,再讲对仗,最后讲构思。其实撰联过程与叙述刚好相反:首先立意构思,然后文字表达,同时考虑平仄。因为楹联的立意构思与吟诗作文大同小异,所不同者,确定主题后须从两个不同角度构思。因此“对仗工切”就是楹联构思过程的具体表现。

  一篇文章、一首诗、一副楹联,能否成为杰作,成为精品,贵在“立意”。宋吴可《藏海诗话》云:“凡看诗,须是一篇立意,乃有归宿处。”(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1997年中华版,第329页)。立义必须切题。楹联与其他文体区别之一是,表面无题,实际有题。楹联张贴、悬挂、书写、或铭刻在实体上,与主题环境相适应,显而易见,不言而喻。因此梁章钜评联常用“骈切”、“雅切”、“工切”、稳切“等语。

  §4.11.1 切人

  ●徐渭题蟂矶孙夫人祠(《楹联丛话》卷六)

  思亲泪落吴江冷
  望帝婚归蜀道难

  陈寿《三国志》云:“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可见孙权将其妹嫁给刘备是巩固孙刘联盟的需要。此联充分揭示出孙夫人感情上的两难处境。字面上不著孙夫人一字,但字字表达了孙夫人在刘备出走后的悲哀与思念。

  ●钱梅溪(泳)题常熟草圣祠

  书道入圣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
  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新唐书·李白传》“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此联把张旭书道之神,嗜酒之狂,表现得淋漓尽致。

  §4.11.2 切事

  ●徐渭题绍兴汤绍恩祠

  炼石补星辰,两月兴工当万历,纘禹之绪
  凿山振河海,千年遗迹在三江,于汤有光

  绍兴滨海,常有水患。明汤绍恩任绍兴太守时,创建应宿闸后解决了水患问题。故后人立祠纪念。此联并不泛泛地歌功颂德,而是记载了当时的工程情况,可以当地方水利史读。梁章钜评曰:“两用成遇,一切其事,一切其姓,越人每述之。”

  §4.11.3 切地

  ●苏州虎丘花神庙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
  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虎丘山在苏州西北七里,寒山寺在苏州西十里枫桥。一百八记钟声来自寒山寺。虎丘附近多花农,故云吹香七里山塘。虎丘花神庙不同于西湖花神庙。梁章钜评曰:“却移作西湖花神庙联不得”。

  §4.11.4 切时

  ●钱裴山(楷)题黄鹤楼(《楹联丛话》卷六)

  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
  此行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

  钱楷任湖北巡抚刚三个月,又奉命内调。此联写在匆匆离任前登黄鹤楼。落梅时节四字,极有时令特色,依依之情十分真切,故能引起读者共鸣。

  §4.11.5 切景

  ●黄万春题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月泉阁

  一湾水曲似月宫,仙境涤尘心,顿起烟霞泉石念
  五色沙堆成山岳,晴天传逸响,恍闻丝竹管弦声

  上端有扁额“别有天地”,楹联落款“清黄万春撰,甲戌端阳心斋姜家诚书”,知为1994年重刻旧联。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以“大漠奇观”著称于世。2001年8月8日与刘明诚同志结伴往游,方知沙泉共存之奇。月牙泉三面为沙山所困,自古以来沙不进泉,一奇也。山脊沙积如刃,人走驼踩,宿夕复初,二奇也。自山顶乘沙下滑时有响声,三奇也。月牙泉北岸有月泉阁,高阁飞檐,俯瞰清泉,沙中绿洲,恍如仙境。此联写景真切,联与景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