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识孤怀雄视千古——读张舜徽先生《郑学丛著》/庞子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 高山仰止——读《讱庵学术讲论集》札记/张三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
- 试论张舜徽的文献学观/韦顺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 张舜徽的学术论与文化观初论/刘筱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 张舜徽“小学”研究浅论/韦顺莉(《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 张舜徽与20世纪后半叶的国学研究/谢贵安(《求索》2001年第6期)
- 张舜徽先生的目录学思想论略/韦顺莉(《学术论坛》2002年第4期))
- 论张舜徽在考证、辨伪、辑佚诸领域的理论建设/韦顺莉(《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 论张舜徽先生的治学观/韦顺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S1期)
- 张舜徽在兰州大学/刘筱红(《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 张舜徽先生历史文献学成就述要/周国林(《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 霜红无逸勤著书/马元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报》2004年第1期)
- 张舜徽先生史学的总结性特征/徐梓(《学术界》2004年第4期)
-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综论/王波(宁夏大学,2004年)
- 张舜徽论清代学术/武少民(《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 论张舜徽先生文献学与史学思想之会通特征/许刚(《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 张舜徽先生于太史公之表彰/许刚(《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第2期)
- 钱穆与张舜徽汉代经学研究之比较/许刚(《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 张舜徽先生与《清代扬州学记》/卞孝萱(《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 论钱穆与张舜徽对刘知几的评价/许刚(《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 浅析研究性学习中历史教师的角色意识/谢其于永忠(《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 张舜徽先生之“《史通》学”研究/许刚(《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 张舜徽先生“雅学”研究述论/许刚(《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 张舜徽先生之“《史通》学”研究(续)/许刚(《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 张舜徽先生《汉书·艺文志》研究的成就和不足/许刚(《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年第4期)
- 文本的差异,时代的痕迹——张舜徽先生《广文字蒙求》两种版本前后变动刍议/许刚(《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 余嘉锡与张舜徽目录学思想比较研究/潘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 张舜徽先生论读书与治学——以《说文解字》为中心/许刚(《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 张舜徽先生“读无字书”之当下意义/许刚(《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
- 张舜徽的治学方法对当前中学历史教育的启示/饶延俊(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 张舜徽与《清人文集别录》/王余光(《光明日报》2007年1月11日)
- 张舜徽先生学术思想述评/蔡志荣(《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
- 近十五年来张舜徽学术思想研究综述/朱志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 论张舜徽先生对郑樵的推崇/许刚(《柳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2期)
- 张舜徽的学术生涯及著述成就/李华斌(《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第4期)
- 张舜徽目录观发微/李勤合(《九江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 张舜徽的治学之路与图书馆/王利萍刘振然(《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6期)
- 张舜徽先生的借书卡/涂耀威(《书屋》2007年第11期)
- 论张舜徽的文献学学科理论与方法/王慧东(安徽大学,2007年)
- 张舜徽及其文献学研究/巨虹(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 张舜徽先生《唐写本玉篇残卷校说文记》的学术价值/许刚(《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3期)
- 治学之门径,读书之方法——论张舜徽的《汉志》目录学研究/许刚(《图书馆》2008年第3期)
- 张舜徽先生小学研究中的方法论/许刚(《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 张舜徽与《广校雠略》/李晓明(《光明日报》2008年6月23日)
- 张舜徽先生《说文解字》研究初探/郑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