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 论

一,被学术界忽视的游民与游民文化

读者如果耐心地读完本书之后,可能会亲切地感受到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
统文化、传统文学关系之密切。游民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对于通俗文学创作
影响之深刻;游民意识、游民情绪对于近世的文学创作的主体——知识分子也有不
同程度的熏染,有时甚至反映到文艺思潮的变迁上去。体现游民意识的通俗文艺作
品通过各种渠道散播到民间去,热衷于组织起来以争取自己利益的游民从中吸取了
许多政治和军事斗争的经验。这些问题大多是显而易见、不需要过多地探赜索隐就
可以发现的。然而,这个关系着中国历史的演变、中国文化变迁和社会小传统特征
的重要问题却很少引起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史家的关注,特别是从文化学或
意识形态角度关心和考察游民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则更显得不足。而人口众多的中
国游民在社会动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思想意识、习惯作风,虽然缺少
典籍的记载和理性的论证为文人士大夫视而不见,但也因为通俗文艺流传的广泛而
深入到各个阶层。
1993年王元化先生在他的《思辨随笔·游民与游民文化》中说:

杜亚泉在《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的原因》(1919)一文
中,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以大量的篇幅谈到游民与游民文化问题。他
说游民是过剩的劳动阶级,没有劳动地位,或仅作不正规的劳动。 其成分包
括有兵、地棍、流氓、盗贼、乞丐等。游民阶级在我国社会中力量强大,他们
有时与过剩的知识阶级中的一部分结合,对抗贵族阶级势力。他认为‘秦始以
后,二十余朝之革命,大都由此发生’。可是革命一旦成功,他们自己也就贵
族化了。于是再建贵族化政治,而社会组织毫无更变。他说这不是政治革命,
也不是社会革命,只能说是‘帝王革命’。游民和知识阶级结合,就产生了游
民文化。这种文化以尚游侠,喜豪放,不受拘束,不治生计,疾恶官吏,仇视
富豪为其特色。

王先生又说:

杜亚泉认为知识阶级缺乏独立思想,达则与贵族同化,穷则与游民为伍。
因而在文化上也有双重性。一面是贵族性,夸大骄慢,凡事皆出于武断,喜压
制,好自矜贵,视当世人皆贱,若不屑与之齿者。另一面则是游民性,轻佻浮
躁,凡事皆倾向过激,喜破坏,常怀愤恨,视当世人皆恶,几无一不可杀者。
往往同一人,处拂逆则显游民性,顺利则显贵族性。或表面上属游民性,根底
上属贵族性。他说,以此性质治产必至于失败,任劳动必不能忍。这些说法都
道人所未道。游民和游民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现象,很少被人涉及。但是
研究中国文化就不能不注意这个问题。

杜亚泉先生可能是最早关注游民、游民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地位与作用的学者,王元
化先生所引的他那篇文章见《东方杂志》第16卷第4号(1919)。 该文是探讨社会
文化发展演进的,在谈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时说:


我国社会中贵族文化与游民文化常为矛盾的存在,更迭盛衰。即贵族文
化过盛时社会沉滞、腐败,则游民文化起而代之;游民文化过剩时,社会骚扰
紊乱,则贵族文化起而代之。此历史上循环之迹也。

他认为由于“生齿过繁,天产不辟”中国过剩的劳动阶级太多,“劳动之地位,或
为不正规之劳动”。又因为古代统治者以仕途引诱知识分子,使得知识分子知识狭
隘、能够从事的职业极少,很少有特长。而且,他们在宋代以后又人数增长过快,
是亦过剩。他们

除美术文字以外,无他技能可以生活。少有财产者,安坐徒食,无营殖之
能力、无财产者,除少数为精神的劳动外,殆无有能为筋肉的劳动者,故与财
产阶级、劳动阶级均格格不相入,此为过剩的知识阶级。

这些“过剩的知识阶级”决不可能象农民一样安份守己,在社会骚动时必然会因之
而起,给动乱以助力。杜亚泉又论及辛亥革命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中国“财产阶级”
之不发达和“过剩的知识阶级”在其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来应该主持这场
变革的中国“财产阶级”不了解

立宪共和为何物,初未尝与闻其事,提倡之者,为过剩的知识阶级中之一
部分,加入者为过剩的劳动阶级中之兵。事实上与从前之帝王革命无稍异,其
模拟欧洲政治革命者,不过中华民国之名称及若存若亡之数章约法而已。革命
以后,名义上不能建设贵族政治,实际上握政权之官僚或武人,大率为游民首
领之贵族化者。政治革命之不成就,决非吾人所能讳言。

辛亥革命未能取得其应有的成就,而“吾国今日尚辗转于贵族、游民二阶级之势力
中而不能自拔”,知识分子尚不能置身于劳动阶级之中,所以他断定社会革命也不
能发生,即使发生,也是仿制品,如同辛亥革命一样。虽然他的一些观点难以令人
苟同,其论述过程也过于简略,而且,还没有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作深入细致
的分析和考察,但是他毕竟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以后的七、八十年中除了一些近代
史学家在考察秘密会社的人员构成时涉及到游民以外,在其它领域中连游民这个词
都很少见到了。
我从八十年代中叶以后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首先引起我思考的是鲁迅先生的
小说《阿Q正传》。阿Q这个典型形象的代表性是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争论了有数十
年之久。从“中国人品性的结晶说”、“人性的普遍的弱点说”到“革命的”或“
落后的”雇农说,几乎各种言之成理批评和独领风骚的奇谈怪论都使用过了(见张
孟阳《阿Q新论·学史论》),而单单遗漏了一种最平实、最符合实际的分析, 也
就是说阿Q只是一个流浪于城乡之间的一个游民的典型形象。 至于他的思想意识为
什么具有“国民性”,那是因为游民意识泛滥的结果。关于这一点,闻一多先生在
分析到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时曾说: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

所谓“土匪”是游民中敢于冒险、敢于以激烈的手段进行反社会活动、以求得生存
的那一部分人。他们采取了非常手段在社会上进行无目的的挣扎,或者他们的追求
目的也就是他们的被打击者的“现在”。当然,这里闻先生指的是“土匪”是“土
匪意识”,也就是我所说的“游民意识”。儒家奔走的是朝廷庙堂、道家向慕的是
山林归隐,他们的思想意识既截然对立、又互相补充,并构成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
的两面。而游民土匪则是脱离主流社会秩序的,他们流落江湖,其思想意识也表现
出特殊性。自宋代以来由于通俗文艺作品的普及,游民的思想意识也通过通俗文艺
作品散播到一般民众中去,因此,才使得许多不是游民的中国人的灵魂中也活跃着
游民意识,它与儒家意识和道家意识构成中国思想传统,应该说这是极其可悲的。
由于游民及游民意识在中国社会史上的重要性,所以,我才考察了游民及游民文化
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研究了古代一些通俗小说所反映游民阶层的思想意识,以及这
些思想意识在游民组织化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我把这些初步研究的成果写成一本小
册子于1992年在香港中华书局出版,书名《中国流民》(本名《游民的理想与现实》
被编辑误改成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子),是第一本考察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文学关
系的专著。
应该说用游民、游民意识、游民文化这些概念解释一些古代和现代的文学、文
化现象,甚至用它们来说明某段历史发展与曲折是一种新的尝试(本书不可能把文
化中凡是与游民有关的问题都拉来作一番考察)。由于笔者的理论修养和学识水平
限制必然还有许多不够完备、甚至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然而,我根据多年的考察
研究坚信:自宋代以来中国社会中的确存在着游民阶层,这个阶层由于它的独特的
经济与社会地位及其生活经历,他们的确有属于自己思想意识。这个群体中一些较
有文化与艺术特长的人们参与了最早的通俗文艺的创作与表演,他们的思想情绪和
生活阅历不能不反映到这些作品中去。而反映游民思想情绪的文艺作品,不仅会引
起与他们同命运的人们的共鸣,也会给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其它阶层的人们以震荡,
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游民文化泛滥。使得并非游民阶层的人们也受到游民思想的熏
染。

                                              下一页

版式: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招聘专才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