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铸长城》  



关于日本 不能不说

                         

                   余 滨

   帷幕已经落下来了,我怀着一种无以言状的沉重走出剧场。仅仅刚才,我还和 80 多岁的老鬼子兵东史郎坐在同一排观看话剧《我认识的鬼子兵》。尽管风蚀残年的东史郎那木无表情泥塑般的面孔让不少追踪的摄影记者失望,但我却感到,这出话剧通过艺术形式所表现出的人性反思,一定能深深触动和震憾扶桑之国饱经岁月沧桑的日本老兵包括所有在场的观众。沐浴着皇城根下的夜风,沿着护城河走了许久许久,我的心情始终平静不下来。那不能忘却的历史一直在撞击着一个年轻职业军官的灵魂,一种不能不说的压抑和怅然,驱使着我在不眠之夜写下这段啼血般的文字。

  六十年前的那场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无疑是难以言述的,它象刻刀一般把仇恨深深刻进了一个民族的记忆中。然而,当岁月的尘埃把一幕幕喋血历史深深地掩埋之后,我们才不能不遗憾地发现,那段令人悲愤的画面并没有让我们的后代刻骨铭心地印在心里。曾几何时,热销市面的“皇军帽”、出租拍照的“皇军服”、制作收藏的“皇军舰” …… . ,年轻人很随意的一句“挺好玩”就轻飘飘地过去了。在历史的老人面前,我们无言以对;在惨死的先辈灵前,我们无地自容。

  不能不说,造成今天日本人对历史的公然否认和篡改,既有这个岛国民族固有的羞耻文化心理在作祟,也与我们中国人在中庸仁爱的儒文化传统影响下的宽容过度和声讨乏力有关联。日本人至今都在享受用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办教育和发展经济带来的好处,而中国人在付出 3000 多万条生命, 5000 多亿美元财产损失的代价后竟然放弃索赔,直到今天,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从战争血雨中走出的一代伟人和饱尝忧患的志士先贤,仅仅为了打破西方的政治经济封锁和挽回一次外交上的承认,就白白放弃了让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赎罪和战争赔款。叩问天地,这究竟是感情的冲动,还是理念的算失?!低息贷款是不能作赔偿的。如果以德报怨能够换回一个民族的良心觉醒,如果放弃索赔能够得到一泯恩仇的和平回报,那么中国人民的宽宏大量和仁慈情怀的结果也算是苍天有眼的恩赐了。然而,我们对日本人太不了解了。当我们企望以泱泱大国的宽广胸襟和祈盼世代友好的善良心愿感化一衣带水的邻邦时,日本人并不领情。尽管有在抚顺对日本战犯的成功改造并使他们痛哭流涕地认罪悔过,尽管有国共政府以及民间力量长期不懈对军国主义者所犯滔天罪行的切齿谴责,但这些都没能使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真正从文化心理上进行真诚的认错和反思。难以想象,一个死要面子的民族怎么能够在没有人类伸张正义的巨大道德压力下自觉忏悔?日本作为一个自明治维新才一百多年的国家,与西方国家比不过是一个后起暴发的工业大国,虽然他们有值得骄傲的经济奇迹,但仍然无法获得世人的尊重,因为他们缺乏一个成熟民族反省自身历史的勇气和目光。西德的总理可以向犹太人死难纪念碑骤然下跪,而日本国的几任总理大臣却吝啬到了连“侵略”都不敢说出口的地步。德意志民族敢于向全世界展览威斯康辛集中营的血腥和罪恶,大和民族却不敢虔诚地向浪荡在金陵石头城上 30 万冤魂低下忏悔的头颅。与其说他们缺乏一个伟大民族应有的博大胸怀,不如说他们还尚未摆脱狭隘的民族文化意识。他们走入伟大文明国家的行列还需要一个漫长的精神养育过程。修改历史的日本人并不健忘,上了年纪的老鬼子把那段历史看得比我们更重。在他们眼里,那是一个会触疼一个民族心灵创伤的敏感区。既然中国人自己都能以 " 向前看 " 的态度对待走过的历史,他们何苦自寻烦恼而要无休止地向中国和亚洲人民“道歉”“谢罪”?固然,杀戳的经历使老鬼子的一生都将面临心灵的拷问与折磨,但他们仍会觉得,历史的真相会打击下一代民族自信心的树立,既然民族需要振兴,罪恶的事情还是让下一辈知道的越少越好。这恐怕才是否认历史的真实用意。冷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正是中国人的宽容,才助长了某些日本人的“健忘”。难道我们不觉得以往表示不满和抗议的话说得太客气太慎重了吗?!难道不觉得民间讨还公道要求赔偿的呼喊在“保持一致”的理由下被压仰的太多太久了吗?!

  不能不说,造成今天日本人对历史的公然否认和篡改,既有日本人潜意识中膨胀了的种族优越感在作祟,也与日本人从骨子里对中国人的种种民族劣根性的鄙视有关联。如果忍辱克制能够让侵略者良知发现,如果中庸守成能够与人和睦相安,那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许会变成下个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仿学热点。然而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日本是一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民族,鬼子兵只会对战死不降的杨靖宇将军、视死如归的“少校营长”、迎着刺刀高喊“平 ( 拚 ) 了吧平 ( 拚 ) 了吧”的山西老头儿肃然起敬。而对那些被两个日本兵押着走向江边刑场的 2000 多束手待毙的战俘、对那些下手打中国人比日本人还狠的汉奸,对那些忘记民族身份叫喊要“打败中国人”的中国人,他们是瞧不起的。在他们看来,对一个弱软麻木、守旧内耗、一盘散沙、文盲众多的民族,一个被古老文化熏陶得缺少激情缺少活力并背着“东亚病夫”辱名的民族,没必要给予尊重。侵华战争前一名叫原物兵卫的日本政客,就曾写过一本《中国民族性的剖看及对华之政策》的册子,对中国极尽诬蔑辱骂之能事,颇得政界叫好。当埋着抗日忠骨的南京航空烈士公墓被日本人抛骨扬灰之后,而竟然第二次在文革内乱中被自己的同胞毁墓践踏;当凝固历史祭奠英魂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平时遭受冷落,而只有纪念日的日子才被有组织的人群脚步打破,我们不能不痛心疾首地扪心自问:我们怎么让别人尊重?!山河无语,长恨当哭,尊严的砝码是否失重于我们自己?事实就是如此冷酷。日本人对于战争的失败始终耿耿于怀,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历史曾助长过一些妄想霸占中国的日本人的野心,他们对美苏服输而从不承认被中国人打败。民族之间的竞争和较量,其实就是民族精神和物力的竞争和较量。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是在今天,我们所愤怒谴责的,也仍然是一个有着坚韧不拔和忍辱奋发精神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所有优点,都能通过他们物美价廉的电器汽车、优美整洁的自然环境以及彬彬有礼的国民素质表现出来。无可讳言,让这样一个自负傲慢的民族心甘情愿地向我们低头认错,不大容易。这需要的岂止是时间?

  不能不说,仅仅把历史写在书上刻在碑上念在嘴上,并不能阻止无情岁月的冲刷淡化。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雪耻奋争的昂扬气慨,丧失了革旧创新的时代勇气,丧失了埋头付出的实干精神,丧失了对教育立国的忧仲关注,那么她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激烈竞争中就必然落伍,就难免重蹈历史的悲剧!她就没有资格谈论什么民族的尊严和地位。感情代替不了理性,企求别人不如倚重自己。直觉告诉我,日本人只会向强者低头。尚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能成为下个世纪真正让世人侧目的强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