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苏曼殊
古道西风
对于苏曼殊,大抵是喜好文学的人们所熟知的人物吧!起笔写他其实真正有些惶恐,对于他的薄薄的几本传世之作也只知一二,倒是后人对他的评论研究所阅不少,只是时到今日,多有遗忘,落笔有些不安。
我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一针见血的剖析力,而笔下要写的这位大师级人物并非只是简单的一位作家,他集诗人、画家、佛学家、翻译家等等盛誉于一身,有些心怯,不敢过分妄论。略略而书少许心得。
他的一生坎坷经历已了然于心了,可能是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吧,对于他的为文为人我是异常敬仰也是深深同情的。
各种关于他的传记、评论及研究成果的版本各不相同,几乎对于他的行为及其他事宜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无法从历史的角度认真地去考证,对于各种关于他的论调是否荒谬也就不去细究了,而这一切在于我完全不必在意,我们不是历史学者,也无须对其过于认真。
纵观各传记评论之大同,对于他的为人为文,若以“清白”二字加以评论,应不为过。或是因为极其喜爱这一忧郁类型的作家吧,我完全不在意别人的各类论点,偏执地这样认为——为人清白,为文清白。
还在初懂文言文的中学时期,喜欢上了丰子恺等清末名家,所读的文字里也时常提起“苏曼殊”这个人物,然而一直无法接触到他的丝丝文字,颇以为憾。
也属偶然,不知从哪搞到一本无头无尾的《断鸿零雁记》,是他的代表作,觉得可以从中了解到这个人物,到底是怎样的传奇。却在细读之下,由心底滋生出无限的孤独感与文字产生强烈共鸣,当时对于文言文尚是半懂,读来异常艰涩,却硬是将半篇《断鸿零雁记》生生读完。心情沉重,受了这样文字的感染,这是第一遭。我没有看到过结尾,到现在也没读过结尾,其时也是勉强读懂,却深深震憾,那入髓的孤独在字里行间里隐现、盈满。
掩卷深思,难以明悟。他的文字是优美的。而这足可入画的文字,却是如此沉郁、悲苦!细细思量,身在这样的浊世,这样的身世、这样的经历、他是无法不孤寂的。唉——
至于读书,一向认为是件快乐的事,然而读苏曼殊文字以及涉及到他们评论却很少让人感觉到快乐,大多是压抑和静默。很多无法理清的愁绪在他的文字里纠结,低首沉思,对于他的悲剧人生难以尽解,为憾!几乎他的文字里都有着那种平静里透着挣扎的欲望,却最终沉寂,无数的感叹和问号使人们愈感困惑。
文字的清晰理性掩不住人性的矛盾。或者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渴望真爱却无时不在逃避真爱,渴望尘世的繁华却偏偏去身向佛寻求心灵的庇护,只是“佛法无边”对于他这样一个浑身自我矛盾的人,也只是一句空话。
他愤世嫉俗,傲骨凛然,早期对革命也投注极大热情,素有“革命和尚”、“爱国诗僧”之誉,很多文字里浸透着对新世界的渴盼之情,和对清廷的无限愤恨,却是硬生生地被黑暗社会所淹没,希望破灭,痛极而笑,愤然落笔:
契阔死生君莫问,
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
纵有欢肠已似冰。
吹去落在心头的漫漫烟屑,再融入到那凄苦悲怆的人生历程里,感受他那一时代的气息,颓废、枯荒。一个清清白白的不世之躯焉能淡漠视之!他对这个世界绝望,他需要宁静。然而他终究无法承受宁静世界的孤寂……于是反复着脱俗、入世。对于这个世界他是无能为力的,对于他自己亦是无能为力的。
他对于这个世界也是失望的。
直到逝去,他看似浑噩的心神依旧在苦笑,人们无法理解他的行为,却仍是洒落悲伤同情的泪水。
逐着他的行踪和文字,他是在躲闭世人的同时渴望世人的肯定,却又总是冷漠地闪躲一边,持续着走在他自已认定的幽径,漠然却又无限期盼地回望着红尘繁华。
他是无法不孤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