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天涯更自由
——选堂诗词用典与点化举隅

陈 伟

  如果以水来喻知识的话,饶宗颐教授的知识已经不是江河或湖泊,只局限于一流一隅,而是大海,广博无量。饶老曾游日本能取岬,于穷海尽处赋诗曰:“山围地角终难尽,水到天涯更自由。”大海因其广博,所以水到了天涯,便能摆脱束缚,超越界限,获得一种大自在。窃以为先生的诗词,也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故借此句为题,以为缘起。

  饶老的诗词,当代诗坛耆宿钱仲联教授曾评曰:“先生之于诗词,帝网交融,优入圣域。敢借《唵声奥义书》乔荼波陀之《释颂》,为先生礼赞曰:‘已得大全智,圆满大梵道。’”[1]可谓推崇备至。

  饶老曾说:“文章之事,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2]这就关系到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仲联老对此进一步分析:“创新与继承,今之恒言也。必有所承而后能变,有所变而后能通,有所通而后能大。斯必胸蟠百氏,弸中唐内之学人而后能。学与诗合,随所触发,莫非灵境,而又锻思冥茫,径路绝而风云通。选堂于此,掉臂游行,得大自在,所谓华严楼阁,广博无量,弥勒弹指即现者也。”[3]贤者识其大,不贤识其小。本文将从用典、点化两个方面,举若干例子,分门别类,试加阐述,多注重典故、词句之分析,一般不作通篇之详解。

一、用典

  典故用得好,可以增加诗词的历史文化内涵,使诗词成为有血之肉、有根之木。饶老是位大学问家,经史子集、佛道两藏、西学妙谛,莫不烂熟于胸。再加上诗艺炉火纯青,所以用起典来,真如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

  (一)借古典写我之情

  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云:“诗写性情,原不专恃数典。然古事已成典故,则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用古典的益处,在于既用古人之事,又能“写我之情”,使内涵更为丰富。以下试举数诗,以窥一隅:

与慵石翁别六年,顷书来云,以沽酒自活。感成一律

已是浮云终古阴,相望江海但愔愔。六年消息供肠断,十日平原只梦寻。
别后关河成独往,老来井臼更谁任。杜人聊解烦苛意,惆怅深情比石林。

                         ——《羁旅集》

  慵石即石维岩(1878—1961),字铭吾,号慵石,晚号慵叟,潮州名诗人,陈石遗所称“岭东三杰”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饶老之尊人饶锷先生等结“壬社”。饶家是当时潮州的巨商,也是有名的书香门第,其庄园:“蓴园”是民国潮州第一流的私家园林,内有藏书楼“天啸楼”,藏书近十万卷。饶锷先生更是当地的名学者,当时以他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文化圈,石铭吾、詹安泰、佃介眉、王显诏等都是这个圈子的重要成员,这些文人雅士常聚饶家,诗酒流连,极一时之盛。饶锷先生1932年谢世,石翁继任壬社社长,主盟潮州诗坛数十年之久。饶老1949年去香港之后,便与石翁失去联系,过了六年才收到石翁的一封信。在信中石翁自称“以沽酒自活”,饶老看后一定很难过,回想起从前那段诗酒流连的快意生活,而现在却变成石翁独自沽酒苟延残命,而自己也是有家归不得,肯定不胜今昔之感。那么饶老是怎样来表达这种心情的呢?

  他是借助两个典故含蓄地来表达。一是用“十日平原”的典:《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昭王遗平原君书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在诗中借以指从前那段诗酒流连的美好时光,“只梦寻”则可见饶老对往昔的怀念。二是用了一个曹参的典:《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後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对于曹参以饮酒杜人的深意,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曾云:“曹参方欲解秦烦苛,付之清净,以酒杜人,亦是一术。”

  人事沧桑,当年的朋侪雅聚欢饮只能于梦中寻之了。如今的石翁只能学曹参饮酒杜人,所谓“聊得清静”,不过是对寂寞的解嘲而已。饶老也如叶石林对曹参一样,对石翁深表同情和理解。怀昔伤今,言外不无身世之感,这种惆怅,既是对石翁,也是对饶老自己。饶老通过这两个典很好地表达出这种今昔之感,写出深厚沉甸的情感份量。典是载体,诗人的情感赖之以传。

别徐梵澄·次东坡《送沈达赴岭南韵》

海角何来参寥子,黄帽青袍了生死。
知我明朝将远行,携酒欲为消块垒。
宿昔读君所译书,君名如雷久阗耳。
相逢憔悴在江潭,无屋牵舟烟波里。
罗胸百卷奥义书,下视桓惠蚊虻矣。
嗜欲已尽心涅槃,槁木死灰差相似。
劝我何必事远游,中夏相悬数万里。
我言雪山犹可涉,理胜胸无计忧喜。
赠诗掷地金石声,浮名过实余深耻。
凭君更乞数竿竹,便从寂灭追无始。

                 ——《佛国集》

  1963年,饶老受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之聘前往印度考察研究,期间结识了另一位在印度的中国学者徐梵澄。徐梵澄(1909—2000),原名琥,谱名诗荃,字季海,湖南长沙人。徐氏不仅通晓国学各脉,且能用英、法、德、梵、日、拉丁、古希腊、印地等语言进行研究,在中西哲学、宗教、文艺、诗歌每一领域都涉猎颇深,是位集中、印、西学于一身的哲人、学术大师、翻译家。徐氏于1945—1978年长期在印度做研究,被称为“当代玄奘”。

  徐梵澄临别前写了一首诗送给饶老,饶老写了这首古风赠答。中间用了三个典来写徐氏的处境、学识和修养。

  一、“相逢憔悴在江潭,无屋牵舟烟波里。”这是用《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其时徐梵澄郁郁不得志,饶老后来回忆说:“那时徐梵澄在一个修道院里做书记,非常不得志。那是法国人支持办的一个修道院,相当于难民收容所,是个管吃管住的地方,但没有图书可资研究,所以他很苦闷。”[4]把徐氏比作被流放的人,足见那时徐氏处境之糟。

  二、“罗胸百卷奥义书,下视桓惠蚊虻矣。”上句是指徐氏精通印度吠陀经典《奥义书》。下句典出《庄子·天下》:“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惠施日以其知,与人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桓惠即指桓团和惠施,此句是言徐梵澄精通哲理,下视那些辩者之流,真如蚊虻一样不足道也。徐氏为研究印度文化,在印度一呆就是33年,历尽艰辛,是个真正的学人。比起那些坐在办公室内高谈文化,足不出户,知行脱节的如桓惠一般的空谈家,徐氏当然是视之如蚊虻的。

  三、“嗜欲已尽心涅槃,槁木死灰差相似。”涅槃,亦作“泥洹”,义译为灭度。谓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槁木死灰”典出《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此二句写徐梵澄已无嗜欲,心得超脱,有如庄子笔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得道真人。

  饶老此诗多用佛典、道典(诗中还用了“参寥子”、“黄帽”、“理胜”、“无始”等典),这与赠诗的对象徐梵澄息息相关,哲人相遇,当然离不开谈经论道。而这些典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世外高人徐梵澄的形象。当然这样的“高人”并不是谁都能作得的,他必须是能“了生死”、能忍受在“中夏相悬数万里”的异国中过着“无屋牵舟烟波里”的生活。

鹧鸪天·九日和忼烈

  造物何心计精粗,莛楹施厉总殊途。愁边真个成归计,夜半谁教负以趋。(行縢书二百箱)觑水镜,笑头颅。牛山有泪岂非愚。重阳觅约登高近,野韭寒松迓客无。

                          ——《榈词》

  此词大约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罗忼烈是香港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学教授,著名的词曲专家,也是饶老在香港的好友。这首词是饶老在异国,于重阳节这天和罗忼烈的原词相寄,以表对好友的思念。

  首二句用了一个庄子的典:《庄子·齐物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莛是草茎,厉通癞。庄子认为物论可齐,故而无用的草茎和有用的顶梁柱,丑人与美女等等绝然相反的东西,都有其共通为一的“道”。饶老于此是反用庄子之意,感慨物论之难齐。牛山泪是悲叹人生的短促,典出:《晏子春秋·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饶老对于生死的问题一向很超脱,所以此处反其意,言牛山有泪是愚者的表现。这一句也是化用了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的末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这两个典都算是属于比较传统的用法,最有趣的是活用庄子“夜半负以趋”的典:

  饶老每次出国游历讲学,都会大量购书。像1963年的印度之行,就“买了1000多本印度书回来,有印度文、英文,还有其他文字的。”[5]此次出国,饶老购置的书籍竟达二百箱之多,临行时颇感携带困难,所以突然想到《庄子·大宗师》的:“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去,昧者不知也。”要是能有一个庄子里面说的能背舟负山的大力士,夜半不知不觉地帮忙把这些重重的书背回去就好了。原来饶老用了庄子这样一个很玄的典,只是为了发一个有趣的小牢骚,真是童心不泯。所以用典也不是都要正儿八经的,有时还可以调侃一下。

  (二)用中国之典写外国之事

  饶老飙轮所至,五洲占其四,皆古之诗人屐齿所未尝历。诚如仲联老所云:“以言行迈之遥,《佛国》一集,所历山川风土,已多法显、玄奘、义净所未经;《西海》一集,探大秦诸邦之奇境;《白山》、《黑湖》之集,遨游法兰西、瑞士;《羁旅》之集,于归卧炉峰以后,又数访秋津,三践西牛贡;《南征》一集,纪爪哇之鸿泥。”[6]饶老在此游历过程中,每每以中国之典写外国之事,中西融会贯通,自出心裁,又为诗国别开一境。兹举数例,以见一斑。

拿破仑墓

百战终然厄倒戈,胜从阙下抚铜驼。深宫池水犹呜咽,绝岛风烟孰更过。
长筭累欷悲短日,丰碑突兀对奔河。归魂丰沛原无憾,遗语真令涕泗沱。

                         ——《西海集》

  这是饶老1956年旅法时过拿破仑墓所作。此诗主要通过三个中国的典来写拿破仑。一、铜驼句典出《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此句借铜驼之典渲染法国战败后的残破景象。二、“长筭累欷悲短日”,“筭”同“算”,长筭即远大的计划。“累欷”指沉重伤感的慨叹。饶老此句是化自晋·陆机《吊魏武帝文》:“雄心权於弱愤,壮图终於哀志,长筭屈於短日,远迹顿於促路”,是有意将拿破仑比为曹操,两人都是功败垂成,壮志难酬的人物。三、“归魂丰沛”典出刘邦:《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拿破仑“墓在塞纳河畔。拿翁昔练兵于此,曾语他日愿葬斯地,后人如其言,并镌其语为墓铭。”[7]此处用刘邦来比拿破仑,是因为两人在情感上很相似。

  这是一首颇为奇特的诗,诗写拿破仑而用了三个中国的典,却能恰当地表现拿破仑的生平、壮志及情感,还倾注了饶老对拿破仑深切的同情。而且以曹操、刘邦来比较衬托拿破仑,更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人们在读这首诗时思维随之纵横东西,从而获的一份厚重的历史感。

沙波宫(Chateaude Chambord)听古乐

绛宫近在水桥西,缺月微茫众草低。遥想沙丘方猎罢,隔江尽唱白铜

                         ——《西海集》

  沙波宫“在Boulague森林中,去罗亚沙岸数里而遥。一五一九年法兰西斯第一所建。王嗜田猎,为靡靡之乐,厥后亨利第三、路易十三、十四均游宴于此。”[8]诗中的白铜鞮是梁朝的曲名,《隋书》载:梁武帝之在雍镇,有童谣曰:“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识者言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兴,实以铁骑,扬州之士皆面缚,如谣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沈约为三曲,以被弦管。后人改“蹄”为“鞮”,未详其义。[9]后多以白铜鞮指帝王淫乐之曲。如唐·李涉《汉上偶题》:“今日汉江烟树尽,更无人唱白铜鞮。”饶老此处用白铜鞮之典,实是暗讽法王的淫乐无度,颇具春秋笔法。“尽唱”兼有唱的人数众多和唱的时间长久两层意思,使讽刺更具力度。此题原有二首,第二首有句曰:“犬马纷纷实苑台,百年风雨只蒿莱。”将这一层讽刺之意更为直观地表达出来,可以互相参证。

罗马圆剧场(Colosseo)废址·之五

欲谱无愁果有愁,北齐歌吹亦温柔。白杨风起多冤鬼,掷尽头颅始自由。

                         ——《西海集》

  这一首是更为典型的“以中国之典写外国之事”。说实话,第一次读这首诗时我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要读懂此诗,我们必须先了解罗马圆剧场的来历:“圆剧场为罗马人娱乐游戏之所,纪元七十二年,俘犹太人三万驱使建筑,历八载始成,可容观众八万人。地下藏猛兽,供与勇士角斗。及时,斗者鱼贯入场,行近皇帝座前肃立,言曰:‘敬礼凯撒皇帝,将死之人,向汝敬礼’……有时驱奴隶罪犯异教徒与猛兽格斗,致死者尤多。如是表演亘六百年,死者逾五十万。后改角斗场,为畋猎区,Titus帝于此戏杀野兽九千,Trajan帝竟戏杀至一万一千只。”[10]

  了解这一血腥背景之后,我们再来看饶老是怎样落笔抒写的。《无愁果有愁》是李商隐讽咏北齐后主高纬的一首乐府。高纬的荒淫残暴完全不亚于罗马诸帝,他“尝出见群厉,尽杀之。或杀人,剥面皮而视之。”[11]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高纬又大兴土木,极尽骄奢淫逸之能事,以至于“劳费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纪。”[12]而这样一个魔王竟然还有一个嗜好:“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数,人间谓之无愁天子。”[13]高纬自鸣得意,以为无愁,但作虐无数,天必谴之,不久就为北周所灭,陷为俘虏。后来李商隐咏北齐事,自制《无愁果有愁曲》,就是针对高纬为“无愁之曲”,荒淫黑暗,终致亡国,所以于“无愁”之后加上“果有愁”以讽刺之。

  饶老此诗即以罗马诸帝比高纬,欲效李商隐谱《无愁果有愁曲》以讽刺之。“北齐歌吹”即高纬自作的所谓“无愁之曲”,“亦温柔”三字实是反语,为了满足帝王的所谓“温柔”,人民不知要遭受多少残酷的迫害。

  “白杨风起多冤鬼”化自李商隐《无愁果有愁曲》中的:“白杨别屋鬼迷人”。(中国旧俗,于坟墓上多种白杨。)“掷尽头颅始自由”则对那些牺牲在暴政之下的冤魂寄予无限的同情。要把头颅掷尽才能获得自由,这是多么悲惨的命运!饶老此句真是力重千钧,悲溢山河,令人不忍卒读。

  此诗借用东方的暴君来写西方的暴君,由悲悯罗马死于暴政的人民,进而扩大到对中国,直至全人类不幸者的悲悯。正是因为采用了“以中国之典写外国之事”的好处,使联想的空间扩大,时空被交融,悲情被升华。

  (三)取外国之典造我之境

  饶老诗词中还常化用外国之典入诗,仲联老称为:“汲取西哲妙谛及天竺、俄罗斯诗人佳语以拓词境,犹其为诗之长技也。”[14]现举数例,藉以尝鼎一脔:

富兰克福歌德旧居·用东坡《迁居》韵

小我焉足存,众色分纤丽。著眼不妨高,内美事非细。
瞩目无穷期,繁华瞬即逝。持尔向上心,帝所终安憩。
生命在守一,无劳太早计。春兰终自苦,清风时拂砌。
青山环里门,白日照云髻。不祭神常在,委躯轻蝉蜕。
我来自东海,再拜荐蕉荔。天地眷长勤,生生阅尘世。
但期两心通,俯仰去来际。洗耳听钟鸣,去垢如赶蚋。

                     ——《西海集》

  前十句即用“歌德诗句云:Mir ist des aAll, ich bin mir selbst verloren(我既为一切,我当捐小我。)彼晚岁攻治“色彩学”,其浮士德奥旨在申向上(Steigerung)、及实现完美(Entelechie)二者之义。歌德主“一”(Das eine),教人从高处著眼(Hohenblick)。”[15]之意。最后的“洗耳听钟鸣”亦暗用歌德曾为其挚友席勒的《钟鸣操》(Lied der glocke)撰文作笺之事。

读尼采萨天师语录·之二

彼岸倘可期,悠悠即长路。
崩崖当我前,悬车那可度?
我手方高攀,我眼须下顾。
两途俱可愕,捷径终窘步。
跻险岂不艰,倾坠者无数。
深渊谅可惧,峻岭非所怖。
谁能更于此,磨勘得妙悟。

                     ——《西海集》

  全诗即广尼采:“可怕的不是高峰,而是悬崖”[16]之意铺垫成章。

垂丝钓

  印度有小诗云:“汝之他往兮,一日如年;汝之在兹兮,年如一日。”缱绻掩抑,试广其意。

  不年不日,明珰低想眉妩。记取惜分,熨水黏絮。人暗许,动宝筝玉柱。空朝暮。隔门前远路。愁君一去,茫茫江海难遇。霎时俊侣,徒念相逢处。红湿胭脂雨。桃欲语,问旧游记否?

                          ——《周集》

  人们对时间快慢的感觉是和情绪息息相关的,所谓乐境易逝,哀情苦长。此词以“不年不日,明珰低想眉妩”起拍,来表达词人矛盾的心情,缱绻的思念。“记取”领下面四句,写初逢之人芳心暗许的乐境,以广“汝之在兹兮,年如一日”之意。下阕写别后人海茫茫,空剩回忆的哀情。“空”、“愁”、“茫茫”、“霎时”、“徒念”等等俱可见词人苦闷无奈的心情,是对“汝之他往兮,一日如年”的具体情感体验。

二、点化

  所谓点化,是指“用前人诗句,加以改造,用在自己的诗作中,表达自己的意思”。[17]黄山谷曾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18]饶老诗词也多“取资前人名篇,点化其句语,加以活用”,[19]而且能纵己意之所如,最终形成自身的面目。所以读选堂诗词,不可不明其借鉴前人之处。现就笔者目之所及,度以己意,分为五种类型试加讨论:

  (一)剪裁其辞

  剪裁其辞,即对前人成句进行剪裁,重新组合,字面上多有相同之处。也就是饶老所说的:“间用前人成句,意有所极,遂忘人我。”[20]如:

菩萨蛮

  题侧帽词。王观堂引尼采语:文学须以血(Blut)书者始见其真且工,余于性德词亦云然。

  人间冰雪为谁热,新词恰似鹃啼血。血也不成书,眼枯泪欲无。
  风鬟连雨鬓,偏是来无准。吹梦到如今,有情海样深。

                          ——《固庵词》

  此词是题纳兰性德的词集(纳兰词集名《侧帽词》),所以多剪裁纳兰成句,几乎有点集句的性质。“人间冰雪为谁热”化自纳兰《蝶恋花》:“但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风鬟连雨鬓,偏是来无准”整句用纳兰《清平乐》的成句。“吹梦到如今”化自纳兰《蝶恋花》:“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再加上“新词”以下三句用尼采语意,最后一句用情深似海的熟语,此词真是“无一字无来处”。但是经过这样一番剪裁处理之后,却能浑然一体,是因为饶老能御之以情,将对纳兰的一片怜赏之情融入其中,从而达到叶梦得所说的:“诗人点化前作,正如李光弼将郭子仪之军,重经号令,精彩数倍”[21]的效果。

湘月

  Lucernemille长木桥建于一一〇八年,桥上古藻绘瑰丽可观,雨夕流连,有感而作。

  湖山迎面,只烟笼一角,顿成凄丽。回首诸峰和梦失,梦里苍茫何世。廿四桥边,半堤青草,秀茁春前地。冥冥月冷,消魂别有滋味。才见鸂鶒一双,绵绵细雨,两两眠沙际。楚水湘云何处是,飘荡吾生如寄。剪雪为诗,揉春作酒,可了平生事。寂寞池馆,高花尽吐香未。

——《古村词》

  “冥冥月冷,消魂别有滋味”化自姜夔《踏莎行》的:“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高花尽吐香未”化自姜夔《玉梅令》的:“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最经典的是“剪雪为诗,揉春作酒”化自姜夔《玉梅令》的:“便揉春为酒,剪雪作新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感觉大为不同。首先,姜词是个领字句,以“便”字领下九字,较为疏散。饶词是个偶句,中国文字历来注重对称美,所以饶词改为偶句之后,更为工整。其次,饶词减掉一字之后,更加精练,达到“句无馀字”的效果。当然,饶词之所以成功,更重要的是能将姜词融入新的意境,化成自己的东西。姜词是在范成大家中作客时写给主人的,原词下阕是:“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不过是劝主人及时行乐,不免有应酬味,落入俗套。饶词则是写在“飘荡吾生如寄”中,以“剪雪为诗,揉春作酒”为生平之大乐,以至其他一切琐事都可不管。将饶老的性情志趣充分体现出来,与姜词在词格上自有高下之别,这也是饶老的高明之处。

  饶老诗词中剪裁前人佳句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莫教薄雨有鹃啼。——《浣溪沙》

  化自:连宵雨,更那堪、闻杜宇。——秦观《夜游宫》

  有意低垂还拂酒。——《蝶恋花·柳》

  化自:不见长条低拂酒。——周邦彦《蝶恋花·柳》

  销魂总在夕阳前。——《浣溪沙·三叠前韵·之二》

  化自:倩魂销尽夕阳前。——纳兰《浣溪沙》

  五弦无复能挥者,目送飞鸿隐雾深。——《藻琴湖》

  化自: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四》

  丛菊自消他日泪,寒梅偏放去年花。——《浣溪沙·甲辰春日》

  分别化自:老杜《秋兴》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和纳兰《好事近》的:“料应重发隔年花。”

  斗室自足宽,四海许为邻。——《和阮公咏怀诗·第卅四》

  分别化自:杜牧《赠宣州元处士》的:“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天涯若比邻。”

  盼到花开春去,花开还索春饶。——《清平乐》

  化自:盼到园花铺似锦,却更比春前瘦。——纳兰《四犯令》

  唾月推烟百里抛。——《自疏铃铎(Sorrento)遵地中海南岸策蹇晚行》

  化自:推烟唾月抛千里。——李商隐《无愁果有愁曲》

  芳意惟天知。——《少年游·之三》

  化自: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温庭筠《更漏子》

  风行水上自成章。——《八零年八月十七日,京都桃园亭即席,奉和清水教授叠前韵饯别之什》

  化自:风行水上自成文。——姜夔《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

  此时争奈画难成。——《浣溪沙·和一鹤》

  化自:一片伤心欲画难。——纳兰《鹧鸪天》

  卧红芳陌落秋千。——《浣溪沙·三叠前韵·之三》

  化自: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秦观《阮郎归》

  犹是桃花不死心。——《浣溪沙·三叠前韵·之六》

  化自:桃花羞作无情死。——纳兰《采桑子》

  开门且纳中庭月。——《忆秦娥》

  化自: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清·厉鹗《齐天乐·秋声》

  便能赠梦许酬谁,却欲寄愁何处好。——《玉楼春·之三》

  化自:梦里轻螺谁扫?帘外落花红小。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纳兰《采桑子》

  (二)句式相承

  句式相承,即在句子结构(乃至谋篇布局)上学习前人模式。如:

蟠螭山石壁

虚谷憨山去不还,孤根蟠结石垣间。片帆安稳波千顷,七十二峰薮上山。

                         ——《江南春集》

宋·刘允《韩山》

惆怅昌黎去不还,小亭牢落古松间。月明夜静神游处,三十二峰江上山。[22]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饶老此诗在结构谋篇上多有取法刘允之处。

  其他在句式上取法前人的例子还有很多,再举几个:

  万古旧欢奔似矢,一时新怨怯成吟。——《浣溪沙·秋兴和忼烈八首·之六》

  取法: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桃李春风思往日,江湖满地送流年。——《升旗山与遥天同登》

  取法: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落照不辞风力,抵死染林丹。——《诉衷情·红叶》

  取法:九陌缁尘,抵死遮云壑。——清·纳兰性德《蝶恋花》

  情如塞上乍归鸿,人是霜前初白首。——《木兰花》

  取法: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温泉日浴两三遍,但愿长为雾岛人。——《雾岛道中,冈村喜其景幽绝,云不愿归去。因赋》

  取法: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暮雨疏烟忆六朝。——《题画绝句》

  取法: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三)意象变换

  意象变换,即逻辑上有相似之处,但诗词中的意象变换了。如:

  彩云花底窃愁归。——《浣溪沙》

  化自:游蜂釀蜜窃香归。——周邦彦《浣溪沙》。将“游蜂”易为“彩云”,“香”易为“愁”。

  羁情似草剗还生。——《浣溪沙·和一鹤》

  化自:恨如芳草,萋萋剗却还生。——秦观《八六子》。将“恨”换成“羁情”。

  (四)暗用其意

  暗用其意,即字面上看不出化用的痕迹,但意思是古人的,或者说与古人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如:

浣溪沙·春晓

极意春阴护短红,东来细雨复濛濛。须臾海市见垂虹。
断碧波分鸦背外,踏青影落马声中。故山风物将毋同?

                     ——《固庵词》

  此首是写词人春晓观海而起思乡之情。首句化自陆游《花时游遍诸家园》的:“乞借春阴护海棠。”前五句都是写春晓海滨踏青之景:花、雨、垂虹、碧波、马声,勾勒出一幅游春图。但词人面对此景想到的却是:故乡风物亦同此乎?这是暗用了王禹偁《村行》:“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之意。前五句皆为末句铺垫,有此一结,则于游春中注入浑厚的怀乡情愫,以乐景写哀情,感慨遥深。

  (五)反用其意

  反用其意,即故意与前人之意相反,来表达自己特殊的体验。

凡尔塞归途作

山花蔥倩土膏肥,万木森森欲合围。返照分明开一境,喜无杜宇劝人归。

                       ——《西海集》

  饶老的旅游诗很具特色,尤其是其中的绝句,往往能写出一种积极的精神,即所谓的“指出向上一路,以新天下耳目”,[23]给人以愉悦的享受。杜宇为古蜀帝名,相传化为杜鹃鸟,后遂称杜鹃为杜宇,俗称“不如归去”,古人常用以表达催归之意,如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饶老此诗反用其意而曰“喜无杜宇劝人归”,充分表达了旅途的愉快心情和乐观精神。

  有愁此际转无愁,独卧珠帏听坠絮。——《玉楼春·之五》

  反用:落絮无声春堕泪。——吴文英《浣溪沙》

  吴词说落絮无声,饶老则云:“听坠絮”,则是落絮有声了。联系上句的“有愁此际转无愁”,足见词人孤寂之极,方能听到如此细微的落絮之声。饶老此处反用吴意,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变化之妙,存乎一心。

  夕阳譬回甘,馀味正缠绵。——《地中海晚眺》

  反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李诗虽言夕阳之好,但不无衰飒之感。饶老以“回甘”譬之,而云馀味缠绵,充满乐观精神,意境大变。庶几与李商隐《晚晴》的另两名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相近。而饶老用“回甘”来作喻,新意迭出,形象更为生动丰满。

  反用的例子还有:

  闲中观物宁非学,何必长安看遍花。——《无题》

  反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淄渑胸次浑难辨,不用安禅制毒龙。——《自疏铃铎(Sorrento)遵地中海南岸策蹇晚行》

  反用:日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

  我来不敢小天下,山外君看更有山。——《柔山山上六首·之五》

  反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飞来燕子尚无家。——《浣溪沙·甲辰春日》

  反用: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纳兰《临江仙》

  腰身怯比亭前柳。——《渔家傲》

  反用:腰胜武昌官柳。——周邦彦《如梦令·思情》

结语

  典故一经饶老之手,便立即带上饶味,这主要是因为饶老对典故非常熟悉,总是能用最恰当的典来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情,典中融入了饶老的情感,写出的诗词自然也就带有了饶味。如果说用古典还是比较传统的手法,那么用中国典写外国事和用外国典入诗,就是饶老的创新了。这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饶老对国学有全面、精深的造诣,同时对域外各种文化都有相当的研究;二是饶老五洲历其四的游历亲证。这种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使他能够很好地将各种文化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也正因为饶老之学博如天涯之水,广无涯涘,所以他能够在诗词创作中获得大自由。

  至于点化,饶老对历代诗词均有深入研究,比如1939年饶老23岁时就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得见叶氏收藏的大量清人词集。后来饶老花了十年功力,撰成《词籍考》,对明以前的词集作了全面的研究。饶老诗词中和谢灵运诗、和阮籍感怀诗、和昌黎南山诗、和周邦彦全部词作等等,都是宏篇巨制,每和一家,必对其作深入全面之研究。这只是举其大者,至于饶老平时所读的古典诗词,更是如恒河沙数,不知如何算起,加上他记忆超群,背得一肚子前人佳句,等到自己落笔时,那些丽词佳句就如同喷泉一样涌出脑际,任饶老采撷点化。前人佳句就像菜料,经饶老这位烹调大师一加工,便成为一道道佳肴。

  饶老学问经天纬地,余事为诗词,也是卓然大家。本文只是就用典与点化两方面,将近日读选堂诗词之点滴体会撮缀成篇。藐予小子,坐井常愧陋蛙之观,望洋每兴河伯之叹。敢抛砖瓦,以待贤者之美玉云尔。

  丙戌中秋后八日,时东方既白。谨以此遥祝海天,为饶老寿。

注释:

[1][3][6][14]饶宗颐:《二十世纪文集·卷十四·文录、诗词》,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339-343页。

[2][19]饶宗颐:《二十世纪文集·卷十二·诗词学》,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100、237页。

[4][5]胡晓明、李瑞明整理:《饶宗颐学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5、56页。

[7][8][10][15][16][20][23]饶宗颐:《选堂诗词集》,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15、16、13、18、19、83、1页。

[9]清·王琦注:《李白诗歌全集》,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64页。

[11][12][13]参看唐·李延寿:《北史·卷八·齐本纪下·第八》。

[17]张葆全主编:《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63页。

[18]宋·黄庭坚:《黄庭坚选集·与洪甥驹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80页。

[21]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引,中华书局,1981年。

[22]温廷敬辑,吴二持、蔡起贤校点:《潮州诗萃》,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原载《潮学研究》第十三期,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