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史稿

步近智 张安奇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5910-1
  出版日期:2007-1-1
  定价:59.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是国内不多的全面论述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专著之一,作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侯外庐先生创建的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自先秦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学术思想,对于每一朝代、每一历史时期的重要学派、思想家,重大的学术活动,其产生、发展的经过,其对后世的影响,都有精到的论述,昭示了中华优秀的思想传统和辉煌的人文精神。

本书目录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学术思想

先秦时期的社会与思想概述

第一章 原始思维
 第一节 原始人类的意识活动与灵魂观念的产生
   一 北京人的意识活动
   二 灵魂观念的出现
 第二节 原始的自然观
   一 “万物有灵”——认识自然的最初意识
   二 自然物的崇拜意识
 第三节 氏族人类起源的最初探索
   一 氏族起源的探寻与图腾崇拜意识
   二 人类起源的原始探索
 第四节 宇宙发生说与社会历史观念的萌芽
   一 “天地开辟”的宇宙发生说
   二 祖先崇拜与英雄史观的萌芽
 第五节 原始的审美意识与道德观念
   一 原始审美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二 原始的道德观念

第二章 孔子儒学的创建与诸子百家的争鸣
 第一节 夏、商和西周时代的思想
   一 夏商时代的天命思想和神权垄断
   二 西周的“维新”与宗法奴隶制的意识形态
   三 西周末的社会动荡和天命神权观念的动摇
   四 早期“五行”“阴阳”说和《易经》思想
 第二节 春秋时代“天人之辨”思潮的兴起和孔子儒家学说
   一 “天人之辨”思潮的兴起
   二 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
 第三节 战国时代诸子之学的争鸣与交融
   一 墨子与早期墨学
   二 《老子》以“道”为本的思想体系
   三 思孟学派对儒学的发展
   四 《管子》与管仲学派
   五 宋钘、尹文学派对《老子》学说的改造和发展
   六 庄子的道家思想
   七 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
   八 总结“百家争鸣”的荀子学说
   九 韩非的学术思想
   十 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十一 诸子百家的思想融合与《吕氏春秋》
 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史学思想
   一 中国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春秋》
   二 《公羊传》的“三世说”和“大一统”思想
   三 《春秋左氏传》、《国语》的史学思想

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学术思想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的社会与思想概述

第三章 儒学的独尊与经学思潮
 第一节 秦代法家思想与阴阳家“五德终始”说的结合
 第二节 西汉的黄老思想与儒学统治地位的确定
   一 汉初的学术趋向与黄老之学
   二 《黄老帛书》中的哲学思想
   三 《淮南子》的学术思想
   四 经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与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体系
   五 司马迁的学术思想
 第三节 经今古文之争和王充的无神论思想
   一 经学的神学化和汉代经今古文之争
   二 对谶纬神学的抨击和王充的唯物论、无神论思想
 第四节 东汉末年的社会批判思想
   一 王符的社会批判思想和改革主张
   二 崔寔《政论》的社会批判思想
   三 仲长统的唯物主义思想和社会批判思想
 第五节 两汉的史学思想
   一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哲学
   二 班固《汉书》的皇朝意识

第四章 玄学思潮与儒佛道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
   一 名法思想的兴起
   二 曹操、诸葛亮的名法思想
 第二节 魏晋玄学思潮
   一 玄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二 王弼的“贵无”论
   三 嵇康、阮籍的“自然”论
   四 裴頠的“崇有”论
   五 郭象的“独化”论
 第三节 反玄学思想
   一 杨泉的《物理论》
   二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三 鲍敬言的“无君论”
 第四节 东晋南北朝的佛学思想
   一 魏晋玄学与佛教“般若”学
   二 僧肇的“般若”学
   三 慧远的“法性不变”论
   四 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
 第五节 范缜的《神灭论》
   一 “无以折其锋锐”的反神学论战
   二 “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的无神论思想
 第六节 道教思想的发展
   一 葛洪的道教神学理论体系
   二 寇谦之和新天师道
   三 陶弘景的道教思想
 第七节 经学的发展
   一 魏晋经学
   二 南朝经学
   三 北朝经学
 第八节 魏晋南北朝的史学思想
   一 范晔的历史评论
   二 陈寿的史论
   三 沈约史论的特点
   四 刘邵品评人物的理论

第五章 学术思想的多元与汇合趋势的出现
 第一节 隋和唐初“儒佛道并用”的文化政策
 第二节 王通和他的《中说》
 第三节 隋唐经学和《五经正义》
   一 《经典释文》是经学统一之先驱
   二 隋代经学的成就
   三 孔颖达编撰的《五经正义》和经学的统一
   四 唐后期的经学和经学新风气的开创
 第四节 佛学思想的昌盛繁荣
   一 天台宗的“止观”说
   二 唯识宗的“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
   三 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说
   四 禅宗的“顿悟”说
 第五节 道教思想的义理化发展
   一 王玄览的援佛入道
   二 司马承祯的“主静”、“坐忘”的修持之道
   三 杜光庭的纳儒入道
 第六节 韩愈、李翱的反佛斗争与儒佛思想的合流
   一 韩愈的反佛斗争和“道统”论
   二 韩愈的性情三品说
   三 李翱的“复性”论与儒、佛思想的合流
 第七节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体系
   一 柳宗元的天人“各行不相预”学说
   二 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学说
   三 柳宗元、刘禹锡思想的特点
 第八节 唐末和五代时期的进步思想
   一 皮日休的无神论
   二 《无能子》的自然观
   三 谭峭和他的《化书》
 第九节 唐代的史学思想
   一 刘知幾的“史才”论和“直笔”精神
   二 杜佑《通典》的史学思想

第三编 宋元明清的学术思想

宋元明清的社会与思想概述

第六章 理学思潮与蓬勃发展的学术流派
 第一节 经学的更新与理学思潮的兴起
   一 从汉学到宋学的转变
   二 经学的哲学化——儒、佛、道思想的融合
 第二节 王安石的“新学”
   一 “荆公新学”派
   二 “有体有用”的“元气”论与“五行”说
   三 认识论与人性学说
   四 “尚变”的辩证思想
   五 进步的历史观
 第三节 学派林立的北宋理学
   一 周敦颐与“濂学”
   二 邵雍与象数学
   三 张载与“关学”
   四 程颢、程颐与“洛学”
 第四节 集北宋理学大成的“朱学”与南宋理学流派
   一 朱熹与“闽学”
   二 陆九渊与“心学”
   三 张栻与湖湘学派
   四 吕祖谦与“婺学”
 第五节 与理学对峙的学术思想
   一 陈亮与永康学派
   二 叶适与永嘉学派
   三 杨万里与《诚斋易传》
 第六节 宋代的史学思想
   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重人事”的历史观
   二 郑樵《通志》的“会通”思想

第七章 理学的北传与朱、陆和会
 第一节 黄震对程朱理学的修正
   一 学术渊源与思想风格
   二 “道”(“理”)在事中的本体论
   三 对程、朱性论的修正
   四 对程、朱论识论和修养论的修正
   五 对“道统”论的怀疑与批评
 第二节 理学的北传与朱学成为官学
   一 理学的北传
   二 朱学成为官学
 第三节 许衡的理学思想
   一 “理”本论中的矛盾现象
   二 心性说的“心学”倾向
   三 “求之于心”与道德“践履”
 第四节 刘因的理学与经学思想
   一 天道思想和事在人为
   二 “博学详说”的读书穷理说
   三 经学思想
 第五节 吴澄“和会朱陆”的理学倾向
   一 “太极”说和理气观
   二 心性说的朱、陆“和会”
   三 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
 第六节 郑玉、赵偕的理学思想
   一 郑玉的调和朱、陆
   二 赵偕的陆学传播
 第七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史学思想

第八章 心学的广泛传播和对理学、心学的批评或修正
 第一节 明初朱学统治的加强
   一 三部《大全》的纺纂
   二 宋濂、方孝孺的理学思想
   三 曹羰的“理驭气”说与“孔颜乐处”
   四 薛瑄与“河东之学”
   五 吴与弼与“崇仁之学”
 第二节 王守仁(阳明)心学的崛起和广泛传播
   一 陈献章的“江门之学”和湛若水对“江门之学”的发展与修正
   二 王守仁的心学体系
   三 王守仁心学的思想影响及其分化
 第三节 泰州学派与李贽的“异端”思想
   一 王艮和泰州学派
   二 泰州后学何心隐
   三 李贽的“异端”思想
 第四节 罗钦顺、王廷相等对理学和心学的批评
   一 罗钦顺开批评王学之端
   二 王廷相的“元气”论和“知行兼举”说的理论贡献
   三 黄绾同信奉王学转向批评王学
   四 吴廷翰的气本论和对“知行合一”说的批评
   五 吕坤的“独见之言”和批判精神
 第五节 陈建和《学蔀通辨》
   一 对朱、陆之学“早异晚同”说的诘辩
   二 对陆王心学“阳儒阴释”的批评
 第六节 顾宪成、高攀龙与东林学派
   一 东林学派的形成及其思想特征
   二 顾宪成的“理是主宰”和“道性善”说
   三 高攀龙的理学思想和务实致用学说
 第七节 明末两大师刘宗周和黄道周
   一 刘宗周的思想矛盾和“慎独”、“敬诚”之说
   二 黄道周复杂而矛盾的思想学说
 第八节 实学思潮的兴起
   一 经世传统是其重要渊源
   二 明中期的实学思想
   三 明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
 第九节 明代的史学思想
   一 王世贞对史事的求真精神
   二 王圻《续文献通考》的经世致用思想

第九章 实学思潮与乾嘉汉学
 第一节 清初实学高潮的思想特色
   一 经世致用的“实学”
   二 对宋明理学的批评总结
   三 “质测之学”的科学精神
   四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光彩
 第二节 孙奇逢的学术倾向与《理学宗传》
   一 折衷调和的学术倾向
   二 不尚空谈,重于实用
   三 《理学宗传》的思想宗旨
 第三节 黄宗羲对宋明理学的总结
   一 “气”一元论的哲学观
   二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对宋明理学的总结
 第四节 方以智的“质测”“通幾”之学
   一 “质测即藏通幾”的科学哲学观
   二 “气”—“火”一元论的自然观
   三 丰富的辩证思维
   四 “借远西为郯子”的西学观
 第五节 顾炎武的崇实致用学风
   一 “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
   二 “经学即理学”的学术新途径
   三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
 第六节 王夫之对古代学术思想的总结与理论贡献
   一 “太虚一实”的“气”本论
   二 “太虚本动”、“变化日新”的辩证发展观
   三 “行可兼知”、“言必有征”和知行统一观和务实学风
   四 “理欲统一”论
 第七节 颜李学派的实学思想
   一 “习行”与“为天地造实绩”
   二 “一齐推翻”宋明理学
   三 “本原之地在学校”
 第八节 乾嘉汉学的先驱
   一 清代汉学的兴起
   二 阎若璩与《尚书古文疏证》
   三 胡渭与《禹贡锥指》、《易图明辨》
   四 毛奇龄对宋儒的批评和《四书改错》
 第九节 汉学吴派的开创者——惠栋
   一 惠栋的《易》学与反理学思想
   二 “明堂”论与《古文尚书考》
   三 学术成就与影响
 第十节 戴震的汉学皖派
   一 戴震“气化即道”的自然唯物论
   二 重理性思维的“神明”说
   三 主张“理存于欲”,抨击“以理杀人”
   四 汉学皖派的音韵、训诂、考据之学
 第十一节 汪中和乾嘉汉学集大成者阮元
   一 主张“推六经之旨以合于世用”的汪中
   二 乾嘉汉学的集大成者阮元
 第十二节 常州今文经学派的兴起与龚自珍的学术思想
   一 常州今文经学派的兴起
   二 龚自珍的学术思想
 第十三节 清代前期的史学思想
   一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历史批判精神
   二 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史学思想
   三 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的历史哲学
   四 章学诚《文史通义》的史学理论

第四编 近代的学术思想

近代的社会与思想概述

第十章 近代“新学”思潮与孙中山前期的学术思潮
 第一节 近代维新思想的前驱——魏源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 朴素辩证的变易观和矛盾观
   三 “及之而知,履之而后艰”的知行观
   四 “知耻振邦”和“利国利民”说
 第二节 早期的维新思想学派
   一 冯桂芬、薛福成、马建忠的维新思想
   二 郑观应、何启的维新思想
 第三节 戊戌变法时期的近代维新学派
   一 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
   二 谭嗣同的《仁学》
   三 严复传播的西学及其近代启蒙思想
   四 梁启超的哲学观和《新民说》的进步伦理观
 第四节 章太炎的早期学术思想
   一 以近代科学知识为基础的自然观和无神论
   二 “受”“想”“思”的反映论
   三 独特的宗教哲学
   四 “革命道德”论与“俱分进化”论
 第五节 孙中山前期的学术思想
   一 “经世”传统与西方民主思想的交融
   二 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 “知难行易”论
   四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改造
   五 彻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民国”的思想主张
 第六节 近代史学思想的萌生和发展
   一 魏源的《海国图志》
   二 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相关评论

科学简明的国学读本

史笛  

  最近,《中国学术思想史稿》(步近智、张安奇著)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关注。该书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约请专家严格评审后,列为2006年优秀科研成果而成为后期资助项目,用以推动学术的发展。著名学术前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为之题写书名。全书67万字,阐述我国自先秦至辛亥革命历史时期的学术思想。

  对于“国学”,学界的共识是: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而学术思想则是属于理论思维活动的范畴,历代的思想家深刻、理论建树精湛、学术著述浩瀚,构建了我国独特的理论传统和思维模式,为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意图为当代的年轻学子及更多的读者提供一本科学简明、完整系统、文字明畅的学术思想史,以帮助读者了解历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贡献,从而热爱并珍惜优秀的传统学术文化、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思想传统和人文精神。

  本书将自先秦至辛亥革命的学术思想史分为四编。即: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明清(清代前期)时期和近代时期(清代后期)。全书分列十章。首章为《原始思维》。其余九章则分别为:《孔子儒学的创建与诸子百家的争鸣》、《儒学的独尊与经学思潮》、《玄学思潮与儒佛道思想的发展》、《学术思想的多元化与汇合趋势的出现》、《理学思潮与蓬勃发展的学术流派》、《理学的北传与朱、陆“和会”》、《心学的广泛传播和对理学、心学的批语或修正》、《实学思潮与乾嘉汉学》、《近代“新学”思潮与孙中山前期的学术思想》。体现了对“自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学术思想的研究和撰述。

  本书作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力求以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方法,在长期进行学术研究基础上,考察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从而有所发展创新。全书立论平稳踏实、学风严谨,严格依据史料史实进行分析,论述持之有故、言之有据。正由于主要作者在一生从事研究中对每一历史阶段的学术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研撰,全书得以将阶段性与系统性作统一论述,对诸多思想家的思想源头、发展脉络和后续影响能够连贯呼应,避免了割裂或拼接的缺点。更由于作者学术素养甚好,引文正确、考订严谨,研究合乎学术规律,增强了本书的科学性。而表述中文字清新、深入浅出,又增添了本书的可读性。

  本书主要作者步近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是我国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侯外庐先生的主要弟子之一。他从事中国思想史40余年,著作丰富,参与的大型学术著作有《宋明理学史》、十卷本《中华文明史·学术思想》等,均获国家级奖项。与合作者张安奇所著《顾宪成高攀龙评传》,著名学术前辈、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评为“是对明代思想史的一项重要贡献”,并获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离退休人员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好学集——中国思想史学术论文选》精选步近智论文37篇、张安奇11篇,得到学界好评。

《光明日报》2007年2月10日

 

国学研究中的力作
——步近智、张安奇《中国学术思想史稿》读后

施宣圆 

  新年伊始,收到张安奇大姐寄来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稿》(下称《史稿》),这是她和她的先生步近智教授继《顾宪成高攀龙评传》《好学集》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全书近七十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学术思想属于理论思维活动的范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学术大师,他们构建了我国独有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模式,对世界的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有关“国学”的讨论,众说纷纭,各有所见。著名学者吴江先生在《国学再议》一文中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丰富而又互相吸收互相交融,其领域又极其广大。所谓国学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而言。”(见《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1月27日)毫无疑问,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史是“国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部体系完整、简明扼要、文字活泼的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可以说是近年来国学研究中的一部力作。

  步近智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师从我国著名的思想史专家侯外庐先生。他研究范围涉及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各个阶段的学术思想领域。其中如参加撰写的《中国思想发展史》《宋明理学史》《明清实学思潮史》等都获得学术界的高度好评。

  张安奇原是上海博物馆的研究人员。1994年出版的十卷本《中华文明史》,她参加了其中的“学术思想”撰写工作,又担任了全书的编委和第八卷(《明代卷》)的总纂,并撰写了《卷首语》。以后又与步近智合作撰写《顾宪成高攀龙评传》,1998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进入新世纪,他们夫妇又出版了近七十万字的《好学集——中国思想史学术论文选》。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部《史稿》就是他们长期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心血结晶。

  《史稿》分四大编: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和近代。以往研究学术思想史一般都遵循——自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至宋明理学、乾嘉汉学而进入近代“新学”的思潮阶段。《史稿》在撰写前参考以往同类的著作,进行了认真的构思,认为“思潮”是一个时代的主流思想。所以,在构思撰写时,除“原始思维”外,先秦称“诸子之学”,下为两汉“经学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儒佛道多元汇合”、宋明“理学思潮”、明清“实学思潮”、近代“新学思潮”。并且强调“实学思潮”是由“理学思潮”到近代“新学思潮”的发展阶段。《史稿》首次提出“实学思潮”并将其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的承先启后的重要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这是因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步近智和一批思想史学者对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这方面,步近智撰写了十多篇学术论文,论证了提出“实学思潮”的合理性。他又参加撰写三卷本的《明清实学思潮史》,担任中卷的主编。现在,“实学思潮”这一概念已为学界所接受。《史稿》中又将“实学思潮”分为三个阶段:由明末顾宪成、高攀龙首开实学思潮之端绪,至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为代表的高潮时期,为第一阶段;乾嘉汉学以“实证求是”的方法论为特征,创造了文字训诂和文献整理的辉煌,而“经世”精神则相对处于低潮,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嘉(庆)道(光)时期常州今文经学派的兴起到龚自珍为实学思潮最后的辉煌与终结。《史稿》在总体构思方面,以唯物史观为思想指导,立论精辟,资料翔实,自成系统,自成一家。

  作为学术专著必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近年来,已经出版了不少中国学术思想的论著,但刻意标新立异者多,有些人追逐所谓“时尚”,在研究方法和结论上却极为随意。而《史稿》在综合中有所创新,若干篇章颇有功力。比如,学术界以往常常将东林学派与东林党混为一谈,对东林学派多加否定和贬低,说他们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和帮凶,明代的灭亡是因为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造成的……《史稿》作者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将思想史和社会史结合起来,把东林学派的宗旨、思想和实际表现联系当时整个国家社会的矛盾,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等背景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坚持客观立场,努力排除过去各种片面的观点。作者指出,在明末清初,理学思潮向实学思潮演变的历史潮流中,东林学派继承了传统儒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和程朱理学理性精神的思想影响,突破了理学教条,崇尚实学,代表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启蒙色彩,开启了明清实学思潮之端绪,为明清之际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方以智四大师为代表人物的实学高潮的到来,提供了思想资料和思想准备。

  吴江先生在《国学再议》一文又说:如何界定“国学”的内涵和外延,“这里存在着相当复杂的情况。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尝试写一部较完整的国学概论出来,要做这件事是很难的。”张安奇说,他们不敢说《史稿》是一部较完整的“国学概论”,但可以说是一部较完整的“国学概述”。他们已经年逾七旬,撰写《史稿》是他们有生之年的心愿,是他们一生的学术总结。“以史为训,可以辨是非;以史为励,可以知进退;以史为鉴,可以明荣辱。”如果人们将《史稿》作为“国学”读本,继承传统,光大学术,爱我中华,兴我中华,则愿足矣!诚哉,斯言!

《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4月6日

 

一卷在握得悉国学精要
——读《中国学术思想史稿》

史韵

  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具有两千余年连续发展的历史,博大精深、辉煌灿烂,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历史文化。而所谓“国学”,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学术思想属于理论思维活动范畴,历代思想家思想深刻、理论建树和学术著述浩瀚,构建了我国独特的理论传统和思维模式,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升温;国内也出现了一股学习国学的热潮,国学经典引起了更多读者的关注。然而,浩如烟海的经典古籍,即令“皓首”也不能“穷经”,更难以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传统思想文化的精粹,而多卷本的著作又很难为广大读者接受。社会需要一本将传统学术文化与读者拉近距离的著作,人们需要一本科学简明、系统完整的国学读本。由步近智、张安奇研撰,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编》(以下简称《史稿》)正是这样的一本著作。

熔历史哲学等学术文化与一炉

  《史稿》所述内容,贯穿自史前至近代的中国历史时期。从《原始思维》起,学术思想史列九章:《孔子儒学的创建与诸子百家的争鸣》、《儒学的独尊与经学思潮》、《玄学思潮与儒佛道思想的发展》、《学术思想的多元化与汇合趋势的出现》、《理学思潮与蓬勃发展的学术流派》、《理学北传与朱陆“和会”》、《心学的广泛传播和对理学、心学的批评或修正》、《实学思潮与乾嘉汉学》、《近代“新学”思潮与孙中山前期的学术思想》。

  《史稿》将整个历史时期分为四编。即:先秦编、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编(封建前期)、宋元明清编(至清前期、封建社会后期)和近代编。每编之首,分撰各代“社会与思想概述”。由此,将历代学术思想的发展阶段与其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社会政治、经济、民族、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状况,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历史和学术文化概貌。撰著以唯物史观为思想指导,运用以思想史和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更由于主要作者步近智在毕生的学术研究中,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学术思想均有高质量的学术论评,故能实现融合和贯通的阐述,而他与张安奇合作研究也历20余年。

学术研究的综合与创新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的步近智,师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侯外庐。沿着梁启超、侯外庐等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前辈大家的学术轨迹,博览群书、潜心苦学,以科学严谨态度治学,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并有所发展创新。择其要者而言:

  一、对学术思想、思潮发展阶段的界定。此前,学术界沿袭的提法是: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至近代的维新之学。

  在本书中,基于将“思潮”解为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主流思想,即居于主流地位的思潮。故认为:先秦时期为诸子百家之争鸣时期——春秋孔子创建儒学,而儒、墨同为“显学”,战国时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均有较大发展。秦以法家为主,至汉代董仲舒才确立了儒学统治地位,遂有经学思潮。隋唐时佛学虽兴盛,而儒佛道并重。宋明理学思潮之后,继而为明清实学思潮。这是学术思想史研究中首次将“实学思潮”明确列入。最后是进入近代的“新学”思潮。

  二、对自孔子创建原始儒学以来在封建社会中儒学长期成为主流学术的历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孔子思想中最为积极的、鼓舞着历代志士仁人为实现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经世致用”思想,其“仁”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学发展中不断形成的“人格”、“国格”观念,知行关系的发展等等富有哲理的学术思想,均有详明的阐述。对儒学在长期发展演变中的开放、融合、吸取和不断创新的历史也有平实和合理的肯定。

  三、对历史伟人孔子和孙中山作为大思想家而重点阐述。对宋代大学问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也作了客观的评价。

  四、对宋明理学的发展演变作了合理的阐述。从体现思辨哲理的程朱理学的出现,到冲破理学教条桎梏的阳明心学,从张扬人心的王学衰变而走向虚空,实学思潮应运而生。对这一学术演变作出了可信的、合乎历史和逻辑的诠释。

  五、为明清实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和终结作了合理的阐述,对这一学术思潮作了精确的理论建构。

  六、对晚期以来中国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出现,从经济生活、政治格局、哲学思想、自然科学乃至各文化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特别对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和自然科学中近代因素的萌发,尤为精到。

  七、在对屈辱的一百年近代历史的概述中,饱含着沉痛的反思。从志士仁人前赴后继探索富国强兵之道和开展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斗争中,从伟人孙中山的伟大思想和革命实践中,以辛亥革命的胜利为结束。著者又以爱国主义的高昂精神,展示了现代中国历史近百年的巨大变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前景。

学养、学风和文风

  《史稿》展现了研撰者较为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而平实的学风和明畅清新的文风。

  学术研究要求学者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学术著作要求研撰者符合学术规范,本书著者符合以上要求。书中所用资料规范,引文正确。在学术综合时,尊重前人研究成果,一一加以注明。对他人的开创性成果,不仅注明出处,还表示感谢。

  以流畅的文字和清新的文风平实地表述深邃的学术理论,是本书的又一重要特点。这也正是研撰者力求将学术实现普及,努力争取为广大学人和为更广泛读者所接受的良苦用心。

  历代思想家在其著作中用古汉语所表述的思想理论和哲学概念,往往艰涩难懂,而重要的论断又不能回避。在引用时,著者不但采取了以现代汉语加以解读的方法,还常用按语予以注解说明。对古汉语中的通假字,亦相应地用现代汉语注明,有的还注汉语拼音。

  最后,在此录载本书全书《结束语》中的一段,因为它充分表露了研撰者的宗旨: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思想,博大深邃。中华民族,团结自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不被中断的灿烂文化。

  以史为训,可以辨是非;

  以史为励,可以知进退;

  以史为鉴,可以明荣辱。

  以对待历史的科学精神,批评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遗产,必将鼓舞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前进!

  (注:本书经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国内专家严格评审后,列为2006年后期资助项目。)

《中国文化报》2007年4月14日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