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似乎有许多话要说,然而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或许,
在经过了太多的曲折与磨砺之后,自己倒把一切看得平淡了。所以,此时的我,欲
言而无言。不过有一点,我要特别加以说明:在我涉猎、研究这一课题的漫长的时
间跨度中,无论是我的老师、学长,还是我的朋友、同道,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曾
经真诚地帮助我、指导我,我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恩泽。刘敬圻教授(黑龙江大学),
袁行霈教授(北京大学),王梦白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田余庆教授(北京大
学),李锡胤教授(黑龙江大学),霍松林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张锦池教授(哈
尔滨师范大学),卞孝萱教授(南京大学),刘梦溪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杨东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唐异明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江健俊教授(台湾成功大学),郑学弢教授(苏州大学),罗宗强教授(南开大学),张永言教授(四川大学),金长焕教授(韩国延世大学),金周汉教授(韩国岭南大学),横山弘教授(日本奈良女子大学),马瑞志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王伊同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这里,我谨郑重记下他们的名字,以表达我由衷的敬意与谢忱。同时,我要感谢我们的校长衣俊卿博士,感谢黑龙江大学科研处的赵经贵教授和陈长喜先生,感谢山东教育出版社的朱晓晨先生,感谢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孙延风女士。他们的大力支持使我顺利地完成了这一课题,也使本书得以迅速地出版面世。对他们为我付出的辛劳,我将永远铭记。
希望本书的出版,不会辜负关心我鼓励我的所有的师长和朋友们。
本书的初稿曾经作为博士论文提出过,但由于导师认为它偏离“纯文学研究”的轨道而一度搁浅了。
本书为1998年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本书为1998年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本书为黑龙江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术专刊之一。
范子烨
2000年10月1日于竹林轩
返
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