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1911年进入北京顺天学堂学习,次年考入清华学校,1916年毕业留校,出任国文教员,并任《清华周刊》总编辑。1917年考取官费留学,因治眼疾未能成行。1918年赴美留学,先入汉姆林(Hamline)大学,主修哲学。1920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仍主修哲学,并与陈寅恪同师从Lanman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还接受了美国思想家、哈佛大学教授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192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任支那内学院巴利文导师。其间还参加了《学衡》杂志的编务,积极为该杂志撰稿,成为《学衡》派的重要成员。1926年夏至1927年夏转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随后返南京,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1930年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自1934年起任哲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开始,随北大转往后方,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6年随北大复迁,任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1947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办事处主任。同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49年2月,出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并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专门委员,《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编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用彤先生在北大执教30余年,教学内容包括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逻辑学、哲学概论等。他不仅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骨干,而且与胡适等老一辈学者一起为北京大学的学科和学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用彤先生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季羡林先生为《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写的序中说:"太炎先生以后,几位国学大师,比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等,都是既能熔铸今古,又能会通中西。……我认为,汤用彤(锡予)先生就属于这一些国学大师之列。这实际上是国内外学者之公言,决非我一个人之私言。"由于用彤先生精通内外经典,又接受过严格的外国哲学、语言和治学方法的训练,而且又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他的一些学术著作如《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等在出版几十年后仍然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性经典著作,这使他在国内外均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用彤先生一生抱定"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为学宗旨。他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书初版于1938年,不仅对当时的日本学术界形成巨大冲击,而且被认为对增强抗战时期的民族自信心,为民族文化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认为,通过对民族文化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客观研究,从中总结规律,展示经验和教训,以解决中西文化相遇后,中国文化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用彤先生认为,外来文化输入中国后,其结果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成份,因而有所变化、发展;另一方面,外来文化又必须适应本土原有文化而有扎变形,这样才能在原有本土文化中扎根并发生持久影响。他特别强调,在冲突、调和、融合的文化交流中,外来文化不会完全改变本土文化的根本特性。用彤先生本着"文化之研究乃真理之探求"的治学精神,精考事实,探本求源,平情立言,其结论宏通平正,对今人拭目以待学术文化研究和中国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为了保存用彤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进一步推动我国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我们编辑了《汤用彤全集》。《汤用彤全集》收集了我们可以找到的已刊和未刊用彤先生的论著和读书札记、教学讲义及提纲、演讲提纲、信札以及学生的听课笔记,编为七卷。第一卷《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卷《隋唐佛教史稿》,本卷除收入《隋唐佛教史稿》外,尚收入有关隋唐佛教的论文及演讲提纲;第三卷《印度哲学史略》,本卷除收入《印度哲学史略》和《汉文佛经中的印度哲学史料》外,尚收入部分有关印度哲学的教学讲义、论文和提纲;第四卷《魏晋玄学》,本卷除收入《魏晋玄学论稿》外,尚收入有关魏晋玄学的讲课提纲、演讲提纲和学生听课笔记;第五卷《往日杂稿·西方哲学》,本卷收入用彤先生关于理学、佛教、道教和文化问题的单篇论文以及哲学概论讲授大纲、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学生听课笔记、英国经验主义学生听课笔记等;第六卷《校点高僧传》;第七卷《餖飣札记》,本卷收入了用彤先生的读书笔记。在每卷之最后都附有一"编者后记",对该卷的编辑情况做了一些说明,可供参考。第七卷末载《汤用彤年谱简编》。
汤一介
1997年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