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 ——文津阁《四库全书》
|
保存最为完整的“文津阁”
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的文津阁《四库全书》,是七部《四库全书》中的第四部,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 1784 年),原存于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四库全书》入藏国家图书馆后,与《敦煌遗书》、《赵城金藏》和《永乐大典》一道,并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文津阁《四库全书》共 36,304 册,分装 6,144 个书函,陈列摆放在 128 个书架上。它是七部《四库全书》中保存最为完整并且至今仍是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唯一一部。
走进国家图书馆的专门书库,“乾隆御笔”首映眼帘,这是一首“题旧五代史八韵”,刻在子部第 32 、 33 架的侧板上。书库内, 128 个书架林立其中, 6,144 个书函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当年高大的书架上,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分别配有绿、红、蓝、灰四色,夹板、丝带、铜环一依当年。翻开书册,即见“文津阁宝”的朱印、“纪昀复勘”的黄笺、雪白的开化纸和端正的馆阁体楷书,令人叹为观止。
独具历史文献价值的“文津阁”
和其他六阁《四库全书》不同,文津阁《四库全书》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首先,从七部《四库全书》的成书时间看,文津阁是北方四阁中最后完成的一部,距第一部文渊阁《四库全书》成书已有三年之久,这其中对已发现的讹误、遗漏当有所补正。
其次,从历史上看,《四库全书》成书后曾作过两次全面复查,而这两次复查,文津阁本都是由总纂官纪昀亲自带领有关人员进行的。文津阁本是档案明确记载曾经乾隆亲校,并由纪昀亲自三校的抄本。现经核查原藏,几乎每册均有校核纪录,其编校质量优于包括文渊阁本在内的其他诸本。
第三,就现世仅存的三部半《四库全书》看,由于文津阁本保存最为完整,因此其他三阁本均分别据文津阁本加以补抄。 1917 年,贮存于清内务府的文渊阁本经检查发现有 9 种书缺佚,共缺 23 卷,当时就据文津阁本予以补抄。 1934 年,藏于沈阳的文溯阁本,也发现有缺卷,即特派人到北京据文津阁本补抄了《挥麈录》等三书。至于杭州文澜阁,由于原书散失严重,缺佚过半,据文津阁本补抄的更是不计其数。
20 世纪 80 年代,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后,国家图书馆研究员 杨讷 先生于 1991 年提议并主持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与文津阁《四库全书》原书核对录异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已进行核对的集部和史部看,集部收书共计 1,273 种,存有差异 788 种,占 62% ;史部收书共计 566 种,存有差异 290 种,占 51% 。这些差异包括:篇、卷之差,文字之差,《永乐大典》辑佚本的差异,序、跋、附录的差异,提要的差异,等等。通过核对录异还发现,文津阁《四库全书》所保存下来的一些文献资料竟是海内孤篇。这些成果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鲁迅 先生为之四处奔走的“文津阁”
据史料记载,如果不是现代文化巨匠 鲁迅 先生当年四处奔走,文津阁《四库全书》也险些支离破碎,遭受厄运。 1909 年,京师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前身)筹建时,清政府决定将文津阁《四库全书》交由京师图书馆收藏,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交接。之后,辛亥革命爆发,满清政权土崩瓦解,无人再过问此事。民国教育部成立后,当时任职于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的 鲁迅 先生开始着手此项工作。 1913 年,热河都统不顾民国教育部的指令,擅自将文津阁《四库全书》运抵北京。 1914 年,当教育部获悉文津阁《四库全书》已经运抵北京,立刻派员去车站接书。谁知文津阁《四库全书》早已被内务部拦截,运往故宫文华殿古物陈列所。鲁迅闻讯后十分焦急,开始为这部中国文化典籍早日入藏京师图书馆四处奔走。 1915 年,鲁迅以教育部名义致函内务部,指出:“《四库全书》为中国古今图书籍之总汇,京师图书馆为首都册府,自应收藏,以宏沾溉。请即日将《四库全书》移交教育部,转发京师图书馆,以符成案。”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内务部被迫与教育部接洽移交事宜,文津阁《四库全书》终于在京师图书馆寻到了最终的归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