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rostore.com

国学网→新书连载→《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


 

第六章:宗法制、礼文化、一元论

第二节、礼文化--宗法制社会指导思想


  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三个形态:礼文化(宗法制时代)、儒家思想(皇帝制时代)、马克思主义(集权社会主义时代)。当然还有短暂的“三民主义”。所谓指导思想就是社会管理方案的(准标准)思维方式。皇帝制以前,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是礼文化,其政治制度是宗法制;皇帝制时代,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其政治制度是皇帝制;共和国时代,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其政治制度是集权社会主义。

  一、礼文化的含义

  同宗不能通婚、男女有别、以及父父子子、夫妇等伦理上升为为一种意识认同时,就成了礼文化,当礼文化上升为社会共同遵守的规范时,就成了礼制,当礼制强化为宗天下的社会管理(政治)时,就成了礼治。中国三代以前的宗法制度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地方只是同宗的分支。他们的管理是“家务事”的管理,家庭内部“警察、监狱、军队”虽然仍处于重要位置,但他们主要地是靠礼制,礼制主要是靠礼文化来维系。礼文化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调整家族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为原生,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为规范的一种文化认同。

  宗法制必然礼文化,宗法制和礼文化是天生的一对孪生兄弟。礼文化是以伦理为基础的文化,宗法制也是以伦理为基础,伦理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只有在宗法制下,礼文化才能成为礼治。在中国,宗法制是以炎黄族为主体的宗天下,推及为天下一家,同样,礼文化是以伦理为基础推及天下的礼治文化。

  二、礼文化的产生

  在亲亲、尊尊之前,礼源于各种祭典,是原始人类对未知自然力量的恐惧和氏族图腾的崇拜,侍奉神祈福而进行的各种祭典。礼:从示,从豊。“豊” 是祭祀用的礼器。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礼记》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礼记·礼运》)(译文:礼是开始于饮食行为,用火烧黍米,把猪肉分开,直接用手在容器中捧着而饮,用草编的筐子盛土作鼓,用鼓槌敲打,似乎可以达到敬鬼神的目的。到他们死的时候,活着的人登上屋顶大呼告之:“啊--你回来啊!”然后周到地用饭、肉、麻祭祀。所以对天呼唤其魂而隐藏尸体于地下,身体埋在地下,灵魂却在天上。)人的生存是至上的,这里把饮食生死与礼的起源联系在一起。这是原始的自然崇拜:生存要有饮食,饮食是谁赐予的?是自然和自己的劳动。但是,早期人类的力量太小了,他们获得食物常常带有偶然性,他们把这种偶然性与一种自己无法驾驭的超自然的力量(神)联系在一起。死是恐惧的,对同伴的死又是怀念的,人死了以后魂犹在,成了鬼。恐惧和怀念使早期人类通过敬“鬼”而怀念死去的同伴或亲人,通过敬“神”而祈福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不过,“始诸饮食”的礼,或始于祭祀的礼,是最原始的自然崇拜之礼,这种礼在一些动物群内也能看见。中国人是很务实的,当他们自身的力量进一步发展时,他们很快把他们崇拜的神与祖先神统一起来。亲亲、尊尊出现了,亲亲、尊尊的出现可以说是真正礼的起源,礼反映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

  抛开泛文明观,可以说,礼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开始,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却是与血缘关系相联系的:母子之间、父子之间、弟兄子妹之间、亲戚之间,这就是亲亲、尊尊。这时的礼超越了“祭神求福”的仪礼之礼,成了可以触摸的人事之礼,成了人类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政治制度之礼(礼制之礼)。《礼记·大传》说:“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mi:奉祀死父的宗庙。)。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礼记·大传》)(译文:从人们天然的亲情开始,依循亲疏关系一级一级地推及可达于祖先。从据理所作的推断开始,依循着与祖先的关系,一级一级地往下推可达于父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天然地要遵守的规范是亲其所亲。亲亲所以尊祖,尊祖所以敬宗,敬宗所以团结同族之人,同族之人团结所以庄严宗庙,庄严宗庙所以重视国土,重视国土所以爱护百姓,爱护百姓所以刑罚适中,刑罚适中所以百姓安居,百姓安居所以经济充足,经济充足所以各种愿望能够实现,种种愿望能够实现所以礼俗刑都能规范,礼俗刑规范后人们就能安居乐业。”)

  中国的礼文化核心是礼治。古文献里有“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的说法。伏羲应是黄帝以前可以追述的最早的文明始祖。《辞海》注释“礼”有三义:(1)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2)为表敬意或表隆重而举行的仪式。(3)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朱熹注:“礼,谓制度品节也。”(朱熹《论语集注·卷一学而第一》)礼制:礼治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礼仪:礼节和仪式。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礼治:以礼制和礼仪为准则,管理社会。

  人类与动物界相区别是因为亲亲、尊尊等礼文化的出现,反过来可以说礼文化的产生是人类与动物界脱离的文明强求。同宗不能通婚,这是自然的强求。同宗不能通婚,迫使族外婚,也迫使男女有别,辈分有别,长幼有别。这是人伦。正因为这种人伦,使人这种动物彻底区别于其它动物,成为文明人。当同宗不能通婚,男女有别,辈分有别,长幼有别需要遵守时,这种行为规范就成了“礼”,这种意识认同就成了礼文化。因此,礼是人类文明与动物的区别,礼使人伦有别于动物之伦。“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麀you:母鹿。聚麀:父子共一母麀。比喻乱伦秽行。)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所谓圣人就是先觉悟的人,是立言的人,他告诉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礼文化的核心是人伦文化,是人性化的文化,是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礼文化是最基本的要求,世界各民族发展都是如此。只是,在中国,作为一脉相承、传承至今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礼文化与政治思想密切联系着,甚至礼文化就是政治思想。因为,中华民族一直以炎黄族为主体,其社会管理被打上了深深的宗法制烙印,宗法制强化了礼文化,以至于礼治,礼治又强化了礼文化。

  小家庭而宗法制,宗法制而大家庭(族)。大家庭使亲属关系明晰细致,称呼讲究,这为礼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梁漱溟先生说:“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此种种关系,即是种种伦理。伦者,伦偶;正指人们彼此之相与。相与之间,关系遂生。家人父子,是其天然基本关系;故伦理首重家庭。父母总是最先有的,再则有兄弟姊妹。既长,则有夫妇,有子女;而宗族戚党亦即由此而生。出来到社会上,于教学则有师徒;于经济则有东伙;于政治则有君臣官民;平素多往返,遇事相扶持,则有乡邻朋友。随一个人年龄和生活之开展,而渐有其四面八方若近若远数不尽的关系。是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吾人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以至于一切相与之人,随其相与之深浅久暂,而莫不自然有其情分。因情而有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乃至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联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它没有边界,不形成对抗。恰相反,它由近以及远,更引远而入近;泯忘彼此,尚何有于界划?自古相传的是‘天下一家’、‘四海兄弟’。”(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79~80页,学林出版社,1987。)

  宗法管理是家族式管理。《礼记》中的许多思想都反映了社会大家庭观念。同宗同姓是一家人。族,表示血缘关系。《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由于同姓不通婚,后来族的范围扩大了,同姓的九族之外还有三族,其中包括父族、母族、妻族。九族也是很务实的,是以共同生活为基础。在正常的生存年龄下,自己活着的时候祖父还在,由祖父推及到高祖,与前四代对应的是后四代。

  三、德与礼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很难把德与礼区分开来,事实上,德和礼是有区别的,在儒家文化里就可以看出从礼到德的过程,可以说德是从礼文化范围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提法,甚至德礼不分。

  德是内心修养的一面。礼的目的是礼治,礼有两个组成部分:礼制和礼仪。而德是修身使人自觉实现礼的规范。“‘德’就是‘得’,就是做事做得适宜,于人于己都过得去,无愧于心,这就是‘德’,也就是‘得’”。(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P9)“ 同时,从这里,我们还可知道,殷人从建国的过程中就已倡导‘德治’和‘礼治’,就以‘德’和‘礼’作为他维护这统治权力的中心骨干。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达到这作为规范的‘礼’的目的,就必得要有很好的‘德’的修养为前提;反之,如果要完成‘德’修养,也必得有‘礼’来作为规范,二者在作用上虽有所不同,但其实是相反相成的。因之,人们可以这样说:殷人之所谓“德治”是为了走向‘礼’,而殷人之所谓‘礼’也就是为了要完成‘德治’。换句话说,这‘德’就是‘礼治’,而这‘礼治’也就是‘德治’。”(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P10)德是修身部分,是通过内心的体验来修养。随着宗法制让位于皇帝制,礼治与德治逐渐趋于一致,以至于德礼不分。皇帝制以儒家文化为指导思想,虽然儒家文化与礼文化有不解之源,但儒家文化与礼文化是有重大区别的。皇帝制时代,礼文化是以道德为核心,宗法制只是“祖宗家法”的一种制度。

  在皇帝制时代道德中,最重要的是“孝”、“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在礼文化中也是最根本的,“忠”最主要地体现在社会管理中下对上的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扩展到整个人类群体的至善。有文字可考的文献证明,殷、周时代与宗法制、礼文化相联系的孝、忠规范已产生了,将孝、忠这种思想扩展为整个人类群体,并发展为孝、悌、忠、信之类的道德规范则是儒家文化之后的事。晏子论礼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敬,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晏子列举了礼的具体条目以及实行这些条目所应遵守的原则--“德”。与晏子同时代的孔子提出“仁”、 “忠恕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说明仁即是维持礼所必须具备的德的品质。

  礼、仪、德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礼是礼制,仪是礼制的形式,德是内心修养。联系:它们共同达到礼治。

  四、礼治

  礼治是礼文化作为宗法制政治制度指导思想的产物,即以规范化的礼制和礼仪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管理社会。“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 (《礼记·礼运》)

  “‘礼’在文化中起源最早,各民族都是如此。而在发展过程中,其它各民族的文化逐渐转入了宗教,整个中世纪,包括欧洲,都转向了宗教和神学。‘礼’充其量只作为‘礼俗’还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礼’在上层社会的交往中,也不过是限于礼貌的礼仪活动。‘礼’在其它文化中,一般都没有越出‘礼俗’的范围。而中国则相反,‘礼’不但是礼俗,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与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学思想等都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是从‘礼俗’发展到了‘礼制’,既而又从‘礼制’发展到了‘礼义’,礼俗、礼仪、礼制、礼规、礼义等,一直是中国人民行为规范的基本方面。所以,‘礼’在中国文化中,不但起源最早,而且一直贯穿到近现代。这种特征为任何其它文化所没有,也为中国文化的其它任何特征所不及。…………‘礼’在中国,乃是一个独特的概念,为其它任何民族所无。其它民族之‘礼’,一般不出礼俗、礼仪、礼貌的范围。而中国之‘礼’,则与政治、法律、宗教、思想、哲学、习俗、文学、艺术,乃至于经济、军事,无不结为一个整体,为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总名。…………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是‘礼’,首先又在于中国文化的根源是‘礼’。关于这点,可以两方面论之。第一,中国文化在有文字记载以前,是以‘礼’为根本。第二,有文字记载以后,中国文化仍以‘礼’为基础。”(周昌林《礼文化》)

  礼从人类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走向了人类社会的自觉规范强制过程,成为人类文明、有序、存在和发展的秩序。礼文化作为社会指导思想,就成了礼治的思想基础。礼治要求社会管理方式符合“礼”的规范,实现礼治就必须建立一种礼文化秩序,以礼制与礼仪规范化,并以刑(法)的形式强制规范,以德的形式使人自觉规范。

  礼治的内容我们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礼制和礼仪。礼制是内容,礼仪是表现形式。礼制含盖一切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包含各种规范。人的社会属性方面都属于礼制规范的范围。

  (一)礼制之礼

  1、礼制的作用

  人类社会是一自然过程。“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zheng)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you:)户;以炮,以燔,以亨(peng),以炙,以为醴酪(lilao)。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shuo)。”(《礼记·礼运》)(译文:以前祖先没有房屋。冬天居住在四周用土垒成的土窟里,夏天则居住在用柴薪架成的巢穴里。没有火,吃草木的果实、鸟兽的肉,喝鸟兽的血,连毛也吃下去。没有麻丝,穿羽毛和兽皮。后来先觉者发明,用火之利,用模子浇铸金属和泥土,用来建造台榭、宫室、门窗;用火来炮、烧、煮、薰烤,做甜酒和奶酪。生产麻丝,做麻布和丝绸。以此供养生活料理丧事,祭祀鬼神上天,一切就是这样开始的。)

  社会需要管理。“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殽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 (《礼记·礼运》)(译文:社会管理是领导的职业。社会管理必需依据规律,依据规律制定政令。政令用于社叫做效地,用于祖庙叫做仁义,用于山川叫做兴作,用于五祀叫做制度。这是领导工作的根本。所以领导要琢磨天地万物<天地鬼神>的规律,以治理政事;处理事务的原则,是礼的秩序;倡导大家喜爱的事,人民就安居了。因为天有四季地有资财,人是父母生养而受教育,天时、地财、人、教育这四者领导使它们各得其正,所以领导要处于不犯错误的境界。………………所以百姓遵从领导以管理自己,供养领导来安定自己,服事领导来显扬自己。所以礼达而职位分定,所以人们都爱其生而患其死。)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 (《礼记·礼运》)(译文:由此可知,礼开始于最初的状态--“大一”,它分化为天地,旋转为阴阳,演变为四季,排列为神奇变化,人们服从它曰命,其治众在于它是天的命令。这个礼必然是根源于天,行动于地,序列于事,演变从时,帮助分艺,)

  这是说,“礼”上则体现了天道的变化,下则体现了地上万物的生长规律,中则体现了人事活动的法则。对于人事: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译文:没有礼,就没有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教训正俗。没有礼,就不能明辨是非。没有礼,就不能区别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的位置。没有礼,老师和学生就不亲近。没有礼,班朝治军、管理执法就威严不行。没有礼,祷祠、祭祀、供给鬼神就不诚恳不庄重。)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礼记·经解》)(译文:礼用于治理国家,犹如用秤来称量轻重,用绳墨来检验曲直,用圆规和方尺来画度方圆。注:孔子语。)

  “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译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礼是很重要的,没有礼就就不知道怎样亲近崇拜天地之神,没有礼就不能明辨君臣、上下、长幼的位置,没有礼就不能区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和亲疏远近。)(注:疏,关系疏远;数,计算。)(注:孔子语。)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译文:礼是用来规范亲疏,判断嫌疑,区分异同,明辨是非的。)

  “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礼记·礼运》)(译文:礼义是人最重要的东西,人因礼义而讲究诚信、重视和睦。)

  “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礼记·曲礼》)

  所以,对礼要恭敬、周到、详尽。不能不尊重,要恭敬地思考。为什幺呢?因为礼使“言语顺,民安定”。《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礼记·曲礼上》)(译文:《曲礼》说:<对礼>不能不敬,庄重地思考,安详地谈论,这样民就和平了。)(注:曲:表敬之词;周到、详尽 。若:如此,这样。)

  礼也者,理也。……君子无理不动。……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礼记·仲尼燕居》)(译文:礼就是理。……制度是根据礼来制定,行为的标准也是根据礼的要求。它们的践行不是在于人吗!)(注:孔子语。)

  2、礼要通过教育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二)礼仪之礼

  1、礼仪之礼

  有了礼制,就要有相应的礼仪。这不仅是形式主义,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礼仪这种形式强化、甚至绝对化礼制,教化人心。用哲学的话说,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通过形式来实现内容。总结古代礼仪的《仪礼》一书讲的就是礼仪之礼。《仪礼》(东汉郑玄所注)凡17篇,对古人的待人接物、婚丧嫁娶及各种行为举止都作了详细甚至可以说是繁琐的规范,是古人修身的依据。这些礼仪放在今天,有许多作为民俗文化古典外,可能没有多大的用处。
《礼记·礼运》篇中讲“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礼记·礼运》)(译文:礼是早先的社会管理者根据自然法则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没有礼就是非人,有了礼才是人。…………所以礼是依据天,效法地,贯穿着过去未来,表现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所以圣人以礼昭示天下,社会可因此而规范有序。)注:孔子语。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礼记·昏礼》)“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王制》)

  2、礼仪可分为四大类

  A、民众成人、嫁取及相互往来的礼仪:冠礼、婚礼、相见礼

  (1)冠礼

  《仪礼·士冠礼》记载男子冠礼的详细过程。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古人把冠礼看得很重,因为冠礼之时是“成人”的标志,用现在通俗的话说,就是是有了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冠礼是通过这种仪式提醒他:“你已经是成年人了,要对你的行为负责”。就象现在许多城市对年满十八岁的公民要站在国旗下宣誓一样。《仪礼》把士冠礼排为第一。(“成丁礼”)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冠于阼,以着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卿〕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2)婚礼

  《仪礼·婚礼》:记载古代男女双方在家长主持下从纳采到婚后庙见的一系列礼仪。《礼记·昏礼》:“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3)士相见礼:古代宾主之间礼尚往来的礼节。有了婚姻关系和生产生活中的关系,人们必然互相往来,互相往来的方式怎样?就要用礼来规范。比如今天的“请进”、“请坐”、“请喝茶”、“慢走”等等。

  B、地方行政组织活动的礼仪: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

  (1)乡饮酒礼:基层行政组织定期举行的酒会仪式。

  (2)乡射礼:宾主之间射箭比赛游戏的礼节。古代的射箭比赛游戏应当与生产、强身、交往有关。

  (3)燕礼:燕,“宴”也,“燕乐之钟磬”。(《周礼·春官宗伯》)(《仪礼·燕礼》诸侯宴会之礼节。)

  C、中央政府组织活动的礼仪: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

  (1)大射礼:国君主持下射箭比赛的礼节。

  (2)聘礼:国君派使臣到别国去访问的礼节。“君与卿图事,遂命使者。”(《仪礼·聘礼》)

  (3)公食大夫礼:国君宴请来访使臣的礼节。

  (4)觐礼:诸侯觐见天子的礼节。

  D、祭祀活动的礼仪:丧服、士丧礼、既夕、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

  (1)丧服:人们祭奠死去的亲人所穿丧服的礼节。

  (2)士丧礼:士从死到埋葬的礼节。

  (3)既夕:从死到埋葬的礼节。

  (4)士虞礼:安魂礼节。既葬而祭曰虞。

  (5)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是关于日常的祭祀礼节。

  通过礼仪,我们可以描绘古人生活的画图:通过礼他们区别于动物,开始了文明,男女有别;通过婚姻他们传宗接代,枝族繁衍;在社会群体(国)内部礼尚往来,亲近友善,饮酒、游戏强身和生产练习;在社会群体(国)与社会群体(国)之间,互访、宴请、觐见和平共处;他们对死去的亲人怀念、崇敬、祭祀。

  (三)孝和祭与政的一致性

  因孝而祭,在宗法制社会,孝和祭是政的一种主要方法。

  礼制原则:“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尚书·康诰》)(译文:最被怨恨的首恶,就是不孝不友。)(憝dui:怨恨;憎恶。矧shen:何况、也。)

  《礼记·大传》说:“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认同血缘才祭祖宗,宗庙祭祀制度体现了宗法制社会管理。“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礼记·祭统》)(译文:社会管理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礼。礼有五种,最重要是祭。…………)通过祭祖宗把“礼”融入祭祀活动而显得天经地义,而且通过在祭祀活动中的思想感情体验得到“礼”的潜移默化的效果。“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圣人以神道设教。”(《易·彖传》。)

  中国人祭天、祭地、祭祖宗,在宗法制社会,祭祖宗是最主要的,体现了祭与政的一致性。因为祭的目的在于“至孝”,而孝是宗法制最根本的原则。孝是不忘祖先,和睦同宗,团结一致的根本。孝于族,即忠于族,忠于族就不至于发生对“族”的背叛。忠于族在那个时候就是忠于国,忠于社会。孝为忠的基础,“惟忠惟孝”(《周书·蔡仲之命》)从《孝经》中讲的孝的一般意义,讲的最高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孝的意义可以看出中国先民以孝立国,以孝作为社会管理方法的缩影。如: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第七》)

  子曰:“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 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孝经·孝治章第八》)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 不服。’” (《孝经·感应章第十六》)

  五、周礼——礼治的最高发展

  礼文化是同人类文明一起诞生的,把礼文化作为政治思想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形成最早的姓氏制度和婚姻制度,“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路史·后记》,注引谯周《古史考》,同见《白虎通义》引。)古文献里有“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的说法。黄帝时代礼文化已经成型,由于文字记载的原因,我们只能根据史料推论,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它是不很规范的。三代,经夏商而后的周,礼文化作为政治思想时对礼的规范化成就很高了,这就是周礼,有周公“制礼作乐”、“礼仪卒度” 之说。(参: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P57)

  说周礼是礼治的最高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周礼属于古礼的范畴,是宗法制政治制度下的礼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开始经黄帝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西周是宗法制政治制度的最辉煌时期,它是空前绝后的,礼文化作为宗法制政治制度的指导思想当然相应的是处于最高发展时期。

  第三、如果我们把甲骨文当作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西周是文字、语言的第一次质变时期,它有条件对礼进行规范并推广。

  第四、周礼内容的全面性,它涉及了周代的政治制度及生活方式、礼节仪式、行为规范等等。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