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rostore.com

国学网→新书连载→《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


 

第四章:黄帝时代政治思想

 


  
  黄帝时代是指黄帝至禹时期。

  中华文明可以分为以下时期:(一)原始文明时期→(二)黄帝时期(黄帝时代特征:是政治制度明晰时期,宗法制时代的开始;封建制开疆辟土;井田制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三)三代(宗法制政治制度成熟时期)→(四)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向皇帝制度过渡时期)→(五)皇帝制度时期(秦至清)→(六)政党集权模式时期(民国至当代;由于民国战乱不断,本书的研究以1949年以来为代表)。

  第一节、政治制度大发明

  黄帝时代是宗法制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形成时期,由宗法制而产生礼文化,礼文化构成了黄帝时代的政治指导思想。

  黄帝用武力和文明征服四夷,初次统一华夏,制定典章制度,规范社会秩序,告别野蛮,开始新的文明,社会稳定,人们和睦,生产发展。可以说,中国的政治思想源逆极至此,就象西方把政治思想追溯到古希腊一样。再往前推,那就是氏族的社会管理思想,或原始文明时期。当然,黄帝时代的社会管理思想与氏族社会管理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是氏族社会管理思想的发展。黄帝时代是宗法制政治制度的初创时期,是宗法制时代的开始。

  黄帝时代是不同氏族(民族)趋于共同规范的管理时期,因此,黄帝时代也是政治思想、生活方式大发明时期。在传说和记载中,有许多重要的发明都与黄帝时代联系在一起,如封建制、井田制、礼文化、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这些发明在这里无论它们是否一定是黄帝时代的发明都无关紧要了,我们就把它们当作始于黄帝时代。养蚕、舟车、历法、医学、算数等作为自然科学,封建制、井田制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结构,礼文化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也是黄帝时代的政治思想。这正是黄帝时代。

  黄帝时代是指黄帝至禹时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黄帝至高辛氏(前2697--前2358)→尧舜禹时代禅让制。原始部落至黄帝是天然领导权时期,黄帝至高辛氏是宗法制领导制度的明晰时期,尧舜禹时代是族选公推领导人时期,也是宗法制政治制度。

  一、家长制

  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社会需要管理。那么中国人早期的祖先是怎样管理社会的呢?我们可以设想,最初的、最自然的、基本的方法是家长制。

  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人是集体主义的人,同时也个人主义的人,单个的人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太脆弱了,他们必须在集体中才能生存。早期的人类因家而社会,他们中的长者、强者自然地成为他们的领导。

  人类诞生时本身是一个一个的“动物群”,这一个一个的“动物群”的首领就是他们的家长;由这些一个一个的“动物群”在自然状态下的竞争、同化过程中又形成新的“家长”(领导),在原始文明中,能不“家长制”吗?

  这个家长是部落酋长,部落酋长的领导地位是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部落之间接触、撞击、融合,胜者变成大部落、强部落,失败者,有的被消灭了,有的融入“征服”者部落之中,服从领导。当然不排除各部落间选举产生的可能性。

  氏族社会是家国不分,氏族必然是家长制,中国社会由于是以炎黄族为主体的族系繁衍社会,因此,中国社会是由家而国,最高领导人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这个社会的大家长。中国的家长制社会也可以溯及于此。

  不过这个家长制与我们现在指谓的“封建家长制”不同。但这两种家长制很容易混同,因为中华民族一直以大家庭自居,这个大家庭的首脑自然以家长自居,老百姓成了“子民”,他的管理方式就成了“家长制”,而西欧各社会群体的“家长制”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很快被中断。这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二、宗法制

  宗法制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它有两个要件:一是社会管理权力按照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确定其继承权力,二是中央和地方是大宗和小宗的亲戚关系,中央和地方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靠“宗”的礼文化和一定的贡赋来维系和实现的。

  人类社会初期的氏族制是家长制,我们很难把家长制和宗法制相区分,大概是小和大的关系,或者是不同角度的称呼吧。家长制是较小的人类团体,宗法制是扩大的人类团体。

  “宗”作为远古居民的社会生活,作为民族的起源,自然,在中国,中国人的社会管理思想就在这宗的内部,以及宗与宗之间的关系中产生了。

  黄帝时代是宗法制的明晰时期,通常我们把周代当作宗法制的完善时期。皇帝制实行郡县制,封建制结束了。

  三、封邦建国制

  邦即国,国即社会。社会本是和人联系着的,封邦建国是和人口的发展和族系联系着的。在同一地区的人口逐渐发展壮大,空间相对狭小,自然“分枝分叶”,分离出一定的人口群,移居它处。就象蜜蜂发展后要分箱一样。移居它处的人口群一是要获姓,以示和他们的原生地人群的联系和区别;二是要在新居住的地方建邦--国--社会,封邦就要建国。即便是其他族系的人口群,他们或是认同,或是被征服,或是联姻,也可能获姓,封邦建国。在土地相对于人口是无限性的古代,把这种方法作为处理不断增多的人口群的方法,就成了“封邦建国制”--封建制。

  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尤其是集权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套用“阶级分析法”,认为黄帝时代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P101:“照礼记礼运篇所说,禹以前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的大同社会;禹以後是财产私有的阶级社会。禹不曾废除‘禅让’制度,是大同时代最後的大酋长。小康时代应从启开始。”并引用《礼记·礼运篇》佐证:“今大道既隐(原始公社制度解体),天下为家(变公有为私有),各亲共亲,各子共子,货力为己(财产私有),大人世及以为礼(子孙继位,认为当然),城郭沟池以为固(保护财产),礼义以为纪(制定礼教和法律),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阶级制度),以立田里(划分疆界,上地私有),以贤勇知(养武人谋士作爪牙),以功为己(谋个人利益),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争夺及革命不可避免),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统治阶级的圣人)。……是谓小康。”显然,这是对黄帝时代的理想化,也是不切实际的。

  在中国,没有出现过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

  四、井田制

  “姬轩辕制定闻名世界的井田制度,把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形状。周围八家都是私田,当中一块是政府财产,由八家合作耕种,收割的粮食归政府所有。”(柏杨《中国人史纲》)如果养蚕、舟车、历法、医学、算数等作为自然科学的开始,井田制的发明则是社会管理--政治制度标志性的开始。

  发明房屋,人们从树上生活到地上生活。发明衣服,不仅御寒取暖,而且建立起男女有别的文明基础。用泥土、石头筑成的房屋坚实而耐久,由这些坚实而耐久的房屋联成片,由村庄而城市。发明井田制,人们开始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今天的常识,对于原始人来说,那是文明发展质的飞跃。

  关于井田制:由于我们已知的文字是殷商甲骨文,已远离黄帝时代。井田制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不太可能以实物的形式保存下来,黄帝时代是否存在井田制,我们只能根据传说和推理确认。《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此语,应出有因,并非古代土地制度的理想化。黄帝时代是野人和文明人的分野,我们可以设想,那个时代散落于各地的“野人”从事农业生产,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组织起来,同为炎黄族的一家人,甚至共同迁居在一个狭小的领域共同生活,土地如何划分?社会管理的费用怎样筹集?他们怎样守望相助,同为村落?只有井田制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它体现了平等、公正、友爱、互助。所以孟子说“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百姓亲睦”,“所以别野人”。把井田制与黄帝时代相联系,逻辑上不会错。(猜测:井田制之前,伏羲的八卦应当是村落组织结构规划,它把生产、生活、防御有机地统一起来。过去“野人”是散居的,同族不能守望相助。说八卦是最早的城市规划不为过。)

  注:

  (1)《中国文化史词典》(上)P216[ 井田制 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占有方式和经营方式。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出,殷代把耕地划分为相当整齐的形式,周围有疆界,中间有小路(阡陌)和沟洫,纵横作“井”字状,所以叫“井田”。在井田制下,土地为国家所有,国家把土地一小块一小块地分配给劳动者耕种。《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井田制的情况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其他的儒家经典著作和汉代经学家传注的说法都和《孟子》的说法类似 ,如《公羊传·宣十五年》:“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注:“出除公田八十亩,余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余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有人怀疑《孟子》所说的这一制度是儒家理想化了的古代土地制度,历史上根本没有井田制,但多数学者确认古代曾有过井田制,它盛行于周代,到战国时期已完全崩溃。至于井田制的劳动者身份,耕作和剥削办法则争论很多,始终没有定论。关于井田制的性质也有很多不同说法,主要有三:一、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二、榨取奴隶劳动的工作单位和赏赐奴隶管理者的报酬单位。三、封建领主径济下的封建份地制度。]

  (2)[(中国小百科全书Ⅲ人类历史第一册(5--88))井田制95【井田制】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井田”一词始见于《春秋谷梁传》,《孟子》称之为“井地”。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井”、“田”两字。从现存古文献资料分析,夏代即实行过井田制,商、周井田制当是夏井田制的沿袭。井田制大致可分为两个系统:(1)八家为井,其中有公田百田,靠民力共耕。(2)九夫为井,无公田。前者需服劳役于田的助法者当实行于夏、商。后者当实行于周。井田土地分为上田、中田和下田,“三年以换土易居”,以便调剂土地肥瘠。井田之间立有五沟五涂为界。男子成年受田,老,死后还田。土地不能买卖。

  (3)[中国百科大辞典(六)经济(3--130)) 中国经济思想史名词术语井田论58
井田论 相传古代奴隶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战国时期孟子给予高度评价。《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 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其他如《周礼》、《礼记》、《汉书》等传注中都有与其相似的记载。因把土地划为“井”字形,故名。据说中国古代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将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为九区,中一区为公田,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全部缴给领主。男成年受田,老死还田。后世有人主张恢复孟子所说的井田,也有人仅借此提出改革土地制度的设想。

  由于“同姓”不能通婚的自然强求,必须建立“宗”的区别;由于男人在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中的主要位置,使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移,“宗”的血缘谱系以男方的血缘谱系划分。由于有了“宗”的区别,自然有了“宗”的发展,因此,又有了“大宗和小宗”、“亲和戚”的关系。在宗法制下,随着人口的增加,“宗”与领土扩张(开疆辟土)相结合,就产生封建制。 封建社会在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传统的封建社会是指皇帝制时代,是根据马克思社会发展五阶段理论的削足适履式的硬套,封建制在三代以后就已经结束了,只有残余。“作为社会性质的‘封建’,与中国古史上的‘封建’一词的意义有一定的区别,这可以说是学界的共识。然而,西方的‘封建’被近代的学问家们翻译过来的时候,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一词。”(晁福林《论封建》)“在分析‘封建’一词时,过去专家们多以为它只是以封邦建国为形式的政治制度,从而与作为社会形态的‘封建’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晁福林《论封建》)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礼记·王制》)封建制开疆辟土以制造“邑”,邑内部井田制应该是最小的行政单位。

  当这一部落或氏族要区别于另一部落或氏族时就产生了姓氏,“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监·外纪》)意思是说,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後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後起的族号了。氏是姓壮大的必然结果。当然,姓再发展,随着年代的推延,再考其祖已有难处,也就姓氏不分了。

  小结:实际上,对中国政治思想起源要作深入研究是很难的,因为,政治思想即社会管理思想,在人类初始阶段从伦理道德到社会文明发展方向都是政治思想的范畴,这使政治思想的起源时期具有泛文明特征。这是政治思想起源研究上最难的地方。不过,通过以上分析,就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上我们还是能把握一些最基本的东西,那就是:1、中国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形成的“大一统”原初动力;2、华夏文明在文明同化中的主流地位;3、“家长制”;4、宗法制; 5、封邦建国制;6、井田制;7、由家而国的社会管理思想。

  以上特征实际上规定了中国政治思想第二个发展阶段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这就是: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注重伦理道德的礼文化、一元论政治思想。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