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雷池(三)
——舜与雷池

任春松
(安徽省望江县文联)

  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活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所以炎帝、黄帝成为华夏族的祖先。相传,黄帝建造宫室、房屋,制作衣裳、发明舟车,还教人们挖井。黄帝之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助手仓颉发明了文字,助手伶伦编出了乐谱。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景仰和爱戴。今天,我们(甚至包括海外华人)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传说继黄帝之后,有颛顼、帝喾,再之后有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尧年老时,广泛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大多数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于是尧将首领位置让给了舜。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方法把首领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就是历史上的禅让制。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年老时将帝位传给儿子启,这是我国历史上世袭制的开端。在随后的几千年里,禅让制常常被野心家们所沿用,在温柔的禅让这块遮羞布下改朝换代。历史上真正的禅让制只在尧、舜、禹三代。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四千一百年左右至四千二百年左右。

一、舜与历山、雷泽

  古代文献典籍有关尧、舜、禹记载还是不少的。

  管仲(?-前645),即管敬仲,春秋初期政治家,颍上(颍水之滨)人,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相,尊称“仲父”,帮助齐恒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著有《管子》八十六篇。《管子·版法解》记载:“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不取其利以教百姓”。虞舜在历山耕种,在河滨制陶,在雷泽捕鱼,不谋取好处而向百姓传授技术。

  墨子(约前468-前376),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宋国人,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五十三篇为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墨子·尚贤上》曰:“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古时帝尧把虞舜从服泽的北边选拔出来,授予他国家政务权力,天下大治;夏禹把伯益从南方选拔出来授予他国家政务权力,九州一统;商汤把伊尹从厨房中选拔出来,授予他国家政务权力,结果他的治国方略得以实现;周文王把闳夭、泰颠从狩猎者中选拔出来,授予他国家政务权力,西方国家都臣服了。

  《墨子·尚贤中》曰:“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古代虞舜在历山耕作,在河滨制作陶器,在雷泽捕鱼。唐尧在服泽的北面选拔虞舜,推举为天子,授予国家政务权力,管理天下百姓。笔者以为服泽应该距离历山、河滨、雷泽不远。

  《墨子·尚贤下》曰:“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 所以古代虞舜在历山耕种,在河滨制陶,在雷泽捕鱼,在常阳烧石灰。唐尧在服泽的北面把舜选拔出来,立为天子,授予国家政务权力,管理天下百姓。

  尸佼(约前390-约前330),战国时期晋国人,一说鲁国人,曾参与商鞅变法的策划,著有《尸子》。《尸子·君治》云:“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其田历山也,荷彼耒耜,耕彼南亩……其渔雷泽也,旱,则为耕者凿渎……”虞舜兼爱百姓,务利国家。他在历山耕田,亲背农具,耕种田地,他在雷泽捕鱼,遇到干旱,就帮助开挖水渠,引水灌溉。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用,退而与弟子万章著书立说,提出“民贵君轻”之学说。《孟子》是其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教育、伦理思想的集成,南宋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奉为儒家经典。《孟子·离娄下》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虞舜出生地是诸冯,后来迁到负夏,在鸣条去世,东夷人。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官修史书,其曰:“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虚”。这里说舜的出生地是姚虚,即姚墟。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哲学家,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事荀卿,著有《韩非子》。《韩非子·难一》云:“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则圳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历山的农夫为争夺肥沃土地而侵占别人的田地,发生纠纷,舜前往那里耕作。一年后,那里农夫的土地界线分明,越界占领土地的现象不再发生。河滨的渔民因捕鱼而发生矛盾,舜前往那里捕鱼,一年后,容易捕鱼的水域让给年长的。东夷制陶人技术不过关,陶器粗劣,舜前往指导制陶,一年后,陶器牢固,质量优良。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年秦相,集中门客共同编辑杂家代表著作,称作《吕氏春秋》或曰《吕览》。《吕氏春秋·慎人》云:“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舜在历山耕种,在河滨制陶器,在雷泽垂钓。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我国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自幼跟随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在长安读书,之后游历数年,调访古迹遗史,后继任太史令,得以广泛接触宫廷藏书、档案史料。司马迁着手《史记》的编撰。天汉二年(前99),因李陵事件触怒武帝,被处腐刑,遇赦出狱后便发愤著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即《史记》,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不朽的里程碑。《史记·五帝本纪》曰:“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虞舜是冀州人。舜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在寿丘生产什器,在负夏当坐商。舜在历山耕作之时,历山的百姓谦让田地地界;在雷泽捕鱼时,雷泽的百姓谦让居所;在河滨制陶之时,河滨的陶器质量都不粗劣。一年后舜所居住的地方成为村落,二年后成为小城,三年后成为都城。

  《新序》由西汉刘向编辑。《新序·杂事一》云:“昔者舜自耕稼陶渔……,故耕于历山,历山之耕者让畔,陶于河滨,河滨于陶者器不苦窳,渔于雷泽,雷泽之渔者分均”。古代舜亲自种庄稼,亲自制陶,亲自捕鱼,……所以在历山耕种时历山的种田人都谦让地界;在河滨制陶时,陶器质量都很好(不粗劣);在雷泽捕鱼时,雷泽的渔民平均分配所捕之鱼。

  《说苑》由西汉刘向编撰。《说苑·反质》云:“历山之田者善侵畔,而舜耕焉,雷泽之渔者争陂,而舜渔焉。东夷之陶器苦窳,而舜陶焉。故耕渔与陶非舜之事,而舜为之,以救败也”。历山的农民喜欢侵占对方的地界,舜就到那里耕种。雷泽的渔民争抢捕鱼的河面,舜就到那里捕鱼。东夷的陶器粗劣,舜就到那里制陶。耕田、捕鱼、制陶都不是舜的事情,但舜做了,以便解决百姓的矛盾和困难。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原道训》曰:“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埆,以丰壤肥饶相让。钓于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舜在历山耕作,一年后,农夫们争先恐后要耕贫瘠土地,而将肥沃土地相让;在河滨钓鱼,一年后,渔民们抢着在急水区捕鱼,而以港湾深水相让。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大字典,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女部姚字条:“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虞舜居住在姚虚,所以以居住地“姚”作为自己的姓。

  《尚书大传》西汉伏生撰,是专门解释《尚书》的。其曰:“舜贩于顿丘,就时于负夏”。舜在顿丘贩卖是行商(也含运输商),在负夏是坐商。舜是我国最早的商人。所以说舜是中国商人的始祖,比王亥要早好几百年。这是关于经商、贩运最早的记录。

  周处(240—299)著《风土记》曰:“舜东夷人也,生姚墟”。舜是东夷人,在姚墟出生。

  晋皇甫谧编撰的《帝王世纪》,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其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了许多《史记》、《两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其曰:“帝有虞氏,姚姓也。目重瞳,故名重华,字都君,有圣德。始迁于负夏,贩于顿丘,债于传虚,家本冀州,每徙则百姓归之”。帝舜虞氏,姓姚。每只眼有双瞳,所以叫重华,字都君,有圣人之美德。开始时迁至负夏,在顿丘搞贩运,在传虚举债,家本来在冀州,每当他迁徙,百姓总是跟随着。这里同样有关于舜经商、贩运、举债的记载。

  目前历山最著名的有十种说法。

  一是济南说。历山即舜耕山,又名千佛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济水注》云:“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历山在山东省济南市东南。

  二是菏泽说。《水经·瓠子河注》云:“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有陶墟,为舜耕陶所在。”历山在山东菏泽东北。

  三是垣曲说。历山为中条山主峰之一,山上有舜王坪(海拔2322米)。《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历山在山西省垣曲县东北。

  四是永济说。《水经·河水注》:“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历山在山西省永济县东南。

  五是余姚说。《水经注》引周处《风土记》曰:“舜耕于历山……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历山在浙江省余姚县西北。

  六是永康说《辞海》“历山”条曰:“(6)一名釜历山,在浙江省永康县南。圆峰屹立,状如覆釜,山巅有田、井、潭,皆以舜名”。

  七是桑植说。《辞海》“历山”条曰:“(7)在湖南省桑植县西北,澧水发源于此”。

  八是濮州说。《水经注》卷24记濮水和瓠河:“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泽之东北有陶墟,缘生言舜耕陶所在,墟阜联属,滨带瓠河也。”这里郦道元引用郭缘生的观点,认为历山在濮州一带,其地域范围包括今天的河南省的滑县、濮阳、范县及山东省郓城、鄄城、菏泽(市区)、定陶县等地。因此,濮州说实质上是滑县说、濮阳说、范县说、郓城说、鄄城说、定陶说、菏泽说的统称。

  九是东至说(东流说)。宋《太平御览》引《路史》云:历山在东流县东二十里,高八十丈。

  十是怀柔说。唐《括地志》云:“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云:“即舜厘降二女妫汭之所,外城中有舜井,城北有历山,山上有舜庙”。这是说舜耕历山在妫州,在今北京怀柔县。

  垣曲说和永济说就是东汉史学家郑玄主张的河东说(“历山在河东”——郑玄语)。以上各种说法,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正的历山、雷泽不可能东西南北中遍地都是,它只能是一处。

二、东夷说和冀州说

  从上述古代文献典籍来看,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这样的事情应该是真的。从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史书史家都是这么说,今天的教科书也是这么说,没有什么分岐。只是对舜是今天哪里的人的问题上有分歧,历山、雷泽在今天的哪里有分歧。历山耕田也罢,雷泽捕鱼也罢,河滨制陶也罢,都是在舜当首领之前发生的事,与舜是哪里的人有很大关系。四千多年前不像现在到全国各地打工都可以,那时受到交通制约。《孟子》曰:“东夷之人”。《史记》曰:“冀州之人”。《风土记》曰:“东夷之人”。

  《孟子》成书的年代在公元前300年前后,《史记》成书的年代在公元前100年前后,《风土记》成书的年代在西晋即三世纪中后期。不难看出,《孟子》成书时间比《史记》早了二百年,《史记》成书时间比《风土记》早了将近四百年。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关于舜籍贯最早的记载是《孟子》。从客观上说孟子及其弟子万章著《孟子》时占用历史典籍比司马迁更多、更早、更全面,经过200年的变迁,特别是秦朝“焚书坑儒”对历史文化的巨大摧残、巨大破坏,到司马迁时代,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都遗失了、销毁了。基于上述原因,所以笔者认为孟子的“东夷说”比司马迁的“冀州说”更可信。所以周处因为同样的理由认可了孟子的说法。郦道元赞同“河东说”,他在《水经注》中引用东汉史学家郑玄“历山在河东”的观点,说“余谓郑玄之言为然”。“河东说”是将《史记》“冀州说”具体化。《吕氏春秋》曰:“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衮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这是九州的概括表述,它很好地把自然区划与诸侯国的疆土形势结合起来。司马迁表述的“冀州”与《吕氏春秋》所指的“冀州”之范围和位置大体相当,主要指今天的山西。如果以河水即黄河为参照物,那么这一区域就叫河东;如果以太行山为参照物,那么就叫山西,晋也。如前所述郦道元也将郭缘生的“濮州说”在《水经注》中作了记载,其他这个说那个说也作了记载。因为他的“存史”或称“传疑”,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线索。

  因此,《孟子》的“东夷说”比司马迁的“冀州说”更可信,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思勉都极力主张“东夷说”,认为《史记》的“冀州说”有误。

三、夷与东夷

  那么“东夷”在哪里呢?《孟子》成书最早,时间是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前770至前476)和战国(前475至前221)两个时期。孟子说的东夷肯定是洛邑的东部(假如在东周地图上,过洛邑作一条垂直于水平线的南北直线,把东周一分为二,这条线的东部)。孟子是邹人,在齐国当客卿,不可能把齐、邹、鲁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及河南的东部称作“东夷”。我们从“东夷”称谓作一番考证就可知道。

  字“夷”含有贬义,至少是含藐视、轻视成分在里面,相当于京城的人叫其他地方的人为“乡巴佬”,省城的人叫省城以下地方的人为“乡巴佬”,县城的人叫县城以下地方的人为“乡巴佬”一样。“夷”既是政治概念,也是地理概念,更是历史概念。《辞海》“夷”条曰:“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如夏至周朝有九夷之称。郭璞《尔雅注》:‘九夷在东’。中国古代有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如汉时总称西南少数民族为‘西南夷’。旧时亦往往称外国人”。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推进齐国政治、军事、经济改革,大力发展生产,组建强大的军队。《辞海》“管仲”条载: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管仲相的改革,使得齐国国富民强。公元前七世纪中叶,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时的东周朝廷更像今天的联合国,齐国就是当时的超级大国。齐桓公去世后,他的铁杆粉丝——宋襄公扛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波“尊王攘夷”。宋襄公称霸的梦想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军粉碎。从这里可以看出“夷”指的范围,不会包括齐国,也不会包括宋国。因为它不会自己“攘”自己。尽管齐国、宋国(今天的山东及河南东部)在洛邑之东。

  《后汉书·东夷传》曰:“《王制》云:‘东方曰夷’。……夫馀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馀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高句骊,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馀接……句骊一名貊,有别种,依小水为居,因名曰小水貊。……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北与挹娄、夫馀,南与濊貊接。……濊北与高句骊、沃沮,南与辰韩接,东穷大海,西至乐浪。濊及沃沮、句骊,本皆朝鲜之地也。……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列传》也有类似的记载。

  这里“东夷”包括夫馀、挹娄、高句骊、句骊一名貊、濊、沃沮、马韩、辰韩、弁辰、倭等。也就是说东夷指今天的朝鲜半岛、我国的东北部分,俄罗斯与朝鲜相邻的部分以及日本。《辞海》“夷洲”条载:“东汉三国时称今台湾为夷洲,三国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卫温、诸葛直曾率甲士万人至此。”这一时期“东夷”还应包括今天的台湾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曰:“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这是孔明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制定的治国方略,也就是刘备的四项政务原则。三条说外交,一条说内部事务。很显然,这里的“夷”,既不指他们谈话所在地——隆中(南阳属地,紧邻襄阳),也不指诸葛亮家乡山东,也不指刘备家乡涿郡涿县(今河北),也不会指祖籍沛县(今江苏)。《隋书·东夷传》中的“东夷”指的是倭国、朝鲜半岛、流求(台湾)岛等地。《旧唐书》、《新唐书》也有类似的记载。

  魏源(1794—1857)清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海国的先进技术以制服、对付外国侵略,这里的“夷”主要指外国列强。

  综上所述,按照传统习惯,人们不会把自己的出生地、工作地称为“夷”,流放地则可。孟子是邹国人,在齐国做过客卿,比管仲在齐国为相晚了差不多将近400年。因此,《孟子》里主张的“东夷说”之东夷理所当然不会指山东(齐、鲁、邹之地),也不会指濮州所涵盖的区域(包括山东的部分和河南的部分)。东夷说排除了冀州说,也就是“河东说”即“山西说”(包括垣曲说和永济说),又因“东夷说”是《孟子》记载的观点。因而东夷说又排除了濮州说(包括山东说和河南说)。

  那就只有安徽说、浙江说和怀柔说了。郦道元《水经注》说相传浙江是舜后裔的封地,并非舜的故里、活动之地。周处的《风土记》云:“舜支庶所,今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 。那么只剩安徽说和怀柔说了。其时的“东夷”只能是指江淮一带,江淮有三处历山:和县历山、淮南舜耕山(又称历山)和东至历山。据唐《括地志》引《淮南子》云:“汤败桀于历山,与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这里的“江”就是江水(今长江)。可见历山应在长江沿岸并且距南巢(今巢县)有一定距离,否则不需“浮江奔南巢之山”。如果是和县历山,它就在南巢附近,无需“浮江”而行。如果是淮南舜耕山则距江较远,想浮江也浮不成。怀柔说也因同样的理由可以排除。因此舜耕历山就是东至历山无疑。从东至历山历史遗迹和传说看,也证明了这一点。

四、尧舜之乡

  1959年,东至县由原东流、至德两县合并而成。东流汉时为彭泽县属地,置县于五代南唐(公元953年);至德汉代为石城县,隋朝为秋浦县属地,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县;称东流县为尧舜之乡始于唐代。唐朝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佛道两家都以历山为背景,筑垒寺庵和道观。当时历山是东流县的属地。春秋战国时的“雷泽”就是三国时期的“雷池”,也就是今天的望江县。历山与雷池隔江相望。宋代李昉等纂辑《太平御览》引《路史》云:历山在东流县东二十里,高八十丈。正式记载了舜耕东流历山。宋时山上建有尧祠、舜庙。名臣范仲淹在庆历年间来东流游览,并作《尧祠》诗一首。从此尧舜之乡声名远播。明清历山又建有真人观、草规庵、黄龙庵。历山中的池、井、台、洞、河、桥、湾、渡皆冠以尧舜之名。如尧渡河、尧渡镇(今东至县治),尧舜三亭(尧亭、舜亭、奕亭)、尧舜望江台、舜封桥(又名留驾桥)、击壤桥、舜耕地、尧池、舜井、尧祠、舜祠等。

  《史记》记载了尧帝上历山、请舜下山辅政的传说。

  尧是黄帝的后代,帝喾的儿子。唐尧16岁便被推为部族首领,在位几十年,人民丰衣足食、社会安定祥和。尧年纪大了,便决定选继承人。尧有九个儿子,多数大臣推荐九子之一的丹东为继承人。尧说,我的九个儿子均不成器,丹东,性情暴虐,不务正业。尧否定了从儿子中选接班人的动议。《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又曰:“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由此可以推断舜是黄帝的第九代孙。有的大臣推荐了舜,介绍舜父叫瞽叟,母亲早亡,继母和继弟象常虐待他。后来他无法在家中呆下去,就来到了江南东流的历山,适宜的气候,秀丽的风景,淳朴的民风,肥沃的土地,深深地吸引了他,于是便在历山定居。先在山上开辟了第一块舜耕地,又在山下诸冯畈上开垦了大片土地。由于他聪慧能干,勤奋耕作,广交农友,乐善好施,他的贤德名扬天下。尧便决定亲自考察舜的为人和才能。他过长江,从彭泽经香隅到至德,遇一山河(后人称尧渡河),乘船过渡来到历山,打听舜的德能。历山下的百姓向他讲述了舜的三则故事:一则是耕历山。历山的农夫,有的越出地界侵占他人的田地,发生吵架事件。舜知道后,前往事发现场和农夫一起垦荒播种,并向他们传授农业耕作新技术,把自己开垦好的土地送给体弱和有困难的农夫耕种,自己另垦荒地。一年后,农夫们相互谦让地界。二则是渔雷泽。历山西北方几十里外有雷泽。渔民们常年在湖里捕鱼捞虾,为抢占好的水域,常常大打出手。舜知晓后,就去捕鱼。最差的水域自己捕捞,还时常将自己捕的鱼送一些给年长和体弱的。在舜的言传身教下,捕鱼者慢慢不再争吵,且将好的水域谦让给他人。三则是陶河滨。那时有一座烧制陶器的土窑,所烧陶器质量粗劣,用户有意见。舜闻后,亲自来到窑场,和窑师一起查找原因,改进工艺,严把质量关。周年后,烧制的陶器美观大方,结实耐用。这三则故事打动了尧。尧见舜长得果然一表人材,气度非凡。尧舜纵论治国大计通宵达旦。尧对舜的考察感到满意。于是决定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为他修了粮仓,送来了牛羊。

  舜在历山生活稳定后,摒弃前嫌将父亲、继母、同父异母的弟弟象接到了历山一起过日子。而他们心地歹毒、恩将仇报。当尧帝派人送来二女与牛羊时,他们想占为己有。一天,父亲让舜盖仓顶,等舜上了仓顶后,父亲悄悄地移走梯子,放火焚烧粮仓。当时舜戴了个大斗笠,他见大火烧上来,便以笠为伞,轻轻跳下,竟毫发无损(如果可信的话,那么舜是高空跳伞的始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父亲又叫舜挖古井里的泥,等到舜下去以后,他们就往里面扔石头将井填死。好在井里有一个逃生的侧洞,舜躲在侧洞中安然无恙。象和父亲认为舜必死无疑,便跑到舜的屋中抢夺财物,正闹得不可开交时,舜不慌不忙地走了进来,二人惊愕不已。舜也没有追究,依然如故地同象和父亲、继母在一起生活。舜的孝心感天动地(后人将舜的孝行列为二十四孝之首名曰:“孝感动地或孝感动天”)。尧闻知后,立即派人将舜召到自己的身边任职,并决定让位给舜。为防丹东捣乱,尧把丹东发配到了很远的地方。舜代尧行政事8年,政绩辉煌。这时,100多岁的尧才去世。舜为尧举行了隆重的葬礼,3年后,正式接替了尧的首领职位。舜以后又将帝位传给了有治水才能的禹。大禹继位后,舜为了让他充分行使权利,在百姓中树立首领的威信,带着妻子离开都城到各地巡游去了,110岁时,死在苍梧山。《史记·五帝本记》记载:“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子失道……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扦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清嘉庆23年的《东流县志》记载: “山之西有舜城,山之东有舜井;上有寻真观、草规庵、有二池并列;在观前为水天池,甚旱不涸;在庵前者曰旱天池,甚雨不积,谓之舜池;一石名仙掌,石上有痕如掌迹也;观下又有狮子石,形如立狮;庵前之右有老虎洞、八公洞、白龙洞(亦名隐龙洞),庵之后有望江石,亦名望江台;旁有潜龙庵。皆游览之胜也”。这里记载了历山的主要景点。

五、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

  历山、九华山是孪生兄弟。王安石的《答平甫舟中望九华》一诗中曾咏叹:“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盘根虽巨壮,其未乃修纤”。在这雄奇的“千万山”之中,一定包含了东流的历山。

  历山、雷池是同胞兄妹。古代文献记载: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据《东流县志》记载:诸冯之地,东流历山为其属地;“雷泽”在东流历山对江的望江县,古称大雷戍或雷邑,古雷水自发源地宿松而下至望江积而成池,故曰雷池,春秋战国时亦称雷泽;雷池在东晋时天下闻名,“不敢越雷池一步”典故即源于此。雷池地区自古出孝子,孟宗、王祥、徐仲源在雷池期间均有孝义活动。如果再加上最古老的孝子舜(孝感动天),那么古雷池之地——望江县就是“四孝”乡,名副其实的孝感乡。

  从我国文明发祥渊源来看,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同样重要。上世纪,长江流域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如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上海崧泽新石器时期遗址,潜山县薛家岗新石器时期遗址。东至香口镇的枣林湾亦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望江县黄家堰遗址、汪洋遗址和狮子林遗址(三处新时器晚期遗址),证明了这一点。虞舜未被尧请出山时,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生活是完全可能的。

  清嘉庆20年的《东流县志》中有《冯宁·历山记》、《汪思迥·历山赋》。冯宁的《历山记》云:“历山旧传大舜躬耕处也,山西南深峡中有田各数亩,山僧指为号泣昊天即此。其上草规庵后去四五百步有井,宛然其泉清冷,士人传为掩盖后稍加浅焉,即起而深之,不久仍复。又东去二十里有尧城渡,今为建德县治。北行五十里外,有雷江或云即雷泽。迤西十余里有冯村坡,云即诸冯。由斯以谈舜生于此、耕于此、渔于此,与孟子之言适相合。而古今载藉之所传与图之所记,或以为历山在山东东昌之濮州东南,互异彼此交讹,夫亦恶能强辩其是非也哉。自古名区胜地借人以传而为后世所假托者何可胜数,其在吾池杏花村系杜枚旧治不容他议。而皖江金陵各有指名,皆未必不借樊川以资佳话。他如复洲之赤壁与黄洲濮阳之赤壁,后世亦互相引据,纷纷辩论,独历山哉!余安知山东历山之为历山,余又安知余邑历山之非历山耶?耶爱为之记,以存其说。”冯宁记载了舜耕历山的传说,描述了历山雷泽(雷江亦即雷池)、诸冯、尧城渡、草规庵的相互位置,与孟子之言相吻合。同时强调,自古各地名胜多有争议,如贵池杏花村,本系杜牧旧治不容怀疑,但金陵(南京)又出了杏花村;复洲赤壁与黄洲赤壁争论不休;山东历山就是历山,东至历山难道就不是历山?汪思迥的《历山赋》云:“俯长江而中流砥柱,凌远诸而倒影回环,厥有中天之迹,肇名虞帝之山,兹山也。周遭三十余里,绵亘四千余年,为邑治之鼻祖,实载藉所流传。谷留掩盖之井,野存号泣之田,南则陶唐之庙,禹封之邑,尧城之渡,是相连接。北则桥名舜善,村纪诸冯,河溯唐虞里巷交通;东则井号韶筲,克谐九奏;西则江循雷泽,百川所凑尔,乃岭水区分,石峡回出,黄龙蜿蜓。”这里通过对历山(虞帝之山)、舜井、陶唐之庙、禹封之邑、尧城之渡、舜善桥、诸冯、雷泽(雷池)、草规庵等景点描写,展示了历山雷池的山水风光。

  唐代诗人李白《尧祠赠杜甫阙》云:“我觉秋兴逸,谁言秋气悲。山将前日去,水与晴相宜。云归碧海少,雁过春天还。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又《秋浦寄内》诗云:“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余。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这里的“秋浦”县名,隋到唐至德年间,至德县是它的属地,大雷即望江即雷池。

  宋代名臣文学家范仲淹《尧祠》云:“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载治熏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范仲淹以诗人和政治家的眼光,歌颂尧舜的丰功伟绩和禅让制度。

  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泊东流》云:“前口发大雷,真成料虎头。今日伐鼓出,棹歌傲阳候。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东流今日宾,建德椎羊牛。野语尚信然,小布黄芦洲。惟来采薪翁,经营往来舟。褚枥尽年华,山重烟雨愁。”大雷、东流、建德(至德县一度名建德县)三县山水相依的情形,抒发了诗人“烟雨愁”的心境。

  宋代香隅、香口归属望江县,设有税场,宋末望江县因战乱将县治迁至此,元初又迁回旧治。《望江县志》载:“宋末兵乱,因县治地当兵冲,迁治于江南香口(今东至县)。元初,县尹张鲁瞻任期内迁回。”《东流县志》也有相同的记载。

  宋代名臣诗人杨万里《阻风香口诗》云:“朔风憎船进,东暾让雨行。云移青嶂动,鸦度白云明。淹白宁吾愿,吟哦且客情。江边一株柳,憔悴似余生。幸自无多雨,其如不肯晴。响牖疏复密,晕水灭还生。鸥竞波中影,山疑岛外情。残春只五日,留取作江行。山已多姿了,云仍太劣生。浓横半岭白,澹扫数峰青。照水影颠倒,迎曦时晦明。吾生不孤杀,天赐碧瑶屏。”

  宋代诗人梅尧臣《五日登北台山望尧渡》云:“南方传竞渡,多在屈平词。萧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千桡返鸟飞,两可刻灵螭。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

  元末明初学者、文学家危素《舟次望江雷港连日阻风》诗云:“春风昨日扫江花,遥想归人已到家。日暮停舟望江县,淮南芳草接天涯。”

  明朝诗人陈春《历山》云:“山田历历任耕锄,开筑人传自有虞;更得春来时雨足,好看甸服乐康衢。”

  各朝诗人钟爱东至历山、礼赞望江雷池。

六、几大关系

  目前任何一种说法都不能令人信服。毕竟是四千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哪位领导、哪位院士召开专家会拍板定一下的事。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史学家、文学家、学者,成为千古之谜。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感叹:“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文者近是。”司马迁为写《史记》四处调研,到处都说是黄帝、尧、舜之地,他感到为难地说:“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传说与史实的关系。尧舜禹时代的事迹,是四千一二百年前的事,主要靠口口相传,到商代才有甲骨文,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这有甲骨文之甲骨为证。口口相传了六七百年的事,肯定在过程中走了样,不可能是事实的原版。到《管子》成书年代,时间过去了1500年左右;到《墨子》成书的年代,时间过去了1700—1800年;到《史记》成书的年代,时间过去了2000多年。后面的史书,相隔时间更长。因为口传的就走了样,后面文字记载再准确也还是走了样。纵使考证出来历山在哪里,也只能说《孟子》的历山在哪里。司马迁《史记》说的历山在哪里。

  古地名与今地名的关系。世界在发展,万物在变化,几千年岁月,沧海变桑田,地名也在演变之中。诸如孟子说的雷泽,不可能就是山东的雷泽县。据史学家考证,山东雷泽县到唐朝才开始设置,是先有传说后才有这么个县,与孟子说的雷泽没有任何关系。

  出生地与活动地的关系。即使明确了舜出生在哪一个地方,但他的活动地区可以在其他地区,出生地和活动地可以同一,也可以不同一。活动地灵活得多,广泛得多,而出生地只有唯一。北方的人可以到南方去工作,南方的人可以到北方去生活,舜最后“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就是证明。

  历山与雷泽的关系。从传说看,历山与雷泽相距不远。历山东至说成立,那么雷泽雷池说也就成立。换句话说,雷泽就是雷池,只是不同时期的称谓罢了。

  总之,历山东至说、雷泽雷池说(亦即望江说),任家之言,仅仅是个人观点。对乎?错乎?恳请方家指点!

发布日期:200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