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牛诗话

长白词客

  再过几天又是牛年,牛年说牛,想起了几首关于牛的诗。

  牛作为“六畜”之一,在农耕时代是耕犁、运输的重要力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牛性情温和,又吃苦耐劳,因而得到人类的喜爱。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歌颂牛的诗篇,或绘其形态,或赞其精神,借以抒怀咏志。

  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就有咏牛的诗句,如《小雅·无羊》中“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意思是你的牛儿都来了,摇动着耳朵,有的跑下山坡,有的到水边喝水,有的睡觉有的在那躺着),很具体地写了牛的形象与活动情形。

  牛没有骡马的暴躁、驴的倔强,连老人、妇女、儿童都能放牧役使。牛不仅与人相伴相欢:“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唐·元结《将牛何处去》);与弱小动物也能和睦相处:“牛蹄彳亍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清·王恕《牧牛词》)。牧牛、饮牛、爱牛,是诗人咏牛常见的内容。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北原牧唱》:“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描绘出一派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风情。南宋大诗人陆游的《饮牛歌》:“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表达出对牛的关心。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的《牛衣》写道:“覆牛畏严霜,爱之如爱子……”可谓爱牛情深。诗人爱牛更多的是表现在对牛的命运和遭际的关心上。如明代诗人高启的《牧牛词》: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诗人笔下的牧童与牛朝夕相处、相依为命,心疼“牛劳牛饥”,更担心牛被卖掉。再如宋代梅尧臣的《耕牛》: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耕牛被繁重的耕作劳动弄破了脖子,没有时间看顾自己瘦弱的牛犊,早出晚归,饥寒交迫,诗人对耕牛的艰辛困苦倾注了深深的同情。“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春雨一犁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元代宋无的《老牛》诗则为奉献一生的老牛鸣不平。

  正因为牛勤劳淳朴,任劳任怨,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得到诗人的赞美。赞颂牛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精神,以牛比人和自喻,是历代咏牛诗歌的主调。唐代诗人元稹的《田家词》,生动地描写了牛在干旱田地上耕作的劳累:“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宋代孔平仲的《禾熟》通过一个秋收场景,刻画了牛只知耕作、从不索取、随遇而安、悠然自得的形象。其诗写道: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唐代诗人刘叉有一首《代牛言》:“渴饮颖川水,饥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牛渴时喝浑浊的河水,饥时对月喘着粗气,艰辛的劳动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仍不得休息。“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揭露了统治者的贪婪,诗中的牛分明是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被压迫、剥削生活的写照。

  南北宋时期的名臣李纲坚决主张抗金和革新内政,罢相贬官后曾写下《病牛》一诗: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他以朴实的笔墨勾勒出病牛的崇高形象,赞颂了病牛的坚韧品格和精神境界。实际是以病牛自喻抒发抱负:虽然遭受打击,弄得筋疲力尽,仍然要以国家兴亡和苍生为念,表现出可贵的奉献精神。

  现代文豪鲁迅曾自喻为牛,他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他的《自嘲》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是广为传颂的名句。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老黄牛》一诗,热情称赞了牛的勤奋: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臧克家先生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也有的写作“老牛亦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诗句表现了奋斗不息的“老黄牛”精神,人们经常引用以自勉,许多人还误以为是古诗中的名句。

  总之,咏牛诗通过描绘和赞美牛的美好形象,歌颂了劳动、奋斗和奉献精神。多读读咏牛诗可使人的心灵和感情升华。此外,牛还常常成为诗人描写自然风光特别是农村田园景象的亮点,增加了诗境的意趣和韵味。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朝·无名氏)

  入坡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唐·张籍)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宋·黄庭坚)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宋·张舜民)

  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家。(宋·杨万里)

  野牛浮鼻过寒溪,落木萷椮水下陂。(宋·朱熹)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明·杨基)

  橹摇渔父唱歌去,牛背牧儿浮水归。(清·查慎行)

发布日期:20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