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荣
内容摘要:《老子》一书从一开始也就是第二章便充分暴露了其思想体系中颇具特色的辩证思维与作为中心思想的“道”论之间的矛盾。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更是不打自招地从理论上承认了其辩证法与“道”论之间的这一对矛盾。通过矛盾的分析,将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这部奇书的思想。
关键词:辩证思维;“道”论; 矛盾;《老子》
作者简介:刘荣,女,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2006届硕士研究生。
《老子》一书五千余言,却自成体系、哲理充盈,在宇宙论、辩证思维、政治智慧、人生哲学、认识论等方面均有深刻、精到的阐述和论证。已有不少学者指出,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哲学家。老子之后兴起的道家学派,推尊老子为开山祖师。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影响可谓至巨且深。尽管我们公认老子其人和其书的巨大影响和价值,但作为中国哲学初创时期的哲学家,老子的思想难免会有不完善、不成熟甚至互相抵牾之处,这种情况同样普遍出现在被称作“轴心时代”的哲学家们的思想当中。这样说并非有意否定老子的思想价值,我们却是在承认并尊重老子思想价值的前提下,在认真考察《老子》文本的基础上得出的初步结论。准此,本文拟就尽量如实地揭示并分析老子思想体系中有关辩证思维和“道”论之间的矛盾问题。
一、矛盾问题的提出
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有关辩证思维和“道”论之间的矛盾存在问题最先也是最明确地出现在《老子》第二章中。可以说,《老子》第二章拉开了老子思想线索中这两个矛盾的序幕。此后,这两个矛盾于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内贯穿至终。因此,对《老子》第二章的解读就成了我们认识和揭示老子思想中上述两个矛盾的切入口。第二章的内容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前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成为美,丑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相互完成,长和短相互形成,高和下相互包含,音和声相互和调,前和后相互随顺,这种状况是永恒的不变的。
老子在此想要强调指出的是,万事万物莫不存在着对立相反的一面,对立的双方彼此依存并相互转化。显然,老子已经有了明显的辩证意识。他不囿于常人思考和行事的片面与固执,倒是灵活地也更加全面地把握住了事物的辩证规律,并认为这是“恒”也,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我们接着释读后面的内容:因此有道德的人以“无为”的态度行事,施行“无为”的教导。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不自我标榜,因此他的功业不曾消失。
第二章文义既明,我们现在可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了。我们注意到,老子第三句话用“是以” 开头,“是以”即所以、因此的意思,在此做表因果关系的连词。那么,“是以”之前的内容当为之后的原因,而之后的内容当为之前的结果了,这是逻辑上的共识。照理,本章以“是以”断开,应是一段完整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命题。可结果怎么样呢?参照我们上面的释文,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嘛!他们是不着边的平行体,看不出丝毫的相交,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本没有关联,在文义上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却又为何杂糅在一起了呢?
第一、二句中天才地发现了相反相成规律之后,老子却将笔锋蓦得一转,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他为何不说圣人该处有为之事,行有言之教呢?为什么不是万物作而始,生而有,为而恃,功成而居呢?有为与无为,有言与不言…,顺着老子在第一、二句中所阐明的思路,也该是相反相成呀!可老子在此偏偏一反前说,以非常坚定的口气认定“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行为,理应如此;对于“有为和有言”之类的行动则只字未提。不惟如此,老子还特别冠以“是以”二字以加强语气。①这样一来,在我们理解本章的内容时明显地感受到了一种前后语义上的落差。我们分明觉察到,老子在第一、二句与第三句之间似乎遗漏了一些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逻辑上下文的必需。否则,我们对“是以”以下的内容在全章中的地位感到特别的突兀和不解。难道是老子有意的漏掉那些内容还是错简的缘故?②或者其他我们不可知的原因?如果是错简致此,我们也认为错得巧妙和机智,这得以使我们从《老子》的一开始(因是第二章)就明了了老子思想体系中的矛盾,因此愈到后来我们才更加清楚地理解老子思想中的矛盾伏笔其实从一开始也就是这儿就已埋下了。那是老子故意遗漏了么?非也。事实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圣人”一词的准确理解上。“圣人”何意?道家的“圣人”,严灵峰先生在其《老子达解》中译为“有道的人”,我们倾向于是。“有道的人”中的“道”又是何意呢?“道法自然”,即道的本质是自然而然的,不受外在强力干扰的。“圣人”也就是体认自然、不妄为的人,他们过着虚静、不争的理想生活。我们知道,老子创立的学派所以称为“道家”,正在于“道”的概念和涵义在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老子已将“道”升华到了哲学意蕴的高度,它是宇宙的本原、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这样一来,“圣人”(“得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行事,施行无言的教导(“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被老子置于神圣在上而不可动摇的地位了,老子因此违反了他之前倡导的辩证思维方式而走向了“道”论的绝对和唯一。
以上探讨了老子思想系统中两个矛盾问题的起因,但仅仅这些还不足以加深我们对矛盾的认识和了解。下面就针对辩证思维方式与“道”论分别作一番专门的论述。
二、辩证思维与“道”论及其矛盾
万物是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无疑是《老子》一书的特色,前面我们已对此略微展开过论述。但这种思维的特色又不局限于第二章中,综观《老子》全书,作者不管对自然、社会还是人生、政治等方面的思索无一不闪耀着辩证的光辉,略举数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二十七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
另外,两两对立的概念在《老子》书中可谓俯拾皆是,如巧拙、动静、盈冲、曲全、枉直、洼盈、少多、敝新、雌雄、白辱、轻重、静躁、歙张、弱强、废兴、取与、贵贱、明昧、进退、成缺、辩讷、寒热、祸福、损益、正奇、柔刚、虚实、开阖、清浊、存亡、亲疏、主客、终始、治乱、成败、有为无为、有事无事、有道无道[1]76等等。这一系列彼此对立的概念,让我们想见老子体验生活、观察世界的细致和精微。
小结一下:老子的逆向思维使他得以高明地窥探到事物对立和相反的一面,事物的对立双方又非孤立的存在,他们彼此依存,互为存在的根据;他们更是能够向着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化,即物极必反之理。万物莫不如此,此为万物存在之规律。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个动荡不安、战争频起的苦难岁月里。③当其时,各个诸侯国之间为着扩张领土、掠夺人口进行无止无息的侵略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2]516诸侯国内的统治者为了满足一己的贪欲和享乐,对民众进行搜刮剥削,致使民瘼深重、民不聊生。老子深感于此,认为所有这一切祸乱和灾难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的“有为”政策,也就是政治决策和执行中的多欲、妄为,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
便是对有为政治导致的恶果的最好写照。
我们说过,老子是体验生活的高手,他总能用他那一双锐利的眼睛发现常人所不及。以《老子》书为例,老子惯于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他总是善于从生活经验和自然现象中提炼出一些适用于社会和人生的法则,我们称之为“推天之道以明人之道”,姑举数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老子在叙述“推天之道以明人之道”上,惯用一种固定的语法结构,前面叙述“天之道”如何,后面接着用“是以”二字说明“人之道”如何如何。在老子的心目中,人间世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效法“天之道”,大自然的秩序和规律才是人类行事的准则和必须遵守的规范。
可“天之道”有哪些特点呢?它有何威力使得现实界必须依从呢?《老子》二十五章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一词并非指自然界,老子的意思是“自然而然”。“道法自然”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道”的本质是自然而然的意思。那么,作为有着宇宙的本原、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等内在规定性的“道”,其向下落实到现实界的政治生活中,也必然要求体现“道”的这种“自然而然”特性。老子因此将“无为”作为政治生活中居于最高位的“圣人”所必须遵循的实践法则。“无为”并不是不为、不去做,而是说要不妄为,即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之意。所以凡是违背了“无为”要求而在政治中肆意妄为、强力作为的一切“有为”行为均是老子痛斥和反对的。老子从有为政治中感到实行无为政治的必要,这恰好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色。但事情远未结束。根据我们前面的推论,“无为”已被老子提到了体现“道”的特点的高度,也就是说,“无为”在政治中的地位如同“道”是宇宙的本原一样不可移易了,它是绝对的完美的惟一的政治,从此与有为划清界限,两不相争,遑论二者的相互转化!
老子由“天之道”观察生活的本领不仅在政治领域中有所表现,同时据此创设了他的一套人生哲学。在他的人生哲学里,处后、不争、柔弱、谦下等品质是应该具备的,老子并将其同样升华到“道”的高度给予绝对化。例如他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八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二十章)
在老子看来,世人凡事只知去争、去取、去显露自己的锋芒,而不晓得其实只有处弱、不争、含敛、忍辱负重才是处世和致胜的有力武器: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六十七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七十八章)
综上,老子一方面成就了他的思想体系中极具特色并成为后来中国古典哲学宝贵财富的辩证法;另一方面,却又在他的辩证法系统内部打开了一个缺口,让神通广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道”乘虚而入并凌越一切、驾驭一切,如此,辩证法显得不再辩证,而“道”论成了老子思想中的核心和关键。
三、结语
继承了“古之道术”并善于从生活世界中类推和总结经验由此而形成的老子的庞大辩证法思想体系,虽说在包括今天在内的几千年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还是薄弱的。“我们很容易发现老子常使用类比法(Analogy)去支持他的论点。例如,他从柔弱的水可以冲击任何坚强的东西,因而推论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来。这种类比法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的说服性和提示性,但是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力。因为你可以用同样的形式例举不同的前提而推出相反的结论来。”[3]40这样的辩证法因之是不彻底的、不坚定的。“为无为,则无不治”、“柔弱胜刚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一系列体现“道”的品质、蕴涵“道”的特性的论断的出现无疑从根本上颠覆了本就不够强大深厚的辩证思维;而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更是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一对矛盾。“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万物在“道”的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不息并最终返回到原点,因此又是一种循环运动。第十六章对此作了清楚的诠释: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由“反者道之动”,老子揭示出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这两条重要的辩证规律。但这又非老子的主要目的。老子意在引出贵柔、守雌、不争、谦下等的“弱用之术”,即“弱者道之用”。只有安于柔弱、不争、虚静等状态的一面才是契合于“大道”的道理所在。因此,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也已经明确地暴露了其思想中辩证法与“道”论的内在矛盾。
注释:
①高亨《老子正诂》中认为:“‵是以′二字疑后人所加。《老子》原书,本不分章,后人强为分之,有文意不相联而合为一章者,遂加“是以”或“故”等字以联之。”笔者以为,“是以”二字即便真为后人所加,也加得合情合理。所谓的“后人”不过是在深谙老子意旨的前提下替老子添了一加强语气的妙词罢了。
②陈鼓应先生主此说。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6页注释部分。
③关于老子的生活时代问题,学术界的争论久矣多矣。参考前人说法并结合晚近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的整理成果,笔者倾向于认为老子生于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但年长于孔子。
参考文献:
[1]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发布日期: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