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传递折射世界对华心态

纪双城 李渊 范剑青 石华

  4月29日,越南胡志明市顺利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国外传递的“收尾阶段”。这之后,圣火将从越南前往香港和澳门。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国外19个城市的传递中,经历了风风雨雨。一些反华势力选择了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平台,不惜破坏奥运传统来羞辱中国、干扰中国的发展。但回顾近一个月来的火炬传递,留给世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力量都挡不住奥运圣火,是中国人面对复杂局面的应变能力和坚强意志。近日,美国《侨报》还形象地说,对于世界来说,象征和平与光明的奥运火炬像是一面“照妖镜”,将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未来趋势照了个透体亮。同样,火炬传递中遇到坎坷,也正是世界复杂心态面对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奥运圣火一路风雨

  从4月2日开始,火炬在阿拉木图、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堡、伦敦、巴黎、旧金山、布宜诺斯艾利斯、达累斯萨拉姆、马斯喀特、伊斯兰堡、新德里、曼谷、吉隆坡、雅加达、堪培拉、长野、首尔、平壤、胡志明市19个城市传递。火炬在很多国家的传递过程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哈萨克斯坦总统举起第一棒火炬、英国首相在唐宁街10号亲自迎送圣火、阿曼派出皇家卫队、巴基斯坦总统和总理一起高举圣火、澳大利亚总理对“藏独”企图闹事发出严厉警告、韩国派出8000名警力给圣火传递“总统级的最高保安待遇”、平壤有40万市民到现场观看……

  象征着“和平、友谊和希望”的奥运圣火在此次传递中不仅到达了举办过奥运会的英法美澳日韩等国,也首次进入了坦桑尼亚、阿曼、泰国、朝鲜、越南等国。圣火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欢乐,很多人也为自己的国家和城市入选传递路线感到自豪。40岁的英国高中历史教师沃尔特告诉记者:“无论怎样,当我亲眼看到火炬手从我身边跑过时,我感到很激动。我没有去过中国,但是当天成千上万中国人欢呼的场景激发了我想去中国的热情。”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奥运火炬接力在南美洲的唯一一站,该市市长毛里希奥?马克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火炬接力经过布宜诺斯艾利斯,将有助于我们城市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我们与中国的友谊和交流。布宜诺斯艾利斯有幸成为拉丁美洲唯一一个被选中进行火炬接力的城市,这是我们的荣誉。”

  奥运圣火在传递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坎坷。从天气变化来看,既遭遇过伦敦的大雪,也遇到过达累斯萨拉姆、吉隆坡的大雨。但真正让奥运火炬一路坎坷的不是天气变化,而是一股对中国发展太快看不顺眼的国际势力。圣火百分之百传递的是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奥林匹克精神。但圣火在某些地方的遭遇却令人震惊。

  法国巴黎不仅没保护好圣火,而且一些偏颇的法国媒体还恬不知耻地说“圣火在巴黎传递给了中国一记耳光”。没过几天,在巴黎市长德拉诺埃的提议下,巴黎市议会又把“荣誉市民”的称号“奉送”给了达赖。伦敦和巴黎的火炬传递受到“藏独”分子和反华势力干扰后,旧金山的传递开始缩短和改变线路,这也导致印度尼西亚等国缩短了原定的火炬传递路线。

  圣火在东亚的日本、韩国传递时,除了有支持“藏独”的示威者出来阻拦外,还出现了指责“中国遣返朝鲜难民”的声音,少数日本右翼还袭击华人华侨。此外,澳大利亚、韩国一些人还对突然出现的“红色海洋”和众多中国留学生“感到不安”。圣火在法国和日本的传递过程中,都有中国学生被人殴打,在韩国还有中国学生被抓。

  给圣火捣乱是“本能的恐惧”

  在日本长野亲历火炬传递的萨苏先生描述了他看到的火炬手遭袭击的场景:几个捣乱分子向日本老演员身上扔瓶子,还有人冲上去抢夺“瓷娃娃”福原爱手中的火炬。萨苏感叹说:“这些人算什么‘好汉',欺负的不是老人就是女孩子!”西方媒体似乎缺少这种正义感,它们对发生在巴黎的“藏独”分子袭击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这样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或反应迟钝。一个月来,当全世界人民分享奥运火炬带来的快乐时,不少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却忙着掀起一波又一波抵制“奥运”、诋毁中国的巨浪。

  有些人还以指责本国政府的方式来变相攻击中国。在野的英国保守党政界人士对中国派来的火炬护卫手指指点点,还严厉批评英国政府和伦敦警方。《澳大利亚人报》上周末的文章批评澳大利亚政府说,“一夜之间”在澳大利亚出现这么多中国学生,他们挤占了澳大利亚人的上学机会。而据记者了解,中国留学生在澳大利亚学习的费用是他们本国学生的好几倍,再加上生活费等花销,实际上是给澳大利亚带来了滚滚财源。《悉尼先驱论坛报》还预发消息说,悉尼5月20日将举办一场主题为“中国是否适合举办奥运会”的辩论会。记者认为,这和澳大利亚存在的一些“抗议声音”有关,有些人又要借奥运会提出所谓的人权等问题。

  尽管针对北京奥运会的杂音依然存在,但在圣火经历了近一个月的洗礼之后,西方媒体也出现了多种声音。最近,法国舆论对媒体前些日子的涉华报道提出了很多质疑,特别是网络上的抗议声音不小。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也在分析中坦言,英国媒体过去在报道中“一边倒”的倾向性是有的。这篇以“火焰仍在燃烧”为题的文章在分析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潮时认为,很多英国人都是从这次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进程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无论是从城市间的游行示威,还是互联网上的唇枪舌剑,人们都看到了海内外华人对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支持,这也让英国人感到中国的确是将2008年奥运会看作是彰显国家形象、积极同世界沟通的全球性盛事。文章还说:“尽管奥运圣火传递在欧洲国家受阻,但8月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无疑将是一次集全球民众快乐与友谊于一体的体育盛事。”

  用抵制奥运来对付中国的做法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反感。4月27日,在巴黎举行的一次有多个国家记者参加的集会上,来自土耳其、智利、俄罗斯的记者纷纷说,西方这么给圣火传递捣乱,反映出来的“完全是对中国崛起的一种本能恐惧,是一个阴谋”。一位俄罗斯记者说,俄罗斯的索契2014年将举办冬季奥运会,到时候西方肯定又会拿人权、民主和车臣问题找俄罗斯的麻烦。

  “火炬传递照亮了世界政治格局和未来趋势”

  北京奥组委特聘专家张清4月2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火炬在第一站阿拉木图传递时非常成功,此后在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堡的传递也很成功,而圣火传递进入英法美这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后就出了问题。此后,在南美、非洲、中东和中国周边国家的传递又相对顺利。张清说,出问题的根源在于两种不同文明间和不同社会制度上的差异。西方某些狭隘的政客与带有偏见的媒体,从中又不断进行渲染,使这种冲突严重干扰了奥运火炬的传递,亵渎了奥林匹克精神。张清认为,中国重视开展大国外交,同时也非常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此次圣火传递在国外后半段能够受到热烈欢迎,是中国大力发展周边外交成果的体现。

  针对一个月来在圣火传递中出现的杂音,美国《侨报》4月26日发表社论说,奥运火炬如同一面“照妖镜”,将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未来趋势照了个透体亮,“谁是敢死队?谁是幕后摇扇者?谁又是看客?均不打自招”。文章还说,北京“祥云”深深灼伤了西方世界的眼睛,以至于有那么多政客在“闭着眼睛说瞎话”。但圣火点燃了全球华人崇尚和平、热爱中国的激情,让他们团结得更紧密。在当今复杂的世界格局中,对于中国而言,奥运圣火则如一块试金石,再次警示这个发展中大国,“世界激流与漩涡还太多太多,在汪洋中行船,要把稳中国之舵,临危不乱”。文章最后说,在这个多极化并充满竞争与合作的时代,看出“谁敌谁友、谁诚谁诈”,这或许是奥运圣火在这趟环球之旅中给予中国的“最丰厚礼物”。

  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奥运圣火全球传递过程,就好比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任海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奥林匹克运动源于西方世界,现在已经变成了全世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极为宝贵的平台。这个平台本意是要供不同文化的人群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中国借助这个平台,开展奥运圣火的“和谐之旅”,是希望融入世界,让世界分享来自中国的奥运文化,但是国外的圣火传递却异化成为一种“冲突之旅”,“这其实也反映了西方在理解奥运精神上的心胸狭窄”。任海说,奥运会是全世界共同的平台,但圣火传递过程还是不断发生矛盾与冲突,反映出这个世界依然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任海分析说,非西方国家欢迎奥运圣火,表现出对世界文化多元的期待;西方国家对奥运圣火的态度,反映出对世界文化多元的排斥。

  “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来看,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的先例,所以中国崛起对它们来说具有不确定性,它们感到了担心、威胁甚至感到恐惧。贾庆国说:“这次火炬传递,反映出西方国家还没有足够的心胸来接纳中国。但不管世界对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那就是不要以受害者的弱国心态,而是要以自信的大国心态来对待批评、甚至无端指责。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是要发展自己,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日期:200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