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维
秦“摹印”
真正定型化、行款化的最早汉字是甲骨文,它也是最早用刀镌刻出来的文字。从风格上看,已经有了瘦硬挺拔的细笔,和浑厚雄壮的粗笔之分,笔画多方折,交叉处剥落粗重。
后来发展到熔铸在钟鼎彝器上的金文,开始显示出篆字的演变。笔画首尾尖细,中间较粗,起笔、收笔和转换都为圆笔,浑厚圆润为篆书中的藏锋、裹锋、中锋的运笔方法提供了典范。
《石鼓文》是战国末期到秦朝初年的作品,是一种划时代的篆书,也是大篆的代表作。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宋代由凤翔迁到开封,金破北宋,又迁北京,风化剥蚀,字迹模糊,但还是依稀可见那雄强浑厚、朴茂自然、圆中见方的风貌。邓石如、吴昌硕等大家正是从《石鼓文》中汲取营养,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篆刻风格。
秦统一中国后,丞相李斯制定了通行的“小篆”,字形呈纵势长方,大小整齐,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如今只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还有李斯的亲笔。《峄山刻石》为后世摹刻,也成书法范本。秦代诏版中的小篆,书写草率,别有风韵。小篆圆转流丽,明清后为许多篆刻家青睐。
秦代规定了官印的文字、质地、钮式、字数、款式、尺寸、名称和章法,是为了体现封建王朝的秩序与权威,但也确定了印章的独特审美形式。从文字上来说,秦朝的统一文字是丞相李斯发明的“小篆”,秦始皇的六方御玺和传国玺,都是李斯用小篆写成的。但印章上的文字,与书法上的“小篆”有些区别,被称为“摹印”。
秦代规定“八书”,其中“摹印”是专门为书写印章而创制的,因为要配合印章的方形,所以摹印的字体比标准的小篆要方正一些,好多圆笔变成了方笔。从“摹印”开始,篆书在印章有了特殊的发展,走上了与书法中的篆书不太相同的道路。而“八书”中的“虫书”一体,后来发展为印章中的“鸟虫书”。
清代大学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上说:“摹者,规也,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可见,“摹”这个字,就是由印章而产生的,最初就是指印章的大小,和文字的多少,后来引申到印章上文字的书法规则。
秦人发明“摹印”这种书体,就是为了印章的美观,“摹”就带有设计的意思。为了印面的美观,可以在还能让人认识的前提下,对文字的线条和结构略作调整,达到整体布局上的艺术统一,这就有了篆法与章法的思考。
汉“缪篆”
秦朝只有短短的十五年,随着它的灭亡,小篆的统治地位被动摇了。汉朝建立之后,隶书渐渐风行天下,逐渐取代了小篆的书法地位,被普遍采用了。印章文化和篆刻艺术,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用隶书取代篆书来治印,还是继续保持篆书的艺术风格呢?如果选择了前者,那么现在印章这门学问就不能叫做“篆刻”了。可汉朝人选择了后者,他们觉得篆书在印章上形成的艺术魅力,是隶书无法达到的,所以不能用隶书取代篆书。
这个选择再次证明了祖先的聪明智慧。从此以后,书法与篆刻走上了两条道,书法后来发展到楷书、草书和行书,而篆刻则一直坚持用篆书,但又有它自己的发展。书法一直是实用性压倒艺术性,直到近现代随着硬笔、电脑的发明,艺术性才压倒了实用性;而篆刻从隋唐以后,实用性大大减弱,到明清就退居次席,让位于艺术性了。保留篆书作为印章的基本书体,使印章文化保持了中国文字最古老的面貌,同时又在一代代篆刻家的传承创造下,涌动着永不枯竭的生命力。
因为隶书取代了篆书的统治地位,篆书不再成为日常书体,而主要被应用在了印章上。也因为隶书的影响,汉代人在秦代“摹印”的基础上,发明了“缪篆”。篆书主要是圆笔,虽然美观,但书写起来花费的时间较长。而隶书主要是方笔,笔画比篆书少得多,书写起来较简便省时。隶书取代篆书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它的方笔也必然要反映到印章上,所以“缪篆”中小篆尚圆的形态开始消退,代之而起的是方折笔画大量出现。“缪篆”出现了结体上的挪让、增损、缩扁、拉长,甚至偏旁移位,有的篆字多达十几种写法,特别是把文字的线条用屈曲的方法加以延伸,填实印面,变疏为密,丰富了篆刻的内容。
“缪篆”取代“摹印”的趋势,在西汉中期特别是汉武帝时就已经很明显,而它的最终形成则是在新莽时期。外戚王莽代汉称帝之后,托古改制,甑丰的一班谋士再三推究,决定将“摹印”更名为“缪篆”。“缪”这个字,是丝旁,意思“用丝绸打结”,而把它与“篆”联系在一起,意思就是说,允许在篆书的基础上,对文字的笔画进行增损或变形,使文字线条显得方正平直,接近于隶书。如果说篆书线条像缠绕弯曲的丝绸,现在就要给它打上结,不再让它弯了,这就是“缪篆”。
篆字是有限的,时代却在无限地向前发展。今天篆刻时常会感到古代的篆字不够用,这就要借助其他书体,特别是隶书,求得字体上的接近与和谐,还要参考瓦当、汉砖、钱币、碑额等其他金石文物上的文字,使篆刻的形式丰富多彩。
篆书三十二体
缪篆自汉代创立之后,两千年来一直是篆刻印章时采用的主要篆体,但在缪篆之外,为了丰富篆刻的内容和形式,古人还创造出了许多种篆体,被后世统称为“篆书三十二体”:“玉筋篆、奇字篆、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篆、穗书篆、倒薤篆、柳叶篆、芝英篆、转宿篆、垂露篆、碧落篆、龙爪篆、鸟迹篆、雕日篆、科斗篆、鸟虫篆、鹄头篆、书篆、鸾凤篆、龟书篆、龙书篆、剪刀篆、缨络篆、悬针篆、飞白篆、殳书篆、金错篆、刻符篆、钏鼎篆。”篇幅所限,择其要者略述之。
秦代八书中有“摹印”,也有“刻符”,专刻于符节上,因系用刀刻在金属上,不能婉转如意,故笔画近于平直,形体近于方正,如现存阳陵虎符上的文字。这种字体划入篆体,就是“刻符篆”。
秦代八书中的“鸟虫书”,同“刻符”一样,也被称为“鸟虫篆”。其实春秋战国时已经有这种字体,大都铸或刻在兵器和钟镈上。往往用动物的雏形组成笔画,似书似画,饶有情趣。后世多用于旗帜和符信,但在汉印中鸟虫书入印的实例很多,后世也不少,是使用较多的一种。
“科斗篆”是汉代篆字手写体的俗称。因以笔蘸墨或漆作书,笔道起笔处粗,收笔处细,状如蝌蚪,故名。元代吾丘衍论证科斗书形体的形成是:“上古无笔墨,以竹挺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能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
魏晋时期篆法上的新发展,是“悬针篆”。它起笔藏锋,中锋行笔,若收锋却以出锋为之,竖画尾部细长下垂如悬针,因而得名,流行于魏晋私印,尤以六面印为常见。
“垂露篆”是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玉筯篆”亦称“玉箸篆”,其书写笔道藏头护尾,粗细划一,圆润温厚,形如玉筯(筷子),故名。始于秦代,唐代齐已《谢曇城大师玉筋篆书》诗称:“玉筋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铁线篆”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用笔圆活,细硬似铁,整齐划一,首尾如线,故名。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
“飞白篆”亦称“草篆”,笔画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毕显。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的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邕得到启发而作飞白书。唐代张怀瓘《书断》载:“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寻丈,字宜轻微不满,名曰飞白。”
“金错篆”是用笔颤掣摎曲的一种篆体,相传是南唐后主李煜发明的,古人赞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九叠篆”流行于隋唐时期。隋唐官印为了追求章法上的匀称整齐,对一些笔画少的字,采取屈曲盘绕的方法以铺满印面。九叠文主要以小篆为基本形状,只是将某些笔画反复折叠,个别笔画有叠到十叠以上的。因为古人以“九”为终极,所以统称“九叠”,并非都要叠九下。宋代以后,九叠篆被广泛采用于官印,它表现的是一种畸形的富贵气,并不足取。清乾隆皇帝曾将自己的诗句用“篆书三十二体”刻成印章,很有意思。这些篆体中多数都已被人们淡忘,实际意义不大,但因它们的画面感很独特,偶一为之,又有奇趣。
转自人民政协报
发布日期:200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