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29日,“非洲之夜”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热烈上演,来自南非、坦桑尼亚、毛里求斯、塞内加尔、卢旺达、喀麦隆、肯尼亚等国家的近百位艺术家纵情歌舞,在即将举行奥运盛典的中国,在全世界的聚焦中展示出最原汁原味的非洲文化风情。
事实上,这道文化盛宴只是奥运会东道主北京所奉献的一场迄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奥运文化盛会的一个小板块。而即使是这场空前的奥运文化盛会本身,也不过是“人文奥运”在中国践行与拓展的一页风景。
“人文奥运”,这个在7年前庄重写进北京申奥承诺中的一个词汇,已经在7年间化为一个个精彩瞬间、一幕幕文化风情、一幅幅人文图景,熔铸进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深刻印象中。这些印象,使得人们咀嚼到了“人文奥运”的芬芳;这些印象,深远影响着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延伸以及中国未来的人文发展。
奥运之魅,激活起中国优秀文化基因
7月28日,中国奥运代表团运动员服饰正式亮相。运动服的发布让许多人“惊艳”,而其设计灵感其实来自中国2000多年前的秦俑造型。
“奥运会的魅力之一,就是让举办国能借此充分展示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文明之光,并迅速在全世界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说,“作为奥运会赛场外的竞争点之一,举办国如何将本国的文化特色浓缩并尽可能地完美展现给世人,也事实上成为综合评价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要素之一。也正是基于此,北京奥运会从筹办开始,就借助奥运之力、从‘人文奥运'出发激活了无数中国优秀文化基因。”
奥运筹办7年间,许多神秘面纱揭开的精彩瞬间,展示的确实就是一幕幕中国人文风情: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发布--那一方中国传统印章上舞动的“京”字,将汉字、书法、篆刻及金石等传统中国文化的深邃和悠扬浓缩其中。
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揭晓--五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传递的是中国古老“福”文化的祈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哲学。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发布--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的玉文化底蕴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2007年4月26日,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登场--祥云条纹、漆红色彩、纸卷轴式样等富于中国特色的古老元素的融入,实现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完美结合。
2008年7月17日,奥运会颁奖礼仪服饰及颁奖台、颁奖花束、运动员获奖证书等主要颁奖元素发布——“青花瓷”“玉脂白”“盘金绣”“玉佩”“丝绸”“中国红月季”“绢帛装裱”,浓郁的中国传统服饰、装饰文化及审美情怀呈现在世人面前……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奥运之魅将中国丰润的文化积淀激活,璀璨的中华文化之美携手奥林匹克文化之魂不仅让外国人惊艳,也让无数中国人备感自豪。
文化之美,汇聚和谐世界共享欢乐奥运
“人文奥运”,在中国留下的一系列印象,并不仅仅停留在诸多与奥运会密切相关元素的文化阐释和注解上,其更浓重的刻画在于用文化的繁荣与共享,以文化之美在古老的东方汇聚成一曲记录世界和谐、共享欢乐奥运的欢歌。
7月28日,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表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将举办一系列中国味、奥运味十足的文化活动,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同分享文化艺术以及奥运带来的快乐。
事实上,从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开始,各种各样的奥运文化活动就已经是丰富多彩、涵盖广泛。仅北京奥组委组织的文化活动就包括从2003年开始举办的奥林匹克文化节、形象景观、体育展示等方面。而中国各地举办的诸多文化活动,从世界各地邀请而来的演出团队登陆中国祝福奥运,更是从没有间歇。
“中国政府践行‘人文奥运'的承诺从一开始就是具体而丰富的,事实上从几年前开始至今在中国、在北京已经形成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奥运文化盛会。”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说,“世界各地无数的优秀文化产品都已经或即将在中国进行展示和演绎,中国代表性的文化也几乎悉数在全世界面前亮相。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活动都是开放的、人人共享的,完美地切合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核心理念,阐释了和谐世界、欢乐奥运的含义。”
即将开幕的奥运会,文化将贯穿始终。在已经举办过5届奥林匹克文化节的基础上,由文化部、北京市、奥组委举办的2008年奥林匹克文化节将以“四海一家欢乐共融”为主题,时间从6月23日持续到9月17日。在文化节期间,将举办主题为“相约北京-2008”的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包括亚洲之夜、非洲之夜、拉美之夜、阿拉伯之夜等晚会,将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万名中外艺术家参加演出,中国文艺团体的演出有600多场。展览活动方面,还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艺术、文物、绘画、摄影、雕塑、壁画等展览近40项,国内的展览活动有150多项。
而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和奥运村,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祥云剧场”演出、“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民俗展示、中文学习和俱乐部演出等。8月8日,由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举办的奥林匹克博览会将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此次博览会是在历届奥运会集邮展基础上发展而成,也是国际奥委会首次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倡议举办的奥运文化活动。
赵东鸣表示,北京奥运会文化活动力求体现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文化艺术与体育健身的结合,剧场演出与广场活动的结合,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的结合。不仅体现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特色,还通过广泛的国际参与体现多元文化的交流汇合,让人们共享奥运带来的快乐。
人文奥运,积极影响中国人文发展脉络
北京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文奥运”理念的战略实施过程。这一战略的实施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积累了重要经验,更将积极影响中国未来的人文发展脉络。
“‘人文奥运',是世界不同文明的融会。奥运会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它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巨大的现实平台。让世界来到中国,让中国触摸世界,2008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说,“如果能够利用好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人为本、人人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那么,奥运会对中国的意义就将超越奥运会本身,而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人文奥运”的实施,已经改变了我们许多:
文化的融会。系列文化活动展示了中国文化和北京特色,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北京奥运会会徽、奥运火炬、奥运奖牌以及奥运纪念品的设计,都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与魅力,使它们成为奥运史上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现代特点的艺术珍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国内外的文艺团体来京演出,有效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北京奥运会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体现着人文奥运的理念。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北京奥运会各项场馆建设首要考虑的就是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及交通方便,这不仅是要最大程度地满足运动员、裁判员、记者、游客们的需求,还要为广大市民直接参与奥运,以及日后的体育健身活动服务。
市民素质的提高。奥林匹克教育促进了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北京奥组委与教育部在全国4亿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确定了206所中小学参加“同心结”交流活动,促进北京市中小学生与奥林匹克大家庭各成员所在地青少年的交流;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促进了广大市民养成热情礼貌、文明观赛、遵守秩序的良好文明风范。
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从中国首次申办奥运会开始,到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北京奥运会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始终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申请人数超过112万,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达207万。经过选拔将有10万赛会志愿者服务于奥运会和残奥会;40万城市志愿者在50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服务、语言翻译等志愿服务活动。由北京奥运会申办和筹备所推动的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将成为现代奥运史的重要财富之一。
“从已经发生的变化来看,‘人文奥运'对中国人文发展的的影响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加深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和认同;对中国人文明素质的整体提升;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促进;对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尹韵公说,“‘人文奥运'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建设高质量的人文软环境的标尺,同时它将塑造我们理性思考、开放心态、创新精神和包容胸怀等文明素养,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转自新华网
发布日期:200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