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池田温 编
|
|
前 言
在以皇帝为核心的专制统治持续了二千年的旧中国,国家的最高意志以皇帝的圣旨(言语)呈示出来,亦即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事情全部以皇帝诏令的形式发布出来,并以当时最高的速度(日行五百里)传达到全国各州府.
在研究唐代历史时,不言而喻、被正史、政书、文集收录而一直流传保存到今天的各种诏令是重要而最基本的史料。但是,散见于各种文献的唐代诏令,大都是缺少年月日的断文,另外,同一诏令被各书复重记载,必须把它们合在一起相互参照。因此目前检索和利用这些诏令还存在许多困难。
我们不但实际感受到这个困难,而且产生了把唐代的诏令编成一目了然的目录的念头。首先开始整理卡片的是已故的铃木俊先生(1940─1975)。中央大学大学生院数十名学生分担收集的数千张简单的卡片保留在铃木先生的遗作中,对于它的活用方法已经在十年前同土肥义和、松本明两先生商谈过了。幸而得到夏一雄先生的理解,此后作为东洋文库唐代史研究委员会的事业推进了编纂计划。在下列各位的协助下,开始收集正式的卡片,经过相当长的岁月和种种辛苦劳作。
石川重雄(立正大学) 神良(上智大学)
石田勇作(上智大学)
助原晃宏(明治大学)
大井刚(东京大学) 铃木修(立正大学)
大栉敦弘(东京大学)
西泽奈津子(旧姓古濑)(茶水女子大学)
兼田信一郎(上智大学) 藤元光彦(立正大学)
北原薰(东京大学)
町田隆吉(筑波大学)
久保惠子(茶水女子大学)
唐代的诏令,被普通《六典》(依据公式令)记载的王言之制就有七种──册书、制书(起源于诏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卷九《中书条》),不过,在当时确实有诰、令、口敕、手敕等种种叫法,有的长达数千字,有的短到数十字,多种多样。在唐代发布的诏敕数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宏大的多,举一、二例来说,有关武德、贞观以来的重要法制的敕格被淘汰的就有三千余条,保存下的只有七百条,从根据这七百条敕格编写的(贞观)格十八卷和《旧唐书. 刑法志》的记载来看,唐初不到二十年时间颁布的有关各种制度的重要诏敕超过三千条。另外,中唐德宗巡幸奉天时,在天下骚乱中向远近征发,一日之间请陆贽书写的诏书就达数十种(见《顺宗实录》卷四)。所以,把流传保存到今天的唐代诏敕说成是九牛一毛一点也不过分。不过,我们认为,经过史官选择的很重要的唐代诏敕我们在相当程度上作了记载。正因为如此,这本对诏敕经过编年整理的目录,足以作为一种唐史年表来利用。
本目录刊登的诏敕标题,是以《文苑英华》、《唐大诏令集》、《全唐文》等书的编者所拟定的题目中挑选出处比较正确而又与内容相符合的题目,然后拟定的与原来标题不相符合的简单方便的题目。这些标题大体上便于参照、检索,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它们不一定能够正确地表达诏敕的内容。
本目录的编纂,从平冈武夫先生的《唐代研究手册》(特别是《唐代散文作品》)中受益非浅。由平冈先生筹划的《唐代史料稿》如果完成的话,不用说,只是诏敕的这个编年目录就不需要了,不过,《唐代史料稿》已经出版的部分,只不过是武德元年和长庆、大和年间的现状,对关心唐代历史和文学的国内外人士来说,本目录具有多方面的功用。
近年有关唐代诏敕的行文格式和功能,最初由中村裕一氏进行研究并发表了许多作品,学术界关心唐代诏敕的热潮正处于高涨之际,我们期望这本编年索引的问世能够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进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记载唐代诏敕的唐代资料相当多,另外,在宋、元、明、清的文献里也保存有不少唐代诏敕的引文,本目录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有很多没有经过调查核对。另一方面,有不少诏敕的年代尚需要详考限定。由于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敬请运用本目录的人多加指正,以祈今后不断改善,继续努力。
我想在铃木先生的宿愿得以实现的此时此刻,和读者一样感到很高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