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是清代嘉庆年间由朝廷组织编成的唐五代文的总汇
集,是研究唐五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资料。由于出自“钦定”,咸书后绝少有人对该书进行专门的研究、评说和校勘。
1991年,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黄约瑟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刘健明先生发起,在香港的“大学资助委员会”赞助下,与国内诸唐史研究部门合作编制《全唐文人名、地名、官名索引》,我们应邀承担了《全唐文》中职官方面的索引编制,以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3至9世纪研究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为基础,邀集武汉地区从事唐史研究的部分同行,组成了“全唐文职官研究小组”,经过一年多辛勤工作,终将1088卷(含拾遗、续拾部分)的索引完成,同时也检出了一些疑难官名和许多职官的变称、代称和雅号。在与唐五代诸史籍的比勘中,又发现《全唐文》中的职官记载有许多错漏和误记,以致发生史实的出入。清人劳格、近人岑仲勉《读全唐文札记》及当代学者对《全唐文》的研究中,虽也偶及职官谬误,但十不及一二。基于此,我们对《全唐文》中所载职官,作了较全面的审视和查检,并进行了考订和研究,最后将成果汇集成此书。
《全唐文》中出现的唐代职官名,有不少乃《大唐六典》、《通典》、两《唐书·官志》、《唐会要》等所不载者,如“司元太常伯”、“司金元士”、“亚京尹”、“院长”、“司纶翰”、“小司马”、“潭漕使”、“莫徭使”、“勾曹掾”之类,可谓疑难官名。也有一些雅号尊称或代称,如“剖竹”、“宪威”、“廉使”、“十连”、“专城”、“干城”、“铨尺”、“杂端”一类。还有某些官名,虽见于史,但源起职掌不明,如“宗师”、“直省”、“都统”、“十将”、“御史里行”、“匦函使”、“三馆学士”、“陇右三使”、“威仪使”之类。我们依据唐代以及前朝的史籍所载,联系到诸官名出现的时间。地点及人物背景作了考察,究其所司职掌,探其渊源演变,以求疑难有所解,异称有所释。
职官总是与人物联在一起的,然而在《全唐文》中,却常出现官存名讳、或有姓无名的称号,如“李中丞”、“崔相国”、“张令公”、“魏安州”、“卢端公”、“吴郡守赞皇公”、“我常侍”、“本使杨尚书”等,对一些有影响的这类名称,本书则联系撰文者与当事人的关系作出了考察,以求揭示出当事者的真名实姓及所任官。
《全唐文》中收入了不少碑、志、赞、传文,涉及唐代官人仕历、父祖名讳官爵者不少。然而,撰文者或有误记,转载时常多缺漏。对其中一些有史学价值的人物及其职官,本书在作出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纠谬补缺。
《全唐文》对每一撰文者均列有小传,其中一部分已见于两《唐书》列传,而另一些则无。对一些小传中过于简略或疏漏的重要人物历官,本书作了考订增补。
《全唐文》卷帙浩繁,清嘉庆年间雕版前,叉疏于校勘,以致错漏不少,至于在职官上鲁鱼亥豕之类的讹误亦不在少数,如许敬宗为“太子少师”误作“太子大师”,武士A检校之“井越将军”误作“并越将军”、“伊川府果毅”,误为“伊州府果毅”,“李扬州”误成“来扬州”,“虔州刺史”误为“处州刺史”,“金谷府折冲”误作“金吾府折冲”,“徙节武宁”变为“徙节宁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此本书尽可能地作了考订性的纠正。
此外,由职官而引发出的一些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如隋末李渊为相,所改官名,实依开皇旧制;唐中宗即位,下令台阁官名“依永淳已前故事”,并非依永淳已前的龙朔、麟德、官号,而是恢复武德、贞观官制之旧;李隆基政变成功,全得力于“两营立功官”;初由驾部掌管之馆驿邮传,经开元变为御史校察后,元和间叉转为宦官控制的演变过程;“行墨敕授官”实为唐特别时期之特殊政策;如此之类,本书亦多有涉及。
我们所做的工作涉及到《全唐文》所载职官的方方面面。因此,将本书名之为《〈全唐文〉职官丛考》,以做到名实相符,这也是对唐代文化遗产的一种研究性的整理。如果本书能使治唐代文史工作者、或《全唐文》的读者在面对职官问题时,避免一些误导,少一些障碍和疑难,多一些对唐代职官的认识,也就达到了本书的目的。
本书为武汉大学历史系“全唐文研究小组”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刘健明的合作项目,由陈国灿、刘健明负责主编,以中华书局印行之11册本为基础,全组所作的基本分工是:第1册陈国灿、石墨林,第2册黄惠贤,第3册鲁才全,第4册李文澜,第5册王延武,第6册张胜林,第7册雷绍锋,第8册马同勋,第9册冻国栋,第10册刘健明,第11册由全组成员协力完成。在编撰考订过程中,前后也有所交错,最后由陈国灿统编定稿。
本书以《全唐文》原编卷次为序编列,为便于查检,对每一问题,均给予内容标题,篇后附有撰写者姓名。尽管费时近两年,由于水平所限,在《全唐文》职官方面存在的问题,肯定还有一些没有被搜罗出来,即使已做的考释、研究,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疏误,我们诚恳地希望学术界能给以批评赐教。
在迎接香港’97回归祖国之际,我们谨以本书的完成出版,作为对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到来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