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gif (2967 bytes)
 
 

《白居易集综论》

谢思炜 著

        

    白居易是最注意编辑、保存自己作品的人,他活了七十五岁,早在四十三岁左右便开始将自己的诗歌编成了十五卷的集子。长庆四年(824)五十二岁时,又由元稹帮他将诗文正式结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此后,递年增加,不断续补,从六十卷、六十五卷到六十七卷。最后,于会昌五年(845)终于编定了七十五卷的《白氏文集》。其中包括《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续后集五卷,共收诗文三千八百四十首。他为了防止混入伪作,为了避免作品散佚,曾把三本文集分别寄藏在庐山东林寺、苏州禅林寺和洛阳圣善寺,又交给侄子和外孙各一本,以便长久留存,传诸后世。但历史违背了他的意愿,由于战火的破坏,人世的变化,白居易亲自编定的文集并未能完好无损地流传下来。以至从两宋以来人们便常因为理不清那错综的版本源流,而产生了一些迷惑和误解。
    白居易也是诗歌作品传播得最为广远的作家。他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孀妇、处女之口,每有咏仆诗者。"而且在他生前其诗歌便已抄写流传到了日本、新罗诸国。白诗流行范围如此辽阔、读者如此广泛,是同他主观上极重视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大众化有关。也正是由于白诗具有通俗、平易的特点,所以在过去白氏文集就不曾有一部完全的注本。人们注杜甫、韩愈作品的特别多,多至有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之说,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有清人汪立名为《白香山诗集》做过极简单的注释。当然,建国以来白居易研究受到了很大重视,有许多白诗的选注本和论著纷纷问世,如王汝弼先生的《白居易选集》,在资料的考订、注释和详赡方面颇具特色。近年来朱金城先生的《白居易集笺校》也已经刊行,这是空前完备的白集注本。但比起李白、杜甫来,对白居易的研究还是显得冷落了些。
    白居易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诗人。从他的家世、生平思想、创作实践到文学主张都存在一些矛盾现象,存在一些悬而未解的、有争议的问题。如在贞元、元和之际,他热情地干预时政,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等富有战斗精神的诗篇;而被贬江州之后,却开始意志消沉,以佛教思想作遁世的津梁,诗歌内容也趋向于"闲适"、"感伤",他这种转变的主观、客观原因是什么?至于白居易父母的婚配、母亲之死等,也都是多年来学术界反复研讨的问题。总之,对白居易的研究并不是没有了课题,而是在许多问题上还有待深入的探讨。谢思炜同志正是考虑到以上情况,在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才开始动笔撰写他的论文的。
    思炜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北师大本科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取得了硕士学位。留校任教数年之后又攻读博士,本书就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他读硕士的专业是古代文学,读博士的研究方向是文学古籍整理。文学古籍整理的任务是研究文本,它并不是单纯的搜集汇总工作,因为对版本的考证、文字的校勘、标点、注释,如不掌握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文献,不了解众多的作家作品是难以顺利进行的。而古籍整理又是古代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础,只有依据好的文本才可以全面、准确地总结文学史,评价作家、作品。思炜的研究工作正是把二者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既有对白居易集的版本源流的研究,又有对白居易生平、思想资料和作品的考证、论述。所以导师启功先生把他的论文题作《白居易集综论》,并帮他看到了日本的《白居易集》古抄本。使他能较多地接触到了现存的白居易集版本。思炜的治学既肯于在资料的搜集,版本的调查方面化大力气,做许多扎实、细致的工作(我们称这为"笨功夫"),又勤于思考,在白氏文集版本和家世、思想等方面发现和论述了一些有争议或较少有人深入探讨过的问题。书中颇多新颖、深刻的见解,我读后感到很受启发。思炜通日文,注意理论学习和了解新的科研信息,这些对他的研究工作都是很有利的。现在由唐研究基金会资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将印行他的论著,我欣喜地写了以上一些想法,表示对思炜同志的祝贺!
    
                                             邓魁英
                                                                       1997年3月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招聘专才 | 帮助信息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