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研究

会议综述

代表名单

 

 

 

 

 

 

 

世纪桥头的学术整合与拓展

       --中国唐代文学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尚永亮 王位庆)

    2000年10月16-22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武汉大学、湖北大学、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学院、郧阳师专协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正式代表有116人,其中包括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学者23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03份。这是唐代文学在新旧世纪之交的一次盛会。人们一直关注,具有现代性质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走完二十世纪的百年历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迈入新世纪?经过这次大会,来自海内外的众多唐代文学研究者以其出色的学术整合与拓展,站在世纪桥头发为先声,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新时代古典文学的蓬勃态势和研究走向。此次研讨会主要在武汉大学举行,在黄冈师范学院也举行了一场学术讨论。开幕式由王兆鹏(武汉大学教授)主持,罗宗强(南开大学教授)副会长致开幕辞;尚永亮(武汉大学教授)介绍了会议的筹备情况。会议讨论分别由傅璇琮(原中华书局总编辑)、郁贤皓(南京师大教授)、周勋初(南京大学教授)、陈尚君(复旦大学教授)、陶文鹏(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阎琦(西北大学教授)等主持,有二十三位代表作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八十几位代表分别在三个小组展开热烈讨论,涉及内容广泛而深入。具体来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视文献学研究和实证方法,拓宽研究领域,注意新材料的发现和利用。    
   
(一)过去为人忽略的一些课题开始受到重视,并在文献学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如明清各种词籍所收唐五代词多有误诗为词或词主误题之作,却一直缺乏系统的考辨、整理。王兆鹏(武汉大学教授)就《古今词统》误收误题唐五代词细加辨析,指出其中25首词有12首原为诗什而非词作,又有5首是宋人依托而非唐五代词人所作,其它则为唐五代人词而误题作者。周勋初(南京大学教授)围绕《唐代笔记小说的材料来源》广搜例证,详加辨析,指出唐代笔记小说的重要来源之一乃唐之国史。吴在庆(厦门大学教授)《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夹注〉的文献价值》从一条稀见的杨贵妃资料入手,揭示了《夹注》及《夹注》本的文献价值。刘真伦(华中科大教授)《〈文录〉辑考》细致考察了这部韩愈最早作品集的成书情形,就其思想价值和文献价值作了新的评估。陈耀东(浙江师大教授)《〈祖堂集〉及其辑佚》依据国内学者较少见到的材料,对照《全唐诗补编》,新补唐五代诗僧偈颂诗22首,移正2首。陈顺智(武汉大学教授)《刘长卿集版本考述 》详述了刘集版本三次大的变化,而对南宋书棚本的价值予以充分肯定。陈尚君分别介绍了《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和《昭陵碑石》二书,对之予以较高平价。
    
    (二)考证传统疑难问题,对某些重要作家行迹、作品系年作出新论。
郁贤皓(南京师大教授)否定了学术界以往认为安史之乱初期李白在江南之说,认为李白曾被困洛阳等沦陷区,改换胡装逃出洛阳后曾西奔至函谷关,然后上华山,次年春东奔至江南。陶敏(湘潭师院教授)就刘禹锡诗中的"九仙公主"详作考证,认为九仙公主即玉真公主。阎琦(西北大学教授)辨析了韩愈贞元二十一年郴州待命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对韩愈思想与文艺创作的变化作出新的阐释。罗时进(苏州大学教授)新考寒山生卒年约在"726-826"之间。刘学锴(安徽师大教授)则就李商隐开成末南游江乡之说发表了新见。他如张清华(河南社科院研究员)《沈亚之行年考》、李芳民(西北大学副教授)《张九龄诗歌系年考》、张耕(中华书局编辑)《王建生平考论》等,分别就该作家行迹或作品系年旁搜远绍,钩沉索隐,均甚见功力。

    (三)深入历史的隐微处,关注那些常被人忽略而实极重要的问题,提出新见。邓小军(首都师大教授)《杜甫疏救房琯墨制放归鄜州考》细辨肃宗朝士大夫清流、浊流之分野,肃宗对清流士大夫之敌视、排斥,并由其对杜甫之放归而就"墨制"之体制、情形详予探究,指出肃宗放归杜甫的不合理、不合法性。同时申明,此即杜甫以廷争、弃官、不赴诏回应唐室的原因所在。陈飞(郑州大学教授)就唐代"常明经"试策的内容、发展阶段、功用和意义等,详加考述,多发前人所未发。李中华(武汉大学教授)就晚唐"三十六体"的内涵及其由指代骈文到指代诗歌的历史衍变逐一考索,认为后世有人称晚唐"三十六体"为西昆体、西昆三十六体,乃是一种误说。胡可先(南京师大博士后)以实证为基础,论述"吴富体"散文体裁的由来、个性特征及其对古文运动的影响。熊礼汇(武汉大学教授)《开元文风走向论》将韩柳之前的武周文风、开元文风和天宝文风概括为"三变",而就开元文风上追两汉的审美倾向及其成因着力探讨,颇有见地。其次,以开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思惟,对作家作品、接受个体或群体、文学与政治文化、诗学理论等重加观照,角度多样,内容丰富,观点新颖鲜明。唐诗的文艺学研究。陶文鹏《仁爱胸怀与万物的诗意交融--论杜甫表现自然物的诗歌》一文极具新意。该文从艺术表现、艺术情感、艺术哲理、艺术成就等方面细致探究杜甫的咏物诗。文中表现的杜甫对物情物性的同情体贴、物情与人情交融,以及杜甫与自然万物亲如朋友的情谊,对解决当前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与环境危机等问题,不无诗意的启发。张明非(广西师大教授)就李商隐对比兴寄托艺术的深化展开论述,认为义山寄托的似有若无不仅造成其作品的多义性和多解性,为读者和批评家的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时对后世诗歌特别是词的创作及批评理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郑在瀛(华中科大教授)着眼于李商隐诗的空灵、迷幻和先锋性、实验性,提出《解放李商隐》。 王友胜(湘潭师院教授)通过对李颀赠别诗的分析,描摹了诸如狂士、隐士与道士等众多血肉鲜明的盛唐人物群象。余恕诚(安徽师大教授)以阮籍和李商隐的诗歌特征为切入点,就古代诗歌之象征性、多义性及从主理到主情的变化作了深入探讨。莫砺锋(南京大学教授)《论晚唐的咏史组诗》认为:晚唐咏史组诗在雅文学范畴内的价值欠缺通过向俗文学的转化而得到了补救。朴柱邦(韩国东国大学教授)《晚唐唯美诗风格特色之探索》,着力于探究晚唐唯美诗的特色、时代意义及其在现代文学上的价值。马承五(华中师大教授)《略论中唐前期诗歌创作的走向》,从文人的心态变异、诗歌的不同流向入手,揭示了中唐时期诗歌发展的特点。余传棚(武汉大学副教授)探讨了孟诗"诗中有画"与王维诗的不同个性;师长泰(西安联大教授)则分析了王维精心营建意象的审美个性特点。文学的接受学研究。尚永亮以对屈、贾、陶的接受态度为基点考察中唐贬谪诗人心态,论析了柳宗元、刘禹锡与白居易等不同的接受情形和接受心理,认为唐代文人对屈原模式的继承、超越和认同贾谊、走向陶渊明,乃是中国士人心态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都具有典型意义。河内昭园(日本大谷大学教授)《诗僧皎然之佛教》,认为皎然所接受的佛教并不是单一和简单的,表现的接受形态复杂而矛盾。郑滋斌(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吴乔之李白杜甫优劣论》以个案为例,阐述李杜在明末清初学者中的接受情形。入谷仙介(日本山口大学教授)从诗歌语言的角度,探讨了初唐诗对王维创作的影响。肖瑞峰(浙江大学教授)《杜甫与〈松江汉诗〉》研究后人对杜甫的接受,而将视线从国内投向朝鲜诗人郑彻的汉诗作品集。王锡九(江苏教院教授)论述了金诗学唐的历程,指出金代后期 "后进作诗者争以唐人为法","以唐人为归"。金银雅(韩国顺天大学副教授)考察了刘禹锡对乐府古题的体认和运用。孟修祥(荆州师院教授)分析了陈子昂对屈原思想品格、艺术情感等的接受与变异。 (三)文学与政治文化及社会习尚的综合研究。谢思炜(北京师大教授)《初盛唐的政治变革与文学繁荣》认为:从初唐到盛唐,政治理性和文学规范对文人的不同引导,最终形成了盛唐文学"复"与"变"的多样结合,从而促成了文学繁荣的出现。杨承祖(台湾大学教授)《元结作品反映的政治认知》,把颇涉时事的元结作品,归纳为十点,详加论析。丁放(安徽教院教授)考察了张说在盛唐前期文坛的领袖地位,涉及其诗文与政治文化的关系。户崎哲彦(日本滋贺大学教授)通过对许浑《寄李相公》二首的考索,论述了许浑与李珏与"牛李党争"的关系。李芳民考察唐代诗人游居寺院习尚的原因,从佛寺的幽胜环境、开放性和容留性、僧徒"乐山水而嗜安闲"的品性及其多才多艺尤其是精于诗道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入情入理。同样的话题,李乃龙(广西师大教授)则从士人与道教的关联入手展开论述,亦多胜解。 

   
(四)诗学现象和诗学理论的研究。陈铁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情景交融与王维对诗歌艺术的贡献》,主要从正面论证"诗至盛唐,已完全达到了情景交融,王维即其突出的代表"。朱易安(上海师大教授)《理学方法和唐诗批评的美学趣味》,认为唐诗学的批评角度和批评方法,由于理学思想及方法对于诗歌理论和诗学方法的渗透,其内涵得以扩充。蒋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依据大量资料,将《唐贤三昧集》的产生背景及经过作出清楚的说明,进而对这部著名选本的实际内容作出细致分析,澄清了学术界一些不合实际的结论。浅见洋二(日本大阪大学助教授)论"诗史观"而联及宋代诗人年谱、编年诗集编纂等,视角独特。刘卫林(香港城市大学博士)《中唐诗学造境说与佛道思想》指出:中唐诗学观念中的造境说,既本源于佛教的造境观念,又关乎道家以至玄学上的忘象及神遇观念,并且涉及到六朝以来的言意之辨、形神之辨等问题。他如胡大浚(西北师大教授)《梁肃的文学观》、陈允锋(中央民族大学博士)《韩愈诗学思想渊源新探》等,都就论题做了深入发掘。
 
  (五)视野向实地验证、中西对比、女性主义等领域拓展,方法不断更新,体现出超越传统话语框架的探索精神、以及利用最新科技的先锋意识。简锦松(台湾中山大学教授)《杜甫夔州诗现地研究》,以自己实地考察的经验,利用水文、测量、电脑等高科技,采取"完全模拟实地状况"的研究法,对杜甫古注作科学的检验,纠正了一些谬误。贾晋华(香港城市大学助教授)在大会发言中介绍了美国汉学的现状及有关汉学研究的期刊,谈到如何利用数据库索引技术以减少大量简单重复劳动,提高学术效率。她还希望大陆学界将境内外研究唐文学的最新成果以提要和索引的方式,借助网页发表,以便让海内外学者及时把握动态。张思齐(武汉大学副教授)《白居易闲适诗与基督教圣诗比较研究》,在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探索白居易的宗教观、闲适意境,视角极新。杨晓霭(西北师大副教授)探讨了《花间集》中女子形象的描摹模式及其映现的男权意识;戴伟华(华南师大教授)从贞元、元和墓志谈到韩愈研究中的三个问题,展示了墓志在文学研究中的参考价值。杨国娟(台湾静宜大学副教授)取文学视角并配合色彩学心理,尝试从色彩字的运用状况去理解李白及其诗艺。康韵梅(台湾大学教授)《试析〈杜子春〉和〈杜子春三入长安〉的叙述话语及意义建构》,通过叙事学理论的详密探讨,呈现唐传奇与话本的体裁特色及传奇对话本的影响关系。吴相洲(首都师大教授)《论初唐人对近体诗律的探索与诗歌入乐之关系》,从诗人的创作情境、入乐歌诗在形式上的特点、声律探索者的音乐素养和职责几个层面展开分析,对两者关系作出精到的回答。斋藤茂(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教授)从唐代文学作品的音乐内容,探讨音乐文化,并力图解释为何在唐代后期,文学家会广泛关注开元天宝年间的音乐文化。方介(台湾大学教授)《由种树看柳宗元对生命的关怀》选题新颖,就种树的生命意义和人生期待展开论述,为了解柳宗元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后,对百年学术的回顾与前瞻,蕴涵了浓郁的世纪意识、面向未来的学理思考,以及横向交流、纵向展开的阔大意向。

   
(一)关于断代文学史、诗词学术史和作家研究史的回顾。董乃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代文学史"的编纂:历史与现状》一文高屋建瓴,扼要介绍了唐代文学史发展演变的情况,而对《天宝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文学史》、《唐代文学流变史》、《唐代文学史》、《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等五部唐代文学史的共性和学术个性作了重点评述。葛晓音(北京大学教授)《唐诗研究百年的走向和得失》指出:众多相关学科的介入、文本研究的深入、综合研究的兴盛,都展现了唐诗研究引人注目的进展。至于唐诗研究以至古代文学研究往往因描述性的写史方式而导致理论思维的欠缺,则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刘尊明(湖北大学教授)《唐五代词研究的百年回顾》以统计分析学的方法,展示了20世纪唐五代词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如张忠纲、赵睿才(山东大学)的《二十世纪杜甫研究述略》、杨军、吕燕芳(苏州铁道师院)的《王绩研究述评》、周斌、尚永亮的《近二十年宋之问研究综述》,柳宗元研究会的《二十年来柳宗元研究活动简介》以及森冈缘(日本近畿大学)的《日本20世纪李商隐研究简介--以1945年以后为中心》、柳晟俊(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的《韩国国内唐诗研究之概况》,则分别就不同作家、不同国别的有关研究作了回顾和总结。

    (二)关于海峡两岸的学术特点和学术交流。陈友冰(安徽社科院研究员)对海峡两岸在唐代文学研究上的相似与共通、特点和优长以及存在问题做了比较研究,认为大陆研究的特点在于:古籍整理成绩卓著,学术争论较为活跃;研究角度较多,覆盖面较广;多宏观构建和历史学、文化学方面的思考;新的研究手段已较为普遍地被接受并加以运用。而台湾研究的优长在于:海外资料丰富,学术资讯灵通,学术交流频繁;多微观方面的思考,论文以小中见大见长;唐代各种文体研究能较均衡地展开;道教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成果显著;文学研究与古诗词创作、吟诵教学相结合。他希望两岸共同推进唐代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也欲以唐文学的研究证实两岸文化确属同源,不可分割。

   
(三)关于前瞻性思考和电子媒介的采用。赵昌平(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提出研究者主体素质的问题引人注目。他的《注意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唐诗研究的若干意见》,归纳出四点建议:把握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向,打通中西学;打通国学各部类,把握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开拓史料学的新领域,进一步打通史料学与文艺学;打通感悟与理论的界限,形成个性化的研究风格。如何依据电子媒介对唐代文学做前瞻性研究?刘明华(西南师大教授)有很好的设想,并已部分地付诸实施。王位庆(武汉大学研究生)从更新学术发展的思路出发,阐述了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唐代文学网站的必要性和意义,认为利用现代信息科技,不但有利于唐代文学向大众普及,也有利于海内外研究成果的及时交流和学术创造性的提高。总括以上所述不难看到,此次会议讨论的范围、达到的深度及取得的成就均颇为可观。限于篇幅,有不少精彩的发言、观点和论证过程,在此很难一一缕述。详细情形,可参阅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两部会刊--2000年《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唐代文学研究》第九辑。
    
    按照学会章程,本次年会于10月16日顺利完成理事会的改选。会议选举傅璇琮为会长,罗宗强、郁贤皓、董乃斌、阎琦、陈尚君、赵昌平为副会长,阎琦、张明非为正副秘书长,刘学锴、许逸民、陈允吉、陈伯海、张明非、罗宗强、郁贤皓、赵昌平、尚永亮、陶文鹏、陶敏、阎琦、莫砺锋、梁超然、葛晓音、董乃斌、傅璇琮等十七人为新一届常务理事。10月19日下午,举行闭幕式。傅璇琮会长作总结,董乃斌副会长致闭幕辞。会议决定下一届年会在西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先后赴东坡赤壁及武当山、襄阳古城和隆中进行学术考察。(本综述所列个人观点,主要依据本人提供的论文摘要和发言整理稿)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hyc@guoxue.com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