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论文集中共收入论文十五篇。论篇幅不是很多的,论撰写的时间却不是很
短的。其中以《开皇天宝之间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农业的发展)和《隋唐时
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两篇着笔较早,先后撰写于1959年和1960年。从那时
到现在将近四十年了。由于篇幅的限制,还有些没有收入。合计起来,才有三
十篇,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除去其他的论文外,仅就有关唐代地理的文章而
论,才写了三十篇,实在是微不足道的。
在这十五篇论文中,有关农业地理的较为繁多,合起来共有六篇。另外《隋唐
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一篇也多少与农业地理有
关。也就是说居有这本论集的一半了。为什么偏重这一方面?多年以来不佞一
直研治历史地理之学。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有用于世的科学,如何有用于世?农
业应首先在注重之列。民以食为天,不发展农业,如何能养活起这样众多的人
口?前代的经验得失还可作为今世取法参考,因而就不时在这一
方面从事探
索。这些年来所撰写的并非仅限于有唐一代。其他皆见于拙著(河山集)中。
这本文集里有关农业地理的论文,主要阐述唐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业地
理。黄河流域农业之外还有畜牧业。农牧业之间自来有一条农牧地区分界线,
而这条分界线又不时有所改易,这样的改易于当时国计民生至关重要,故亦一
并论及。论述唐代农业地理,有时须上及隋代,隋代历年短促,这里只是附带
提到,算不得专章论述。就是唐代农业地理,内容也相当广泛,这里所论述的
只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唐代农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的地区,和现在很有不
同处,只好待诸异日了。
这样撰来写去,对唐史的研究也就有些愚见。自来论唐代盛衰者,率皆着眼于
政治制度、财赋盈亏与夫人事的安排。一代盛衰确实是国之大事,其中千头万
绪,因果良多。然足食足兵也是导致富强必具的因素。唐代前期继隋之后,黄
河中下游为富饶的农耕地区,仓庚就颇为充实,而陇右道广大牧区又豢养有繁
多的精良马匹,唐代前期有此凭藉,故能威震域外,所向无敌。安史之乱后,
中原残破,军精民食皆须仰给于东南八道。而又多跋扈藩镇,运道复间受阻
遏,这样就难得说到足食。且陇右道又为吐著夺去,无处可以挛育像其初年一
样繁多的马匹,无有马匹的军力是不易宣威疆场之上的。既不足食,又不足
兵,就必然会衰弱下去。迄至未叶中枢已无可以指挥强劲的兵力,而漕运途中
重镇沛州,最后又落于强藩之手,王室就难得苟延岁月。因有这样一些愚见,
故亦撰文一并附入。
在农业地理之外,也还涉及到政治区划。城市聚落、交通、
文化各方面,就
是唐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演变及其时学人的成就,也都逐一涉及。论述一代的
历史地理,都城的布局是不可或略的。这里仅列入一篇《唐代长安城外郭城街
道及里坊的变迁),不足以之作全面的了解。前些年月白寿彝教授嘱襄佐编撰
其主编的《中国通史,隋唐卷》,因撰写了以《长安和洛阳》为题的一章,以
篇幅所限,未能附入,为之歉然。
此书由唐研究基金会资助出版,谨在此对罗杰伟理事长敬申
谢忱。
史念海
1997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