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简
历 |
张国刚,男,1956年生,历史学博士(1988)。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天津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为德国洪堡学者,在汉堡大学、波恩大学、特里尔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和执教七年(1989-1994,1996-1998)。主攻中国古代史,主要论著有:《唐代藩镇研究》(1987)、《唐代官制》(1987)、《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1994),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1996),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通史·隋唐宋》卷(2001高等教育出版社即出),其他著作有《德国的汉学研究》(1994)、《中西文明的碰撞》(1996)、《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2001)、《中国学术史》等。为《中国社会历史评论》(中华书局出版)主编、"中国社会历史研究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执行主编。
|
学术成就 |
一、 论文
1.〈〈唐代监军制度考论〉〉,《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
2.《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
3.《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认识》,《世界历史》1986年第12期
4.《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5.《唐代的健儿制》,《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6.《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7.《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8.《唐代进奏院考略》,《文史》第18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9.《唐代藩镇进奉试析》,《文史》第28辑 中华书局1987年版
10.《唐代阶官与职事官的阶官化》,《中华文史论丛》1989年第3期
11.《唐代世俗家庭的宗教生活》,《中华文史论丛》1999年第3期
12.〈〈藩镇割据与唐代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学术月刊》1982年第6期
13.《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文书的研究》,《学术月刊》1986年第7期
14.《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学术月刊》1989年第5期
15.〈〈武则天废监军制辨误〉〉,《南开学报》1980年第6期
16.《肃代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关系》,《南开学报》1982年第6期
17.《〈隋书〉、两〈唐书〉"百(职)官志"校读拾零》,《南开学报》1985年第2期
18.《关于唐代兵募制度的几个问题》,《南开学报》1988年第1期
19.《唐代禁卫军考略》,《南开学报》,1999年第6期
20.《唐代藩镇使府辟署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
21.《唐代防丁考述》,台北,《大陆杂志》第83卷第2期,1991年
22.《唐节度使始置年代考订》,《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1981年第1期
23.《读史札记》,《南开史学》1982年第2期
24.《李世民》,《历史教学》1982年第7期
25.《唐代的官署钱与五代的台省礼钱》,《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1982年第3期
26.《唐代官制法律辞条选释》,《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1982年第4期
27.《内容赡博 立论清新--读柳宗元传论》,《光明日报》1982年11月9日;《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3)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8.《唐玄宗的道路》,《文史知识》1983年第8期
29.《一部有裨清史研究的学术专著--评价〈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合作),《清史研究通讯》1984年第2期
30.《关于唐代地主阶级的几个问题》(合作)《中国古代地主阶级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1.《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讨论会综述》《历史教学》1984年第2期
32.《试论唐代藩镇的类型划分与动乱特点--兼论河朔长期割据的原因》,《研究生论文选》(中国历史分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3.《一九八三年的隋唐五代史研究》(合作),《中国历史年鉴》(1984)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4.《中兴贤相裴度》,《文史知识》1984年第8期;《中华人物志》中华书局1984年版
35.《〈新唐书〉"百官志"关于禁卫军的几点错误记载》,《古籍整理与出版通讯》第145期
36.《中国历代官制讲座(隋唐五代)》,《文史知识》1985年第6-9,11-12期连载
3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史学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条件》,《光明日报》1986年3月19日
38.《"邸报"并非古代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4月21日
39.《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文史知识》1986年第9期
40.《关于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天津日报》1987年2月3日
41.《略论史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合作),《历史教学》1987年第2期
42.《〈唐书〉校读偶拾》,《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1987年第2期
43.《评张泽咸著〈唐五代赋役史草〉》(合作),《书品》1988年第2期
44.《历史认识论纲》(合作),《历史研究方法论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5.《唐代的蕃兵》(合作)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6.《唐代藩镇的军事体制》,《晋阳学刊》1990年第4期
47.《府兵制》,《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I),1992年版
48.《德国的汉学研究》(连载),《文史知识》1992年第11-12期,1993年第1-12期
49.《当前德国大学的汉学研究》,《书品》1993年第4期
50.《唐代藩镇行营制度考》,《中国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7月版
51.《唐代的神策军》,《春史卞麟锡教授还历纪念唐史论丛》,(韩)庆北大丘图书,1995年5月
52.《剑桥大学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3期;《传
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3期
53.《评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历史教学》1995年第2期
54.《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敦煌经卷小记》,《祝贺胡如雷教授七十寿辰中国古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55.《评黄时鉴〈中西关系史年表〉》,《历史教学》,1995年第5期
56.《评孙继民著〈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唐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57.《关于剑桥大学中国学研究的若干说明》,《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3期
58.《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我在隋唐史园地》,《唐研究纵横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
59.《从外交译员到汉学教授--德国汉学家福兰阁传》,《国际汉学漫步》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60.《Michael Quirin, Liu Zhiji und das Chunqiu》,《唐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62.《新发现锡乐巴档案中的华德铁路公司合同》,《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
63.《研究西方汉学史的意义》,《博导晚谈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
64.《Thomas Thilo,Chang'an: Metropole Ostasiens und Weltstadt des Mittelalters 583-904.TeilI:Die Standtanlage》,《唐研究》第四卷,北大出版社,1998年12月
65.《佛教与中古民众的宗教生活》,《中国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1998年10月
66.《试论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意蕴及其衍生背景》(合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67.《明清易代故事在西方的流传与影响》,《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68.《北魏东阳王元太荣事迹疏证》,《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69.《墓志所见唐代妇女生活探微》,《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70.《Musterkolonie Kiaotschou: Die Expansion des Deutschen Reiches in China》,《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71.《〈全唐文〉职官丛考》,《唐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2.《〈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唐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3.《本土化:重建中国社会形态理论的根本》,《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
74.《清末民初外国侨民在华生活的实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
75.《陈寅恪留德时期柏林的汉学与印度学--关于陈寅恪治学道路的若干背景知识》,收入《陈寅恪与20世纪的中国学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76.《晚清的宝星制与锡乐巴档案中的宝星执照》,收入《郑天挺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0年6月
77.《中国人编写的最早一部葡汉词典》,《中华读书报》,1999年11月3日
78.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Studenten in Deuschland:1876-1945. 刊《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
79.《敦煌文献与中古社会研究》,《光明日报》2000年6月23日"历史周刊"
80.《德国大学历史专业与课程设置》,《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
81.《试论社会史研究的学科结构》,《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二、著作
72.《唐代官制》(独著),三秦出版社,1987年4月版
73.《唐代藩镇研究》(独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74.《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独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版
75.《德国的汉学研究》(独著)中华书局,1994年7月版
76.《中西文明的碰撞》(独著),华夏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7.《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三、主编或参编
78.《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编写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79.《简明中国通史》(上)(编写隋唐五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0.《十僧道外传》(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1.《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卷》(编委并撰写10万字),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82.《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主编并主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3.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84.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
85.主编《中国社历史评论》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5月
四、翻译
86.《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世界的启示》(原文为德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5期;收入《东方文化议论集》下,季羡林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87.《儒家传统的历史命运和后现代意义》(原文为德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5期;收入《东方文化议论集》下,季羡林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88.《陶渊明与酒》(原文为德文),《葡萄酒与中国》(Wein und China),特里尔大学出版社,1994;收入《与中国作跨文化的对话》,中华书局,1999年
89.《变文之后的中国图画讲唱艺术及其外来影响》,(原文为英文),张国刚 陈海涛,《国际汉学》第6辑,大象出版社,2000年12月
90.《与中国作跨文化的对话》,刘慧儒、张国刚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