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基本典籍库②
隋唐五代卷 CD-ROM

资治通鉴 二百九十四卷 宋 司马光 编著

     早在北宋嘉祐时,司马光就准备编写一部接续《左传》从三家分晋起到五代末北宋建国前的通史,以后修成前八卷到秦二世,题名《通志》,在治平三年(1066)进呈,随即受诏开局正式编修,到元丰七年(1084)书成,前后历时18年。此书协修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而由司马光一手主持并删定全书,其中唐纪部分则由司马光和范祖禹合作,司马光最后删定。
  关于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司马光曾直言不讳地表示,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就是说,作者企图通过叙述历史上的“国家盛衰”、“生民休戚”,来总结统治经验,为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服务。因此,这部书受到宋神宗的赏识,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给它定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为之作序。此外,司马光还撰有《资治通鉴考异》30卷,与《通鉴》同时进呈。
  《通鉴》采用的资料范围极为广博,据宋人高似孙《纬略》记载,《通鉴》采用资料除正史外,所用杂著达322种。清光绪中胡元常刻《通鉴全书》时曾根据《通鉴考异》引书录出272种,包括十七史在内,但不包括文集,可见《通鉴》引用文献典籍在300种以上。具体到隋唐五代部分,《通鉴》所用资料也是相当宏富翔实的,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仅据张煦侯所撰《通鉴学》所载,以《通鉴考异》所见书名为主,分正史、编年、别史、杂史、霸史、传记、奏议、地理、小说、诸子10类,共引用隋唐五代文献240种3381卷。其中大部分现已散失,仅存者约有60余种,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可见,《通鉴》中保存了大量隋唐五代时期的第一手资料,十分珍贵,值得特别重视。
  在司马光时隋以前较原始史料如起居注之类多已失传,所以《资治通鉴》隋纪以上只能以纪传史即正史为主,《通鉴》这部分只是编写得好,从史料上讲并无特殊的价值。唐纪和五代诸纪则和隋以上不一样,五代时纂修《旧唐书》以及北宋时纂修《旧五代史》、《新唐书》、《五代史记》所依据的史料如实录、国史、诏制敕册、史馆吏牍以及传状谱牒、野史杂记等在司马光纂修《通鉴》时还都存在,仍可供充分利用,因此唐纪、五代诸纪和《唐书》、《五代史》有同等的史料价值,甚至比《新唐书》、《五代史记》的史料价值还高一些,因为司马光不像欧阳修、宋祁那样学《春秋》笔法对较原始的史料大删大改。而且由于此书编撰在两《唐书》、两《五代史》之后,又可用这些已经提炼加工过的纪传史作参考,所以对史料去取之审慎精当一般还应在两《唐书》、两《五代史》之上,往往两《唐书》、两《五代史》记载错误的而此书已经改正了。
  《资治通鉴》成书后,即广泛流传。宋朝以来,刻本、写本不胜枚举。仅章钰《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述略》中就列举南宋刻本达7种之多,明清以来的本子更是无法统计了。1956年中华书局标点本,以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注本为底本,并吸取了诸家校订成果,成为目前通行的最好版本。
  自宋代以来,与《资治通鉴》有关的著作甚多,下面分两类进行介绍:首先是编者司马光、刘恕、范祖禹等人的自著:(1)司马光《稽古录》20卷,是其所著《历年图》、《百官表》的合订本,上起伏羲,下至治平,年代皆超出通鉴断限以外,成为一代史学著作。(2)司马光《通鉴目录》30卷,此书与《通鉴》同时上奏,略举事目,以备检阅。(3)司马光《通鉴考异》30卷,对诸书记载不同加以考证。此书原单行于世,后由胡三省为《通鉴》作注,始以“考异”散入《通鉴》正文之下,为读者提供了方便。(4)司马光《通鉴举要历》80卷,此书不传,见于《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与《宋史·艺文志》著录。(5)刘恕《通鉴外纪》10卷,记载周烈王以前史事,以补《通鉴》之阙。(6)范祖禹《唐鉴》12卷,作于元丰八年(1085)。
  其次是后人对《通鉴》进行注释、考订的著作,主要有:(1)宋刘羲仲《通鉴疑问》1卷。(2)宋史炤《通鉴释文》30卷。(3)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14卷。(4)宋王应麟《通鉴答问》5卷。(5)宋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294卷。(6)宋胡三省《通鉴释文辨误》12卷。(7)明严衍《资治通鉴补》294卷。(8)清顾炎武《通鉴注》。(9)清王夫之《读通鉴论》30卷。(10)清钱大昕《通鉴注辨正》2卷。(11)清赵绍祖《通鉴注商》18卷。(12)清陈景云《通鉴胡注举正》10卷(存1卷)。(13)陈垣《通鉴胡注表微》。(14)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中华书局1964年版。

中国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研制  2002年10月第一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