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 七十四卷 宋 欧阳修 撰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74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共53年的历史。
欧阳修因“薛史”繁琐失实,约于景祐三年(1036)前已着手私修五代史,到皇祐五年(1053)基本完稿,先后经过了十八年左右的时间。“欧史”成稿后并不示人,而藏于家。欧阳修死后,家人于熙宁十年(1077)五月上于朝廷刻印,与“薛史”并行。至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诏令学馆,废弃“薛史”,只行“欧史”,刻入正史流传至今。
“欧史”晚出“薛史”近50年,由于后出文献典籍不少,其资料来源较“薛史”为多。在写法上,“欧史”和“薛史”相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第一,官私不同。“薛史”为北宋王朝组织官修,发凡体例均经审订讨论而定,并动员当代文人名士参与,一切均按前代官修史书章法办事;“欧史”为欧阳修个人私撰,基本上贯彻了其个人的史学观点。
第二,体制不同。“薛史”分梁、唐、晋、汉、周书,一朝一史,自成体系;“欧史”则打破朝代界限,以五代为断,将五朝本纪、列传合在一起,依时间先后编纂叙事。对列传,“薛史”不分类,“欧史”则分类叙述,贯彻其修史宗旨。
第三,笔法不同。“薛史”采用传统正史笔法,“欧史”用“春秋”笔法以戒乱臣贼子。除专列“死事”、“死节”等类传外,针对五代乱世,字褒贬为胜,态度鲜明,极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在传赞中表现尤为突出。
第四,详略不同。“薛史”修撰在前,编者历经五代,熟悉当代历史,搜集材料比较方便,叙述典章文物系统全面,史事记载较为详尽。“欧史”晚出,虽然补充了一些“薛史”所无史实,如关于十国事迹的记载,即大大超过了“薛史”。“欧史”因为追求“文省”,所以也精简、删削了不少“薛史”中的重要材料,篇幅不到“薛史”的一半。
对《新五代史》进行考订的著作主要有:宋吴缜撰《五代史纂误》3卷,专取五代史本文,摘其舛误,辑为一书;清吴兰庭撰《五代史记纂误补》6卷,主要是补吴缜《纂误》之作,共载309事;清人对“欧史”考补之作还有杨陆荣撰《五代史记志疑》4卷,杜贵墀撰《五代史记注削繁》以及牛坤撰《五代史续补》2卷(补义儿传93人)等。
另外,两部《五代史》缺门也有不少,清人补作计有四种:周嘉猷《五代史纪年表》,陈恕的《五代地理考》1卷,顾檈三与宋祖骏各作的《补五代史艺文志》1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