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9-785)
|
-
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
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
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
|
|
主要代表作 |
|
|
|
-
乃颜真卿墨迹,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四十三岁时,楷书。
碑文结体严密,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与他后来所书的
《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而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
《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此碑最便于初学书法者临习,现藏于系西安碑林。
|
|
|
|
-
《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
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此碑额篆“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唐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时年颜真卿四十六岁。碑阳赞12行,阴记17行,行楷30字。额亦二,一篆书,一隶书,皆十三字。
-
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此碑为清雄。字间不失清远,其后见王右军本,乃知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传世有宋拓佳本。
|
|
|
|
- 大历十四年,颜真卿撰并书。除《集古录》,《金石录》著
录外,他书无言及者。1922年10月在长安出土,现藏于西安碑林。
-
此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所立,因久埋土中,故未受损,历历如新,雄迈遒劲能传颜书之本来面目,宜于初学。
|
|
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撰文并书。
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四月立。碑旧在江西临川,明季毁于火。楷书,据传世剪裱本计共901字。
-
此碑楷书,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结体紧结,开张一任自
然,而且在笔画上也从光亮规整向“屋漏痕”的意趣迈进了。欧阳修《集古录》
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