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文学史论
作  者:方铭 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57370
出版日期:2008-12-1
定  价:¥68.00 元
 

  战国时代,正像历史上对它的称名,是一个列国争雄,战乱频仍的时代。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新旧交替的一个大变革时代。夏、商、西周以来的旧制度、旧传统,已不可挽回地趋于瓦解。“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杀人盈野,整个社会陷入到大的危难动乱之中。社会需要新生,危机促人思考。自春秋后期,随着“私学”兴起而造就出来的大批士人,因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而壮大,他们“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或在各国统治者的罗致下,走上政治、外交、军事舞台;或到处游说,聚徒讲学,大都围绕着当时迫切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各种家派,互相交锋,彼此论战。这就出现了战国时代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文学史论》对战国时代社会思潮、作家作品的存佚情况、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作了详细而具体而不乏深度的论述。论述既持之有故,言之亦自然成理,论点均可供研究者参考。

  方铭,1964年生,甘肃省庆阳市人。1980年起,先后在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学习,文学博士。现任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河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江苏南通大学客座教授,江苏淮海工学院兼职教授等。出版有《战国文学史》、《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经典与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秦汉吏治监察举劾知见录》(韩国)、《人天眼目(释译)》(台湾)、《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中国儒学文化大观》、《诗骚分类选讲》等著作或编著。

修订版自叙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愚生逢迍邅,僻在义渠,筚路篮缕,生生维艰,箪食糟糠,瓢饮咸泉。齿在志学,以执鞭之卑能,思兼济之成心。率性修道,颇敦于业。然幼习训诂,诵传记,没溺于浅闻小见,常以为恨。及弱冠,愚亲教大师宜昌吴林伯先生以祖师绍兴马浮撰《泰和会语》示愚,昼书夜诵,多历岁稔,三十而后,渐能体察夫子用心,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所谓成人者,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进退存亡,执达道而能不失正。向者孔子天下至圣,固天纵之。聪明睿智,足以有临;发掘刚毅,足以有执;齐庄中正,足以有敬;文理密察,足以有别;制礼作乐,崇高足以长世;宽容广包,垂圣德以示人;幽明测神,文藻辩物;敏学而求,下问而诹,虚心而受,深思而咏;怜悯周道,哀叹九畴,发愤忘食,应聘四方;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心不违仁,行无二过;用行舍藏,与同进退,惟德动天,无远不届。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固布衣所瞻顾钻仰者也。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君子之作也,俨乎若高山,勃乎若浮云,质素若秋蓬,摛藻若春葩。人之生也有涯,古之贤士,多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愚今蜗居京华,然京华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愚闻知之,气不能充,语不能壮,志意不能高。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春一秋,物故者新。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今天下俗薄,庠序泯绝,道丧如此。余以浅知褊能,闻见之寡,居贫贱而好空言。然尝从侍褚师斌杰教授,沾概光华,成《战国文学研究》,敢不奉承。先生尝教以辞尚体要,弗惟好异而已,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矱。今增订而成新书,名曰《战国文学史论》,以涂天下之耳目,非欲爱人也,欲易使也。大人君子,幸垂意焉。

                           方铭
                            2007年9月于北京五道口蜗居

引 论:战国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作为时代概念的“战国”一词的出现
   二、战国文学史研究的时间范围
   三、战国文学史的学科内涵
   四、从欧洲文学的发展认识文学的历史性特征
   五、战国文学史的研究对象
   六、战国文学史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国巨变与战国文学家人文环境的改变
 第一节 秩序与道德的崩溃与重构
   一、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精神价值的崩溃
   二、春秋至战国的蜕变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
   一、七国的变革措施
   二、对七国变革措施的评价
 第三节 战国士人向文人的转变
   一、战国士人来源的开放性特点
   二、士人向文人的转变及士人学文的动力
   三、战国土人的新士风
   四、士人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性
   五、士人的重要性及尊士的社会氛围
 第四节 战国士人的理性精神
   一、对天地原始问题的思考
   二、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
   三、赞扬禅让制度倡导社会公正
   四、反古与标新立异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战国文人的怪诞与神秘
   一、文人的诡诞现象
   二、楚人及战国诸侯对神的崇拜

第二章 战国文人的著述风气及著述的繁荣
 第一节 战国时期文人的著述风气
   一、私人著述开始于战国
   二、战国时私人著述的大量出现
 第二节 自觉的创作意识与体裁流派的多样化
   一、自觉的创作意识及现实使命感
   二、战国时期主要的文学体裁及流派
 第三节 现存战国主要论说体文学著作
   一、《六艺略》所载战国论说体文学著作举要
   二、战国儒家著作举要
   三、战国黄老道家著作举要
   四、战国庄子学派著作举要
   五、战国其他诸子著作举要
 第四节 现存战国主要叙事体及抒情体文学著作
   一、《左传》的作者与传承
   二、《国语》及《战国策》的作者与成书
   三、战国抒情体文学及赋文学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想
 第一节 孔门弟子记述的孔子文学观
   一、孔子强调对文及文学的重视
   二、孔予强调文学对个人及社会的积极作用
   三、孔子强调文学内容和形式之间的本末和谐
   四、作为文学终极追求的尽善尽美理想
 第二节 《礼记·乐记》与孔子的礼乐理论
   一、批评礼乐文化以僭越为标志的衰亡
   二、对郑卫新乐的批判
   三、《乐记》各篇主要观点辨析
 第三节 孟子、荀子及《吕氏春秋》的文学观
   一、孟子的主要文学主张
   二、荀子的主要文学理论主张
   三、《吕氏春秋》的文学观
 第四节 战国的文学否定论
   一、道家文学观
   二、法家文学观
   三、墨家文学观

第四章 战国论说体文学研究
 第一节 《论语》与《易传》的主要内容
   一、《论语》阐述的仁政思想
   二、《论语》关于君子人格建设的思想
   三、《易传》关于君子人格建设的思想
 第二节 《孟子》与《荀子》
   一、《孟子》的主要内容
   二、《荀子》及《晏子春秋》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从《黄帝四经》到《道德经》
   一、《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
   二、《文子》、《鹗冠子》与《管子》
   三、《老子》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从杨朱到《庄子》
   一、杨朱的主要观点
   二、《庄子》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从《法经》到《韩非子》
   一、早期法家著作的内容
   二、《韩非子》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阴阳名墨纵横诸家著作的内容
   一、阴阳家的主要主张
   二、名家的主要观点
   三、《墨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四、《吕氏春秋》的主要内容
   五、纵横、农、小说诸家的主要思想
 第七节 战国诸子文学的文章风格
   一、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形象性表达
   二、以寓言为媒介的形象化叙述
   三、人物个性的形神彰显
   四、辞达而已矣
   五、情感的同一性和风格的多样性
第五章 战国叙事体文学
 第一节 战国史传文学的主题
   一、《左传》的主题
   二、《国语》的主题
   三、《战国策》的主题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艺术
   一、以小说笔法实现完整叙事
   二、以情节及细节的叙述完成人物性格的描写
   三、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三节 《国语》的叙事特点
   一、驾驭长篇故事的杰出能力
   二、《国语》的语言风格
 第四节 《战国策》的叙事风格
   一、铺张扬厉的结构方式
   二、精心安排的语言环境
   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第六章 屈原及战国抒情体文学
 第一节 关于屈原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屈原的主要事迹及职掌
   二、屈原的悲剧及性格问题
   三、屈原的“放流”问题
   四、屈原的政治才能问题
   五、屈原的悲剧根源问题
   六、屈原的爱国主义问题
 第二节 屈原的创作主旨
   一、《楚辞》的编辑与流传
   二、屈原的创作动机
   三、发愤以抒情
 第三节 《九歌》主旨新解
   一、《九歌》的命名及组成
   二、东皇太一与云中君
   三、湘君与湘夫人
   四、大司命与少司命
   五、东君河伯等其他各篇
 第四节 屈原楚辞文学的艺术特点
   一、叙事结构之奇
   二、抒情方式之奇
   三、语言形式之奇
   四、意境风格之奇

第七章 宋玉及战国赋体文学
 第一节 辞向赋的演变
   一、《九辩》的作者问题
   二、《招魂》的作者问题
   三、《大招》的作者问题
   四、似赋之楚辞
 第二节 荀子、宋玉及战赋文学
   一、宋玉赋的真伪问题
   二、宋玉赋的赋文学特征
   三、荀子《赋篇》及《成相》

结 语:战国文学主流及其历史地位
   一、战国文学主流
   二、战国文学的历史地位

余 论:对战国文学的再认识
   一、战国文学与六经及孔子
   二、战国时代及战国文学与欧洲浪漫主义运动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
   一、人名索引
   二、书名索引

第一版跋

新版后记